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終卷 第八百九十八節 戒日帝國

戒王也是一個偉大的王,他最早接位的時候只有幾千兵馬。

他喜歡象,更喜歡象兵。

眼下,他手下有六萬精稅象兵。二十萬騎兵,數量與規模更大的步兵,這還不包括那些依附於他的小邦。

強大的軍勢讓他可以無視天下各邦,大食人敗了,波斯人敗了,整個天竺的征服只是一個腳步的距離,而沒有山嶺的阻擋,也沒有大河的泥濘,有的只是他征服的腳步。

相信這一點的,不僅僅是戒日王自己,還有他北面的獵物遮其樓王。

在迎接尊貴無比的大唐秦王進入他的王城之時,高貴的遮其樓王一下保持著微微低頭的姿態,在看到大唐的軍勢之後,他知道這是一隻不比戒日王弱的國家。

進入主廳,沒等主人家招呼李元興徑直走到了主座之上。

這是一個很壞的習慣,被大唐貴族養出來的壞習慣。在大唐,除了大唐皇帝李二,與太上皇李淵之外,還沒有誰需要李元興讓出主座的。

正在思考玄奘這個人的李元興,有些不自然的就走到主座上。

這個動作,驚的遮其樓王宮的護衛心跳已經快要停止了,他們沒有動作,就是對遮日王的不忠,有動作就是挑起大唐的戰爭。

可讓所有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遮其樓王很隨便的坐在側面的次位上。

好在李元興這個時候反應了過來,自己重新站了起來:「抱歉,本王剛才走神了。」說完,李元興坐到遮其樓王對面的位置坐下,將最上面的主座給空了出來。

遮其樓王什麼也沒有說,從第一眼看到大唐秦王李元興之後,他就知道這個已經不是人上人那麼簡單的,傳聞是人間的神明也絲毫不為過。這樣的人,漠視著周圍的一切,可以說,沒有任何的東西可以入他的眼。

堆成山的禮物,僅僅挑了一塊小石頭。

這收的是心意,也是給主人面子。

坐下之後,遮其樓王再一次提到提到的想法,奉大唐為宗主國,而且港口的位置任由大唐選擇,而且還會划出相應的地方給大唐來的商人們居住,並且允許安排一些護衛。

李元興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側過頭對裴喜說道:「本王突然認為,戒日帝國應該消失了。」

「殿下說消失,自然一定會消失。」

李元興這才對遮其樓王說道:「你也不用開口借兵,也不用討要兵器。區區的戒日王,是到了他消失的時候了,一戰就可以滅了他。」

「尊貴的秦王殿下,戒日王擁有……」遮其樓王想勸說。

李元興輕輕的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說,因為爭戒日王有多強,並沒有多少意義。到了這個份上,用事實去證明一切就足夠了。

「遮其樓王,不用你一兵一卒參加作戰。你的兵卒去收拾戰場就行了。」

「敢問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您準備派多少人參戰?」

遮其樓王問過後,李元興卻沒有回答,而是對裴喜說道:「以本王的名義致電兵部,戒日王有六萬象兵,二十萬精騎,數量不少的步兵。問兵部,怎麼樣的配置可以完勝,本王要的是完勝,要考慮到山地戰與水域戰爭!」

裴喜聽完施了一禮退下去了。

遮其樓王知道,大唐有一種神奇的遠距離傳消息的器物,沒見過,可卻是聽說過。每一部都有精銳的軍士守著,這些軍士除了保護之外,每個人都包著自毀的心,一但有危險,就把自己與那器物同時毀掉。

看著裴喜出去,遮其樓王很期待大唐拿出的軍略方案來。

正事看來需要停一停了,李元興在隨口聊著一些風土人情之類的話題。

另一邊,大唐長安城。

兵部尚書候君集其實才剛剛回到長安,他去了西邊巡邊,他有一種感覺大唐可能要西進了,所以對西邊的邊鎮。

「候尚書,來自天竺的電報。是秦王殿下的署名。」有部下將電報送到了這裡。

候君集接到電報的第一反應,不是多少兵力可以滅掉那個戒日王幾十萬大軍,而是這次誰帶兵。煩的不是沒有將軍,而是這些將軍們已經太閑了,小的戰鬥全部都是副將、校尉級了,別說是大將軍,就是將軍都閑了。

自己的封地已經步入正軌,經營的事情,武將遠不如家裡那些商人強。

敲了敲自己的額頭,候君集輕聲說了一句:「去給神火衛、烈焰衛、雷霆衛那裡打個招呼,可能要出兵對外作戰了。讓他們多少準備一下,帶誰去,帶多少人去,兵部還需要考慮一翻,也要請示聖上的。」

