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 成本

所以應該說多少比較好呢?這些菜的做法都很常見,材料也是明擺著的,隨便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想要報多點錢,都沒法子解釋成本從哪裡來。

要是第一次拿出來的話,還可以搞些山上的土藥材下去說是珍貴原料,可都上過給劉總了,人家還拍了照片,臨時再改,很容易會被發現,那可就慘了。

可要是說一個很小的數字,那麼養胃宴的絕大部分成本都落到棒骨湯和鯉魚上,那以後要解釋這兩樣菜的成本可就更加困難了。一個謊言要用更更多的謊言來掩蓋,不過為了賺錢,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大約是幾百塊吧。」邵成龍說。

「好!」石總很滿意,「養胃宴這門生意應該可以做大,現代社會節奏太快,很多人都不能好好吃飯,又多應酬,喝酒喝多了,胃就不好。一萬塊一頓的話,沒幾個人吃得起,一千多塊就不一樣,很多人能吃得起。」

一千塊的話,的確很多人都能吃得起,邵成龍點點頭。

「我打算和你合作。」石總說,「我們一起開一家養生飯館,主打就是這個養胃宴,你提供原料和技術,我提供場地,廚師和其他,利潤大家對半分,你覺得怎麼樣?」

原來石總打的是這樣的主意,對此邵成龍也沒有什麼意見,反正就算沒有邵成龍,石總自己也能把這個低端養胃宴做起來。甚至都不用石總,只要養胃宴傳了出去,各路好漢立即就會上各種山寨版。

「這不太好啊。」邵成龍說,「原料都是大路貨,技術也是一看就明白的,我不能收這麼多錢。一頓飯你隨便給我一兩百就行了。」

這就是讓利給石總了,按照餐飲業的利潤,一頓一千多的飯菜,利潤至少在七八百,何況還是養生的,利潤更加大。再說了,利潤對半分,那得先核查利潤有多少,這個工作太繁瑣。不如確定好每頓飯多少錢,核查一共賣出去多少多少頓飯就容易多了。

「這樣啊?」石總想了想,「也行,我們先來試一下,看看合理的成本是多少,利潤是多少。我有個親戚,在郊區開了一家農莊,我們這就去看看吧。」

石總說的農莊在東郊,門口還殘留著XX小學的字樣痕迹,裡面和普通小學沒什麼兩樣,運動場周圍種滿了大樹,科室改成了包間,前後黑板上寫滿了菜式和價錢。

石總所謂的親戚是個徐娘半老的妖艷女人,一看到石總過來,恨不得把身體貼上去,「阿英你好久都沒來了,真是想死人家啦。」那女人說話非常之嗲,聽著都起雞皮疙瘩。

「阿龍,這是黃英,鄉情農莊的老闆。」石總給邵成龍介紹。

這不是親戚是情婦吧,邵成龍心裡說,「黃老闆好。」

「不要叫人家老闆,叫人家小英嘛。」黃英說。

石英也叫英,黃英也叫英,叫一聲小英誰來回答?

「還是叫黃老闆好。」邵成龍說。

「這是邵成龍邵老闆,我的合作夥伴,給我提供山韭菜,是荷城山韭菜行業第一人。這次來,我是想和邵老闆合作搞養胃宴,就用你的地方。韓大廚在不在?」

「在廚房呢,我這就叫他過來。」黃英說。

「還是我們過去吧。」石總說,「阿牛,帶上山韭菜。」

阿牛答應一聲,扛起一袋子山韭菜就跟了過來。

農莊的廚房是個鐵皮搭建起來的,地方倒是很大,架著七八口大鍋,下面燒的是柴火。一進去就聞到一股果木燃燒的香氣,仔細一看,原來角落裡面有一個大瓷缸,下面燒著一小堆火。

韓大廚就在那個大瓷缸旁邊,嘴裡叼著煙,叉著腰玩手機。看到石總和黃英進來,他趕緊把煙滅掉,手機也收起來,過來說:「石總來了?我在盯著燒雞呢。」

「韓大廚做的燒雞,大家都說是很好的。」石總點點頭說。

「謝謝石總誇獎。」韓大廚說,「今天中午在這裡吃飯嗎?我挑一個最好的燒雞給您送過去。」

「要吃,不過還有正經事要找你。」石總揮揮手,阿牛就把一袋子山韭菜倒了出來,「這個你認識嗎?」

「這個是山韭菜啊,怎麼能不認識。」韓大廚說。

「你是外地人,我怕你沒見過。」石總說。

「來荷城十幾年了。」韓大廚嘿嘿笑了一笑,「我是干這行的,對各種食材最敏感了,怎麼可能不認識,我還做過不少呢。燉雞最好,燉肉次之,其他都不怎麼樣。石總這批山韭菜質量很好啊,一點都不老,一般只有三月份才有質量這麼高的。」

