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的狂言 希特勒及其「我的奮鬥」

從第一次大戰到第二次大戰之間,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人物中,最富戲劇性的恐怕無過於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當他和他的情婦於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自殺於柏林德國總理府的地下室中時,成為世界大悲劇暫時告一段落的象徵。

希特勒及其徒眾自從一九二○年代興風作浪以來,到一九三三年,終於使戰敗喪亂之餘的德國,不能不接受由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出掌政權。他們的行動引起世界的議論與驚恐。這個政權一朝當政之後,立即以冷酷無情的手段實施高壓控制;一切民主政府所應守的原則被他們徹底摧毀,蕩然無存;不同的見解更是遭到嚴酷的封鎖;教會、工會以及一般民間團體,不是被取締就是由納粹黨人出面「協調」之後喪失了原來的面目。猶太人被殘殺者不計其數。與德國毗鄰的各國,都在不斷受到德國宣傳的威脅恫嚇。納粹德國對每一個鄰邦都有領土要求。

罪名昭彰一本書

其實,以上這些事件,並非孤立的或偶發的。人們如果肯於不憚其煩勞去讀一讀希特勒那本厚厚的大著「我的奮鬥」(Mein Kampf),就會發現所有上述的情節,都在書中詳詳細細地預言過。「我的奮鬥」可以說是納粹德國為禍天下的指南寶鑑。

由於國際版權協定的規定,作者使得「我的奮鬥」這本書的全文僅限於德文版。其他文字的版本都是經過刪節的。不過,也有人認為,這部書在出版之初,縱令有了英文法文或其他語文的版本,也未必會有多少人對於這本荒唐狂誕、夢囈般的書籍加以重視。因為,書中所顯示的野心實在太大,大得令人無以置信。

「我的奮鬥」這本書被稱為「當代宣傳界中的傑作」;同時,有一位法官從法律的觀點來批評它說:「這是二十世紀最為罪名昭彰的一本書。」實在甚為允當。此書到了第二次大戰爆發之前,僅在德國境內竟售出五百萬冊。

希特勒與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一樣,都是在維也納長大的。希特勒在少年時代,便形成了他對人生的印象、偏見與仇恨,這種種強烈的情緒,統治了他的一生。他這些想法也便一一在「我的奮鬥」中流露出來。書中開始的幾章,以簡短的文字記述他自己早歲的生涯,看似閒閒筆墨,與後文的關係卻頗為密切。

希特勒於一八八九年出生於奧地利的布勞腦(Braunau),正好與德國邊界一水相隔。說來奇怪,希特勒總是以德國人自居而不肯承認是奧國人;他尤其看不起逍遙放蕩的維也納人。照他自己的說法,幼年至少年期的生活,充滿了艱難困苦,挫折打擊。他所接受的正規學校教育,到十三歲便告結束;他的父母大約就在那時候去世了。他流浪維也納,原想成為一個藝術家或建築家,但因為教育不夠,才華不足,四處碰壁,走投無路。

在維也納的時期,希特勒自稱曾博覽群籍,尤著意於歷史。有一本有關普法戰爭的史書,對他的思想影響最深;由於那本書的關係,使他深以能做日耳曼民族的一份子自豪,並且深信上帝要對日耳曼民族賦予神聖的使命。由此出發,他開始厭惡猶太人,極藐視斯拉夫人以及其他非阿利安種族的人。希特勒斷言:猶太人是一種具有國際眼光的錢魔和剝削者,又常常是社會主義者或共產黨徒。而斯拉夫人則是一種劣等民族,根本沒有他們自己的文化。

由於在維也納時一度與社會民主黨份子合作,使得希特勒非常討厭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宣傳。他一方面學到了左翼政黨糾眾謀亂的種種手段,一方面對於馬克斯主義恨之入骨。雖然他自稱讀書甚廣,但是,卻沒有任何證據足以證明他翻開過馬克斯的「資本論」。他對於民主政治的理論與實際的瞭解,亦甚為粗淺。當他參加過奧國議會之後,便認為民主政治是「最無效率的方法」。

到了一九一二年,希特勒再也不能忍受維也納的氣氛,便遷居到慕尼黑去了——他稱之為「完全德國式的城市」。兩年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興高采烈地投身軍伍,參加巴伐利亞軍團;戰爭尚未結束他已先負重傷,兩度受勳,並由一個普通士兵晉升為伍長。這個「階級」後來成為世人對他嘲罵時的一個名號。第一次大戰的結果,德國終於戰敗了。這使得希特勒憤懣萬分;他認為德國居然會戰敗,應由猶太人、馬克斯主義信徒,及所謂和平主義者份子負其責任。戰後,依照和約德國應該建立一個民主的政體,尤使希特勒憤怒。亦即由於這些刺激,使得希特勒決心從政。

