正文 第135章 圍殲郭侃(上)

「從第一階段開始,我們已經殲滅和接受歸順的蒙古軍隊已經達到三十萬,郭侃的軍隊只有二十五萬了,這是一個不小的勝利,是我們取得的巨大勝利。」李雋的發言給一片熱烈的掌聲打斷。能夠取得這樣的勝利,都是李雋領導的結果,眾將刷的一下站起來,把心中最好的敬愛之情獻給李雋,那就齊聲道:「皇上聖明!」

從去年蒙古人兵臨臨安開始,南宋危在旦夕,隨時都有可能覆滅,正是在李雋的領導下,才開創了這樣不錯的形勢,眾將對李雋的愛戴之情自然是發自肺腑。這種敬愛之情恐怕是宋朝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就是宋太祖也沒有得到過臣下這樣的敬佩。

李雋理解他們的心情,招手要他們坐下,道:「我們是應該感到高興,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到現在為止,我們基本上光復了江南失地,長江以北還在蒙古人的手裡。一句話,我們現在依然是擁有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雖然好了些,總體格局依然沒有變化。」

李庭芝站起來,道:「皇上所言,高屋建瓴,我等臣子當謹記在心,時刻以收復故土為念,不敢一時或忘。」

高達接著道:「祥甫所言正是我等所想。」

「好了好了,都別說好聽的了。」李雋笑著招呼李庭芝坐下,道:「還是來說說我們現在的任務吧。由於郭侃突然對漢軍下手,已經打亂了我們的既定方案,經過考慮,我決定啟用新的作戰部署。」

「下一階段的作戰將是集中兵力端掉郭侃的大營,郭侃是主心骨,只要郭侃不存在了,整個蒙古軍隊也就無能為力了。西營,我們先集中兵力,擺出圍殲姿態再勸降。要是勸降不成,我們就剿滅。」

李雋的話擲地有聲,讓眾將熱血如沸,眼裡的熱度升高了好多。

李雋接著道:「具體的部署,就由廖將軍來安排一下。」

「遵旨。」廖勝功領旨,站起身走到巨型地圖前,拿著竹節鞭指著地圖。這依然是郭侃軍與宋軍對峙圖,正如廖用功所言,地圖上的蒙古軍隊已經少了許多。

「對於郭侃大營的進攻方略依然採取先分割,再聚殲的策略。我們的步兵在騎兵的支援下,一路沿這一線推進,與從這裡推進的另一路對進,把郭侃與西營的聯繫切斷,要主營與西營無法相互支援,給聚殲減少困難。」廖勝功指著地圖,竹鞭在地圖上划動,道:「在進攻發起之前,依然實行飽和式轟炸,把郭侃大營夷為平地。預計火力準備時間為兩個時辰,仍然是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時間進行火力轟炸,進攻在拂曉時發起。」

這種打法已經在第一階段驗證過了,火炮的威力已經眾將熟悉,有了火炮郭侃是逃不到天上去。一仗打下來,蒙古軍隊自然是全軍覆滅,很是解氣,眾將無不是喜溢眉梢。

李雋這人有點喜歡給眾人潑冷水,告誡道:「你們也不要掉以輕心,我們的任務可不輕。一是特種部隊要把錢仁通和錢良能營救出來,初步查明他們兩人給關在郭侃主營里,許光漢已經在著手實施營救。」

「老百姓常說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朝庭不能置為朝庭出過力,立過功的忠臣於不顧;朝庭也決不做對不起功臣的事,凡是落入敵人手裡的有功之臣,朝庭都要設法法營救,這要成為一種制度。具體的攻擊時間待定,要等營救成功之後才能發起,所以我要求你們做好準備,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歷朝歷代的朝庭都有對不起功臣的事情,最明顯的莫過於漢朝和明朝了,漢高祖和明太祖曾經大殺功臣,令功臣寒心。宋朝對臣下很是優待,對功臣也只是「杯酒釋兵權」,只要交出權力,就賜予良田美宅,金錢之類養起來,與西漢明朝比起來好得多。

但是,並非說宋朝沒有對不起功臣的事情,最明顯的莫過於含冤而死的岳飛了,真的是讓人寒心。韓世忠因此而憤慨不已,最終導致他不問世事,閉門謝客。

歷來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臣子給皇帝盡忠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李雋卻主張營救,這種做法很能溫暖人心,要他們不感動都不行。

「皇上仁德!臣等感佩!」眾將站起來齊聲說道。

「坐下吧。」李雋要眾將坐下來,道:「另一個難題就是我們要活捉郭侃,決不能讓他走脫。」右手在桌上重重一敲,顯示了他的決心。

對於郭侃這個人,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一等一的人才,就是廖勝功,高達,李庭芝他們對郭侃都很是心服,要是真把他活捉了的話,那是天大的好處。別的不說,他熟知蒙古人的形勢,這無異於是最好的情報來源。再者,要是勸降他的話,在蒙古做官的漢人可不在少數,張弘范,史天澤這些人只是其中的代表,可以通過郭侃與他們的交情來做工作,這好處只要神經不是有問題都想得到。

