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苦難磨練出高貴的品格

我真希望偉人們像你一樣茁壯成長,不獨只增長力量和知識,而且還日漸變得越來越寬容,越來越懂得尊敬他人。——但尼生

沒有經歷不幸乃真正之不幸,

歷經磨難之人並不害怕痛苦,

因為,逆境最能使人謹小慎微,

而且,人們也能「吃一塹,長一智,」

順境之中成長的人,往往不如逆境之中成長的人更能正視一切事情。——丹尼爾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雖然很少有人能明白

不幸孕育著幸福,

但我卻認為,痛苦和不幸乃是

幸福、快樂的大熔爐和加工廠。—厄斯金的《福音十四行詩》

苦難使人堅毅,苦難磨練人才,像你一樣忍受苦難,則一定能成大器——多納

儘管白天疲倦,儘管白天漫長,

但是,

白天終將過去,

美麗的黃昏,

終將到來!—古代兩行詩

了解自我

唯有經受了苦難這所學校的教育,人們才能獲得實際有用的人生智慧。箴言和教導極其有益,但如果沒有實際生活的磨練,這些箴言和教導就只能停留在理論層次上。在生活中,人們往往會面臨一些嚴酷事實。這些嚴酷事實往往使人們獲得一些書本上或學校教育中所不能獲得的真知灼見,這些真知灼見唯有透過男人或女人的直覺才能獲得。

一個人若想事業有成,必須經受日常工作、形形色色的誘惑以及各種艱難困苦之考驗。在這些考驗中,他應該能行得正,坐得穩。而且,他也應該能夠經受得住實際生活的折磨或考驗。藏而不露的美德毫無價值。隱居生活只欣賞自我,因為隱居本身就表明蔑視他人。而且,隱居之士往往就是那些慵懶、怯弱、自我放縱之人。每一個真正的人都應該勇敢地分擔作為人的義務,都應該奉獻辛勞、熱血和汗水。對個人自身及對個人所屬的社團而言,人的義務會受到忽視。唯有融入日常生活中,唯有積極參與日常事務,才能學到實際有用的知識,才能獲得實際有用的智慧。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正是在日常事務中,我們才了解職責範圍,才懂得遵守工作紀律,才懂得教育自己要容忍、勤勉,才懂得教育自己要學會忍耐——也就是那種形成和鞏固自己性格的忍耐。也正是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務之中,我們才會遭遇困難、痛苦,才面臨形形色色的誘惑。根據我們對這些誘惑的處理,這些誘惑往往使我們的整個後半生變得更加堅實有力。也正是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務中,我們才受到偉大的苦難的訓練。從苦難的訓練中,我們所學到的實際有用知識,遠較從平安避世或隱居生活中學到的知識多得多。

與人交流、接觸、聯繫必不可少,因為,這可以使一個人更了解自己。唯有自由地融入社會生活中,一個人才能正確評估其能力。沒有這種社會生活經歷,一個人就容易自負,易於夜郎自大,易於目空一切。這樣,他就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就可能成為孤家寡人。

斯威夫特曾經說過:「沒有任何一個真正了解自己才能的人變成壞人,也沒有任何一個錯誤評估自己才能的人變成好人,這是萬古不易、千真萬確、不容置疑的真理。」然而,許多人更傾向於衡量他人的能力,而非自己的能力。「帶他到我這兒來,」一位名叫特倫琴的日內瓦博士在談到盧梭時說,「帶他到我這兒來,讓我看看他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自我感覺良好的盧梭,他對特倫琴份量的評估比特倫琴對盧梭的評估可能要高。

因此,一定程度的自知之明對想有所成就或想做出一番事業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這種自知之明對形成明確的個人信念也是必不可少的。弗雷德里克.伯瑟斯曾對一位年輕朋友說:「你只是很了解你能做什麼,但是,唯有直到你明白不能做什麼的時候,才能真正做成重要的事情,你才能心平氣和。」

善於學習別人的經驗,善於取他人之長的人從不羞於向別人請教。那些自以為很明智的人卻絕不肯虛心學習他人之長,也絕不會成功地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當然無法成就大事。我們應該集思廣益,應該不恥下問,應該虛心向比自己更明智、更有經驗的人學習、請教。

經驗豐富且極富睿智的人總是努力正確地判斷其耳聞目睹的事物,總是努力確立日常生活的主題。我們所稱的那些常識,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一般經驗的累積和昇華的結果而已。

常識的獲得並不需要極強的能力、耐心、謹慎,小心就夠了。赫茲利特認為,他所遇見的最明智之人便是聰明的生意人和老於世故之人,這些人看問題都從親眼所見出發,而非從杜撰的令人暈眩的想當然爾出發。

