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群島露出海面

在半年白夜的白海上,大索洛維茨島把一座白色的教堂舉出水面,教堂的四周圍繞著一圈由長滿赤褐色苔蘚的巨圓石壘成的衛城的高牆。灰白色的索洛維茨海鷗不停地在衛城的上空翱翔,唳叫……。

"在這塊凈土上似乎還不存在罪孽……這裡的自然界似乎還沒有成熟到犯罪的年齡。--這就是索洛維茨給予普里什文的感覺。

在有我們之前,這一群島嶼便從海水中升起了,在有我們之前,在這裡的地面上便注滿了兩百多個魚蝦豐富的湖泊;在有我們以前,大雷鳥、野兔、麋鹿遷入了這些島嶼,而這裡卻從來沒有過狐狸、狼和其他猛獸的蹤跡。

冰河侵來又退去,把花崗岩的巨圓石堆積在湖泊的四周。湖泊在索洛維茨漆黑如夜的冬季里封凍著;海水在怒號的狂風中激蕩著,冰凌在海面上漂浮,有些地方凝結成冰層;北極光映亮了半個天空;然後,天空又漸漸地發白,氣候漸漸地變暖;雲杉長高,變粗,禽類發出咕咕的低鳴和吱吱的尖叫,幼鹿嗷嗷地長嘯。--地球帶著世界的歷史旋轉,一個個的王朝衰亡又興起,而這裡仍是沒有猛獸,也沒有人類。

諾夫戈羅德人有時在這裡登陸,他們把這些島街劃入了奧胞涅日的轄區。卡累利阿人有時也在這裡居住。庫利科夫大戰之後五十年,亦即國家政治保衛局成立前五百年,兩位高僧--薩瓦季和佐西馬駕著一葉扁舟渡過了珍珠母色的海洋,認定這個沒有猛獸的荒島是一塊聖地。他們來後,便出現了索洛維茨修道院:自那時起,先後修建了烏斯賓斯基(聖母升天)和普列奧布拉仁斯基(變容)兩座大教堂,斧山頂上的"斷頭"教堂。還有另外的二十來座教堂以及二十來座小禮拜堂。此外有峨爾峨他隱僧修道院,三位一體隱僧修道院,薩瓦季隱僧修道院,穆克薩姆隱僧修道院以及設在偏遠地點的獨居修道士和苦行修道士居住的孤單的隱廬。在這些島嶼上投入了大量的勞動,起初是僧侶們自己,後來還有隸屬修道院的農民。用幾十條運河把湖泊聯接了起來。湖水通過木製的管道流進了修道院。最驚人的工程是,不知用什麼辦法把"不可移動的"巨大圓石鋪砌在沙灘上,硬在穆克薩姆島上修築起一道堤壩(十九世紀)。大小穆克薩姆島上,開始放牧肥壯的畜群。僧侶們喜愛照料動物,不管是馴養的還是野生的。原來,索洛維茨的土地不但是聖潔的,而且是富饒的,能夠養活這裡的好幾千居民。菜園裡出產著瓷瓷實實的色白味甘的白菜(它

的菜莖享有"索洛維茨蘋果"的美稱)。所有的菜蔬都是本地產的,

都是好品種。還有自己的花房,甚至栽培著玫瑰。捕魚業很發達,

有海上捕撈業,有在與海洋隔開的"總主教養魚池"里的魚類養殖業。在幾百和幾十年的過程中,相繼出現了自己的穀物磨房,自

己的鋸木廠,本地陶窯燒制的器皿,自己的鑄鐵廠,自己的鐵匠

作坊,自己的裝訂工廠,自己的皮革製作業,自己的馬車製造業。

甚至有了自己的發電廠。樣式複雜的異型磚和自用的小型海船也

全由自己製造。

然而,無論在過去和現在,島上的人民生活卻從來沒有獲得

過獨立於軍事思想和監獄思想之外的發展,而且也不知道將來能

不能獲得這樣的發展。

軍事思想:決不能允許一些不懂事的僧侶們平平常常地生活

在一些平平常常的島嶼上。這些島嶼位於大帝國的邊緣,因而它

們就必須和瑞典人、丹麥人、英國人打仗;因而就需要建起圍牆

厚達八米的要塞,建造八座塔樓,開出狹長的炮門,保證大教堂

的鐘樓上有良好的觀測視界。(修道院確實曾於一八0

八年和一八五四年兩次抵禦過英國人的進犯,均獲得勝利。但在"一六六七年與尼康總主教的支持者發生衝突時,僧人費奧克季斯

特打開了一個暗道,把索洛維茨衛城出賣給沙皇的大臣。)

監獄思想:這太妙了!又是在一個孤獨的島嶼上,又有堅固

的石牆!有地方可以禁閉要犯,也有可以責成看管要犯的人。我

們不妨礙他們拯救自己的靈魂,可是他們必須替我們看守囚徒。

(基督教修道院的這種兼職使得多少人的信念遭到破滅!)

