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4章 五一大閱兵(下)

莊嚴的閱兵方陣由莫斯科衛戍司令率領,按照傳統,閱兵由莫斯科軍事音樂學校的鼓手們來揭開序幕。96名穿著黑色軍禮服,戴著大檐帽的年輕軍人們,12人一排,排成九排,用鼓槌敲打著掛在胸前的小軍鼓,擊打出閱兵步伐的拍子,邁著整齊的步伐,神采奕奕地跟在衛戍司令的高頭大馬後面行進著。

接著是由蘇聯國旗、列寧旗和蘇聯武裝力量軍旗組成的旗手隊,三個平行前進的旗手小隊。走在最中間的,是蘇聯國旗;左側是列寧旗,右側是軍旗。

伴隨旗手隊行進的,是蘇聯海陸空三軍儀仗隊。海陸空儀仗兵穿著三色不同的軍禮服,除了扛旗的旗手,和拿著指揮刀的軍官,剩下的戰士都扛著刺刀上掛在紅旗的步槍,甩著手齊步向前走著。

緊隨其後出現的,是克里姆林宮衛隊中央警衛團的騎兵儀仗隊,騎士們穿的是天藍色古典軍服,而胯下的戰馬,都是來自加里寧、白俄羅斯的優良品種。騎士們控制著戰馬的速度,四騎一排,整整地通過列寧墓,沿著廣場上畫出的道路向瓦西里斜坡前進。

鼓手隊在通過列寧墓以後,便齊刷刷地向左轉,踏著整齊的步伐,加入了站在紅場中間的混合軍樂隊,和他們一起為通過廣場的受閱部隊奏樂。

接下來出現的,是來自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忠誠軍人所組成的步兵方陣。

一個又一個步兵方陣從我的眼前經過,那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如同幾十面大鼓在敲鼓點一樣,連貫的節奏撞得人心裡跟著鼓點咚咚直跳。

我仔細地觀察戰士們手裡的武器,雖然大部分還是莫辛拉甘步槍和波波沙衝鋒槍,但有幾個方陣的戰士手裡拿的就是我所熟悉的突擊步槍,從他們的穿著看,不是近衛軍戰士,就是來自各海軍部隊的陸戰隊成員。看來在烏斯季諾夫的新武器列裝計畫中,優先裝備突擊步槍的,還是這些立下了赫赫戰功的部隊。

當步兵方陣全部通過紅場後,由上千名軍樂手組成的混合軍樂隊,在擊鼓聲中集體向後轉,大踏步地朝著古姆大商場方向走去,看樣子他們要騰出位置以便讓機械化方隊通過。隨著軍樂隊離我遠去,我重新聽清了場上喇叭的聲音,只聽男播音員用渾厚的聲音介紹說:「……該樂隊指揮是軍樂總指揮、蘇聯人民藝術家亞歷山德羅夫少將,他除了今天指揮軍樂隊為每支部隊演奏了不同的軍樂歌曲。還率領著名的紅旗歌舞團,到前線為我們英勇戰鬥的軍隊演出上千次,極大地鼓舞了我前線指戰員的士氣……」

伴隨著強有力的發動機轟鳴聲,機械方隊駛入紅場。首先亮相的是裝甲車方隊,三輛為一排,沿著劃好的線路向前駛去。播音員的聲音又從廣播里傳出:「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裝甲車方隊,它們主要裝備於偵察部隊,其用途廣泛,可在複雜地形中投入使用,方隊指揮員是營長……大尉。」

裝甲車營過完後,出現在我們視野的是和裝甲車稍有區別的裝甲運輸車。男播音員又接著解說:「現在出現在紅場上的是裝甲運輸車營,該營是來自黑海艦隊海軍陸戰隊的獨立旅,乘員都是克里米亞人和塞瓦斯托波爾人,運輸車上飄揚著克里米亞共和國和黑海艦隊的旗幟……」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卡圖科夫碰了碰我的手臂,低聲地問道:「喂,我說奧夏寧娜同志,你所說的新式坦克在什麼地方?這些裝甲車和裝甲運輸車可不是我國自行生產,而是美國盟友援助給我們的。」

看到卡圖科夫這麼著急,我笑笑對他說:「將軍同志,別這麼著急嘛,好東西肯定是最後才出場。剛剛過了兩個機械化方隊,後來參閱的部隊還多著呢,您再耐心地等一等吧。」

卡圖科夫聽完後,什麼也沒說,只是聳了聳肩膀,繼續觀看從我們面前駛過裝甲車輛。也許是沒看到自己想看的技術裝備,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卡圖科夫表現的鬱鬱寡歡,不管是卡車牽引的加農炮、榴彈炮,還是威震敵膽的喀秋莎火箭炮,都沒有引起他太大的興趣。

但當一個ZSU-57-2自行高射炮方陣出現在我們的視野時,卡圖科夫的興趣一下就被提起來了,他指著由裝甲底盤、旋轉炮塔、雙聯火炮組成的車輛,好奇地問我:「奧夏寧娜,你知道那是什麼裝備嗎,看起來好像是防空用的?」

