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1章 人情難卻

良庄的變化肉眼看得見,工業園區二期工程由藍圖變成了現實。

柳北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寬闊整潔的馬路、一棟棟大樓和一排排鋼結構廠房。

每個路口都有一塊藍色指示牌,牌子上是中英文的企業名稱,雖然翻譯水平不敢恭維,幾乎每塊牌子上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笑話,但看上去很洋氣,很上檔次。只是規模小了一些,從局部上看同國家級的南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得一比。

良庄的柳北村消失了,新庵的柳北鄉因為撤鄉建鎮、撤鎮建街道,變成了柳下街道的柳北社區。

相比之下,良庄曾經的柳北村更像社區,歸柳下管轄的柳北社區只是換了塊牌子,以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用老盧的話說「柳下河東岸風景獨好」。

「爸,這是良庄么,看上去像縣城。」

常婷婷上一次隨父親回江省老家還是良庄撤鄉建鎮的時候,「西部大開發」剛開始,老良庄變化最大的就是多了一個派出所,當時韓博剛提副科,剛進入鎮黨委班子,而她還是一個高中生。

五六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良庄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她不是幾乎,是完全不認識,印象中的幾個地標全消失了,找不著回老家的路,甚至無法確定老家在哪個方向。

女兒覺得不可思議,趴在窗邊連連驚嘆。女婿看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這就是岳父的農村老家。

「家在那邊,你二姑住那兒,從剛才路口左拐應該能到。變化是不小,這麼多廠,據說年產值過億的二十幾家,工農業總產值真可能頂上一個貧困縣。」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鄉好,常援建指指東北方向,一臉得意。

良庄發展得好,常援建高興,韓博更高興。

他抬頭看看後視鏡,微笑著介紹道:「良庄之所以發展這麼快,一是鎮領導能幹,二是良庄人敢闖敢拼、吃苦耐勞,三是地理位置好,緊鄰柳下河航道,過了柳下河就是省道。現在交通便利,將來交通會更發達。南港至江城的鐵路正在施工,經過李庄,在新俺縣有一個火車站,從良庄到新俺能有多遠,以後出遠門會更方便。聽說省里規划了一條高速公路,西邊連接京東高速,東面連接正在施工的沿海高速,同樣經過柳下和良庄。」

「有鐵路,馬上又建高速公路!」常援建愛人驚嘆起來,赫然發現丈夫老家不僅比現在的部隊駐地好了,而且極具發展潛力。

韓博笑了笑,確認道:「火車站只能建在縣城,良庄沒法兒跟新庵爭,畢竟思崗一樣有火車站,而且是很重要的中轉站。高速出口不一樣,設在良庄跟設在柳下沒什麼區別,鎮里包括縣裡非常重視,縣領導和鎮領導一有時間就跑交通廳。」

常援建好奇問:「有沒有希望拿下?」

「這我就不知道了,還是前段時間聽曉蕾說的。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以前是焦書記跑,以後該陳書記跑了,鎮黨委書記,已正式任命。鎮長姓徐,叫什麼忘了,從縣裡調來的。」

「陳文兵光接任鎮黨委書記,不是縣委常委?」

「在基層提副處太難,想進入縣常委班子更難,焦書記是第一個估計也是最後一個。」

鎮長和鎮黨委書記一樣是正科級幹部,但地方跟部隊不一樣。黨委書記是一把手,鎮長要聽書記的,不像部隊軍事主官和政治主官一樣大,在一些單位,軍事主官的權力甚至比政治主官大。

在部隊呆太久,差點忘了地方與部隊的區別。

常援建反應過來,正準備開口說點什麼,興業路到了,商務車緩緩停在良莊農民合作基金會營業廳門口。

「盧書記好,盧書記好,婷婷、信生,快叫盧爺爺。」

「哎呀,婷婷都已經當新娘了!信生是吧,好,小夥子很精神,援建,蕙萍,你們有福氣!」

老朋友重逢,老盧格外高興,跟他握手跟你握手,噓寒問暖,別人根本插不上話。

李曉蕾穿著一身孕婦裝,笑盈盈站在車邊。

韓博走到她身邊,王燕不知道從哪兒突然冒了出來:「韓支隊,吃完飯別急著走,去所坐坐。」

「有事?」

「向你彙報工作。」

「別逗了,向我彙報什麼工作。」

李曉蕾當然幫閨蜜說話,湊到他耳邊竊笑道:「審核組剛走,過來審核的領導對所里各項工作很滿意。評選上一級所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當然要慶祝慶祝,要提早做準備。」

「現在就慶祝。」

「曉蕾不是說了么,先做準備。」

一級派出所是基層派出所的一項榮譽稱號,這個等級評定製度今年開始實行的,共分為5個等級,由縣(區)、市、省、部四級公安機關按照評定許可權,每年考核一次。

考核內容包括人口、治安、執法辦案、內務管理等八個方面,評定不搞終身制。公安部考核評定一級派出所,公安廳評定二級派出所。一級公安派出所的評定標準要求工作成績突出、考評分數在95分以上、群眾滿意率超過90%!

