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筆勝過聯合艦隊 馬漢及其「海權論」

中國人說到一個人的文章有力量,往往用「有筆如刀」,「氣挾風雷」一類的說法。近代有一位美國作家,他的作品被稱為「比一支聯合艦隊更為強大有力」。又說,「超級戰艦都是他的兒女,十六吋口徑巨砲的怒吼則祇是他呼聲的回響。」

這便是艾爾符瑞.馬漢(Alfred T.Mahan),使他享有如此盛名的原因是由於一部書,那便是「海權論」(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1660—1783)。按:此書名照字面來譯,應是「一六六○年至一七八三年間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似可簡化為「海權論」。楊鎮甲將軍譯「海軍戰略論」,是馬漢另一著作。

「海權論」被稱為現代著作中「最富於燃燒性的一本」;而其作者馬漢將軍在造成現代化海軍的成就上,比全世界任何一個人的貢獻都大。就歷史著作來講,恐怕也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海權論」這樣發生如此直接而廣遠的影響的。

馬漢指出,自有史以來,海權都是統治世界的決定性因素。任何國家要爭霸天下,並造成舉足輕重之勢,且在國內達成最大限度的繁榮與安全,控制海權實為切要之圖。陸權國家,如果沒有出海口,無論其國土如何廣袤,最後終難免於衰亡的命運。據馬漢的理論,「土地幾乎總是造成阻礙而海洋幾乎總是開放的平原。」一個國家如果能用海軍的力量控制了海上平原,並保持強大的商船隊,則全世界的財富資源,便都可以供她役使。

「最富燃燒性」的人

「最富燃燒性的」馬漢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其實,從外觀看來,他極不像一個革命者,或一個推翻現狀、搖撼和平的人。

馬漢於一八四○年出生。他的父親是西點軍官學校軍事工程學與土木工程學的教授。馬漢本人畢業於設在安納波里斯的海軍軍官學校,後來便成為一個職業海軍軍官,輪流在艦上和岸上擔任頗為單調的職務。其間祇有在南北戰爭期間一度參加直接戰鬥。所以作戰的經驗甚為有限。然而,他因勤務關係先後到過巴西與遠東,也曾到歐洲旅行,見閱日富,胸襟益廣。

在他完成這些旅行之後,又過了漫長的十五年,馬漢仍沒有甚麼特殊的表現;唯有在一八八三年時,曾奉命寫了一本與南北戰爭期間海軍戰史有關的書,書名叫「海灣與內陸河流」,篇幅不多,當時並未如何引起人們的注意。然後,來了一個機會,使他日後聲名遠揚,並且改變了他的一生命運。當時,美國在新港地方設立了一所國防學院,一位海軍宿將魯斯(Stephen B.Luce)邀請馬漢到該校去講授海軍戰術與戰史。

這正是馬漢鵠候多年的良機。因為,他在服役中一直鬱鬱不得意,對於海軍中的例行公事,深感厭煩,他的階級不過一名上校(他是在退休之後才被升為少將的)。因此,到國防學院任教的這項任命,對他來說簡直是天賜良機。

他在正式到國防學院任教之前,先請得了一年的公假,讓他能有充分的時間,去閱讀、去思考、去搜集材料、撰寫講稿。然後,從一八八六年九月開始,馬漢便在一群人數不多的海軍軍官之前,發表了他一連串的講演。這些講稿從整理增刪後定稿,四年之後出版,便是今日世所周知的「海權論」。

馬漢在寫給他在英國的出版人的一封信中曾強調,他使用「海權」(Sea Power)這個名詞乃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因為把這個名詞放在書名之中,「才能促使讀者注意,並易於流傳。」當然,馬漢使用了「權」這個字,在蒸汽與電力剛剛興起,強權政治正在擴張的時代,等於是撥動了反應最敏銳的一根絃。

「海權論」這本書,是馬漢得享盛名的原因;書中內容是記敘與解釋英國海權自十七世紀中葉到拿破崙戰爭時期崛起海上的經過。

海權的六大要素

馬漢首先提綱挈領地說明了許多享有強大商船團隊國家的興衰的原因,並詳細說明一個國家在海上稱霸的必要條件。照馬漢的說法,這些必要的條件可以歸納為六項:即地理位置、天然地形(包括天然物產與氣候)、領土面積、人口數量、人民性格與政府的性質。

