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7章 春節(一)

過年,小朋友很高興,普通人家也把春節當成一件大事。「木匠之家」對春節沒什麼熱情,早在幾年前就沒了。

韓博春節值班,年夜飯提前到大年二十九。

韓李三家齊聚裝飾一新的濱江小區,一共六輛車,院子里停不下,另外四輛只能停外面。房間倒是足夠,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沒說錯,不是兩家,是三家。

現在光「李總」就三位,「老李總」一位,裝修不幹了,開始跟韓總一起往「上游」發展,韓總負責跟政府打交道和招商(開市場不能沒商戶),老李總負責基建和公司的日常工作。

「小李總」兩位,一位是的李曉蕾,一位是李泰鵬。

事實上李曉蕾不喜歡人家稱呼「李總」,也不太喜歡別人稱呼「李董事長」,徹底熱愛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金融業,喜歡別人稱呼「李行長」。

李泰鵬雖然是老總,也喜歡別人稱呼「李總」,但這個總經理有那麼點名不符其實,裝修公司的大事小事幾乎全財總韓芳說了算。

好在他習以為常,不然這日子真不知道會過成什麼樣。

吃完團圓飯,韓媽和兩位李媽收拾餐廳、帶小睿睿,賺錢的和當幹部的圍坐在客廳里開「工作會議」,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小博,這套茶具漂亮吧,市場上賣好幾萬,胡老闆跟我打那麼多年交道,關係不錯,給我出廠價,只要七千。乾脆買四套,裝修公司一套,市場一套,家裡一套,這一套是專門為你準備的。」

根雕茶几,確實很不錯,關鍵西式裝修的別墅里擺這麼一套中式茶具合適嗎?不過只能想想,絕不能說,老爺子興沖沖從東海帶過來,說不喜歡他會非常不高興。

「挺好,這麼多瓶瓶罐罐,這麼多杯子,我都不知道怎麼用。」韓博拿起一夾子,饒有興趣研究起來。

「功夫茶,現在的大老闆都這麼喝。」全家最有文化的兒子都不會用,韓總優越感十足,在老李總配合下展示起「高超」的茶藝。

根雕茶几上帶有插座,打開電源,用電磁爐燒水,燒完燙壺燙杯子,拆開包裝精美的鐵觀音茶葉泡上,用第一遍茶水再燙再涮。

兩位老爺子動作行雲流水,全程用夾子,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最後一人分一小杯,端起來他們還不喝,先放到鼻子下聞聞,一臉陶醉。

以前喝茶可不是這樣的,只嫌茶杯不夠大,只嫌茶不夠涼,好大的一個茶杯端起來咕嚕咕嚕一飲而盡,堪稱牛飲,哪有這麼講究。

韓博嘆為觀止,李曉蕾和韓芳強忍著差點爆笑出來。

「嘗嘗,嘗嘗味道怎麼樣,鐵觀音你們可能喝不慣。」韓總分好幾小口喝完杯中茶,一臉意猶未盡。

「可以,味道不錯。」

「爸,是挺香的,聞著就香。」

「喝茶對身體好,能預防很多病。」

老盧得癌症對韓總影響很大,對老李總一樣不小,把老盧一家子送上飛機立馬去醫院體檢,從醫院體檢完就戒煙戒酒。剛才在樓下喝得是葡萄酒,白酒是堅決不喝。

人能改變環境,環境一樣能改變人。

從他們身上已經感受不到太多爆發戶氣息,穿著越來越樸素,作風越來越低調,韓總的車依然是買彩票中的桑塔納,老李總的車依然是幾年前的老捷達,許多人勸過,他們始終不換。

泡功夫茶看上去很有品位,其它方面一樣有變化,一有時間就看報紙,《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和《經濟半小時》一節不能錯過。經典裝飾工程公司成為東海市建築裝飾業協會的會員單位之後,時不時參加行業協會的會議,文化水平顯著提高。

又比如跟別人交流,不管打電話還是面對面,嗓門比之前小很多,聲音降幾十個分貝。這方面老盧就沒與時俱進,得了癌症躺在醫院病床上,打電話依然用吼的。

李曉蕾感覺很好笑,同時覺得這茶几放家影響整體裝修風格,嘻嘻笑道:「爸,這麼上檔次的茶具放家太浪費,韓博沒時間泡沒時間喝,我現在挺忙的也不天天在家,我想把它搬基金會辦公室去,以後來領導,來客戶,跟您剛才一樣給他們泡個茶,多有面子。」

「也行,這東西就是招待領導招待客戶的。」

只要物有所用、物有所值韓總就高興,一邊接著泡一邊聊起裝修市場的事:「曉蕾,你那200萬留著,市場暫時不缺資金。區領導重視,沙副區長幫忙,土地手續已經辦好了,有手續就可以去銀行貸款,現在不是我求銀行,是好幾家銀行求我,求我去他們那兒貸款。」