象郭侃這樣傑出的人才為異族所用,人們也許要罵他們是漢奸,忘記了自己是漢人,其實說到底是朝庭的錯。要不是朝庭無能,早日光復中原,收復燕雲之地,這些傑出的人才哪裡會效忠於異族。正如中國近代,由於清朝積弱,造成中國現代人才的大量流失,流落在海外的華人就達三千萬之眾,他們在海外幹得有聲有色,擁有的財富是個天文數字,有西方學者評論中國這些年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快是因為海外華人多,他們把財富投入中國市場產生的效應。這固然太偏見,但也足以說明中國近代人才流失有多麼嚴重。

要是中國近代不積弱,我們的人才不流失,中國現在的情況肯定會好得多。好在,這幾年出現了一個名詞「海歸」,是說海外留學歸來人員。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留學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回國,現在大量的留學人員都回來了,實在是讓人欣慰的事情。

話題扯得有點遠了。高達捋著鬍子,神情複雜地道:「要是依臣說,把郭侃碎屍才能解臣的恨。可是仔細想想,郭侃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要是他肯效忠朝庭的話,我朝無異於又多了一個廖將軍。」

廖勝功忙道:「高將過獎了,廖某雖然自認不凡,但也有自知之明,要不是有皇上指點,我是如何不能戰勝功郭侃的。說實話,郭侃這人固然讓人憤恨,恨不得把他碎屍,但他的的確確是一個非常傑出的人才,別的不說,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不騷擾百姓,就是連喂馬的蛋都是自帶母雞生出來的,不象伯顏的軍隊,四處搶掠,為害百姓。作為一個漢人,在蒙古人當道的時代,要蒙古人如此服服帖帖,那是何等的才幹,要是換作我,絕對不行。」馬上明白這話說錯了,請罪道:「皇上,臣失言,請皇上責罰。」

現在的廖勝功隱有軍中第一人之勢,他憑藉過人的軍事才幹砍立了自己在軍中的地位,眾將對他是心服口服,連他都自嘆不如郭侃,其餘之人誰也不敢再大言不慚了,互望著,忍不住暗中點頭贊成他的話。

李雋笑著道:「真心話無罪。郭侃這人著實讓人既愛又恨,我是既愛惜他的才幹,又憤恨他為異族效忠。先把他捉住,究竟如何處置,到時再看。能勸降就勸降,不能勸降那也不能便宜了他。」

歷史上對於人才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為自己所用,一種是不能為自己所用。不能為自己用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殺頭。這也不能怪人心太狠,實在是把人才給敵人才是最大的危害,秦國崛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於山東六國來說,正是他們一手造成了秦國的強大,因為他們把人才推給了秦國。山東六國不能使用的人才,這些人才一到了秦國就給重用,才造成了秦國的強大。這些人才的名字一長串:商鞅,張儀,范睢,李斯,尉繚,蒙驁,無一不是山東六國之人,李斯的《諫逐客書》已經很好地說明了這些人才對秦國的貢獻有多大。

李雋作為現代人,他並不喜歡殺人,要是郭侃不投降的話,不殺他總能關他吧,一直關到他死去這總成了吧。

廖勝功他們以為李雋要殺郭侃,都忍不住臉上變色,既有解氣的表情,又有惋惜之情,那是因為他們對郭侃的心態非常複雜造成的。

「你們都說遠了,郭侃現在還沒有給我們捉住。」李雋打斷他們的話頭,道:「郭侃這樣的大人物,可不好捉。這又得勞駕我們的特種部隊了,把我們的驚喜送給他。」

李雋向廖勝功打個手勢,廖勝功接著道:「在這次作戰中,我們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要煅煉部隊,以沒有經歷過步兵騎兵和炮兵協同作戰的淮西軍淮東軍和四川軍為主,江南部隊輔助。皇上希望經過這一戰,打造出一支人數更多的精兵,能夠適應即將到來的軍事變革的需要。」頓了頓,道:「諸位,以我個人淺見,我軍未來的作戰主要就是步兵騎兵和炮兵的協同戰術,再輔以特種部隊的特種作戰,使用戰略力量進行重點突擊。因而,讓更多的軍隊掌握新的技戰術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廖勝功所言已成了不爭的事實,江南部隊已經走在前面了,他們的技戰術水平已經遠遠高出其他地區的部隊,李雋決定以這階段作戰來煅煉更多的部隊。

李雋接著道:「為了更好地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