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并州 第六十三章 前途

趙平也不理他們,只是和鳳鷹並排而行,一手輕輕的撫著鳳鷹身上如錦緞般光滑的皮毛,一隻手抓了一把炒豆,慢慢的與鳳鷹餵食。

馴馬是件技術活,不僅要耐心,更要誠心,須知馬是感覺非常敏銳的動物,若是被他發現絲毫的不豫,再想馴服便是難上加難了,根本就是不可能,因此趙平表現的足夠耐心。

鄭行等人正在商議如何好好的勒索姜志德一番,忽見一名鄭家武士喜滋滋的持了姜志德的長槍來到鄭裕、趙平二人面前,恭敬的呈給了鄭裕,鄭裕對此一竅不通,搖了搖手,示意那名武士遞給趙平。

鄭行等人不由大感好奇。反正他們所缺的也只是糧草等物,索性也不討論了,眼巴巴的看著趙平手中的長槍。

看到他們緊緊的盯著自己手中的長槍,趙平也不說話,隨手便將長槍遞給了鄭行,鄭行等人都是醉心武藝之人,特別是鄭行,簡直就是一名武痴,對於兵刃的鑒賞能力自然極高,看著手中的長槍,鄭行不由暗暗讚賞。

此槍柄長約一丈二尺左右,槍劈長約一尺,乃是常見的柳葉形,中間起脊,竟還留有血槽,刃端極為鋒利,寒光閃閃,一看便是精鋼百鍊而成。槍桿一握粗細,亮銀打造,鄭行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約有三十多斤重,端的是一柄殺人利器!真不明白姜志德這般草包如何能用得了這麼重的長槍。

軍中所用的長槍,槍桿多是木製,柘木最好!但由於柘木貴重,甚是難得,因此多用棗木,因棗木的韌度和硬度都不錯,三七開。

而鐵槍、亮銀槍等由金屬製成的長槍雖然堅不可摧,卻因為過於沉重,因而在軍中不大普及。特別是亮銀槍,只有高級將領且武藝高強之輩才有資格使用。無他,一來鍛造成本過高,極為難得,二來太過沉重,一般都要達到三四十斤的重量。

不過由於亮銀槍具有很高的柔韌性,因此一些武藝高強的將領每每能用它借力打力,演化出諸多妙用,從而形成了一門全新的槍法,是謂「內家槍法」,又名「內家十三槍」,相傳由開國名將趙雲所傳。

內家槍法追求的是力量與技巧的完美統一,是力量與技巧結合的巔峰之作,除非是那些武學天才,一般人根本練不到家,因此在軍中並不普及。真正的內家槍法由武藝高強的將軍使出,端的是閃閃成白光,猶如直徑數丈的車輪在飛轉,潑水不進。大將用之馬踏連營,沖陣殺敵,無往而不利!

當然亮銀槍也可用由韌木槍柄製成的長槍代替,只是韌木槍柄製作也是不易,上好的韌木起碼要十年以上的,在桐油中反覆浸泡,使它更為堅韌,然後用上好的絲線或皮革、藤皮等物密纏,刷漆,再纏,再刷漆,如此反覆三至五遍,一桿上好的槍柄便完成了!

使用這種槍柄的長槍雖然硬度遜於鐵槍、亮銀槍,重量上卻輕了很多,就韌度來說也與亮銀槍不相上下,只是容易損壞,過於乾燥或潮濕的環境都會使它過早的損壞。

欣賞了一番後,鄭行搖搖頭,又將手中的長槍還給了趙平,口中說道:「還是兄長自用吧,小弟的武藝走的是剛猛的路子,而且已經有了趁手的長槍,這桿槍好是好,卻有些不趁手。」

趙平接過長槍,轉手遞給了鄭銳,說道:「我觀銳哥的武藝倒是走精巧、細膩一路,那便送給銳哥了。」

鄭銳倒是不客氣,看來是極為喜歡這桿長槍,這種長槍在軍中極為少見,造價昂貴、製作不易是原因之一,再者這種長槍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是極高,除非是頂尖的高手,在一般的人手中別說發揮他應有的威力,就是使用者本身的武藝不打折扣就算萬幸了。

鄭銳的武藝雖然不錯,但也達不到能夠使好這桿長槍的程度,只不過打心眼裡喜歡這支長槍罷了,用不了也可以當作收藏品不是?

一行人走的雖慢,但慢慢的莘縣城也已在望了。莘縣不是大城,戰略位置也不太重要,因此城牆僅有兩丈高,護城河也不算寬闊,由於經年失修,看起來有些殘破。

由於城裡的士兵幾乎全被姜志德拉出去與趙平一行人開戰,被盡數俘虜,況且有人質在手,因此趙平一行人很是放心的進了城。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月里,雖然戰火一時半會還燃不到莘縣這個小城,但莘縣的人民卻被戰爭的陰雲籠罩著,諾大的長街行人寥寥,沿街的店鋪十有八九已是關門大吉,伴著街角被秋風吹起的枯葉,端的是蕭條悲涼。

這倒是方便了趙平一行人,沒人知道姜城守大敗虧輸,被人生擒活捉,倒是為趙平的行蹤起到了一些掩藏的作用。

須知他們這一行的來歷、行蹤早已不是秘密,鄭家這上百萬兩黃金的誘惑沒有幾個人能夠抗拒,特別是對各方諸侯來說,有了這些錢就等於為自己在爭霸天下的道路上多掙得了幾分勝算!

須知戰爭中最重要的便是錢糧和兵馬。

姜志德或許也只是丁紹用來試探的棋子而已,只是丁紹直到現在才開始動手卻有些出乎趙平的意料了。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便是丁紹先前一直在部署、調整兵力,希望畢其功於一役。

因為沒有了來自鮮卑的威脅的王信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時機,趁機吞併冀州是可能的。因此丁紹大部分的精力被王信牽扯,不可能分出太多的兵力對付趙平這區區幾百人。

如今姜志德在自己這一方手中,利用他或許會有不小的收穫。趙平在心中計議已定,便開始著手安排。謀定後動,是趙平一貫的宗旨。在目前這樣一個艱難困頓的局面之下,顯然更加有必要。

卻說一路上鄭行與鄭銳等人計議已定,只要是莘縣城內有的,不管是軍械還是軍糧,盡數搬走,一點也不給姜志德留下,反正他們現在要車有車,要馬有馬,雖然人手不足,卻道是有備無患。路還很長,而且艱險異常,也算是早做準備。

新任不久的莘縣縣令姜志德苦著一張臉,心裡更是苦澀、後悔,若是自己當時聽從手下的勸阻,直接揮軍殺去,那麼現在便是人為魚肉,我為刀俎了!姜志德在心中為自己的失策暗暗惱恨,更為自己城中那本就不多的糧草、軍械心疼,這可如何是好啊!不說自己手下這兩千多號人,就是自己也沒了出路。

丁紹雖然不會殺他,但自己好不容易通過女兒求來的這個官職卻是到頭了,不僅如此,自己的仕途這次也真是走到頭了,往後的自己運氣好還可以做個富家翁,丁紹這個便宜女婿若是不念舊情的話,自己就只能做個田舍翁了。

在患得患失、心情沉重中長吁短嘆的姜志德忽然想起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真是太有道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