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 資料2

有了煙火,自然有火藥,有了火藥自然想到了火炮和火統。火統的技術難度比較大,宇文峰首先就想到了火炮。

碩大火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歷史出名的紅衣大炮。其實不然,早在1332年,中國的元朝就在部隊中裝備了最早的金屬身管火炮:青銅火銃(口徑105毫米,滑膛前裝式火炮)。經有關專家學者研究認定,內蒙古新發現的元代火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中國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銅火銃,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火炮。這件火銃發現於1987年7月,1998年10月入藏蒙元文化博物館,並於2004年經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察。

在蒙古發現的大德二年炮古研究所、軍事科學院戰略部歷代戰爭和戰略研究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有關學者共同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為銅質鑄造,銃形為碗口銃,全長34.7厘米。銃身豎刻兩行八思巴字銘文表明其製造於「大德二年」,即1298年。在以往發現的元代銅銃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實物是藏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1332年)碗口銃。(《文物》雜誌1962年第3期)此次新發現的內蒙古銅口銃,比至順三年銃早了34年,成為一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火炮。在春秋時期,中國已使用一種拋射武器——炮。至遲10世紀火藥用于軍事後,炮便用來拋射火藥包、火藥彈。至遲在代,中國已經製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14世紀上半葉,歐洲開始製造出發射石彈的火炮。為了提高炮兵火力的適應性,現代火炮除配有普通榴彈、破甲彈、穿甲彈、照明彈和煙幕彈外,還配有各種遠程榴彈、反坦克布雷彈、反坦克子母彈、末段制導炮彈以及化學炮彈、核彈(見核武器)等,使火炮能壓制和摧毀從幾百米到幾萬米距離內的多種目標。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命將設伏,乘風縱火芻茭,糗糧盡歸一炬。奴忿甚,於秋杪載火炮,分兵二道以圖報復。」

在火藥武器真正派上用場之前,曾經過數個世紀的實驗。發展火藥的最大難題,就是燃點快、質量均勻和威力強大,此外,設計出合適的火炮也非易事,倘若設計不當即無法開火。由於受到早期的製造技術所困,施放火炮者所面臨的危險程度,其實與炮擊目標物所差無幾。例如在1460年時,蘇格蘭國王約翰二世就是在燃點火炮時,因為火炮發生爆炸死於非命。到了十五世紀中期,火炮與火藥的技術已經達到高峰,躍升為重要的武器。最明顯的例子,是在1453年時,君士坦丁堡的城牆,被攻城巨炮所發射的大石炮彈所轟毀。雖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為小城門被轟開所致,但其實可歸因於炮轟讓突擊成為可能的因素。

中古時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時炮轟城牆以及在戰場上向大批的敵軍開火之用。它們可以精準地轟毀在城堡裡面建築物的垂直外牆,因此人們便發展出傾斜低矮的外牆取替高聳垂直的火炮外牆。在這段時期里,火炮在戰場上的作用有限,因為當時的火炮仍非常笨重,在作戰時,很難移到新的位置上開火。

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中國發明和使用火炮不遲於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產和裝備部隊。元末明初使用火銃作戰的記載在《元史》、《明史》及其他歷史文獻中已經屢見,元朝和明洪武年間製造的火炮在中國各地博物館中亦有收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一門銘文為元「至順三年」(1332)的盞口銅銃,其盞口口徑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米,全長35.3厘米,重6.94千克。銃身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寇第叄佰山」三行銘文。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千克。銃身鐫有「水左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銘文。山東省冠縣出土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9毫米,全長36厘米,重15.5千克。銃身鐫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銘文。這3門銃均為銅質,形制也類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個大於身管的敞口,身管後部為葯室,有裝引線的點火孔。但至順三年銃管壁較薄,工藝較粗糙,明碗口銃管壁加厚,葯室部有較明顯的隆起,身管加鑄數道箍,表明後者已能承受較大膛壓。據《明會典》記載,弘治(1488~1505)以前,明政府軍器局所製造的各種火炮中,大碗口銃的數量為每3年造3000門。

大碗口銃的敞口雖大於身管口徑,但實際上並不能增加火炮的威力。明初,又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直筒形火炮。河北省寬城縣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門直筒形銅火炮,口徑108毫米,全長52厘米,重26.5千克,葯室處有寬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館還收藏有3門洪武十年(1377)造的鐵炮,口徑210毫米,全長100厘米,兩側有雙炮耳,用於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度。炮身鑄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銘文(見彩圖「明朝洪武十年1377造鐵炮」)。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帶有炮耳的鐵鑄火炮。這種大口徑直筒形火炮,顯然會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火炮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明朝前期,火炮已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軍器局和兵仗局所製造的火炮,有盞口炮、碗口炮、神機炮、旋風銅炮、將軍炮(「將軍」一詞常作為具有較大威力火炮的封號)等十餘種。永樂十二年(1414),明成祖第二次征漠北,曾用火炮擊潰敵軍;正統十四年(1449),于謙守衛北京,曾用火炮和其他火器大敗瓦軍的進攻。

明朝後期的火炮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火炮仍有發展。嘉靖年間製造的虎蹲炮,長1尺9寸(約合0.6米),重36斤(約合21.5千克),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了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明會典·工部》記載,嘉靖四年(1525)製造的「毒火飛」,炮筒用熟鐵製成,裝火藥十多兩,炮彈由生鐵熔鑄,彈內裝「砒硫毒藥五兩」,點火後「將飛打於二百步(約330米)外,暴碎傷人」。這是中國古代以火炮發射爆炸彈的最早記載。萬曆年間還大量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火炮。萬曆二十年(1592)在杭州製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號大將軍」鐵炮,口徑113毫米,全長143厘米,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明顯增大。炮身有九道箍,鑄有炮耳,安有兩個鐵環。萬曆年間,明軍援朝作戰時曾使用過這種鐵炮。

在此期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佛朗機銃和紅夷炮。佛朗機銃約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從葡萄牙傳入中國,它有一母銃和若干子銃,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銃身後有「巨腹」,腹上開有長孔,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一小火銃,一般備有5~9個,可預先裝好彈藥,戰時輪流發射,提高了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製佛朗機銃,形制很多。《明會典》記載有大樣、中樣、小樣佛朗機銅銃。《武備志》又把佛朗機銃分為1~5號。北京首都博物館現藏有6門佛朗機樣式的火炮,均為銅質,有兩種類型:一種名為「流星」,腹部為方形;另一種「勝」字型大小火炮,腹部為圓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製造的「勝字四十二號」火炮,母銃口徑38毫米,全長91厘米,子銃口徑35毫米,全長23厘米。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紅夷炮(亦稱西洋炮)是一種大型火炮,在萬曆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志》記載:「大西洋船至,復得巨,曰紅夷。長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二丈約合6.22米,三千斤約合1600千克)。炮身鑄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與佛朗機銃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並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增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政府為了抵禦後金軍的進攻,重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大量仿製紅夷炮。天啟元年(1621),李之藻受命按西洋新法製造火炮;崇禎二年至三年(1629~1630)徐光啟督造大小紅夷炮400餘門;兩廣總督王尊德也先後仿製大中型西洋炮500門。中國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都收藏有當時的製品。其中首都博物館收藏的一門崇禎十年鐵鑄「西洋炮」,口徑100毫米,長233厘米。其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更大於萬曆二十年造的鐵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