薩瓦季在聖島上登陸的時候想到這個嗎?……

這裡關押過教會異端分子,也關押過政治異端分子。阿夫拉

米?帕利岑在這裡坐過牢(也死在這裡);普希金的舅舅工?漢尼

巴爾因為同情十二月黨人也在這裡蹲過。扎波羅日軍營最後一個

統領卡爾尼舍夫斯基(彼得留拉的遙遠的先驅者?)在垂暮之年被關到這裡,經過長期監禁,年過百歲之後才獲釋放。

然而所有那些人幾乎是可以按名字數出來的。不過索洛維茨修道院的古代史在我們蘇維埃時代亦即在索洛維茨勞改營時代被披上了一件神話的罩衣,它哄騙了參考指南和歷史記述的編寫者,因而我們今天在某些書里看到索洛維茨監獄是刑訊監獄的說法。據說這裡又有拷問架的吊鉤,又有皮鞭,又有烙鐵之類。實際上,俄國一般的修道院囚牢里根本沒有這些伊麗莎白時代以前的刑訊監獄或西方宗教裁判所里使用的刑具。這全是一個不老實的並且一竅不通的研究者捏造出來的。

索洛維茨的老犯人們都還清楚地記得這個人。他就是小丑伊萬諾夫,營里的外號是"反宗教桿菌"。此人原是諾夫戈羅德大主教的僕役,因為把教堂珍品盜賣給瑞典人而被捕。一九二五年被押到索洛維茨。他上竄下跳,千方百計地逃避一般勞動,以便保住性命。他幹上了在犯人中進行反宗教宣傳的專業,當然也變成了情偵科(情報偵查科。就取了這樣一個坦率的名稱)的人員。不僅如此,他還推測說僧侶們一定在這裡埋藏了許多珍寶,使得勞動營的領導們都動了心,於是組成了一個由他帶領的發掘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挖了好幾個月。--嗚呼,僧侶們欺哄了反宗教桿菌的心理學推想:他們在索洛維茨什麼珍寶也沒有埋藏。伊萬諾夫為了光榮下台,便把在地下修築的庶務、貯藏、防衛等用途的房屋解釋成為監禁和刑訊的場所。據他說,經過了那麼多的世紀,細小的刑具自然未能留下來,但是有一個鉤子(是吊肉胴用的)就足以證明這裡曾有過拷問架。至於為什麼十九世紀的酷刑也沒有留下一點痕迹,這就比較難以說出理由。於是他得出結論說:"索洛維茨監獄的制度,自上一世紀起,變得大大地溫和了。"反宗教桿菌的這一"發現"非常合乎時宜,也使大失所望的長官們多少得到一點安慰。文章刊登在《索洛維茨群島》上,後來又由索洛維茨印刷廠印成單行本,從此便十分成功地熏黑了歷史的真相。(索洛維茨的繁榮昌盛的修道院革命前馳名全國,極受人們尊重,所以小丑耍的這一套把戲更被認為是適合形勢的需要。)

勞動人民掌握了政權以後,對這些不懷好意的僧侶寄生蟲們採取了什麼措施?給修道院派去一些政委和政治上可靠的幹部,宣布把修道院改為國營農場,命令僧侶們少禱告,多為工農勞動。僧侶們整日勞動。由於他們對於下網的時間和地點具有特殊的知識,能夠捕到味道非同尋常的鮮魚。這些鯡魚全運到了莫斯科,送上了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然而修道院里的珍寶,尤其是集中在法衣聖器貯藏室里的大量珍品,使外來的領導和訓導幹部心中不能平靜:這麼多的珍珠寶貝作為獃滯的宗教貨物積存在這裡,未能轉入勞動者(他們)的手中。他們此時便採取了一個與刑法典稍有抵觸而與剝奪非勞動者財產的總精神完全符合的手段--在修道院里放了一把火(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建築物損壞了,法衣聖器貯藏室里的許多珍寶不見了。而主要的是,所有的登記帳簿都燒掉了,沒有辦法查清究竟損失了多少東西,什麼東西。

用不著進行什麼偵查,革命的法律意識(嗅覺)還不能提醒我們該怎麼辦嗎?燒毀修道院的罪犯不是僧侶這幫黑色的狗東西還能是誰?把他們統統攆到大陸上去!把北方特種營統統遷到索洛維茨群島上來!八十高齡甚至百歲的老僧們跪下懇求留他們死在這塊"聖土"上,可是當局以無產階級的堅決性將他們一概掃地出門,只留下最必需的人員:漁業隊;穆克薩姆島上的畜牧專家;會釀白菜的梅福季神甫;鑄鐵匠人薩姆遜神甫;還有另一些有類似用途的神甫。(在衛城裡撥給他們一個與勞動營隔開的角落,有單獨出入口--鯡魚門。他們被稱為"勞動公社",但是為了照顧他們受毒太深的實際狀況,把坐落在墓地上的奧努弗里教堂留給他們,讓他們在裡面做禱告。)

囚犯們時常愛說的一句諺語:"聖地不愁沒人住",果真變成了現實。鐘聲沉寂了,神燈和香火熄滅了,再也聽不到彌撒和徹夜祈禱的聲音,再也沒有人晝夜不停地喃喃誦經,聖像壁毀壞了(只有普列奧布拉仁斯基大教堂的還保存著)。可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