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儀擊刑 第三十三章 雙嬌夜引弓

隨州,涉川城。

蒙郁坐在府邸中,那鷹一般的視線,掃視著面前的一份份戰報。

他當然知道自己遇到了難啃的骨頭,他甚至很清楚,這難啃的骨頭,十有八九就是上次全殲了木不孤的寧江。這讓他頗有一些興奮,上一次,那寧江靠著一群臨時收編的殘兵敗將,就能夠大破木不孤的萬名精兵,現在,幾個月過去了,他和他的那些人,這一次又能夠做到什麼樣的地步?

對於這個寧江,蒙郁確實是很有興趣。

雖然是個蠻將,但蒙郁對華夏的一些東西,還是很感興趣的,其中就包括了華夏的詩詞。那些詩詞,他其實不太弄得懂,而且也鄙視它們的無用,但鄙視是一回事,感興趣是另一回事。而那寧江,這一兩年里寫了不少詩詞,他對其中的格律什麼的,一竅不通,但至少聽上去感覺很好,很讓人喜歡。

在上一次退兵之後,他留意著中原發生的事,自然也知道,那個姓寧的小子得到了周朝上一位天子的重用,進行了一些變革。當然很可惜的,新天子上位後,就沒他什麼事了,用華夏的老話來說,這個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吧?

但是不管怎樣,蒙郁必須承認,那傢伙擁有值得他重視的本錢。所以,他不介意把那小子早點找出來,給他一個三刀六洞,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膽?

蒙郁從自己派出去的斥候接連被拔,判斷出那些人必定有他所不知道的偵查手段,而且偵查的範圍還不小。那些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他到現在也還沒有想明白,但是這個世界,原本也就存在著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所以,對方是怎麼做到的並不重要,只要知道對方能夠做到就好。真正的為將者,總是能夠基於現實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在事實發生後蒙上頭來喊著這不可能。

為此,蒙郁首先做的,就是收縮自己的兵力,不再讓他的兵馬四處分散,派出去的斥候,也都是彼此配合,互為猗角的兩組,相隔一定距離,彼此配合,互相守護,一組遭遇襲擊,另一組馬上做出應對。

兵力收縮了,自然也會有些想要支援昊京、支援他們的天子的華夏軍從他的手中溜出去,但他對此並不在意,他相信李胡一定會一邊罵他是個蠢貨,一邊輕鬆的把那些不堪一擊的華夏兵解決掉。

他現在只對那支,找上他的麻煩的傢伙感興趣。

蒙郁很清楚,不管對方是如何藏,如何絞殺他派出的斥候,迫使他壓縮偵查的範圍,一支至少數萬人甚至更多的軍隊,最終是要露出馬腳的。

他可不是那些驚弓之鳥的華夏兵,單靠騷擾解決不了他,對方顯然也很清楚這一點。

那麼,首先,他必須要弄清對方兵馬的動機,那些人的目的,是跟其他人一樣,想要援救京城裡的那位天子,還是單純的就是想要吃掉他這一支部隊?

他放開了救援京城的道路,就是對此做的嘗試。他任由一支他根本不感興趣的華夏軍過去了,但是那些人並沒有離開,他很清楚的知道,那個姓寧的仍然潛藏在暗處窺視著他。

於是他明白了,那些膽大包天的傢伙,還真就是沖著他來的。

一支敢於放著他們那陷入險境的皇帝不管,就為了吞這一支、在華夏的土地上到目前為止都還是戰無不勝的精兵的華夏人,這些人到底是太過狂妄,還是太過愚蠢?

無論如何,真正的戰鬥,最終還是硬碰硬的。這一點不管是他還是對方,想必都很清楚。但是他知道,在真正的硬戰到來之前,對方必定會利用種種手段,讓戰場上的天平往對方那一邊傾斜,就像那姓寧的幾個月前,對木不孤做的那般。最終的決戰,是兩邊的騎兵對沖,但是在最後的那一戰之前,木不孤和他的鐵騎就已經被騷擾得筋疲力盡,就像是一個已經精盡的大漢,即便最後對上的是一個遠弱於他的小姑娘,實際上也已經和坐以待斃沒有什麼區別。

製造出最為有利的環境,讓己方的士兵能夠以最為完整的鬥志,在相對有利的戰場上對上敵人,這才是名將所為。

毫無疑問,對面是個名將!

那麼……對方到底會選擇什麼樣的戰場?又或者……他真的有機會選么?

