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五十章 養豬場

「你現在說什麼都行。」二舅說。

「我說出來不是為了什麼,是跟你說清楚,以前的事情我問心無愧!你喜歡的話就抱著你那幾千萬過一輩子吧,我根本就不稀罕!」邵成龍母親說,「德興,拿著幾千萬當寶,你這算個屁啊,拿到北上廣連個別墅都買不起。」

別的都不算,邵成龍在英倫小鎮就有一整棟樓,價值兩億多,要是賣得好,說不定能上三億。這倆傢伙拿著幾千萬居然敢託大,不知天高地厚。人家邵成龍的朋友,送個沙發都五十萬。

二舅被罵得無言以對,好半天才擠出一個字來:「滾!」

「王鎮長來了!」四伯忽然走進來。

「是我叫來的。」二舅又得意起來,走到門口。

「袁老闆。」王鎮長正好走到門口,「你已經來了啊。」

「王鎮長。」二舅說,「你怎麼這時候才來?」

「在我老婆家吃飯呢,剛吃完飯就來了。袁老闆是上壩村的人,這就是袁老闆的老房子嗎?」王鎮長說著看到了邵成龍,扔下二舅跑到邵成龍那邊,「邵村長你來了,邵村長喝了酒嗎?怎麼衣服髒了?」還給邵成龍拍了好幾下,「邵村長明年有什麼計畫嗎?可一定要算我們一份,楓灣鎮和金牛山這麼近,邵村長也算是半個楓灣鎮的人啊。」

「暫時就是做山韭菜,還有擴展旅遊業。」邵成龍說。

「還要拍電影嗎?我們楓灣鎮也有很多美景的。」王鎮長說,「到時候拍了電影,邵村長要在這邊開飯店開賓館,我們都絕對支持的,要地給地,要人給人,要錢……我們可真沒錢嗎,除了錢我們什麼都支持。」

「王鎮長!」二舅心裡不平衡了,「拍電影有什麼用,才能拉動多少GDP,還是辦養豬場好。我這可是要投資十萬頭養豬場,楓灣鎮都沒有這麼大的養豬場吧。」

「有啊,有個二十萬頭的,在柞村,另外還有些八九萬頭的,再擴大一下規模就到十萬頭。我們鎮養豬場很多,省城附近就我們這兒條件最好。可能你聽說最近市道不太好,很多人都說虧本,其實養豬就是這樣,虧三年平三年賺三年,現在都已經虧好一陣子了,馬上就能賺錢,等你的養豬場建好能出生豬了,正好碰上賺錢的時候。」王鎮長說,「袁老闆你不用擔心,我們這兒養豬場配套很完善的,審批流程很簡單,看上哪裡我們做個環評,通過了就行。」

「環評?」二舅問。

「就是環境影響評價,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王鎮長說。

「這麼麻煩的嗎?」二舅說,「我趕時間。」

「這沒辦法,現在環保很嚴格,要是沒有環評,上頭會派人來關掉養豬場的。」王鎮長說。

「你可想清楚,十萬頭養豬場。」二舅說。

「這個真沒辦法,管得很嚴。」王鎮長又湊到邵成龍這邊,「要不你問問邵村長,邵村長是我們半個楓灣鎮人,在金牛鄉石頭村當村長,他在市裡省里很有門路,他說一聲保證能行。」

「邵村長?」二舅撇了撇嘴,「我認識他,我是他舅舅。」

「那就完全沒問題了啊,邵村長要搞什麼項目,那還有什麼問題,市裡怎麼會攔著邵村長的項目。」王鎮長說。

「這不是邵成龍的項目,是我的項目!」二舅說。

王鎮長看看袁偉,又看看邵成龍,這兩人真的是親戚嗎?好像預期有點不太對啊。親戚反目成仇其實也不少見,尤其是農村裡面,為了爭房子搶名額拿補貼之類的事情,很多父子兄弟打成一團,王鎮長見得多了。

要是他們兩邊真的有仇,那就要分開接待了。鎮子裡面書記和鎮長是兩巨頭,要分兩邊當然就是書記和鎮長一人領一邊。書記還沒來,鎮長可以先選一邊。

那當然是選邵成龍。袁偉來投資養豬場,這玩意兒楓灣鎮已經有很多了,十萬頭。邵成龍拍電影賣山韭菜,還有高層關係,肯定是邵成龍這邊比較有前途。王鎮長年富力強,很想往上走,早就打聽明白,邵成龍可是和省里符正直的關係,和符正直的兒子侄女都好得很,甚至符正直的侄女女婿都在邵成龍家裡過年。