希特勒投身政治,是以他回到慕尼黑為起點。最初,他祇是為德國軍部擔任一個通風報信的人,拿一點菲薄的報酬。當時有一個規模很小的政團,名稱叫「德國工人黨」,後來又改稱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也就是日後演化為「納粹黨」的核心。希特勒被邀參加工人黨,他就欣然同意了。而且,入黨之後不久,就對這個組織獲得了絕對的控制,由他自己發動,廢除了他所謂「毫無意義的」按照得票數多少來決定政綱政策的辦法。該黨的一切計劃,在希特勒的指揮策劃之下,都是以爭取工人階級的同情為最重要目標,要消滅「國際散毒者」。要取消立法機構;更要緊的是要建立起一種盲目的,不容質詢的服從性,服從黨的領袖——Fuhrer這個字,也譯為「元首」,成為希特勒的專有代名詞。

一九二三年,工人黨擁有黨員二萬三千名,德國名將魯登道夫所領導的一個軍人集團予以幕後支持。當時的史屈斯曼政府政績欠佳,搖搖欲墜,希特勒認為時機成熟,可以起而攫取政權,於是便爆發了有名的所謂「啤酒廳事件」。但是,這次起事的結果卻因希特勒判斷錯誤而一敗塗地。他手下徒眾橫屍於慕尼黑街頭者有十六個人。希特勒本人於被捕後判刑五年,後來減刑為一年。

牢獄中寫出教條

希特勒被關在巴伐利亞的蘭斯伯要塞裡,獄中無以自遣,乃開始來寫他的自傳。事實上「我的奮鬥」這本書,與其說是寫出來的,不如說是講出來的。當時,希特勒與他忠實的弟子海斯(Rudolph Hess,此人於大戰結束前突飛英倫被扣,戰後以戰犯受審,服刑多年後去世),同被關在一間牢房中。「我的奮鬥」的第一卷,由希特勒口授,海斯直接在打字機上打出初稿來。這本書原來的書名稱為「對抗謊言、愚蠢、怯懦四年半奮鬥史」。作者講明了是奉獻給在慕尼黑作亂時當場斃命的那「十六位先烈」的。此書的第二卷則於一九二六年始告完成。

杜里斯克斯(Otto Tolischus)曾形容「我的奮鬥」這本書說,「百分之十是自傳,百分之九十是教條,百分之百是宣傳濫調。」這是很公平的考語。到今天我們再來看這本書,實在無法相信何以像這樣一本粗率、矛盾、嚕囌、重複的書,居然竟能在德國這樣文化程度很高的國家,左右了舉國男女之心,造成了風靡一時之勢,真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德國當時的情勢,卻正是使希特勒這一型的人物出頭,「我的奮鬥」這一類的論調得勢的時候。盧爾(Ludwig Lore)對此曾有極透徹的評論說——

「一九三三年之時,德國人民的心情就陷於極易感染法西斯主義桿狀細菌的危險狀態。他們急於尋求一種方式,能回復正常的生活與民族的自尊,但發現每一條道路都被阻於偏見和誤解,環顧當世的列強,祇對於如何壓榨德國的賠款有興趣。德國國內本來可以發生若干作用的各種勞工政黨,已分裂為五六個互相敵對的陣營。這種種情形又都是在有百年歷史的國家主義高壓色彩的背景之下逐漸惡化起來。德國人民的嚮望,無非祇是企求秩序與安全,而不敢奢望政治自由。他們痛感所謂政治自由也者,不過是聚訟紛紜,流血盈庭而已。希特勒對於這種情形瞭解得最為真切,他乃充分利用這種情勢以達到他自己的目的,再加上他驚人的組織力與宣傳力,以及當時德國各大工業領袖們財力上的支持,遂使他脫穎而出。更由於德國人生來具有崇敬權威的習性,遂使法西斯式的領袖權威很容易地建立起來了。」

「我的奮鬥」的主題曲,作者反覆強調者便是種族,種族的純潔,種族的優越——不過,希特勒從來不曾對於種族一詞加以確切的界說。照他的說法,人類區分為三大集團:第一個是「文化的創造者」,這一集團中祇有一種例證,那便是亞利安民族(Aryan)或稱北歐諾迪克人(Nordic),其實他所指的就是德國人。第二個集團是「文化的傳遞者」,希特勒舉的例子是日本人。第三個集團是「文化的毀壞者」,指的是猶太人與黑人。

希特勒在書裡一再叫囂說,大自然無意強使個人平等,因此也無意強使各種族一律平等。有些種族較其他種族優越。德國人是全世界最優秀最強健的民族,所以應當統治全世界上其他劣等民族。他對於所謂「劣等民族」的描寫,一再出現於「我的奮鬥」之中,譬如他寫到奧地利帝國時說——

「我深深厭惡在奧國首都所見各種種族雜交的情形,捷克人、波蘭人、匈牙利人、羅丹尼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