※※※

寧江坐在一張木凳上,看著擺放在面前的沙盤。

李胡兵壓昊京,蒙郁圍點打援,這顯然是兩支蠻族主力的既定戰略,但是現在,蒙郁的主力放開了通往昊京的缺口。

沉吟良久之後,寧江開始明白,這不過是蒙郁對他的試探。身為蠻族大將的蒙郁,已經敏銳的覺察到,自己就是沖著他去的。

這裡是華夏的土地,寧江這一邊通過望遠筒和「雀眼」佔據著偵查上的優勢。然而寧江並不敢有任何的大意,說到底,即便是他,也是第一次帶著數萬人以上的大部隊,對上實力強悍的蠻族精兵。

戰場上,數千人又或上萬人的軍隊,與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的大部人馬,是完全不同的。劉邦能夠帶十萬之兵,已經被認為是了不起的事,彭城之戰非要帶上超出他能力的五十六萬人,其結果卻是被項羽的三萬人追殺,氐秦苻堅帶百萬之眾,結果一個全軍後退的命令,因為後軍有人製造謠言而變成了全軍潰敗。

採石峽一戰,證明了他能夠對由他親手整合的一兩萬人做到如臂使指,但是在更大的戰場上,「如臂使指」絕不是說說那麼簡單。軍隊本身是分散的,許多兵馬他甚至無法見到,只能通過底層的將領,按照既定的戰略一層層的,將任務分派下去。戰爭是一個概率的問題,他不會因為自己是個穿越者就有絲毫的大意。

對於蒙郁放開的口子,寧江沒有去管它,京城裡的那個新天子是死是活,他自然完全不放在心上。帝王是華夏的主心骨,但是說到底,這個主心骨也不是不能撤換。他現在首先面臨的,是屬於他的這場重要的戰爭。

與敵人相關的更多的信息,通過「雀眼」網羅而來。在分析對方行動方向的過程中,寧江眯起了眼睛,那些蠻兵收回了分散的斥候兵,正在以拐子連環馬的方式,接連派出以千騎為一組的騎兵,往他這個方向輪番掃蕩而來。寧江開始覺得,自己這麼早的,就挑上這樣一支蠻族精兵,是否太狂妄了些,毫無疑問,對面是一個冷靜而又擁有大局感的蠻族將領。

雖然重活了一世,但在上一世里,寧江對於戰爭並沒有太多的關心,蠻族一些大將的名字,他最多也就只是有所聽聞,對他們的性格和作戰的風格,並沒有什麼了解。當然,這就是戰場,未知總比已知的東西要多,再厲害的將領,也很難掌控全局,所以說到底,這是一個概率的問題,如何讓自己這一邊,擁有更大的贏的概率,這就是他現在所要做的事。

隨州南部的山嶺,屬於秦嶺西段分支的延伸,山林相對較多,把敵人引到這一邊,對他來說相對是有利的。

對面的蠻將顯然也明白這一點,但是對方不怕,蠻兵蠻將的強悍,並不是這些許的優勢所能夠抵消的。知道自己在情報上處於劣勢的蠻軍,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將他們找出。主力一旦被發現,接下來就必然是實力的碰撞,以這個年代的兵士的素質,去打什麼游擊戰不過是個笑話,游著游著,大家就都成互相找不到隊伍的一盤散沙了。

他低頭看著沙盤,看著蠻族分作四部,呈方形往他這個方向推進的陣仗,每一部在推進時,又都派出連環馬,如同衛星一般探查著周邊。敵將的判斷異常的敏銳,躲是無論如何躲不過的。既然如此,他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在被敵人發現他的主力之前,主動出擊。

而首先上場的就是……箋麗和小夢了!

※※※

傍晚時分,春箋麗與寧小夢站在一處山頭,手中各自持著一支望遠筒,看著遠處河邊,正在安營紮寨的蠻兵。

那支蠻族軍隊位於蠻將主力的右翼,有一萬五千人左右,大約是原本就在北面的萬里銀川過慣了艱苦的日子,營寨的搭建頗為簡陋,也沒有太多的講究,但卻是異常的井然有序和按部就班。

以連環馬的形式派出的探子,正在撤回,那支蠻軍的軍營里,開始傳來各種鬨笑聲,不像她們以前所遇到的那些華夏軍,往往都是異常的安靜,甚至是帶給人莫名的壓抑感,整個士氣低沉到極點。也就只有她們現在所接觸的寧家軍,士氣才顯得要比其它華夏軍高昂許多。

是的,寧家軍……不知道是怎麼時候起,在那支軍隊里,將士們就已經習慣於那樣子稱呼他們自己。

若是在以往,在不允許擁有部曲的大周王朝,這樣的稱呼可以說是犯忌的事,軍隊不屬於任何一人,想要打仗時,再臨時空降一個主帥過去,這樣的稱法根本不可能出現。

但是現在,大約也是沒人在乎了,誰也不知道,風搖雨墜的大周王朝,還能夠維持得了多久?

作戰經驗豐富的蠻軍,選了一個緊靠小河,視野相對開闊的所在駐紮。夜幕慢慢的降臨,秋冬之交的天色黑得很快,到了夜裡,風大露重,天上也沒有什麼星光。兩個少女鑽入了林中,在林子里臨時搭蓋的茅屋裡休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