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再賭一把珍珠港

之所以沒有任何人回答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在9月15日海軍全體幹部會議上提出的問題並不是有人干看不起山本五十六,而是因為在強硬派們看來這是個偽問題。說來好笑,所謂強硬派始終認為自己是很熱愛和平的,尤其是想和美國人和平,強硬只是對支持三國同盟態度而已,憑什麼說支持三國同盟就是好戰?實際上除了數得出來的幾個佐級軍官之外,很認真想和美國開戰的人還真不大有。所以海軍在和陸軍交涉時也不是完全聽陸軍的,比如在這個問題上海軍就一定要明文寫上一旦德意和英美髮生衝突,日本不是無條件地參戰,而是「自主」決定是否參戰,也就是說留下了坐山觀虎鬥的空子。既然日本人沒有想過打美國人,所以當然美國人就不會來打日本人的,那些反對三國同盟條約的人為什麼要把三國同盟和對美開戰扯到一起去本身才是問題。

這種凡事朝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去解釋,而在客觀形勢發展不利於自己的時候則歸結於是客觀形勢出了錯的思維方法可以說是一種最典型的日本式思維方法。除了日本人之外沒有人能弄清楚為什麼一定要把「自主地」解釋成「存在著不向英美開戰的可能」再進一步變成了「不存在向英美開戰的可能」但是日本人認為別人是應該看到這點的,或者是應該如此解釋而閉上眼睛不去看日本人的實際所作所為。

1940年9月23日開始,日本陸軍在從海南島出發的海軍掩護下,進駐了北部法屬印度支那。法國人的預言成了現實,而英美的預言成為現實也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而且也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因為陸軍參謀辻政信正在海南島苦練進攻新加坡的方策呢。

日軍進駐北部法屬印度支那以後,美國立即宣布了對日本實行廢鐵禁運,第二年又把這種禁運名單擴大到銅等戰略物資,同時加強了對中華民國政府的物資資金援助。

在發生日本陸軍封鎖天津英租界時間以後,華盛頓向日本宣告廢棄《美日通商航海條約》日軍進駐北部法屬印度支那以後,美國宣告了向日本禁運廢鋼鐵。實際上當時美國還只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一步一步地在向日本打招呼,並沒有像在戰後那樣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這是因為當時美國國內門羅主義的影響還十分深蒂固的緣故,美國並不想和日本發生正面軍事衝突,羅斯福在1940年競選第三次總統連任時的演說中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我再一次,再二,再三發誓絕不會把你們的孩子送去海外戰場」所以到現在為止羅斯福對日本僅僅是用經濟制裁的方法,甚至準備好了在關鍵時刻拋棄中華來換取對日和平,這些在拙作《有一類戰犯叫參謀》中曾經提到過,不在這裡贅敘了。但美國人的退步並沒有換來日本人的停步,反而步步緊逼,終於在1941年7月28日,日本軍隊進駐了南部法屬印度支那,突破了英美的底線。

這次美國人反應的速度和力度超出了日本人的想像,7月26日,美國政府宣布凍結日本在美資產,接著英國,加拿大,法國,葡萄牙,荷蘭也宣布了同樣措施。8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對日本實行全面石油禁運。

在美國宣布凍結日本在美資產的時候參謀本部戰爭指導班在當天的日誌歷史上還這樣寫著:「現在還看不到全面禁運的可能。美國可能已經做了不禁運的判斷。但是預計明年年初之後,美國會採取一些行動」可是還不到一個星期美國人就實行了全面禁運。

對正在做著美夢的日本人無疑是當頭一記悶棍。怎麼報復來的這樣快,做的這麼絕情?其實理由十分簡單,美國當時已經成功地解開了日本外務省的通訊密碼,美國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等部門擁有八台和日本同樣的密碼機。

羅斯福總統和赫爾國務卿等高級官員已經看慣了被稱作「MAGIC」的日本外交電報,裡面都包括7月2日御前會議的詳細內容,所以美國人對日本人的目的了解的十分清楚,知道已無退步的可能,做出那麼迅速有力的反應是再自然不過了。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只能開戰了。

可是對於日本人來說有勝利的可能嗎?

