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5章 兩種搖頭丸!

相識、相知、相愛這麼多年,妻子變化很大,但有一點幾乎沒變。

每年都發誓要把春晚看完,結果每次看到十點左右便頂不住了,往年看著看著在床上或沙發上睡著,今年哈欠連天回技術大隊宿舍,洗一下往床上一倒就睡,一覺睡到大天亮,手機顯示幾十個未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新年新氣象,新年不放幾個炮不放幾串鞭怎麼行?

市區不許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名存實亡,去指定區域燃放的規定一樣沒得到落實,周圍全在燃放,難道「只許市民點火,不許公安點燈」。

再說技術大隊屬於機關但不是真正意義上局機關,門口沒掛牌子,許多市民從門前過都不知道這什麼單位,裡面幹什麼的,放幾個炮幾串鞭熱鬧熱鬧也無妨。

「嫂子,把耳朵捂好,我放啦!」

「放吧,小心點。」

小方小陳興高采烈,用煙頭一一點燃早擺好的「天子炮」,砰啪砰啪的巨響震耳欲聾,與附近連綿不絕的鞭炮聲一起在城市上空回蕩。

昨晚說好了,初一早上不去食堂吃飯。

韓博繫上圍裙,搖身一變為「韓廚」,在傳達室用民警老顧的電磁爐給大傢伙做飯,有湯圓、有餃子,有甜的、有鹹的,湯圓好幾種餡兒,餃子一樣有葷有素。

五個人,把「李行長」肚子里的小傢伙算上六個,一個小不鏽鋼鍋怎麼煮得過來。老顧往電飯鍋里倒入剛燒開的水,很默契地打起下手。

「韓支隊,先下素餡兒的還是先下葷餡兒的?」

「先下素餡兒的。」

「北京人過年都要吃餃子?」

「都要吃,昨晚食堂沒做餃子,今天補上,不然這個年她感覺沒過。」

李曉蕾換上一件很喜慶的紅色羽絨服,看完熱鬧跑進來問:「二位,是不是在背後說我壞話?」

「怎麼可能,今天過年,只能說吉利話。」韓博把已經煮熟的湯圓盛起來,轉身笑道:「裡面有水龍頭,快去洗手,洗完手吃飯。」

「李行長,我們在聊北京人過年的風俗呢。」

「是嗎,這您得問我……」

提及老北京人過年的習俗,「李行長」頭頭是道,天子腳下的熱鬧程度不是江邊小城所能比擬的,三位技術民警聽得津津有味,新年第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

大年初一「自由活動」,這是昨天約好的。

吃完飯,李曉蕾接過鑰匙,開商務車去侯廠家。中午在侯廠家吃飯,下午去謝部長家,估計要到吃完晚飯才回來。

外面車少,她也算「老司機」,韓博沒什麼不放心的,回辦公室打開筆記本電腦,研究起關於DNA提取的國內外文獻。

十一年前把南港公安搞得灰頭土臉的搶劫殺人案有兇器,港口分局刑警大隊已把銹跡斑斑的匕首送到技術大隊,正鎖在證物室的柜子里。

時間過去太久,誰也不知道上面有可能存在的嫌疑人DNA有沒有降解。

國外科學家甚至打算從《蒙娜麗莎》上提取達芬奇的DNA,從這個角度上看應該不難。但他們做得是科學實驗,而且這種實驗具有考古性質,成功當然好,失敗也無所謂,只要不損壞價值連城的名畫就行。

技術大隊接下來要做的是物證檢驗,檢驗結果既是偵查的重要線索,也是案件的重要證據。鑒於實驗過程存在一定不可逆轉性,一旦失敗以後再想提取將會更困難,韓博沒讓方海龍倉促行事,自己一樣要做相應準備。

正看得入神,外面傳來汽車引擎聲。

大年初一,局領導不可能來技術大隊檢查,一樣不可能來技術大隊慰問,走出來一看,原來是的長江分局刑警大隊長邊耀新、青年路派出所長張孟亮和長江分局刑警二中隊副中隊長史原波。

「韓支隊,新年好!」

「新年好,大家新年好,邊大,正月初一,你們怎麼有空來這兒?」

「韓支隊,不好意思,有件事想向您彙報,想請您幫幫忙。」邊耀新從張孟亮手中接兩個證物袋,不無尷尬的遞了上來。

一個袋子里裝著十幾顆黃色藥丸,藥丸上有明顯的王冠圖案;另一個袋子里裝著一顆白色藥丸,藥丸上的圖案應該是鬱金香。

搖頭丸!

