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度德拉高地

△標高681公尺,A.D.1852年

冬日,在與群山遠遠相隔之處,我在哈利伯頓(Richard Halliburton)的《奇蹟之書》(Book of Marvels)看到模糊的聖母峰的照片。那是一張很糟的複製品,嶙峋的山峰白茫茫聳立,背景的天空黑得怪誕,刮痕累累。聖母峰遠遠屹立在前方幾座峰頭的背後,看起來甚至不是最高,但這也無妨。聖母峰是最高的,傳言都這麼說。夢想是畫面的鑰匙,使一名少年得以進入,站在迎風的山脊上,攀上如今已不再高不可及的巔峰……

這是隨成長而解放的無羈夢想之一。我深信我的聖母峰大夢不只屬於我自己。遙不可及、從未體驗過的地球最高點就在那兒,等著許多少年和成年男子去追求。

——荷恩賓《聖母峰:西稜》

Thomas F. Hornbein,Everest:The West Ridge

□□□

事件的實際細節因為添加了傳奇而模糊不清。那年是一八五二年,背景是印度德拉敦市「印度大三角測量」的北丘站辦公室。傳言很多,最合理的版本是一名職員衝進印度總測量官華夫爵士的臥房,驚呼測量局加爾各答分署的孟加拉籍計算員席克達已「發現世界上最高的山」。在那之前的三年,測量員用八公尺的經緯儀首度測量這座山峰聳起的角度,命名為「第十五號峰」。山峰位於鎖國的尼泊爾王國,從喜馬拉雅山脊巍巍突起。

在席克達編纂測量資料並加以計算之前,誰也沒想到第十五號峰有什麼出奇之處。這座山峰的六個三角測量點都在北印度境內,離山峰最近都有一百六十公里。在測量員眼中,十五號峰除了一小塊峰頂之外,整座峰頭都被前方的一些懸岩峭壁遮住,其中幾座還給人山勢更高的錯覺。不過照席克達細心的三角計演算法(將地球的曲度、大氣折射、鉛錘測量的偏差都考慮在內),十五號峰高出海平面八八四〇公尺1,是地球的最高點。

注1:現代測量使用雷射光和完美的多普勒衛星傳輸,已將此數字往上修正八公尺,改為目前公認的八八四八公尺。作者注

一八六五年,也就是席克達的計算結果確認後九年,華夫將十五號峰命名為艾佛勒斯峰,以推崇他的前任總測量官艾佛勒斯爵士(Sir George Everest)。其實住在山北的西藏人早就為山峰取了更動聽的名字,「珠穆朗瑪峰」,也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住在山南的尼泊爾人則稱之為「薩伽瑪塔峰」,亦即「天空女神」。可是華夫老實不客氣地忽略當地的叫法(也不顧官方鼓勵保留當地叫法和古名的政策),此後西方人一直稱之為艾佛勒斯峰。

聖母峰一旦被斷定為地球最高峰,人們決定攀爬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一九〇九年美國探險家皮瑞(Robert Peary)宣布到達北極,一九一一年艾孟森(Rolad Amundsen)率領挪威隊伍抵達南極,此後所謂的「第三極地」聖母峰就變成陸地探險領域中最令人垂涎的目標。一位影響力極大的登山家和早年的喜馬拉雅登山史作者戴倫佛斯(Günter O. Dyhrenfurth)宣稱,登上頂峰是「全球人類努力的目標,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不該退縮」。

結果,代價可不輕。從一八五二年席克達發現聖母峰高度後,總共送掉二十四條人十五支遠征隊嘗試攀登,而且過了一百零一年,才有人終於登上聖母峰頂。

※※※

在登山家和地形行家眼中,聖母峰並不算特別美的山峰,比例太粗短,下半部太寬大,外型太粗糙。可是聖母峰雖缺乏建築結構上的美感,睥睨群倫的龐大體積卻足以彌補一切。

聖母峰身為藏尼邊境的界山,比身下的山谷巍巍高出三千六百六十多公尺,是由亮晶晶的冰雪和暗色層狀岩石構成的三面金字塔。頭八支聖母峰遠征軍全是英國隊伍,都由北面的西藏那一側試圖攀登。與其說是因為聖母峰的防守如銅牆鐵壁,只有北側有明顯的弱點可攻,倒不如說是由於西藏政府於一九二一年向外國人打開了長年封閉的邊境,而尼泊爾卻始終嚴守門戶。

第一批聖母峰登山家不得不從大吉嶺健行六百五十公里,越過青藏高原來到山腳下。他們對於極端海拔的致命影響所知有限,裝備以現代標準看來更是少得可憐。但一九二四年第三支英國遠征隊的成員諾頓(Edward Felix Norton)抵達標高八五七三公尺處,比峰頂只低一百七十五公尺,後來因疲乏和雪盲而未能登頂。這是驚人的成就,可能有二十九年都無人超越。