那個副官接到命令卻沒有走。

候君集臉一沉:「還不速去!」

「候尚書,您沒有吩咐完,某不敢出門。這就等於明著說要開戰了,這三衛的距離跑起來怕是要半天時間,眾位大將軍那裡我怕被打的不能給尚書您跑腿了。」

這話不是胡說,候君集自己本身就頭疼的厲害著。

「罷了,告訴他們本尚書點將,最終還是由聖上決定。這一次出戰,……」候君集說不下去了,不知道應該先點那一衛了。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候君集竟然來了一句:「說本尚書請他們來打麻將,每人一百個籌碼。」

「得令!」這會副將才痛快的接令。

候君集卻是整理袍服,命人先一步去遞上牌子,他要見大唐皇帝李二。

當然,同時也派人去邀請中書令李靖,當然也少不房杜二相。

在兵部擺開麻將桌,幾十個將軍罵聲震天的時候,李二書房之中,房玄齡按了按案首:「聖上,此戰的問題不是在打仗上。也不是在後勤上,對外戰爭所有的封地就近無條件支持出征軍團。當然,這次敵人也沒什麼可打的。」

李二自然是明白這些。

那什麼戒日王,你高喊著自己很厲害無所謂,十年前大唐就敢和你一戰,現在大唐已經沒有放在眼中的敵人了。

房玄齡繼續說道:「聖上,利益如何分配,這可能才是候尚書不敢作主的原因。自然也是秦王殿下致電兵部的原因。」

「聖上,五郎怕是這次不想參與利益分配之事。」

李二心說利益,自己肯定是佔大頭的。

但其餘的利益呢,誰來負責分配,給那些小邦多少,給各封地多少的,給世家勛貴多少。打下之後,土地歸誰管理。

那裡太遠了,除非來回都動用飛舟,否則大唐直接管理不現實。

可也絕對不能交給遮其樓王呀,那土地面積聽說不比大唐小,人口也在近二千萬人。這樣的一個異邦將來一定大唐的敵人。

正在李二思考的時候,高公公捧著一封電報進來。

「聖上,秦王殿下又來了電報。」

李元興和遮其樓王一起吃了一個午餐,扯了些閑話,再告訴他整軍備戰,然後就回到了自己休息的地方,派人去再發了一封電報。

李二看著電報,這是李元興詳細的講了天竺的情況。

戒日那裡可以打死,然後分裂成幾十個小邦。但這時問題就出來了,遮其樓王勢力過大,佔了三分之一的天竺,怎麼樣讓其分裂才是安全的。或者表面上依然還是一國,但實際上卻創造一些不受他控制的地盤。

殺絕對是下下策。

一但開了這個口子,天下異邦誰還敢投靠大唐呀。

錢幣的控制只是一條路,還需要另一個雙保險的路。

用李元興的話來說,如果異邦之間不內鬥,就會聯合來斗大唐了。這句話的延伸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世家的各封地之間,如果不內鬥也就會聯合過來斗大唐皇族的。

這個問題,如果放在以前,李二肯定要問李元興的意思。

眼下李元興似乎已經不想管這些了,只是提出一些重點。

李二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去給天英閣說,就說朕說了,天竺這裡一定不能有統一的國度,所以要給分了,怎麼分,他們拿出一個意見來。朕有言在先,兵一定要立即派出,我大唐的威嚴不能弱了。」

高公公趕緊彎下腰,聽從李二的吩咐。

末了,李二又來了一句:「再告訴他們,都是大唐有身份的人,不要為了幾袋米這種小利去在天英閣吵個不停。」

天英閣!這裡沒有桌椅,沒有玻璃的水杯,也沒有任何尖利的物品。所有的東西都必須是圓角的,整個天英閣全部是地毯,然後喝水用的是精鋼的杯子,四周的柱子上全部給包了棉花,就是門上都包了厚厚的皮子。

這樣的軟包防火不好,所在房頂上又直接吊了至少五百個水瓶,每個水瓶可以裝水兩斗左右,就是怕這裡突然著火有危險。

天英閣去年的記錄,受傷一千四百人次,重傷十七人,至殘兩人。

李二現在一提到天英閣就頭痛,這裡整天就在吵架,為國事也吵,為皇家的事情也吵。為各個不同勢力的私利,也會吵。

否則怎麼可能會有軟包的會議大廳呢。

李二不想說,兵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