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轉戰天下 第三百九十五章 怒退

「子芳方才說,王開將死,這只是他個人的臆測,並沒有真憑實據。就運算元芳有測命之能,此事已經確定,王開經略益州多年,臨終之前對於後事豈會沒有安排?王開雖然不算雄主,但也並非無能之輩,為他的兒子鋪一條路並不難做到吧?明公若是為了坐等益州生亂而錯失進取中原的良機,將來後悔亦恐不及!」

說到這裡,他站起身來,不時揮動雙手以助語氣。他本就長得頗為俊逸,這站起身來更顯得氣宇軒昂,甚廣熠熠,令人不敢逼視。

「退一步說,就算是益州動亂,因內訌而至實力大減,以漢中如今的實力就一定能攻取?恕喻說一句誅心的直言,難,太難了!蜀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請問明公如今麾下有多少兵馬,益州又有多少兵馬?明公不用說,喻也無意刺探明公的軍情。不過,喻卻知道益州之兵遠多過明公,這一點明公應該是難以否認的吧?而且,明公若攻蜀中,就不能不傾巢而出,這樣一來,明公難道就不怕李效或者劉安在背後襲你根本嗎?但若是明公將大部兵馬留守漢中,引少量兵馬攻蜀中,諸位覺得這勝算又有幾何呢?

子芳身為明公手下第一謀士,本應該未慮勝,先慮敗,謹小慎微,卻慫恿明公行如此大險之事,豈不是有名無實嗎?」

說著,雷喻故作輕蔑地望了顧蘭一眼。顧蘭脾性本就不好,被他這麼一望,頓時氣得七竅生煙,哪裡還說得出反駁的話來!忽然,他悶哼一聲,站起身來就往外走去,眾人皆是錯愕不已,就連李昭也是一臉的尷尬。

雷喻卻視而不見,繼續說道:「就運算元芳所言正確,而且你們確實能以小吃大,以區區一郡之地吞下偌大一個西川。這總該要用上數年的時間吧。而待明公你坐穩西川之地,蜀中剛逢大亂,民生凋敝,自然是不適宜再進行大戰的,明公若圖進取,又起碼要花上幾年的時間來休養生息,安撫人心。這樣以前,前前後後差不多也該要個十年的光景吧?

明公料,中原的大戰還需要等十年才能落下帷幕嗎?我料不然,最多七年!」

眾人都聽得入神,紛紛都把目光傾注在雷喻的身上,方才他的失禮之言早被大家拋到了腦後。他和顧蘭的這場爭辯,雖然誰也沒有在口中道出誰勝誰負,但一個啞口無言,服氣遁走,一個則還是從容不迫,侃侃而談,高下已經是一目了然的了,根本就不需要再在這上面浪費口舌了。

而李昭更是對趙平心生嚮往,雷喻在趙平的帳下並不以智謀見長,他的特長在於詭辯之道。但是,他今天除了體現出從容不迫又處處壓人一頭的口才之外,還顯現出了強大的戰略分析能力。見葉知秋,看著雷喻就可以想見趙平帳下的鄭裕、沈浩之輩是如何的睿智機敏了。而這些人又都對趙平忠心耿耿,敬服不已,而且似乎全部都是趙平親自發掘出來的,這有可看出趙平的深淺了。

「先生何出此言?」下面一個人問道。

雷喻道:「江東不穩,諸位是共知的。江東一旦發生動亂,朝綱廢弛乃是必然。天下諸侯也就找到了動兵的借口,此其一也!

我家少主自從被征鮮卑,並且戰而勝之之後,兵威大盛,李效必然慌亂,急欲於我家少主一爭短長,而我并州又在李效的勢力包圍之內,早就有意與李效一戰,所以,此戰乃是勢在必行!此其二也!

有此兩點,天下必將很快進入一個大戰之期,而正因為這場大戰聲勢浩大,一旦勝負揭曉,天下大勢也會隨之揭曉。就算是十年之內勝者無法完成匡扶大漢的重任,至少天下大勢已經明朗,余者只剩下如何收拾一些殘羹剩飯的問題了。」

「那麼依先生所言,似乎這天下就只是在貴少主和李效之間進行爭奪,似乎並不關我家主公何事,我家主公為何又要趟這趟渾水呢?」下面一名謀士問道。

雷喻笑道:「這位先生所言,喻難以苟同。想當年我朝太祖皇帝以區區兵馬屢屢敗於曹操,竟被追到了江邊,那時候誰又想過他日後能夠創下大漢偌大的基業呢?今以明公之勇武謀略,就算不能建立太祖那樣的功勛,若能和我家少主一起並列於當時英雄,也算不枉此生了,有何必要謀益州以求偷安呢?」

李昭聽得點頭不已,心下已經有了許盟之心,但卻聽又一謀士問道:「聽先生之言,我等茅塞頓開。只是,先生言道,進去西川便是取敗之道,難道攻取南陽便能成就大業嗎?」

這些謀士素來敬服顧蘭,現在見他被雷喻氣得當場失態,拂袖而去,雖然心下都敬服雷喻能言善辯,而且智謀不俗,但卻都有心為顧蘭找回一些臉面,所以紛紛出言發難。而對於李昭來說,儘管心下暗暗有了偏向,但這些重要的抉擇,總是要讓大家都暢所欲言,最終得出最佳的結論才是最好的。他並不願意以自己個人的偏向為抉擇的依據。

雷喻哪能看不出這些人的心思,不過他對於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信心十足,自然毫不在意。聽言,他搖頭笑道:「世上並無絕對之事,喻方才並未說進取西川就必敗,只是說,這乃是取敗之道而已。也有可能,這取敗之道經過一番誤打誤撞,成為取勝之道也未可知。同樣的,進取南陽乃是取勝之道,但若是陰錯陽差,也可能成為失敗之根源。兵家之事,誰又能說的准呢?」

「若是按先生這麼說,進西川可能勝,進南陽可能敗,那我家主公為何又偏要舍西川而取南陽呢?」

雷喻從容笑道:「先生所問,正是喻接下來馬上就要說到的。方才喻已經談及過取西川之弊,那麼接下來,喻願為諸位說一說取南陽之利!」

這個問題乃是今日這一番會談的核心所在,眾人自然是無比關心,紛紛側耳傾聽,一時間整個打聽變得鴉雀無聲,靜若無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