兩種不同的搖頭丸,從顆粒大小及圖案上,之前從來沒在南港出現過,至少沒被禁毒大隊查獲過。

看到史原波,韓博想到賊猴子,不動聲色問:「邊大,你們想檢一下裡面的成分?」

成分當然要檢,不檢驗分析無法確認屬於什麼樣的毒品。但這件事比想像中更複雜,不找別人來找你是有原因的。

邊耀新深吸一口氣,彙報道:「報告韓支隊,毒案是大案,我們鄧局指示由我們刑警大隊立案偵查,已成立專案組,我擔任組長,孟亮同志和原波同志擔任副組長。」

正因為毒案是大案,所以偵破這樣的案件需要大量資源。

分局態度明確,打算自己查,不想讓市局刑警支隊禁毒大隊插手,可現在既要面對一個檢驗分析的問題,接下來還可能涉及到技術偵察,可能要對已掌握的毒販採用監聽、監控等技術手段。

只要是民警誰不想辦大案,他們的心情可以理解。

至於禁毒大隊,南港這麼大,他們總共那幾個人,社會形勢變化這麼快,毒案越來越多,他們禁得過來嗎?

韓博以為他們只是擔心老錢「摘桃子」,若無其事笑道:「技術部門就是支撐辦案的,談不上麻煩。海龍,你幫邊大辦一下送檢手續,我去實驗室檢驗下這兩種搖頭丸到底由什麼成分組成的。」

「是。」

「謝謝韓支隊。」

「不用謝,辦完手續回去休息,眼睛這麼紅,估計一夜沒睡好,檢驗結果出來我給你們電話。」

「韓支隊,我和孟亮同志先走,原波同志留下,一是等檢驗報告,二來他有些工作要向您彙報。」

史原波欲言又止,看樣子真有事。

韓博權衡了一番,轉身道:「海龍,辦完手續帶原波同志去休息。對了,有沒有吃飯,沒吃早飯我們傳達室有湯圓有餃子。」

「謝謝韓支隊,吃過了,在分局吃的。」

「行,就這樣,檢驗結果出來我讓海龍叫你。」

毒案是大案,不過南港公安系統查獲得大多是「小包」,一般論克算,能繳獲一公斤以上的極少,分局領導要求成立專案組,刑警大隊長大年初一跑技術大隊來,難道賊猴子真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

韓博百思不得其解,但現在不是問這些的時候,拿著兩袋檢材,走進更衣室換衣服,走進實驗室專心致志檢驗分析起其中成分。

儀器設備先進,毒品檢驗不難。

考慮到其中一袋檢材數量較多,多取幾個樣分析,看看其工藝水平。

10點21分,韓博列印好檢驗報告,簽上自己名字,換上冬棉服回到辦公室。不一會兒,史原波在方海龍帶領下走進來立正敬禮。

「坐,過年呢,別這麼拘束。」

韓博示意萬海龍帶上門,把檢驗報告遞給他,旋即指著辦公桌上的兩袋檢材,微笑著解釋道:「搖頭丸的化學名稱叫亞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英文縮寫為MDMA。但事實上搖頭丸這個概念比較大,主要是指苯丙胺類興奮劑。也並非單一成分製成的片劑或膠囊,而是含有若干種苯丙胺類衍生物與某些其它化學物質製成的丸片,其成分各不相同、千差萬別,有的甚至並不含MDMA。」

「韓支隊,您是說這些不是搖頭丸?」

「這袋是,這一顆不是,至少不是化學意義上的搖頭丸。」

韓博拿起裝有十幾顆黃色藥丸的證物袋,臉色一正:「這十幾顆的主要成分是MDMA,此外含有咖啡因、普魯卡因、安替比林、硫酸鎂、谷氨酸鈉和乳糖等次要成分,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搖頭丸,據我所知價格較貴,堪稱上等貨。這一顆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裡面摻雜有麻黃素、咖啡因、氯胺酮、苯巴比妥和撲熱息痛,確切地說應當是冰毒。屬於在國內比較常見的『搖頭丸』,其實不是。」

不管是真正意義上的搖頭丸,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冰毒,這兩袋全是毒品。

史原波激動不已,下意識回頭看看關著的門:「韓支隊,冰毒是李固從一個替毒販在滾石KTV兜售的保安那兒偷來的。這些搖頭丸是根據李固提供的線索,昨晚搗毀一個地下賭場時從一個參賭人員身上搜到的。」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看來他真是個當線人的料。」

「您慧眼識珠。」

「他算哪門子珠,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個好的線人能發揮出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關鍵要管理好、使用好、控制好,尤其涉毒的線人,搞不好會後患無窮,會給社會造成更大危害。」

韓博不想賊猴子走上絕路,同樣不希望眼前這位年輕的刑警副中隊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