「袁老闆,邵村長真的很有門路。」王鎮長說,「只要邵村長點點頭,保證你的養豬場一路暢通。」

「用不著,我就不信了,要是沒人說話,你們就能把我的錢全吞了不成。」二舅冷冷的說。

「那當然不會,鎮政府是絕對支持袁老闆投資的。只是上級領導部門查的很嚴,要是我們不完成手續,立馬就會被撤職。要不這樣,我通知劉書記馬上過來。」

「不用了,明天我再去找他。」二舅說,「我要收拾屋子,你們先走吧。」

「那我先回去了。」邵成龍說。

「去我那兒坐坐吧,邵村長你也喝了幾杯,這樣不能開車吧,坐我的車去我家坐坐,我有很多事情要請教邵村長呢。」王鎮長說。

「那……好吧。」邵成龍說,「我去問問我父母。」

邵成龍父母都很樂意,他們也不想看著袁偉袁強。順便還把一大堆人都一起拉了過去。上壩村頓時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袁偉袁強兩個留在屋子裡,其他人全都去了鎮政府的宿舍。

「那兩傢伙神氣什麼。」邵成龍母親憤憤不平。

「是啊,有點錢了不起啊。」邵成龍父親說。

「有錢是了不起,他們才幾千萬充什麼有錢人呢。」邵成龍母親說,「真是不知所謂,還什麼故意借錢,我可從來都沒有對不起他們,居然敢這麼胡說八道,我兒子是他們能說的嗎!」

「有些人是這樣的,有幾個錢就昏頭了。」王鎮長說,「邵村長這樣的人真是太少了,有了錢這麼謙遜有禮,還帶著大家一起發財。邵家五百年家風,果然非同小可。」

「六百年。」邵成龍父親說。

「對,六百年!」王鎮長說。

「六百年?」邵成龍問。

「我們家的家譜啊,上面記載很清楚,六百年前我們邵家從北方遷移到金牛山,在這裡生根發芽,耕讀傳家。」邵成龍父親說。

耕讀傳家?耕田是有的,當強盜也是有的,讀書也有嗎?邵成龍想了想,這應該也是有的,老太爺號稱俠盜一枝花,經常偷了東西還留下字條,要是不識字怎麼留字條。

「真是了不起。」王鎮長說。

「我舅舅他們要建養豬場?」邵成龍問。

「他們是這麼說的。前幾天他們忽然來找我,說他們原來是楓灣鎮上壩村的人,在外面經商發了財,想在從鎮子里投資一個十萬頭養豬場。投資我們一向都很歡迎的,雖然鎮子里的養豬場已經很多了。不過他說要馬上開工,我們可不敢輕易答應。你說弄個千頭兩牽頭沒人在乎,十萬頭的養豬場連省里都會注意,要是流程不走完,追責起來可不是鬧著玩的。」王鎮長說。

「他為什麼這麼著急?」邵成龍覺得裡面有問題。

「這誰知道。」王鎮長說。

「趕著投胎吧。」邵成龍母親說。

邵成龍倒是有個想法,他們也許可能是收到了高速公路的消息,所以著急在這邊建養豬場,建好了養豬場一徵收,賠得可就多了,比正經養豬高不知道哪裡去了。如果是這樣,只要邵成龍說一句話,就能讓這兩個舅舅血本無歸……要不要教訓他們一下呢?算了,雖然這兩個舅舅很討厭,弄他們這麼多錢還是不好,上千萬一個教訓太多了,百來萬差不多。到時候看看他們具體怎麼辦,然後邵成龍想個法子坑他們一把,叫他們胡說八道。

「養豬現在賺錢嗎?」邵成龍問。

「今年應該賺了點,過去兩年沒怎麼賺。」王鎮長說,「養豬這東西有周期的,一般是賺三年虧三年平三年。賺錢的時候人人都搶著養母豬,母豬太多生的小豬太多了,豬價就往下掉。掉到一定程度就虧本,虧本大家養著母豬虧本,把母豬殺掉,小豬少了,價格又開始上升,這就是豬周期。不過這也和管理水平有關,管理水平高,用的飼料少,豬不會發病,人家虧錢的時候你還賺,人家賺錢的時候你大賺。」

「原來是這樣。」邵成龍點點頭。

「邵村長也有意思要養豬嗎?不是我說,石頭村哪裡不適合養豬啊,平地太少了,處理豬糞也不方便。還是我們這裡好,平地多,水運方便,路也好些。」王鎮長說,「我們這兒有個二十萬頭養豬場,投資很大,很正規,投資者想要套現,找不到人接手。邵老闆想要,我可以幫你聯繫。」

「二十萬頭?」邵成龍問。

「就是一年能出二十萬頭生豬,一頭賺三百塊的話,那就是六千萬!」王鎮長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