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讓學習簡單一點,知識就會更豐富一點。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唯有透過不斷地學習,才可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累積成功的機會。

之一努力、努力、再努力

學習永無止境。

沒有人生下來什麼東西都會,必須靠後天的各種學習,慢慢發現自己的專長或興趣,然後朝著目標前進。

曾經,有個學生誠惶誠恐的請教一位教授:「請問我要怎麼樣做,才能夠學到您所有的智慧呢?」

這位教授是深具智慧的教授,聽到學生這個問題,笑了笑之後,反問說:「那麼,你認為應該怎麼樣,才能夠學到我所有的智慧呢?」

學生想了想,異想天開地說:「我以為最好教授能夠一次教會我所有智慧的關鍵,讓我能夠完全了解教授您所了解的事情!」

教授又笑了笑,從桌上拿起一個蘋果,放到嘴邊大大地咬了一口,一邊望著學生,一邊口中不斷咀嚼著蘋果,不發一言。

過了一會兒,教授才又張開嘴,將口中已經嚼爛的蘋果,吐在自己的手掌上。

教授伸出手,將已嚼爛的蘋果拿到學生的面前,然後對著學生說:「來,把這些吃下去!」

學生驚惶地說:「教授,這……這怎麼能吃呢?」

教授又笑了笑,說:「我咀嚼過的蘋果,你當然知道不能吃;但為什麼又想要汲取我的智慧的精華呢?你難道真的不懂?所有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你本身親自去咀嚼……」

沒錯,任何一門知識的取得,除了老師的經驗傳承外,最重要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懈,經過自己的思考與學習,從而得到寶貴的答案。

波蘭著名的鋼琴家帕德列夫斯基,有一次接受雜誌訪問,談到他的成功之道。

他說:「我認為不斷練習,才能夠精益求精,熟能生巧。」

記者又問:「以您大師級的水準,未必要每天練習吧!」

他說:「假如我一天不練琴,自己會發覺有所差別;假如我兩天不練琴,樂評人便會發覺有所差別;假若我三天不練琴,連聽眾都發覺有所差別,到那時才急忙補救,已經太遲了。因此我堅持每天都練習。」

發明大王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造成的。」

沒錯,任何一個人的成功祕訣,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也就是永不停止地學習。

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而唯有透過知識的吸收,加上努力地學習、反省、思考,才能轉化為寶貴的經驗,奠定一生不斷成長的基礎。

之二勇於嘗試和付出行動

學習有沒有年齡限制呢?當然沒有,只要有心學習,任何時間、場地都不是問題,最怕的是自己的偷懶。

作家塞那斯說:「學得晚總比永遠不學好。」

著名作家契訶夫,唸中學時的成績非常差,在四年級和六年級各留級一次。但是他的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公民與道德的成續相當優異,而且操行成績也十分傑出,唯獨數學和英文就是不行,因此九年的中學讀了十一年才畢業。

雖然英文不行,但契訶夫後來寫下許多優秀的作品,究竟是用什麼文字寫成的?答案是「英文」。

有心向學永遠不嫌遲。但是很多人常以忙碌為藉口,不是推說沒有時間,就是認為自己能力不夠,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懶惰。

成功之道,不在乎知,而在乎行。

請了解以下一位先生的生平,他只受過兩年的正規教育,但他能夠說和寫五種語言,他是演說家、外交家、發明家、經濟學家、哲學家,也是記者、出版人、發行人、語言學家。

以下是他一生的主要發明及創見:

二十五歲——創立美國第一所圖書館

三十歲——創立消防隊

三十一歲——創辦郵政

三十六歲——發明火柴

四十歲——研究電力

四十三歲——發明壁爐

四十五歲——創立大學制度

七十九歲——發明眼鏡

直至八十四歲,他都一直不斷發明。這個人是誰?他就是美國的班傑明.富蘭克林。

一個人的態度決定成敗,能勇於嘗試和不斷學習,就會從行動中找到成功的力量。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可見,學習非關年齡問題,而是在於學習的動機,有沒有心想學,能不能付諸行動。

胸懷大志和認真學習,是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關鍵,因為學習能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

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必須加倍努力學習,用行動證明一切,而不是空口說白話。

當然,學習不只是狹隘的知識追求,應該是多方面的學習,包括課業、生活的學習,還有待人處事的學習等,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範圍。

從現在開始,養成熱愛學習和虛心學習的習慣,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之三勤能補拙的決心

一個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領帶領著小老鼠出外覓食,在一戶人家的垃圾桶中,發現很多剩餘的飯菜。

正當一大群老鼠,準備在垃圾桶附近飽餐一頓時,突然傳來一陣令牠們聞風喪膽的聲音,正是一頭大花貓的叫聲。

老鼠們震驚之餘,各自四處逃命,但是大花貓絕不留情,窮追不捨之下,終於有兩隻小老鼠躲避不及,慘遭大花貓的魔爪。

當大花貓要吞噬小老鼠之際,突然又傳來一連串兇惡的狗吠聲,使得大花貓手足無措,狼狽逃命。

大花貓走後,老鼠首領從垃圾桶後面走出來說:「我早就對你們說,多學一種語言有利無害,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們一命。」

沒錯,書到用時方很少。不過,只要我們平日能多燒香,就不怕臨時抱佛腳。

有次,看到一篇文章,內容談到許多香港名人的學習過程,非常值得大家效法。

八十年代的「單車王子」洪松蔭,只有國中的程度,但是憑毅力與決心,在單車運動得過四百多個獎項。

自幼在「保良局」長大的孤兒李海,以堅強的鬥志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讓他從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

從口吃小子到傳意教授,任伯江博士經歷不少人生鍛鍊,在學好普通話時更是「陪著普通話睡眠兼生活」。

心理學家梁天明博士以兼讀的方式,用十年時間取得博士學位。

曾獲十大傑出青年,也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的龐愛蘭說:「學習一是對自己的挑戰,二也是一種激勵,使自己與社會同步前進,因為不進則退。」所以,從大學畢業以後,她沒有停止進修過。

保險界知名人士陳炎光,自小家貧沒錢交學費,三年半多都是爸爸在家教他唸書。

聖安娜餅屋的集團董事總經理黃敏莉,雖然身居要位,仍然完成一個為行政人員而設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開闊自己的視野。

聯語教授楊瑞生,雖然只有中學畢業,憑著自學及閒暇之餘進修,成為首位監獄翻譯官。並當過亞洲電視董事及麗新集團董事兼行政總監。

經驗是我們的導師,而學習是經驗的開始。

所謂「勤能補拙」,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我們學習的愈多,便愈能增廣見聞,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唯有透過不斷地學習,才可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累積成功的機會。

記住:讓學習簡單一點,知識就會更豐富一點。

簡單VS豐富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祕訣,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也就是永不停止地學習,加強自己的實力。

*胸懷大志和認真學習,是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關鍵,因為學習能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唯有透過不斷地學習,才可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累積成功的機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