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并州 第二十八章 昌邑

初秋的傍晚,殘陽如血,昌邑城堅固高大的城牆被初秋的夕陽映照得一片絢爛。與這絢爛相對的卻是城樓之上滿地的血跡,與東倒西歪、殘破不全的旌旗以及幾百名衣甲不全的士兵,顯然,這裡,正在激戰!

士兵們零零散散的靠在女牆上執戈而眠,對這些已經堅守了三天的士兵來說,這難得的閑暇可謂萬金不換。城下雖未達到血流成河、屍骨如山的地步,但也如修羅場般可怖,幾千具屍體凌亂的堆在城下,狀甚凄慘,交戰雙方顯然都沒有工夫打掃戰場,只能眼看己方的勇士曝屍荒野,任由一群飢餓的烏鴉啄食著士兵們的屍體。但顯然已無人在意這些,面對殘酷的戰爭,誰又能保證接下來自己不會是其中的一員呢?

對戰爭的恐懼充斥在每一個士兵的心裡。突然,城上的幾名正在沉睡的士兵發出一聲凄厲的嘶吼,舉起手中的刀槍,紅著眼睛沖在一處,沒頭沒腦的胡砍亂刺,只是眨眼間,這幾名士兵便倒在血泊之中,暗紅色的血液兀自從他們的傷口中汩汩流出,已經毫無生氣的屍身還在微微的抽搐。

被驚醒的士兵看到這血腥的一幕不由大亂,慌忙走近觀看,幾名已經對守城沒有信心的士兵趁機大聲鼓噪起來,頓時有幾十名士兵開始響應,紛紛擾擾的好不雜亂,本就低迷至極的士氣更是低迷,眼看一場士兵的嘩變就要發生。

正在此緊要關頭,由城下走來一個身披只有高級武官才能披掛、製作精良的明光鎧,僅扎著頭巾的壯漢,壯漢胸前兩面鋥明的護心境染上了一層暈紅,如血般觸目,更如擇人而噬的猛獸般。被大漢的氣勢所攝,那幾名生事的士兵頓時心虛,趁機偷偷的往後退了幾步。

大漢見城上的士兵鼓噪喧嘩,已經亂作一團的情狀,頓時大喝一聲,如半空中打了一個響雷般,眾兵丁只覺得耳中一響,被他的喝聲嚇得一窒,那幾名圖謀挑起事端,引發動亂的士兵更是心虛,偷偷的用眼角的餘光觀察壯漢,見壯漢正狠狠的盯著自己等人,連忙誠惶誠恐得跪了下來,其他的士兵也慌忙施禮,口中叫著:「參見二統領。」

大漢僅點了點頭,卻不答話,回首對身後的幾名士兵道:「且將他們抬了下去。」幾名機靈的士兵連忙搶著去了,大漢復又對士兵們說道:「你等且下城歇息,城上留幾人警戒即可。」一邊說著,一邊環視了一眼周圍的士兵,只見一個個滿面疲憊,衣甲不整,渾身浴血,士氣低靡之至。

見此情形,大漢心中不由一嘆,沉聲說道:「天色已晚,官兵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前來攻城,至少明日前無甚大事,你等可自去。」眾兵丁聞言,留下幾十個警戒士兵後便一窩蜂的下了城牆。大漢也不理會,徑直來到城垛之後,觀察著城外官兵的情況。

「造個反也是如此不易!這種亂世卻如何活下去?」大漢心中暗嘆,他是起義兵首領李賢的弟弟李良。兩個月前,自幼讀過幾天書,又在外遊歷了數年,頗有些見識的李賢效仿古時陳勝、吳廣般在昌邑揭竿而起,很快便得到很多昌邑人的響應,聚集起了一萬多人的隊伍,他們殺官員、除士族,均田分糧,讓那些平日受士族官員們欺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百姓著實過上了幾天好日子。

然而好景不長,三天前與昌邑同屬青州的北海、琅琊兩郡郡守崔勇、王峰在青州牧方章的號令之下各自從前線泰山分兵一路殺到,遠在泰山的方章還令其弟東萊郡守方文率領一萬大軍殺至昌邑,現在三路大軍已成合圍之勢,昌邑岌岌可危!

起義軍首領李賢現在的心情很是複雜,焦慮、憤怒、怨恨甚至恐懼兼而有之。無論是誰,面對自己的一番心血即將化為烏有時,都無法面對那種從雲端跌落至谷底的無奈和憤懣。他怎麼也想不到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局中方章還會起兵平亂,這根本就是他起事前從未預想到的情況!起事前他想過各種各樣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唯獨沒想到自顧尚且不暇的方章還能分出如此多的兵力,來剿滅自己。

在數月前的黃龍七年一月十一日,後漢王朝的第十九位皇帝質帝駕崩,由於質帝是驟然駕崩,先前並未冊立太子,因此朝局陷入了一片混亂,質帝的兩個已成年的兒子劉興、劉盛開始在支持自己的臣子的鼓動、幫扶之下爭奪皇位。

以遼王劉杲為首的元老派力主大皇子劉興繼位;而以二皇子的舅舅太尉李卓為首的一派也是毫不相讓,在雙方爭執不下之時,李卓買通宦官,將劉興鴆死,劉杲大怒,率領禁衛軍將李卓為首的二皇子一派盡誅,滅李卓九族,就連二皇子劉盛也未能倖免。

在除去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後,於四月十六日,劉杲擁立了質帝年僅三歲的幼子劉旦繼位,自任丞相,總攬後漢王朝的軍政大事。李卓的弟弟李效聞知哥哥被殺,自家被誅滅九族後大怒!五月六日,僭號稱王的李效親率大軍八萬殺奔洛陽,僅用了一個月便連克潼關、函谷關兩座險關,直逼洛陽城下。

劉杲及朝野上下大驚,連忙派車騎將軍潘仁領兵迎戰,無奈潼關、函谷關兩座雄關俱告失陷,洛陽已無險可守,雍涼勁卒又久與羌兵交戰,實乃精銳之師,禁衛軍與護佑京師的南北二營雖裝備精良,也仍是節節敗退,一路向南逃竄數千里。

六月十九日,在吳王劉克的接應下,據長江天險而守,自此偏安於一隅之地,已是無力號令天下。天下於是大亂,後漢王朝名存實亡。

眾諸侯割據一方,互相吞併,經過一年多來的相互征伐,連橫合縱,大致形成了以原雍涼總督、現自稱秦王的李效;原幽州牧、現自稱燕王的王信;原并州牧、現自稱晉王的呂原;原冀州牧、現自稱魏王的丁紹;原荊豫總督,現自稱竟陵王的劉安;原長沙太守、現自稱長沙王的周越;原益州牧、現自稱蜀王的王開;原交州牧、現自稱南王的張進;原漢中太守、現自稱漢中王的李昭。

此九人被後世稱為亂國九賊;除這九人之外,仍然效忠於後漢王朝的青州牧方章、徐州牧李雙各自據守本州之地,勉力支撐,期待偏安的王朝有朝一日能夠收復中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