根據以上這六大要素,馬漢列舉事實,說明英國何以能勝過每一個對手的原因。根據他的解釋,所謂海權,絕不止於是海軍的武力,而應該包括強大的艦隊、商船團以及強大的海軍基地。馬漢寫道:「海權的歷史,就廣義而言,是在使一民族在海上或沿海地方實力強大,主要的是一部軍事史。」然而,他又強調說,海軍、戰爭,以至海上小型的交鋒,都僅僅是為達到目的所必須的手段。強大的海軍艦隊與活躍的商船團,相輔相成,皆不可少。國家的繁榮即以這兩者的聯合力量為基礎。

強國的第一條件

談到地理位置,馬漢認為這是強國的第一條件;他是傾向於島國至上的。照他看,一個島國、地理位置,「既不需要被迫而在陸上自衛,又不需要經由陸上去擴張她的領土,」與那些大陸國家(或疆域中有一面是陸地的國家)來比較的話,島國實在佔盡了便宜。他舉出英國為例,來與法國和荷蘭相比較。在荷蘭近代史的初期,她必須保持一支強大的常備陸軍。並且不斷對外作戰以維護獨立。這就使得荷蘭財源枯竭,國力不堪負擔。法國也曾因為將其人力物力同時用於建立海軍與進行陸上擴張,備多力分,國勢乃致削弱。法國地位尤其有一更大的不利之點,那就是她的國土面臨大西洋與地中海,使得法國無法使用一支聯合艦隊。馬漢又指出,美國由於地理位置在兩大洋之間,所以也有與法國相同的弱點。他認為最理想的是國土居中,在靠近其主要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與強大的海軍基地,用以對抗外來的敵人,這將是極重要的戰略資產。他再舉英國為例,由於英國能控制英法海峽與北海上的貿易通道,所以能享有絕對的霸權。

第二個要素是地形結構。馬漢說,「一個國家的海岸線是其疆界的一部份;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於與外界接觸者(在此一情形下即指海洋),其人民便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的世界相交往。」同時,為數甚多的深闊的港灣,也很重要。譬如以英、荷兩國為例,都是天然條件並不優厚,士壤貧瘠,氣候不良,所以這兩國的人民都比較樂於向海上找出路,向國外求發展。這是造成海權國家的條件。至於法國和美國,則都由於國內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對於航海事業均不甚熱心,這種情形,至少在馬漢所評論的那個時代,是極為正確的。

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天然條件,足以影響一個國家發展成為一個海權國家的因素,那便是國家疆域的大小。不過,馬漢所說的疆域,並不僅是指通常所說的國土面積總共佔多少萬平方哩,而是指其海岸線的長度以及其各港灣的特性。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有極大的重要性。馬漢曾舉出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交戰雙方的情形來說明:

「如果美國南方人口數目之多,與其好戰的情緒成正比,而且海軍的實力能與其他資源狀況相稱的話,則以南方海岸線之長,港灣之多,都足以成為作戰時極有利的條件……然而,南方不僅沒有海軍,不僅其人民都不願到海上去……更由於南方人口數量根本與其所要防守的海岸線長度是不成比例的。」

國民的海權意識

在檢討了三項天然條件之後,馬漢再繼續討論一國國民及其政府與發展海權之關係,第四項要素重點仍是放在人民的數目上;不過,在數目中間要再加區分。馬漢所論,「不僅是籠統的人口總數,而是指其人口中在海上生活,或至少有志於前赴海上工作的人數。這個數字無論是建立強大海軍或商船團,都是必須的。」

關於這一點,馬漢舉出英國與法國為例。法國人口的總數原較英國為多。但是英國人樂於航海、經商,並且富有冒險精神,因而與法國之以農業人口佔絕大多數的情形相較便佔了上風。馬漢的結論說,「一國之中,有大量人口樂於從事與航海有關的工作,乃是成為海權國家的重大因素。在昔如此,而今亦然。」他認為,美國在這一要素方面的缺欠,情況嚴重,頗為可悲。美國在十九世紀末葉以後逐漸發展海權,如今成為海上最強的國家,未始不是由於馬漢的激勵所賜。

馬漢所說的第五個因素,是國民性格以及其對於發展海權的態度。馬漢在書中指出,「古今幾乎皆無例外,凡是樂於經商的民族,往往是使一個國家至少一度成為海上強權的特別因素。」譬如說,英國與荷蘭雖然常常被稱為「小店主的國家」,實際上這兩個國家出海路對外貿易所獲得的權益和利益,遠勝於四處掘金礦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更非那些怕擔風險,吝於在海外投資的法國人所可望其項背。馬漢說,「樂於對外貿易的傾向,便包括國內必須生產某些物資以便輸出,這是發展海權國家最為重要的一種民族特性。」因為要對外貿易,所以就一定要發展航海,建立海權,這自是明顯的道理。

馬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