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松下談景氣  一 明慧眼預識不景氣

解鈴仍需繫鈴人,只要改變錯誤的觀念,不景氣是可以用人為的力量調節的。

大家都認為經濟的景氣、不景氣與所謂資本主義是分不開的。的確,仔細觀察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動態,確實是景氣與不景氣不斷在循環。因此,大家都把不景氣看作是久晴之後必有雨天來臨的自然現象。

可是,景氣、不景氣真的像自然現象那樣無法避免吧?古代以農業為主,技術不發達,所以收獲受天氣的影響很大。經濟情況的好壞,完全依收獲的多少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景氣、不景氣當然可以說是自然現象了。

可是現在,農業因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再完全受天氣的影響,也就是說可以用人為因素來改善。何況在現時經濟中佔了很大比例的工業與商業,幾乎都是人為現象。經濟現象因素與刮風下雨的自然現象不同,是人為的,是人創造出來的。知道這個道理,就可以憑人的意思來操縱經濟。人為了住的舒適就動腦筋設計理想的房屋,是為了在裡面住著舒服的。同樣的道理,人也可以為了生活的舒適,去設計,改變經濟。如果說不景氣對人的生活有不好的影響,那麼為什麼不想辦法避免它?經濟既然是人為現象,相信造成景氣不是不可能的。現實的經濟情況相當複雜,並不像蓋房子那麼簡單。最重要的是不要被現實弄亂了腳步,而失去基本原則。如果以為不景氣是無法避免的,就永遠不能消滅它。要了解景氣、不景氣是人為的,憑人們的力量是可以改變的。

話雖這麼說,但要改變大家的錯誤觀念,發揮人為作用,調節景氣與不景氣,也許比克服自然現象還要難。

打破本位主義的立場,視生產與消費為一體的兩面,才能增進彼此的合作與成長。

看了最近的不景氣,深深感到「生產」與「消費」是一體的兩面,息息相關。

生產減少的原因是消費量減少了。這時,各工廠會有停止加班、暫時停工或要求自動退休等措施,虧損比較大的公司就不得不停發工資或取消調整待遇。結果,工人的收入減少了,甚至沒有了,更造成消費的萎縮。

不僅這樣,工廠的生產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原料及各項物資的消費。生產活動降低,原料消費量就減少。於是,生產減少,消費也會減少;消費減少,生產就減少。相反的,消費活潑了,生產就會旺盛了,就會產生新的消費。兩者是一體的兩面,互為因果關係,不可能單方面的旺盛或衰退。

當然,單從個別的立場來看,生產者與消費者不同。可是站在社會全體的觀點來看,大家都直接或間接與生產有關係,同時也都是消費者。

古代人類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自己生產,自己消費,生產與消費成為一體。但那種單純的方法不能提高生產與消費的品質。為了要過更美好的生活,逐漸變成由專門的人來生產專門的東西,供給大家使用。後來一再演變,終於成為像今天這種高度分化的複雜狀態。

在這種情形之下,大家又忽略了生產與消費是一體的,而各自站在本位主義的立場,認為生產與消費是對立的存在。這種情形如果太嚴重,生產者與消費者會以不信任的眼光來看對方。當然還有其它原因,但總是不能忘記生產與消費其實是一體的。就因為忘了,才會造成今天生產與消費都走下坡路,經濟活動一天天衰退,物價飛漲,造成社會不安的動蕩局面。要克服當前的困難,首先要喚起大家重新認識「生產與消費」的關係,促進它的良性循環,不景氣才會很快地過去,迎接光明的未來。

惟有生產與消費互相協調,才能穩定經濟,進而發展經濟。

為了實現美好的理想,必需要綜合政治、經濟、宗教、教育等各方面的努力與完善的成就,才能達到更完善的境界,因為美好的理想是綜合全體的理想,是大同理想。古人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民生經濟在人類的社會裡是占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且是最基本、最受人民所關注的。經濟,是維持生命與生活的基礎,假使沒有了經濟,或經濟不穩定,就算有再高的人生理想、再完美的人生計劃,終是會如春水東流,一切都付諸闕如。那麼,就談不上民生樂利、社會繁榮了。

話雖如此,但是我們並不認為只有經濟是人生的一切。俗語說得好:「人是為了想活得更好而攝食,並不只是為了攝食而活。」這樣一生才能覺得有意義,充滿喜悅。

換句話說,經濟的理想不只是單方面的提高物質生活而已,而是希望在提高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豐富精神生活,讓人生更為充實、更具意義。物質生活的便利與富足和精神生活的充實與高尚都是很寶貴的,兩者都是人生的支柱。那麼為了要爭取更好的人生,對這兩方面都應該有深刻而正確的認識。而我們若想走向繁榮,必須發揮潛能,將與生俱來的宇宙根源力量活用在生活當中。