「這位是邵老闆。」石總給韓大廚介紹,「他是山韭菜專家,我們打算一起合作搞養胃宴。」

「邵老闆好。」韓大廚說。

「阿龍,你的幾個菜需要什麼原料,要怎麼做?」石總問。

邵成龍看了看阿紫,點點頭說,「首先第一個,山韭菜紅燒肉。這一道菜最重要的就是豬肉的品質一定要好,必須要用餵養一年以上的純土豬的五花肉才行。注意,必須得純土豬,雜交豬不行。」

現在號稱土豬肉的到處都有得賣,但絕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土豬,而是用土豬和瘦肉型豬雜交出來的。土豬生產能力好,母性強,耐粗飼和,味道也好,但是長得慢,飼料比不行。

瘦肉型豬飼料比好,吃一斤飼料能長六七兩肉,高峰時期一天兩斤飼料下去,撲哧撲哧的就能漲一斤多肉,其中大多數是瘦肉,四個月能出欄,這才有錢賺。

真土豬吃一斤料只有三兩肉出來,養一年才能出欄,肥肉多,雖然價格比瘦肉型豬同樣部位要貴一些,可算起總賬,那可是虧到姥姥家了。

所以要賣土豬,就得用瘦肉型豬和土豬雜交,出來的雜交豬長肉快,吃一斤飼料能長五兩多肉,再賣土豬的價錢,就能賺錢了。

「沒問題。」石總一口答應下來。

想來也是,一般人很難找到真土豬,不過石總是做農產品生意的,肯定不算什麼。

「還有一點要注意,五花肉不能太肥,太肥的話油太多,整道菜泡在油里,會削弱養胃的功效。」邵成龍說。

「這個……」石總有些猶豫,真土豬還要養足一年,肯定會很肥,不肥的土豬一時間還真不知道上哪裡去找。

「這個容易,先把五花肉熬一下,把肥油熬出來,然後再做就行了。」韓大廚立即就想到了辦法。

「這也行,不過效果可能會沒那麼好。」邵成龍說,「至於山韭菜燉雞呢,要用土雞,那種大閹雞,十斤八斤那種。」

「這個容易。」韓大廚說。

大閹雞很容易能買到,邵成龍就說:「必須要真正的土雞才行,散養,養足十個月以上,每天自己吃小蟲那種。最好是養在稻田裡,收完稻子以後把雞趕緊去吃稻子。」

邵成龍請客用的雞就是這樣養出來的。

「這就比較難了。」石總說,要大規模供應散養的土雞,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山上圈起來那種也算是散養吧?」

「這種也行,沒那麼好。」邵成龍說,「這種我也見過,一個山頭養幾千隻雞,哪裡有這麼多蟲子,主要還是喂飼料的吧。」

「飼料也就是玉米什麼的,和稻子沒什麼區別。」石總說。

「當然有區別的,味道一吃就吃出來。」邵成龍說。

「這倒也是,始終會差一點」石總同意,價錢都不同,品質當然會有區別,他自己就做過不少,「還有其他的嗎?」

接下來就是山韭菜炒豆腐,山韭菜炒蛋,山韭菜炒臘肉,山韭菜炒牛肉等等,邵成龍都往貴了說,豆腐要用本地黃豆和純凈山水手工製作,肉當然是土豬肉,還要手工熏制,最好在農戶爐灶上面熏個一兩年的;雞蛋當然就是土雞蛋了,最好是初生蛋。

至於牛肉,其實本地沒有吃牛肉的傳統,牛是用來耕田的,只有老得干不動活了或者意外死亡的牛才會進屠場,這樣的牛肉當然又老又干,並不好吃。

邵成龍猶豫了半天,決定還是不要坑石總了,說本地水牛肉當然比個比較高,可味道實在不怎麼樣,還是弄些進口牛肉比較好吃。

石總一樣一樣記下來,等邵成龍說完了,他也已經算完了,「按照我的估計,這麼一桌子菜,材料加上人工,成本大約是七百塊左右。我打算賣一千五,兩百利潤留給農莊,三百給阿龍,剩下的就給我,大家沒有問題吧?」

「才留兩百給我啊。」黃英嘟著嘴說。

「兩百不少了。」石總說,「農莊成本都算在七百塊裡面了,換句換說,我一分錢不給你們,光靠那七百塊你們都有錢賺。額外有兩百利潤還想怎麼樣。」

「三百太多了。」邵成龍則說,「給我兩百就行。」

成本七百塊,買一千五的話,利潤就是八百(先不說這個數字是真是假,有沒有虛報),那麼農莊賺兩百,邵成龍賺三百,剩下三百是石總的,那麼邵成龍就和石總一樣了。

減掉一百的話,邵成龍兩百,石總四百,石總就是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