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開悟的親密關係

隨時隨地進入當下

我一直以為真正的開悟,只有透過男女關係中的愛才有可能。我們不是因為這樣才會再度完整嗎?在這之前,一個人的生命如何才得以實現?

依你的經驗這是真的嗎?在你身上發生過嗎?

還沒有。可是,還有別的可能嗎?我知道它會發生。

換句話說,你在等一個及時的事件來救你。這不正是我們先前談過的核心誤謬嗎?救贖不在另一個地方或時間。它在此時此地。

「救贖就在此時此地」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我連救贖是什麼意思都不懂。

大多數人追逐肉體的享樂,或各種不同形式的心理滿足。因為他們相信這些事會讓他們快樂,或者會解除他們的恐懼感或匱乏感。我們可以把快樂理解為透過肉體的享樂,而達到一種高度的快活感;或者透過某種形式的心理滿足,所獲得的更安全、更完整的自我感。這是從一個不滿或不足的狀態裡尋求救贖。他們從這些活動中所獲得的滿足感,勢必是短暫的。因此滿足和成就的條件,會再度投射此時此地之外的一個想像的點上。「有朝一日我得到了這個,或擺脫了那個——我就萬事OK了。」這就是創造未來救贖幻相的心智模式。

真正的救贖是成就、是和平、是生命的圓滿。它就是做你本然的自己。感覺你內在那個沒有對立的善。感覺本體自性圓滿的喜悅。它的感覺不是短暫的、會流逝的,而是一個常駐的臨在。所謂「認識神」,是認識到那在你之內,不假外求的最深本質。真正的救贖就是認識你自己是和所有存在的源頭——無時間、超越形相的一體生命——都是合一的。

真正的救贖是一種解脫的狀態——從恐懼、從受苦中解脫,從匱乏和不足的狀態所產生的缺乏、需要、求取、和攀緣之中解脫。它是從強迫性的思考,從負面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從以「心理需求」為形式的過去和未來中解脫。你的心智告訴你說,你無法從這裡到彼岸。你需要一個事件,或者在你自由和實現之前,你需要先變成這個或那個。事實上,也就是說你需要時間——你需要去找到、去釐清、去做、去達成、去獲取、去變成、或者去了解某一件事之後,你才能自由或完整。你把時間當成救贖的手段,而實際上,時間卻是最大的障礙。你認為就因為你還不完整、還不夠好,所以你無法由本然的你,在此刻到達彼岸。而事實上,此時此地是你能夠達到彼岸的唯一的一個點。你體會到自己已經在彼岸的時候,你就「到達」了。你體會到你不需要尋找神的那一刻,你就找到神了。因此救贖沒有唯一之道:你可以運用任何情況,而不需要一個特定的情況。不過入口點卻只有一個:當下。離開當下,沒有救贖。你孤單,你沒有伴嗎?就從那裡進入當下。你在一份親密關係裡嗎?也從那裡進入當下。

你所做或所完成的任何事裡,最能讓接近救贖的就在這一刻。心智很難理解這樣的說法。因為它習慣地認為未來才有價值。你曾經做過的一切,或被施加的一切,都阻擋不了你對本然說是;也阻擋不了你深刻地專注在當下。這件事你無法在未來做。你不是當下做,就是完全不做。

※※※

愛/恨關係

當你沒有取得臨在的意識頻率,以及在你取得臨在的意識頻率之前,所有的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就是殘缺不全而且徹底的失能。也許有似乎完美的片刻,比如「在愛裡」的時候。可是外表的完美,終究難逃爭執、衝突、不滿和情感或肢體暴力的遞增而劃下句點。似乎大多數「愛的關係」都會很快地以愛/恨交織的關係收場。愛在轉眼之間變成了野蠻的攻擊、敵意、或者情愛的完全撤除。我們視這一切為常情。關係便在「愛」與恨的兩極之間拉鋸,期間的拉輻在幾分鐘、幾個月、甚至幾年不等。讓你享受這樣的起伏,也讓你承受它的痛苦。雙方對這個循環產生癮頭,變成了家常便飯。這個劇碼給他們活著的感覺。一旦正/負兩極之間失衡的時候,負面和破壞性的循環儘早會發生,並且開始加速增強,那麼關係的瓦解便指日可待了。

你滿以為只要祛除了關係裡的負面或破壞性的循環,從此就一切順利、開花結果了——這無異是癡人說夢。愛、恨兩極是相互依存的,有其一必有其二。正極之中就已經隱含未彰顯的負極。兩者都是同一個失能的不同面向。我現在談的是一般所謂的羅曼蒂克的關係,不是真愛。真愛沒有對立。因為它源自超越心智的層面。以持續狀態呈現的愛,就像有意識的人類一樣少之又少。不過當心智流產生間隙的時候,我們可能對愛有短暫而浮光掠影的瞥見。