關於經濟內容,簡而言之,即生產與消費。

生產與消費,就等於推進人類經濟生活的車子上的兩個輪子,假如生產很盛而消費跟不上,則物資就過剩,會引起不景氣等現象;若消費太多,而生產趕不上,就會由物品供應的不足,而引起經濟恐慌等現象,大家的生活又會變得很不安定,淪於顛沛流離的慘境。

如此說來,生產與消費就好像車子的前後輪子一樣,無論前輪或後輪,太大太快或太小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是兩個輪子要協調一致,才能跑得穩當,不出差錯。所以當我們想到經濟的時候,不能光注意生產的一面,而忽視了消費;或者僅僅去想消費的一面,而忽略了生產的一面。必需要二者兼顧,進一步謀求其間的調和。

但是即使要把生產與消費加以調和,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生產過剩的話,就要適當限制,使消費能與之調和;另一種是刺激消費,使它增加,讓它和過剩的生產能配合一致。以往假如生產太多,就加以限制,也就是以限制生產為手段。不論就國家的政策來說,或就一個企業體而言,一旦生產過剩,最初想到的處理方式便是限制生產。

然而,出現生產過剩之時,最重要的一點,而且還是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產銷途徑是否已做得很完好、很周備了?過去日本因為水泥生產過剩,在大家傷腦筋的時候,水泥的生產設備還一直在增加,製造很多優良的產品。然而市場的生意仍然不理想,產銷不能一致。所以在生產公司的立場上,為了維持經營,只好做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大規模減產,以改善滯銷狀況,保持價格的平穩,這對任何生產公司而言都是不得已的做法。但是在另一方面,當時的日本,對於水泥的用途,並沒有一個適當的處理。需要使用水泥的地方到處都有。當時日本境內的道路很多都需要改修,而且這些道路的翻修也會成為振興產業的根基。所以在當時水泥過剩,而失業人數也大增的情況下,如果能翻修道路,不但使公司改變了不景氣的現象,而且還能解決一部分失業工人問題。然而大家並沒想到這樣做,只是消極地實施生產限制,使每一家公司都因為不景氣而苦惱。

當時的為政者,竟視若無睹,任令生產公司去減少生產。如果仔細地想一想,實在沒有比這樣做更浪費的。可以生產出來的財富結果卻受到限制而不讓生產出來,這就完全違背了繁榮、和平、幸福的原則。當時如果由國家以廉價收購多餘的水泥,用來鋪設道路,那麼生產公司雖然不能有很高的利潤,但是為了維持經營,也會高高興興地以較低廉的價格出售,繼續生產。而日本的道路網也會更為健全,這對產業界、經濟界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也會因此對當時的失業救濟做出一些貢獻。

這完全是由於當時為政者的經濟觀念有很大的錯誤所致。「不景氣是資本主義的病態,無法避免」,在這種想法之下去看經濟現象,因而不能積極解決問題,也是必然的,因此而讓每一家企業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能夠站在更遠的觀點上去正確地處理問題。

有這樣一個錯誤的經濟觀念,怎麼能產生促進繁榮的對策呢?松下先生認為不景氣這種現象,若是籌劃得很好的話,本來就不應有的,這也就是正確的經濟觀念,由此觀念看來,我們必須把經濟的政策從根本上去檢討。

生產,是不可過分加以限制的,必須盡量地去生產。當生產過剩的時候,則必須想辦法加以消費。因此就原則上來說,生產過剩的時候,並不需要加以限制,而是想法提高消費與生產配合,才是走向繁榮正確的途徑。

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迅速恢復生產,是重建日本的一個途徑,因此採取了生產第一主義的政策,而消費則被限制,大家所提倡的是過刻苦耐勞、節儉的生活,這在當時可說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從正確的觀點看來,努力去復興生產固然沒錯,但是為此而極端地限制消費則是不當的。

由這樣的觀點看來,努力復興生產固然沒錯,但種種生產設備都遭受根本的破壞,因此在這個不幸的期間,或許消費是可以限制的,但是像這種事態,就等於天災,或者是大戰爭那樣,是屬於非常特殊,而且不正常的狀態,並不時常發生,因此以配合生產去限制消費,在經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