基於同一原因,女人的感覺往往比男人的感覺要好,男人較少有這種良好的感覺,他們更易根據想當然爾的印象判斷事物的特性。而女人的直覺更迅速、更敏銳,同情心也更強烈,其態度更易於隨著特定目標的改變而改變,因而,其態度也更適應特定的目標。而且,她們的這種圓滑在駕馭別人方面也有所體現,一些理性少而感情強的女人卻往往能駕馭那些即使是最桀驁不馴的人的行為。教皇曾對威廉三世的皇后瑪麗的圓滑和良好的感覺倍加讚賞。教皇說她極為謹慎,極為深謀遠慮(這抵得上一切),一點也不死板。

人生是一所大學校

人的整個一生可以說是一所充滿磨練的大學校,男人和女人便是這所大學校中的學生,正如在學校一樣,學校的訓練與教導為學生信任,這所學校中的許多「教訓」也一定會得到信任。我們也許並不理解經驗這所學校的教訓和教導。我們也許認為我們並非得學習這些經驗教訓和教導不可,尤其是當這些經驗教訓的「老師」是痛苦、悲傷、誘惑和困難的時候,但是,我們不僅應該接受這些磨練,而且應該將磨練中得出的教訓視為神聖的「律令」。學生們從生活這所學校的經驗中到底受益了多少呢?他們從自己的學習機會中到底獲得什麼好處呢?他們在這種心理訓練中到底得到了什麼呢?他們的智慧、勇敢和自我控制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高呢?他們是否能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依然保持誠實、正直的品格?他們是否能依然過著節制或節儉的生活?或者說,他們是否只是過著那種自私、從不關心或考慮別人的生活?他們從痛苦和不幸中學到了什麼呢?是否學會了容忍、順從?他們是否學會了相信上帝?或者說,他們是否僅僅只學會了急躁、抱怨和不滿呢?

當然,苦難磨練的成果唯有透過感受、接觸豐富的社會生活才能獲得。生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生活經驗豐富的人懂得時間可以幫助他。「時間和我密不可分。」這是馬沙林樞機主教的一句名言。人們說,時間是美的使者和安慰者。時間宛如一位教師,時間是經驗的養料,是智慧的土壤。它也是青年的朋友和敵人;時間宛如守候在老者身邊的安慰者。人生是好是壞,人生是否過得有意義,就在於利用時間正確與否。

「時間,」喬治.赫伯特說,「是碾碎青年的夢想的騎車人。」對年輕人來說,呈現在他面前的新世界多麼光輝燦爛啊!新世界充滿新奇快樂,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終於發現生活是悲傷與快樂共存的世界,不僅有快樂,也還有悲傷。隨著我們的生命車輪繼續滾滾向前,呈現於我們面前的並不是充滿不幸和失敗的黑暗前景。那些憑堅定的信念和純潔的心靈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人們是多麼快樂啊!他們歡呼痛苦,即使在最沉重的負擔面前也巍然屹立!

多一點青春非常有益於人生。青春激情宛如人生不竭的動力,不管青春的激情曾經多麼光輝燦爛,流逝的歲月總是不斷冷卻人們心中湧動的青春激情。而且,人生的閱歷也不停地訓練這種青春激情,使之變得平和、剋制。如果引導得當,如果不是置之不理或強行抑制,這種青春激情能成為健康性格的重要標誌。青春激情是充滿活力的無私性格的一個標誌,正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是偏狹和自私性格的標誌一樣。自私自利和自高自大的生活,窒息一切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性格,窒息一切活力四射的性格。這種生活,這種自私自利、自高自大的生活,就如同一年之中沒有春天一樣。沒有辛勤耕耘、沒有辛勤播種的春天,就沒有鮮花盛開的夏天,也沒有碩果累累的收穫季節。青年時代是生命的春季,在這一生命的季節裡,如果沒有火熱的青春激情,就不會設法去嘗試一些事情,更別說成功地做完一些事情了。這種火熱的青春激情對提高工作質量,對激勵信心和希望,對引導人們走過枯燥乏味的瑣屑事務,對引導人們愉快地承擔義務、克盡職守都很有幫助。

「和現實的恰當結合,」亨利.勞倫斯先生說,「最易於使人們度過充滿苦難和挫折的人生……浪漫氣質或青春激情,宛如賦予人類心靈並促使人類堅持不懈奮鬥的動力。」亨利先生也總是敦促青年,不可強行抑制他們火熱的激情,而應該勤勉地培養和引導這種情感,像一個渴求智慧或為了一些崇高目標的人辛勤耕耘一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