「真的,沒開玩笑。」

老李總不無得意地確認道:「地價優惠,買地的錢我們給得痛快,不像其他公司要分期甚至拖欠,區領導很高興。前天去工地視察,說等我們建成開業,就讓工商局評『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至少有塊地在那兒,虧也虧不到哪兒去。

韓博不擔心他們「二次創業」會不會失敗,只是不習慣他們借很多錢,不禁笑道:「爸,貸款要給利息,200萬一年利息不少,能少貸點就少貸點。」

韓總是愛面子的人,又不是沒辦法,豈能用兒媳婦的錢,大手一揮:「沒必要,真沒必要。我去協會開會,那些老闆誰不貸款,明明有錢都要貸。現在做生意跟以前不一樣,用自己錢做生意不算本事,有本事的要用別人的錢賺錢。」

老李總同樣不想用女兒的錢,端起杯子笑道:「我們已經跟銀行談好了,有地就能貸到款,房子都不用抵押。」

東海的地不是良庄的地,東海的地多值錢。

韓博沒說什麼,李曉蕾不再堅持,而是苦笑道:「看樣子我只能把這200萬入到基金會,羅書記、楊縣長和焦書記擔心我撂挑子不幹,天天打電話動員我入股。韓博當幹部,這不合適啊,他們說沒關係。理由很充分,認為領導幹部確實不行,說韓博既不是縣委書記,也不是縣長,連公安局長都不是,算不上領導幹部,只是一般幹部。說入股銀行跟做生意完全兩碼事,還說就算韓博是領導幹部,基金會又不在他管轄的範圍內。」

你玩那麼大,萬一老盧回不來你又撂挑子不幹,這個爛攤子誰收拾,從這個角度上看縣裡的要求有一定道理。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窮同樣不是黨員幹部,只要不以權謀私就行。

韓博很滿意現在的工作,從未想過跟侯廠一樣當那麼大領導,更不可能不當警察去從政,若無其事笑道:「既然縣裡要求就入,不要擔心我,大不了過完春節我主動跟組織上彙報下情況。」

「真沒問題?」

能看得出她想入,不是想賺多少錢,是想藉此表明她負責任的態度。

韓博點點頭,再次確認道:「沒問題,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請縣裡出個證明。」

「這些事我們不懂,你們小兩口商量著辦。」

倆孩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韓總非常欣慰,回頭看看女兒女婿:「小博,曉蕾,告訴你們個好消息,小芳也懷上了。一個孩子太孤單,兩個多熱鬧。而且睿睿姓韓,泰鵬無所謂,但我們要為老太太想想。不就是罰款么,認罰!現在有人跑香港甚至跑外國去生,人生地不熟,跑那麼遠不放心,交點罰款踏實。他們可以,你們不行,我問過沙副區長,黨員幹部生二胎,飯碗都保不住。」

「姐,真的?」李曉蕾樂了,緊摟著韓芳胳膊興奮不已。

「嗯,兩個月了。」韓芳很不好意思,一向沒資格插話的李泰鵬嘿嘿傻笑,一臉得意,一臉幸福。

姐姐懷孕兩個月,妻子懷孕四個多月,兩個小傢伙生下來差不多大。韓博同樣高興,正準備說點什麼,手機突然響了。

「韓支隊,我程文明,說話方不方便。」

「稍等。」

明天除夕,家家戶戶忙著過年,他依然在外面辦案,好不容易打個電話,不方便也方便,再沒時間也要接。韓博歉意的笑了笑,起身走到院子里。

程文明語氣激動,不無興奮說:「韓支隊,這些天一直忙著追查,剛知道你高升的消息,恭喜恭喜。」

「謝謝。」

陞官了,今天上午局裡宣布正式任命,家裡不是特別當回事,老良庄鄉的老幹部也不是很當回事,就他們這些同事戰友當成天大的事,把這個消息當成天大的喜訊,由此可見公安晉陞有多難。

韓博摸摸脖子,笑道:「只是提個級別,幹得還是那些工作,不說這些了。說說你,現在什麼情況,大概什麼時候能回來?」

「爆炸物來源不是很難查,只是麻煩點。從其中一個嫌犯的父親找到其打工的礦,從礦上查到一個倒賣雷管和炸藥的犯罪嫌疑人,順藤摸瓜,一直查到非法製造雷管的窩點。今天中午查到源頭的,一個廢棄的小學校,四個嫌犯打著開電子廠的幌子私制雷管,控制住人進去一看嚇一跳,跟軍火庫差不多,現場繳獲雷管3萬多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