我們很容易把失能歸之於關係中的負面情況,你也可能把失能的來源推在伴侶身上而不在自己。它會以許多種形式顯現出來:佔有、嫉妒、控制、退縮、積怨、討公道、冷漠、自溺、情感的索求和操控、強迫性的爭執、批評、判斷、譴責、攻擊、憤怒、無意識地對父母所施加的舊痛報復、暴怒、和肢體暴力。

在正向的一面,你和伴侶是「在愛裡」。起初這是一個有深度滿足感的狀態。你很深刻地感覺自己活著。你的存在因為有個人需要你、欲求你、讓你與眾不同,而突然間變得意義非凡,而你也對對方投桃報李。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你感覺完整了。這種感覺往往強到讓你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地步。

然而,你也許察覺到這個濃得化不開的柔情蜜意裡,隱含了一份需求和攀緣。你開始對這個人上了癮。對方對你的作用就像毒品一樣。只要毒品在身你就會駭(high),而只要對方一有可能離開你的念頭,就會導致嫉妒、佔有、或者企圖藉著源自失落的恐懼而生的情感——要脅、譴責、指控——進行情感的操控。萬一對方果然離開了你,便會產生最強烈的敵意,或是絕頂的悲傷和絕望。任何一種情況都會使柔情化為攻擊或悲傷的利劍。如今愛在何方?愛能否在頃刻之間化為恨?當初的那些是愛,或者只是一個執著和攀緣的癮頭?

癮頭和尋求圓滿

我們為什麼會對人產生癮頭?

羅曼蒂克的愛情之所以會成為普世所追求的強烈經驗,原因在於它似乎可以提供解脫。從人類的無明和不得救贖的狀態裡的恐懼、需求、和不完整的狀態中解脫出來。這個狀態包含了一個生理和心理的向度。

在生理的層面上,你顯然不是完整的,而且以後也不會完整:你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也就是說你只有完整所需的一半。在這一個層面上,你對完整的渴求以異性相吸的形式呈現。男人需要一個女人,女人需要一個男人。陰陽兩極的結合,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驅力。這個生理驅力的根源其實是屬靈的:渴望二元對立的終結,回歸圓滿合一。生理層面的性結合最接近這個狀態。這也是性成為生理領域中最具滿足感的經驗的原因。可是性結合只不過是幸福的一剎、圓滿的流光一瞥罷了。只要你無意識地把它當做救贖的手段一追求,你就是緣木求魚,企圖在形相的層面尋求二元對立的終結。你窺見了樂園之美之妙,可是卻不被允許流連其中,不被允許在另一具獨立的軀體裡找尋自己。

心理層面上的缺乏感和不完整感,比生理層面更深更大。只要你和心智認同,你就是向外尋求自我感。也就是說,你從和你的本來面目毫不相干的事物上:社會角色、財產、外貌、成敗、信念系統等——獲得你的自我感。心造的假我——我執——感覺脆弱、不安全,所以總是從新奇中尋求認同,好讓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可是其中沒有一樣可以給它持續的實現感。它的恐懼仍在,它的匱乏感和需求感依然徘徊不去。

然後一份特別的關係出現了。我執所有的問題和需求,似乎都找到了解藥。至少一開始是這般光景。這之前所有形成你自我感的事物都無足輕重了。如今你找到了一個可以取而代之的單一焦點,它賦予你生命的意義。於是你又透過它來界定你的身份,和你一起「在愛裡」的人身。你不再是一個無情宇宙裡斷裂的碎片了。或者似乎不再是了。你的世界有了一個中心:被愛者。這個中心來自於你的身外和你仍然由外界汲取自我感的事實,但一開始似乎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形成我執特性的不完整感、恐懼感、匱乏感、和未實現感都不見了——或者真的不見了嗎?他們已經消逝了,還是繼續存在於快樂的表層實相之下?

如果你在親密關係裡同時經驗到「愛」和它的對立——攻擊、情感暴力等——那麼你很可能把愛和我執與癮頭混為一談了。你無法既愛你的伴侶,卻又在下一刻攻擊對方。真愛沒有對立。如果你的「愛」裡有對立,那麼它便不是愛,而只是我執對更完整、更深層自我感的強烈需求,而對方正好暫滿足你這一份需求。你的愛就是我執救贖的代用品,而在短時間內,它也幾乎給了你救贖的感覺。

可是有朝一日伴侶的所做所為,不再迎合你的需求,或者我執的需求。那些被「愛的關係」所掩蓋,而屬於我執意識一部分的恐懼、痛、和缺乏感便一一浮現。這時候你就像其他的癮頭一樣,癮頭滿足的時候你就處於駭(high)裡,可是藥物總有失靈的一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