我說「可能」,是因為諾頓攻頂四天後有個說法流傳開來。當年六月八日破曉時分,英國遠征軍的另外兩名成員馬洛利和厄凡(Andred Irvine)離開最高的營地,往峰頂進發。

馬洛利的名字和聖母峰密不可分,他是推動前三支遠征隊攻頂的力量。在巡迴全美的幻燈片演說之旅上,當一家煩人的報紙質問他為什麼想爬聖母峰時,他說出了那句舉世聞名的譏諷妙話,「因為聖母峰在那兒」。一九二四年馬洛利三十八歲,是已婚的公學老師,有三個小孩。他出身英格蘭上層社會,是具有強烈浪漫感性的美學家和理想主義者。他的優雅風度、社交魅力和驚人的俊美外貌讓他成為斯特拉奇和倫敦布隆斯伯里文化圈2的寵兒。在聖母峰上被困在帳篷裡時,馬洛利和他的幾個同伴會輪流朗誦《哈姆雷特》和《李爾王》。

注2:布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Crowd)是二十世紀初英格蘭一群精英知識分子、作家及藝術家組成的團體,成員包括作家吳爾芙及福斯特、傳記作家斯特拉奇、經濟學家凱恩斯等。這群人大多住在倫敦布隆斯伯里街,故有此名。編注

一九二四年六月八日,馬洛利和厄凡奮力緩緩往聖母峰頂前進,迷霧湧上尖塔上半截,在山上較低處的夥伴因此沒能看見兩位攻頂者的前進狀況。午後十二點零五分,雲霧散開片刻,隊友歐德爾(Noel Odell)看見馬洛利和厄凡在山峰高處,短短一瞥但相當清楚,比預定時間晚了將近五個鐘頭,但顯然正「從容而敏捷地」向峰頂前進。

不過那天晚上兩位攻頂者沒有回帳篷,從此再沒人見到馬洛利和厄凡的蹤跡。他們兩位或其中一位是否到達頂峰後才被高山吞沒、成為傳奇,至今仍不斷引發激辯。證據綜合對照的結果顯示沒有。無論如何,由於缺乏確實的證據,兩人並沒有被列為最早登頂成功的人。

一九四九年,在封閉幾世紀之後,尼泊爾對外開放邊境,一年後中國的共產新政權卻向外國人關起西藏的門戶,於是想爬聖母峰的人把注意力轉向山峰南面。一九五三年春天,一支鬥志昂揚的英國龐大隊伍以作戰等級的強大資源從尼泊爾進攻聖母峰,成為史上第三支聖母峰遠征軍。他們奮戰兩個半月後,五月二十八日在東南稜標高八五〇四公尺處淺淺挖出一處高海拔營地。次日一大早,四肢修長的紐西蘭人希拉瑞(Edmund Hillary)和技藝高超的雪巴諾蓋(Tenzing Norgay)吸著筒裝氧氣,出發攻頂。

早上九點,兩人來到南峰,眺望通往主峰那道令人目眩的狹窄山脊。又過了一個鐘頭,兩人來到山脊上的岩階底部,希拉瑞形容為「山脊上看來最可畏的難題——高約十二公尺岩階……岩石本身很光滑,幾乎找不到把手點,如果是在英國湖區,也許會成為攀岩專家週日下午的有趣挑戰,但在這兒,就成了我們微薄力量無法克服的障礙了。」

諾蓋從下面緊張兮兮地放繩,希拉瑞把身子擠進岩石拱壁和拱壁邊緣一面垂直雪柱之間的裂縫,一寸寸往日後被稱為「希拉瑞之階」的路段挪動。根據他後來的記事,那次攀爬十分吃力,但希拉瑞堅持下去,勉強完成了。

……

最後我終於把自己拖出裂鏠,爬上寬闊的岩棚,登上岩頂。我躺著喘息幾分鐘,第一次真正覺得現在什麼力量都阻止不了我們登頂的強烈決心。我穩穩站上岩棚,示意諾蓋爬上來。我用力拉繩子,諾蓋蠕動著爬上裂鏠,終於像一條劇烈掙扎後剛從海面被拉起的巨魚般癱倒在岩頂,筋疲力盡。

☆☆

兩位登山家抵制倦意,繼續攀爬上方起伏的山脊。希拉瑞心中暗想:

……

不知我們有沒有足夠的餘力熬過去。我繞過另一處圓丘背部,發現前面的山脊一直往下降,我們可以遠眺西藏。我擡頭往上看,上方有一座圓形的雪椎。冰斧再砍幾下,小心再爬幾階,諾蓋和我就登頂了。

☆☆

就這樣,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正午前不久,希拉瑞和諾蓋成了第一批登上聖母峰的人。

三天後,也就是伊麗莎白女王登基前夕,登頂的消息傳到她耳中,然後倫敦《泰晤士報》在六月二日清晨的早版發布了這則消息。電訊是由一位年輕的特派員摩里斯(James Morris)用無線電碼從聖母峰拍發的(以防有競爭者搶先),他在二十年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