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夢與人生 弗洛伊德及其「夢之解釋」

在世人的心目中,心理學是最為神祕隱晦的一門學問。心理學雖亦是科學中的一支,但卻最難提出合乎科學標準的證據。心理學中所研究的問題,乃是自然界中最神秘的現象——人類的心靈。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所遭遇的事例閃爍離奇,出乎意表,乃無可避免的事。在物理學或化學的範圍中,新的理論是否能夠成立,都可經實驗而求得證明。但心理學上的理論與假說,永遠無法籍實驗的方法來證實或推翻。所以,弗洛伊德所創的心理分析學說,曾引起學術界的聚訟紛紜,至今多年猶未平息。

探求不可知之域

但無論弗洛伊德的理論能否用實驗來證實,其對於現代思潮的影響確已極為普遍,這是不爭的事實。從哥白尼到愛因斯坦,古往今來的科學家之中,恐怕沒有一位能像弗洛伊德這樣對他同時代人類的思想與生活,發生過如此深切影響的。弗洛伊德在探求人類心靈的「不可知之域」的過程中,創出若干空前未有的觀念與名詞,當時是大家聞所未聞的,目前則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實際上,幾乎人類知識的每一部份都已受到弗洛伊德學說的影響:文學、藝術、宗教、人類學、教育學、法學、社會學、犯罪學、歷史學、生物學,以及其他以社會或個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無不感受到;而感覺最敏銳,受影響最顯著的,可能是文學。

其實,弗洛伊德學說本身與文學殊少瓜葛,他是儘量要採用客觀的科學方法,來解釋心理現象,由於文學藝術正是心靈活動的產物,所以,承受弗洛伊德學說的影響,反比承受文藝批評家的影響為大。有位以詼諧筆墨聞名的批評家曾說,「弗洛伊德是人類思想史上最為敗興的人物。因為他將人生中一切歡愉溫馨之情,皆一變而為陰沉慘澹、應加譴斥之事,他在愛情的根源中發現了仇恨,在溫柔的心腑中發現了惡毒,在孝道中看出了亂倫,在慷慨中發覺了犯罪,並且他指出壓制在人們內心深處對於父母的恨意,竟是人類固有的天賦。」

無論大家對弗洛伊德的評價如何,由於他的學說,近代人對於自我瞭解與認識已與前人截然不同。弗洛伊德學說中,如有關意識與潛意識的觀念,如神經病與性的因果關係,如嬰兒時期性觀念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如夢的作用,如「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按伊底帕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曾解答斯芬克斯的謎而成英雄,後來誤殺父親而和母親結婚。弗洛伊德乃借他的名字代表具有親母反父傾向的男孩),及壓制、抗拒、精神轉移等觀念,如今也都逐漸為大家接受。不過,當他最初提出這些新觀念時,曾遭遇到各方的非難,甚至被視為異端。弗洛伊德當初所克服的困難,甚至於勝過「天體運行論」作者哥白尼與「物種原始論」作者達爾文。

最得母親的寵愛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於莫拉維亞的福瑞堡。他和寫「資本論」的馬克斯一樣也是猶太後裔。不過,他不像馬克斯之持有反猶立場;他說,「我始終是個猶太人。」他在四歲時,被家人攜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他的成年歲月,差不多都消磨在那座文化學術中心的名城。他的父親是一個經營羊毛業的商人,他的性格方面受他父親的影響很大;據為弗洛伊德寫傳記的瓊斯(Ernest Jones)說,他對於宗教常表示懷疑,便是無形中因襲了他父親的態度。弗洛伊德的母親直到九十五歲才逝世,她是一個溫和慈祥而積極活躍的人物。弗洛伊德是他的長子,也是她在兒女中最寵愛的一個。他後來曾在文章中寫道,「一個男人如能始終獲得母親的鍾愛,就能終其一生都以征服者自期。這種成功的信念,往往就能引領他在人生中獲致真正的成功。」由此可見母愛的重要性。

弗洛伊德早年對達爾文學說深致傾服。他認為達爾文學說提供了新的希望,「促使我人對於世界的瞭解,將可有極不尋常的進展。」可能是受達爾文的影響,弗洛伊德決心學醫,遂進入維也納大學,至一八八一年,在該校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一面在總醫院任駐院醫師,一面繼續研究神經學與大腦解剖學。幾年之後,他得到一個幸運的機會,成為他日後名滿天下的一個轉捩點。那是一筆進修獎學金,使他能前往巴黎,受教於法國最著名的病理學家與神經病學家夏柯特(Jean Charcot)門下。在巴黎,弗洛伊德親受名師教誨,受益良多,尤其是他能讀到夏柯特有關「歇斯底里」症狀的論著以及他所提出用催眠方法診療的建議。弗洛伊德認為極有道理。