我對這款55年定型,57年裝備蘇軍的裝備,自然是非常熟悉,但在這裡我卻不能賣弄自己所知曉的一切,只好簡單地向卡圖科夫解釋說:「將軍同志,這是我軍剛研究出來的自行高射炮,可為發起進攻的裝甲部隊,提供必要的防空支援。」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之所以了解這種自行高射炮,是因為我來自後世,如果蘇軍真的退出一個超出我所在時代的東西,我肯定看不出它的好壞。而卡圖科夫只看了幾眼後,就情不自禁地用力拍著我的肩膀,激動地說:「有了這種新式武器,就算我們的空軍無法掌握戰場的制空權,那麼地面部隊的防空能力也能大大提高。」說到這裡,他將手從我的肩膀上移開,雙手握緊拳頭猛地一揮,興奮地說,「我相信待會兒出場的新式坦克,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自行高射炮營通過後,進入紅場的是SU-100坦克殲擊車營,這又是一種因為弗洛寧這支蝴蝶而提前面世的車輛。這次不光是卡圖科夫激動,我周圍的人不管是軍人還是普通的領導,都指著這種新式的車輛議論紛紛。我聽到身後有人在問:「……喂,我說,這坦克的炮塔看起來好奇怪啊,還有炮管也比一般的坦克炮粗。」

「什麼坦克。」他的話音剛落,旁邊立即就有人糾正他,「你剛剛沒聽播音員說嘛,這不是坦克,是反坦克殲擊車,專門用來打德國人坦克的。」

先說話的人若有所思地說道:「不錯,這種殲擊車的機動性還不錯,用來對付德國人的坦克,是再合適不過了。也不知道上級是否會把這種裝備的生產任務,交給我們廠來完成。」

「憑什麼讓你們廠來完成這個任務啊?」另外一人不服氣地說道:「上次T-34坦克的生產任務,上級就交給了你們廠,這次怎麼也得輪到我們廠了吧。」

我身後的兩名廠長還在爭論不休時,坦克方陣在萬人矚目中駛進了紅場。打頭的坦克自然不可能是最先進的T-54/55坦克,而是蘇軍目前列裝部隊的T-34坦克。饒是如此,還是讓觀禮台上的人們激動不已。

當第一輛新式的T-54/55坦克出現在大家視野內時,原本喧鬧的觀禮台頓時沉寂了下來,因為這是一種大家誰都沒見過新式坦克。過了好一陣,我才聽到身後的那兩個廠長又開始議論。

廠長甲說:「你剛剛說得對,既然上次前段時間將生產坦克的任務,交給了我們廠,那麼生產反坦克殲擊車的任務,還是應該交給你們廠來完成。你放心吧,下次到局裡開會時,我會和局長同志商量,讓他把生產殲擊車的任務,交給你們廠來完成。」

「不行,堅決不行。」幾分鐘前還想爭搶坦克殲擊車生產任務的廠長乙變卦了,他不滿地說道:「我們廠完全具備生產這種新式坦克的能力,我覺得上級還是該把生產殲擊車的任務交給你們廠,而由我們來生產這種新型坦克吧。」

卡圖科夫看著場上駛過的新型坦克,滿意地點了點頭,對我說:「不錯,真是不錯。要是我的部隊能列裝這樣的坦克,那麼對付德軍的裝甲部隊,那簡直不在話下。」

我點了點頭,隨後向卡圖科夫介紹這種坦克的特點:「將軍同志,這種新型坦克具有良好的武器和裝甲,無論是使用還是維修都比較簡便、潛渡裝備安裝方便和具有極強的夜戰能力。但主要缺點是火炮俯角小,活動系統太簡陋,火炮的射程有限,外組燃料箱被擊中後容易起火。」

「只要戰場生存能力強,這些缺點都不算什麼。」卡圖科夫聽完說完後,不以為然地說:「只要使用維修方便,就算被敵人的炮火打壞了,也能儘快進行修復,使之恢複戰鬥力。」

從我剛剛聽到兩名廠長的對話中,我知道新型坦克的生產,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關鍵的是駕駛坦克的人。想到這裡,我忍不住問卡圖科夫:「將軍同志,就算上級將大量的新型坦克配備給你們集團軍,可您手下有那麼多的坦克手嗎?」

卡圖科夫聽我說完後,不禁啞然失笑,接著向我解釋說:「奧夏寧娜,難道你不知道我們使用的履帶式拖拉機的操作方式,和坦克一樣,都是用手柄操作的嗎?一個拖拉機手只要經過簡短的培訓,就能成為合格的坦克駕駛員。」

「為什麼德軍的坦克兵損失以後,補充的速度那麼慢呢?」雖然聽到卡圖科夫說得如此輕鬆,但我還是不服氣地反駁說:「要知道德國人有那麼龐大的裝甲部隊,就算損失了坦克手,他們完全可以用裝甲車駕駛員來代替啊!」

我的話讓卡圖科夫忍不住笑出了聲,看到旁邊人投過來帶有責備意味的眼神時,他才止住笑聲,向我解釋說:「奧夏寧娜,你在戰場上也待了那麼長的時間,我想,你一定發現德軍的裝甲車中,半履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