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3章 剎不住的戰車

大魚是一對夫婦,也就是說此行至少要抓捕兩名嫌犯。

包括自己在內總共四個民警,一個要開車,其實只能算三個。

現在押著一個,接下來要抓捕兩個,其中一個嫌犯還是女的。一車坐不下,就算能坐下三個人押解三個嫌犯也不安全。

江陽分隊警力緊張,一個人不能抽調。

東海大局已定,可以讓高亞麗把協查工作交給國稅局幹部,帶兩個民警開一輛車過來匯合。她是女同志,有她在女嫌犯就不會那麼麻煩。至於東海的幾個嫌犯,讓留下的民警等手續到了讓他們辦取保候審。

打定主意,立即掏出手機給高亞麗打電話。

「……你們不用急,我研究過地圖,現在4點56,按這個速度趕到東華大概凌晨3點左右。三更半夜,旅館都不一定能找到,連夜趕路第二天也沒精神。我們準備在附近找個旅館先住下,休息到凌晨兩三點出發,到東華正好上班時間。」

韓博回頭看看被田成和王世健夾在中間的秦永文,用老家話繼續說道:「我們快到兩省交界,盡量找個靠主要路口的旅館,確定下來給你打電話。東海距這兒不算遠,兩三小時車程,六七點鐘路上有人,實在不行問問路。」

東海的任務順利得難以置信,幾個嫌犯註冊那麼多家公司,其實就兩間辦公室,並且挨一塊。

幾個年齡較大的嫌犯天天「上班」,一逮一準。

省廳和省國稅局領導協調過,嫌犯公司所在區的公安分局和國稅局非常幫忙。尤其區國稅局,人家幫著對賬,幫著一份一份核對發票。嫌犯明天辦取保候審,取證工作可以交給其他同志,這裡實在沒什麼事。

參與偵辦這麼大案件,高亞麗不想就這麼回去,接到新任務激動不已,脫口而出道:「韓所,放心吧,我們地圖是一樣的,只要在主要路口,一定能找到。」

「行,路上注意安全。」

結束通話,手機顯示又快沒電了。

長途加漫遊,要是話費由個人承擔,過去24小時的通話費用估計半年工資都不夠。

打仗就是打後勤,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公安是准軍事化管理的政府部門,辦理案件跟打仗差不多,一出動同樣花錢如流水。

六十萬看上去挺多,添置現代化辦案設備花十幾萬,那麼多人的車旅費、伙食費、通話費、住宿費,再加上出差補助,一天費用估計要四五萬。

02.28案不用擔心經費,六十萬花完上級會幫著想辦法。大不了「坐收坐支」,先花繳獲到的贓款,然後拿發票沖抵。

11.26案只破了一半,想結案必須將主犯郝力抓回來。

韓博盤算著抓郝力大概要花多少經費,給手機換上一塊電池,剛重新開機,電話又來了。

「小韓,我趙東海,葉兆亮很配合,兄弟公安局很幫忙,嫌犯劉子俊、嚴玉山、蔣永會、楊友連和董小雲已相繼落網。另外三個不在家也不在單位,好像出差了,耿思園同志正在安排民警蹲守。」

從來沒執行過正兒八經的任務,從來沒出過遠門。一執行就是這麼重要的任務,一出來就抓這麼多嫌犯,趙東海激動不已,話音都帶著幾分顫抖。

劉子俊是劉宗海的親戚,北湖嫌犯全是他牽線搭橋介紹認識的,在整個犯罪鏈條中屬於很重要的一環。

他不是白介紹,這邊「下單」,他「接單」,然後一個一個找,把東海28家空殼公司需要的增值稅進項發票分配給北湖的幾個嫌犯,拿票面金額百分之零點五的「辛苦費」,一年非法謀利幾十萬。

換言之,他一樣是主犯。

劉子俊落網,韓博松下口氣。

至於尚未抓獲的三個嫌犯,先蹲守。實在抓不到展開政治攻勢,發通緝令,請兄弟公安部門一起做其親屬工作,敦促其儘快投案自首。

不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他們還能逃到哪兒去。經濟犯不是殺人犯,他們應該不會執迷不悟。

「趙局,太好了。」

韓博朝吳永亮等人豎了個大拇指,笑道:「今晚組織審訊,明天重點調查開票企業。虛開金額巨大,估計要抓十個八個。你們先審訊,結果出來給我打電話,我向周處長彙報,爭取明天上班確定第二批抓捕名單。」