但是,當他回到維也納後,卻無法使他在醫學界的同道們相信,使用催眠方法來診治神經錯亂有任何科學上的根據。後來,他甚至於因為一再提出在當時看來是「過激」的想法,被醫院當局下令不准他參加大腦解剖實驗,以示「薄懲」。此後,他遂成為一個極端孤寂的人,既不能積極參與各種學術團體活動,也不願再在醫院中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於是,弗洛伊德在不得志之餘,自行開業行醫,又私下進行有關催眠術的實驗。做了幾年之後,又因適當的「對象」很難遇到,而且催眠術對於人的性格總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他不得不放棄了這種實驗。弗洛伊德這時就發展了一套技術,定名為「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後來成為心理分析學中一種標準方法。

弗洛伊德無疑為近代精神病學的奠基者。在他之前,精神病一詞被認為與「早發性癡呆症」(Schizophrenia)以及交互發作的發狂與鬱悶性的精神錯亂、瘋狂等病象,都是一回事情。因此精神病患者與瘋人一樣,都應該關在瘋人院中去。由弗洛伊德在臨床診療神經錯亂的病人所得經驗,使他不久就獲得結論,內心的衝突非僅在神經病患者會常常發生,就是在正常人身上也同樣會有的。同時,他更指出,神經錯亂並不合公認疾病的條件,而祇是一種心理狀況。他認為,如何處治日益增多的神經病人,是一個重大問題,於是,根據他的觀察、實驗,以及在維也納為許多病人診療的輕驗,弗洛伊德在二十世紀之初發表其研究心得,從而奠定了心理分析學的基礎。

「夢之解釋」出版

弗洛伊德是近代科學家中著述最豐的作家之一;自他筆下所提供的新觀念,尤其在心理學研究方面的新貢獻,分見他的各種著作之中,很難舉出某一本書或某一篇論文來以概其餘。不過,在他自己心目中,可能他最心愛的作品,也就是他最早完成的一部大著:「夢之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此書於一九○○年出版,差不多包括了他所有最基本的理論與觀察。

在一八九五年,弗洛伊德曾寫過一本「歇斯底里之研究」(Studies in Hysteria);他在書中發表了他個人的一種信念,認為「性的煩悶,乃是各種神經病(neurosis)與各種精神神經病(psychoneurosis)主要的病源。」這一說法,成為後來心理分析學的理論基石之一。此後數年間,弗洛佛德完成了他有關心理抗拒、干擾、童年的性觀念、不愉快的記憶與狂想之間的關係等研究。

心理分析學是一門極為複雜的學問。此處僅可根據弗洛伊德的研究,略作提要性的說明。首先,我們應該分辨的是「精神病學」(psychiatry)與「心理分析學」(psychoanalysis)這兩個名詞並不是一回事。心理分析學是精神病學中的一個支派,通常適用於最嚴重的性格不穩定的病例;所以,也可以稱之為診治神經錯亂和神經過敏的方法。根據一九五六年報告,全美國登記有案的四千餘位精神病醫師之中,祇有三百人是心理分析專家。由此可見心理分析是需要專精研究的。

弗洛伊德的研究,專注於個案診療。有許多精神失調的病例,他認為都是現代世界中經濟、社會、和文化失調的病徵。他要從個人身上著手,對社會病象做斬草除根式的根本治療。

無意識與冰山

大多數批評家都同意,弗洛伊德能享受不朽的聲名,是由於他對於無意識(unconscious)的發現與闡釋。按弗洛伊德的說法,人心好比汪洋大海中的冰山,一座冰山的體積,有九分之八是隱藏在水平之下;人的心理活動則大部份隱蔽在無意識之下。在表面活動背後,如一個人言行舉止和思想的動機、感覺、目的等等,不僅對別人要掩飾,甚至常常連對自己也要掩飾。在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之中,無意識居於極高之地位,而有意識的行為則不過陪襯而已。他認為,唯有能了解深不可測的無意識,然後才能了解人的內心與性格之至極。弗洛伊德斷言,人類大部份的思想都是無意識的,僅在偶然情況下才是有意識的。無意識的活動就是神經病的來源,因為人總想要把在他自己無意識中所潛存的不美滿的記憶和受阻撓的期望,都能予以排除;但事實上卻往往並不能做到,而祇是把那些記憶與願望暫時「儲存」起來,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