良庄派出所是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的評選的模範基層所隊,評定上一級所相當於拿到大滿貫。

榮譽是一方面,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少。

評定上之後單位級別將由副科變成正科,所長教導員會成為正科級幹部,縣局才是正科級單位,局長要是不由縣政法委書記、副縣長或縣長助理兼任,其行政級別跟以前一樣只能是正科。

可見對職數少,晉陞難的基層公安局而言,能不能評定上有多麼重要。

能不能評定上沒多大問題,畢竟各方面條件和成績擺在這兒。

王燕之所以提出讓自己去一趟所里,估計是辦喜事的經驗不足,成功評定上、掛牌時會來許多領導,她們不知道怎麼接待、怎麼安排比較合適。

搞得太誇張上級領導可能會有看法,搞得太簡單同樣可能會有想法,大環境如此,方方面面必須考慮到,尺度一定要把握住。

「好吧,下午去所里看看。」這個忙必須幫,至少可以幫她們參謀參謀,韓博微微點了下頭。

三個人正聊著,今天的主角焦漢東到了,儘管他極力控制情緒,但仍能從他臉上看出抑制不住的喜悅。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焦書記,恭喜恭喜。」

「小韓,連你也笑話我?」

「沒有,我是實話實說。」

韓博緊握著他手,哈哈笑道:「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這個比喻不是很恰當,但用在你身上很貼切。只要能跳出思崗,不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而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一套一套,知道的你是警察,不知道的以為你是語文老師。」

「其實我上學時語文不錯,作文全拿高分,結果我爸說學文科沒前途,說什麼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硬是逼著我報理科。」

「別給自己臉上貼金了,一回來就忘了自己是誰。」李曉蕾笑罵了一句,拉著常婷婷手說:「別急著走,一起吃飯。」

「謝謝李姐,不了,我跟我媽回去收拾收拾,爺爺奶奶正等著,還有好多事要辦呢。」

既然遇上為焦漢東準備的歡送宴,自己肯定是走不了,常援建不想喧賓奪主,走過來笑道:「焦書記,曉蕾,讓她們先回去,剛才打電話,我老父親說家裡一屋子人,已經到了鎮上,不回去不好,老人會不高興的。」

「常師長……」

老盧非常清楚讓他家屬和孩子留下來這頓飯也吃不好,畢竟之前沒怎麼打過交道,相互之間不熟悉,乾脆一錘定音:「行,我們兵分兩路,蕙萍帶孩子們先回去見老人,準備辦喜事。援建不能走,援建要留下。」

「這樣也行。」

「小吳,你送送,蕙萍她們快到家了,別那麼著急,路上開慢點。」

送走常援建家屬和女兒女婿,眾人信步來到富麗堂皇的富貴酒家。

常援建是繼已去世的黃書記以及明年退休的顧政委(副大區級65歲退休)之後良庄最有出息的人,富嫂不僅認識而且很熟悉,進門時拉著又說了一會兒話。

韓博同樣是良庄走出去的幹部,但在她眼裡警察不算幹部,依然是「韓打擊」,只是換個地方「打擊」,不再跟以前一樣「禍害」良庄。

相比韓博,李曉蕾要受歡迎得多。

基金會三天兩頭有接待任務,且財大氣粗從來不欠賬,不需要左一趟右一趟跑過去要飯錢,整個一「財神爺」,專門為「李行長」準備一大杯鮮榨的豆漿。

老盧請客,擺了五桌。

良中良小老校長、良庄幼兒園老園長、磚瓦廠老廠長,包括小單大伯在內的老良庄鄉幾個老村支書,以及能聯繫上的幾位老良庄鄉幹部和現任良庄鎮黨委委員……全是他認為有資格參加這個歡送宴的人,結果五桌沒坐滿。

劉旭是局黨委成員,不是鎮黨委成員,所以沒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