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溫總理讀《沉思錄》的漫想
文/蒙木
不要被歷史教科書誤了。縱觀中國歷代王朝,我們永遠不該小視皇帝的能力。例如宋朝的皇帝,其智商絕非常人所及。趙匡胤從一文不名到黃袍加身,然後坐穩江山後杯酒釋兵權。太宗、真宗、仁宗都是聰明人。宋神宗用王安石變法,使得國庫到北宋滅亡還充實得很,當然禍國的罪名有王安石頂著。宋徽宗的高智商,有字畫為證,自不用懷疑。除掉了順應民心但不諳政治的岳飛,宋高宗撇得很清,完全把人們痛恨的矛頭引向可憐的秦檜。宋孝宗給岳飛平反,在和戰兩派之間遊刃有餘,成就「乾淳之治」。伴君如伴虎,侍奉如此精明的主子,作為下屬臣僚的確看到諸多社會癥結所在:官員相互掣肘,機構臃腫,將士作戰能力差,邊患不已——這些問題果真解決不了嗎?聰明的文臣們能做什麼呢?只能委婉地提醒領導:要正心誠意。也就是說這些事情並不是沒有辦法,關鍵是決策者是否動真解決。
這就是道學產生與發展的背景。早期道學屬於在野的思潮,其正心誠意本是諷諭皇帝,其為文玩物論本是針砭台閣重臣、其失節事大亦是砥礪讀書人。至於道學意識形態化,開始是元朝皇帝籠絡讀書人罷了;後來朱元璋聰明地發現:道學可以被改造為馴化臣民的「緊箍咒」。於是道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那些無權無勢無財無力的老百姓最終擔負起了美德傳承的責任,被剝削得心甘情願;而有權有勢有財有力的,則貓在芸芸眾生之上,該幹啥幹啥。
很多倫理規則的命運都和道學的命運一樣,經歷了如此吊詭。例如老子「無為」、孔子「正名」「三畏」、墨子「兼愛」「非攻」、董仲舒「天人合類」等本來都有其針對性的意義,迫使身居高位者反思自己的行為的,與當時識字水準很低的平民有什麼關係呢?精英意識濃厚的古代知識份子不可能不知道政治的重心所在。這也是孔子、二程、朱熹諸人生前坎坷,死後享有盛名的原因。因為吊詭只有在他們死後才好公然完成。
同期於中國東漢末,古羅馬有一位叫馬可.奧勒留(一二一—一八○)的皇帝,沉迷於斯多葛派學說。他雖然不能挽救已呈敗象的羅馬帝國,但他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書——《沉思錄》。《沉思錄》,不同於《論語》,也遠不同於《貞觀政要》,是一個身居高位者自己和自己的對話,在內容上像斯多葛學說一樣,主要可以歸之於倫理學,探討什麼是善,我們應該過怎樣的生活。
近來網上熱議《沉思錄》,因為溫家寶總理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一百遍,天天都在讀。」也許熱議的原因是大家藉此窺得高層領導人所讀所想,對照一些身邊事不能不感慨良多。但,就學理而言,筆者認為,這是吊詭的倫理學的一次復位,該是自然而然,當然也是值得期許的事,就像很多成功人士開始讀《論語》一樣。
畢竟曾幾何時,很多身居要位者的枕邊是《厚黑學》、《三十六計》之類的祕笈,或者屬於做秀以垂範屬下的《細節決定一切》、《沒有任何藉口》之類的口號書。此長彼消,《沉思錄》和《論語》,終究屬於經典,屬於正大的書。
據聞,《沉思錄》也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枕邊書,中美高層枕邊放著同一本書!一本修身平天下的書!這種巧合,我理解為一個好的徵象:如果有其位者競求其德——「使你直立,否則就被扶直」,那對於老百姓來說將是怎樣的福音呢?其實,一個社會底層的人,很少機會造福四方,即使為害也極有限。凡成就大善大惡者,勢必要有一定的權位或者錢財為依託。身居要位者一個示意、一個批條可以改變千萬人的命運。為政者可不慎耶?讓吊詭的倫理學復歸其初衷,鼓勵有位者存一念之善的孔子、奧勒留、朱熹等,造福今人多矣。
筆者認為還特別要強調的是《沉思錄》中所謂:「善惡只存在於積極的行動之中,而不是存在於感官印象裏。」
中國現代最精於道學的馬一浮和蒙文通先生對道學有一個評價:這不是書本上寫寫,口頭上說說的高深理論,而是要在實踐中才得以悟解的真知。我想這對於評價倫理學、評價《論語》、評價《沉思錄》同樣有效。未得實踐的「知」,並不是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