下車時打電話問過,江陽那邊已經開始抓第二批了。人手不夠,從兩個縣局緊急抽調。

照這個趨勢,到案件辦結,幾個分隊加起來估計要抓百十號嫌犯。

韓打擊,名不虛傳。

趙東海感慨萬千,見小單拿著一疊發票走進房間,急忙道:「小韓,我主要負責協調。讓單曉俊同志接電話,接下來該怎麼做跟他說。」

「小單在,正好。」

……

捷報頻頻,同車三人深受鼓舞。

說老家話,全能聽懂。不用刻意下命令,吳永亮就找到一家地標明顯的賓館,把車停在門口,進去問有沒有房間,住宿費大概多少。

他們能聽懂,秦永文聽不懂。

快到兩省交界卻不繼續往前走,電話一個接著一個,似乎有準備回頭的跡象。

交代歸交代,交代的也是實話,但交代的初衷可不是為立功贖罪。只要能回東華,他們認為很嚴重性恨不得要槍斃的事根本算不上什麼。

只要縣裡知道,縣裡肯定會接手,交點罰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怎麼能不往前走,怎麼能不去東華!

秦永文急了,用緊銬著的雙手抓著田成胳膊道:「田警官,我要立功,我要舉報,我想起來了,古銀峰也給我開過發票,開一千多萬。他不是東華人,去年才去的。有十幾個皮包公司,開出去的票比錢躍冬多。」

早不交代晚不交代,偏偏在半路上交代。幸好韓所包里有一大疊空白手續,不然沒手續怎麼抓人。

田成25歲,一直在政保大隊擔任政保幹事。

職責不少,比如負責校園政治保衛和有關的調查研究;負責校園政情基礎調查,嚴密掌握各類人員政治動向,發現和控制政治上的各種非法活動;發現並查證各類政治嫌疑線索及問題,同反革命分子、特務、間諜和其他壞分子作鬥爭……

保護國家安全,維護政治穩定,這些工作是很重要。關鍵思崗是個小縣城,哪有什麼反革命分子,哪有那麼多敵特。

整天人浮於事,一點激情沒有,不如去派出所當管段民警。

抽調到經偵中隊就沒打算回去,不管經偵中隊是不是臨時的。又冒出一大魚,憋足勁想干出一番成績的田成樂了,為確保萬無一失,冷冷地問:「他給你開的票呢?」

「田警官,你知道的,我沒註冊公司,我只是介紹,拿點好處費,沒有賬本。你讓我想想,好像,好像,好像幫東山幾家公司開的。沒錯,想起來了,一共四個公司,分十三個戶頭……」

他記性不錯,受票公司名稱,虛開的大概金額,票上的貨物名稱,跟受票公司哪個人聯繫的,記得清清楚楚。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與李國茂三人合流之前,他主要介紹他人虛開,從中拿好處費,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客戶」怎麼可能忘。

田成示意王世健把趕快記錄下來,等會兒請韓所給指揮部打電話,讓指揮部的同志給東山方面發協查函,接著問:「秦永文,都什麼時候了,還不老實。這麼重要的情況你不可能忘,為什麼不早交代?」

「田警官,我錯了,我害怕,那會兒不敢交代。現在想通了,只有坦白才能爭取到寬大。」

「古銀峰什麼地方人,平時住在什麼地方,有沒有他電話?」

……

這一問一發不可收拾,秦永文竹筒倒豆子似的一連交代出四個瘋狂虛開增值稅發票的人。

全有「業務往來」,票的去向一清二楚。

國稅局這會兒沒下班,省國稅局協調,請受票企業所在地稅務局連夜協查,是真是假幾個小時便能水落石出。田成欣喜若狂,急忙下車給站路邊接電話的韓博彙報。

「韓所,他說得有鼻子有眼,我感覺不是信口胡謅。」

李國茂兄弟和張冬梅不是東華人,過去大半年的增值稅進項發票卻有一大半來自東華。上億,全秦永文幫他們在東華搞到的真票,並且只需要支付票面金額的2.5%,比北湖虛開給他們的便宜一個百分點。

韓博早預料到東華縣虛開增值稅發票問題嚴重,不然不會給周處長打那個電話。現在的問題不是秦永文有沒有信口胡謅,而是他為什麼這個時候交代。

地方保護主義,絕對是地方保護主義。

他生怕不去東華,只要把他押解到東華,他就有把握逃脫法網。

韓博猛然反應過來,緊盯著車內仍在給王世健交代的秦永文,輕描淡寫說:「繼續問,繼續審。就在車上問,就在車上審。等他全交代完,實在沒什麼可交代的,再把他押解回去,直接送我們縣局看守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