有,起碼對於海軍中央的「海軍國防政策委員會」來說對美開戰不是一個什麼會嚇死人的選擇。這個委員會是海軍省軍務局長,後來的甲級戰犯岡敬純少將弄出來的,組成這個被井上成美成為「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機構的是一批海軍省軍令部里課長級的幹部,全是強硬派佐級軍官。這個委員會分為四個委員會,其中最重要的負責戰爭指導方針的是第一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軍務局第一課課長高田利種,軍令部第一課課長富岡定俊,軍務局第二課課長石川信吾和軍令部作戰部高級部員大野竹二這四個大佐所組成。

高天利種大佐戰後回憶說:「這個委員會成立以後,可以說海軍的所有政策都是由它在運作,海軍省也好,軍令部也好,長官們只要聽說這個文件已經被委員會通過了,肯定蓋上大印通過,充分說明了這個委員會的重要性。」

這個委員會不僅是有「重要性」南進政策和以後的海軍國防政策就是這個委員會弄出來的,岡敬純,這四大金剛,再加上軍令部情報部長前田稔少將,作戰課的神重德中佐,海軍省軍務局的柴勝男等中佐,直接就連開戰的時刻都決定好了。

像神重德中佐在一年前的1940年10月28日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少將就是這麼說的:「即使要和英美為敵,去打蘭印(即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1941年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外戰部隊的七成標準今年12月能夠達到,明年1月份就完整了,只打蘭印靠這個就行了。到明年4月中旬,對美國的兵力能夠達到七成半,要對美作戰一定是這個時候,到了年底,要大修的艦艇增多,作戰會困難起來」海軍軍令部作戰課的重要人物,對陸軍作戰部長說出了這種豪言壯語,把從來豪言壯語不斷的陸軍都給嚇了一跳。就是說海軍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連出師的時機都已經考慮成熟了。

這是一種「下克上」的行為,但和有十來個人,七八條槍就能鬧事的陸軍不同,不是艦長就指揮不動軍艦,不是司令就指揮不動艦隊的海軍光是這些佐級軍官還鬧不出事。海軍的性質就決定了出不了石原莞爾和辻政信,真要和美國作戰,還得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才行。

那麼本來就堅決反對對美開戰而又不得不負起指揮對美作戰任務的山五十六又是怎麼想的呢?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1940年11月下旬曾經對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說過這樣的話:「像軍務局第二課長石川信吾大佐那樣的人物,是不是他成天到豐田貞次郎次官去嘟噥要去南部印支?就這樣放任自流匯出大問題的」山本五十六不僅要解石川信吾的職,而且還繼續說了下去:「現在的情形和締結三國同盟之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要想確實地防止對美開戰,必須非常認真地注意才行,一定要領導人的決心,也就是你的決心。只撤換軍令部次長或者作戰部長根本就沒有用,要照我說的話,讓伏見宮辭職,軍令總長換成米內光政大將,如果不行的話就換成吉田善吾大將或者古賀峰一大將。次長由福留繁中將來,海軍次官換成井上成美,只有這種人事安排才能防止對美戰爭,挽狂瀾於既倒。」

山本五十六說話經常有一個特點,就是留下一個讓後人去猜想的空間。比如山本五十六的人事構想里沒有出現海軍大臣,是認為及川古志郎是繼續幹下去的人選從而根本不需要提起,還是將這個位置留給了自己?誰也不知道。

山本五十六平時在廣島灣的柱島基地,偶爾去東京露露面,說完了馬上又回廣島,人一走茶就涼,誰也沒有把他的話當回事,更不要說被開戰派緊緊包圍著的及川古志郎了。

於是,日本海軍的歷史就繼續向覆滅的方向走了下去。而山本五十六還必須在這個覆滅行軍中為日本海軍引航,事情就是這麼滑稽。

進入1941年以後,為了研究對美開戰問題,在7月2日,9月6日,11月5日和12月1日一連開了四次御前會議,除了最後一次是全體閣僚出席以外,頭三次政府方面出席的只有首相,外相,陸相,海相,藏相和鈴木貞一企畫院總裁,軍部則參謀總長,次長,軍令總長,次長和陸海軍的軍務局長出席。

其實都沒有必要舉行四次這樣的御前會議,因為第一次的御前會議就立下了宗旨:「帝國必須建設大東亞共榮圈,在支那事變的處理上邁出新的步伐。為了確立自存自立的基礎而向南邁進,同時根據形勢的需要解決北方問題,……為了達成本目的不辭於英美一戰」

調子已經訂好了,連羅斯福總統都從被破譯的日本外交電報中知道了,什麼日美外交交涉也就是爭取點時間罷了。

聯合艦隊需要爭取對美開戰的準備時間。

作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雖然反對對美開戰,但是準備對美開戰和指揮對美開戰是他的無法推辭的責任。作為帝國軍人,山本也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考慮如何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