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大唐大航海 第八百七十四節 摩洛哥的財富

王大軍既然應下來了,崔燕燕帶著李摩出現的目的自然也達到了,欠身半禮就離開了。

崔老為王大軍倒上酒:「王將軍,秦王殿下給了一些意見。但眼下在這裡只是能夠自足,借著承乾皇子對付不列巔之時,爭了些港口的小錢,但要大發展卻不得路。」

王大軍皺了下眉頭,心裡問自己,能說嗎?能說多少?

沒敢立即回答,王大軍拉過老胡到了角落。

「老胡,你說這事情怎麼辦?」

「大軍呀,你光顧著練兵了。你可能沒有看清,李元興這些個兒子個個後台硬,他們將來自立一國相互開戰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李元興給他們劃的地方,絕對是戰略要地,要麼是與其他的封地相互壓制,要麼就是聯手開戰。」老胡是軍史館的副館長。

看的比王大軍這種純粹的軍人看的遠。

「給個主意?」王大軍試探著問道。

「讓我來!」老胡自信滿滿的。

重新坐下,位置已經變了,老胡坐在王大軍的位置上,向崔老一抱拳:「崔老伯,首先別亂動這裡的森林。第一步是聯合與打壓,聯合這裡的土著柏柏爾人,打壓大食人。大食人是外來者,他們早些年對這裡的土著下手有些狠。」

這一點,崔老也想到過,聯合一部分,打壓一部分。

只是沒有想到,聯合誰,打壓誰。

「然後,這裡有著最天然的牧場,羊絕對是一條好路子。而且這一片土地好好開發,十年之內,可耕種的土地至少在五百萬頃。」王大軍知道這裡後世有差不多接近一千萬公頃的可耕地,說一半是保守,也是現實。

崔家不是沒有研究過,但正所謂當局著迷。

「其餘的不多說,這裡的財富數之不盡。不用破壞自然環境,也有著足夠的財富。海里才是最大的,這裡擁有著最大的沙丁魚群,每年讓你們捕上幾十萬噸,海里都感覺不到會少些什麼!」

「沙丁魚?」崔老來了興趣。

「這種魚只能製作罐頭,連肉帶骨頭都是軟的,整條魚可以直接吃掉。至於說這罐頭怎麼製作最好吃,那就看工坊的口味了。」

老胡這麼一說,崔老連連點頭。

幾十萬噸是什麼概念,崔老心說,自己崔家也不過五百噸的漁船二十條,就算一條五百噸,二十條才一萬噸。更何況,下海打漁又不是出去就有,加上裝煤,水,以及其餘的物資,一船每個月跑兩次,能打回五百噸就不錯了。

看來這個生意可以作。

罐頭已經成為了大唐無論是軍方,還是百姓生活中不可少的東西。

大唐沒有冷藏手段,為了保存肉類,罐頭是第一選擇,也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大唐的罐頭桶已經分為幾個規格,最大的就是五升裝,也叫半斗桶。

然後依次就是兩升、一升、還有半升的三種。

所有的桶都比後世現代的那種厚,全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只有蓋子是強壓上去,每一次破壞的只是蓋子,可蓋子比桶好製作多了,衝壓機一天可以壓出幾萬個來。

每一個鋼坊都不可少的業務就是製作罐頭桶。

百姓買罐頭,是連桶算錢的。如果再來買的時候,有完整沒有損壞的桶的話,那麼就會扣除桶的價錢,所以百姓們在吃罐頭的時候都會將桶保存的很好。

摩洛哥還有什麼?

石油呀,這裡有六十億噸的儲量,可李元興並沒有在大唐大規模的使用石油,所以王大軍不會提,胡軍更不會提到。

「這裡有三寶,其餘兩寶不能說,要看秦王的意思。但有一樣,叫磷酸鹽。絕對是好東西,礦區地點秦王肯定知道。而且用處之大,將來肯定超過煤了。」胡軍又提到了一點,不過他沒有再深入的講,只是把問題又推回到李元興身上了。

三寶!

原本以為煤礦就是一寶了,誰想來煤礦竟然不算。

至於那個什麼鹽肯定不是吃的鹽,既然是一寶的話,讓崔燕燕回家去討要就可能要到。

「老朽感謝!」崔老長身一禮。

有僕役抬來一口箱子,滿滿一箱打好捆的金幣,清一色的大唐一兩金幣。這一箱少說也有幾千枚。「些許禮物,還望王將軍笑納!」

「不,不要!」王大軍趕緊拒絕。

崔老想繼續再說,老胡搶先一步說道:「這些東西是好東西,但我們不能要。真的想要的話,李元興……,秦王那就有。我們不能要,今個只是開口說了幾句話,說好是給元興兒子的見面禮,再收下這個實在不行。」

「可是……」崔老認為這是崔家的心意,不收似乎心裡過意不去。

更何況,下次再開口,怕是不容易了。

「不要錢,打仗之前有人地方想去轉轉。」年齡最小的,今年才三十多歲的中校開口了。看到眾人的視線都盯在他臉上,趕緊說道:「卡薩布蘭卡!」

「好呀!」眾來全部來了興趣,這個地方當真值得一去。

卡薩布蘭卡在那裡,崔老自然是不知道的。

「卡薩布蘭卡只是一個故事的名字,正就在這裡不遠的地方。當地人應該叫這裡為達爾貝達。是海邊一個港口城市,距離這裡差不多二千里之內,坐船的話應該一天一夜就可以到,那裡有著純白色的沙灘,美麗的風景。」

崔老聽到二千里,心裡就感覺有些小麻煩,因為那裡不是他們的地盤。

王大軍在旁邊小聲的說道:「那個地方,將來絕對是北非最重要港口之一,要佔早占。數城一線,才是最強的防禦體系。」

崔老心裡一百個感謝,論戰略他絕對是相信王大軍的。

次日,一條船專門用來送王大軍等人去旅遊,船上僕役、侍女,衛兵足足派了二百多人。為了防止那裡的土著不和,帶著各種貨物也裝了一百多噸。

送王大軍上船,崔老趕緊去找崔燕燕。

「燕王妃……」崔老把王大軍的話一講,崔燕燕卻是一副一切盡在掌握中的神情:「叔公,凌葉再說出身低,可生下的兒子也是秦王之子,再說是庶生。討要一座港口城市還是可以的。還有莫晨的女兒,以及我肚子懷的女兒,將那片地方討來也不是不行,但僅憑我們一家怕是只有海邊這一線。」

一老一少面前就掛著地圖,什麼地方有綠色,什麼地方有河流,人口等,崔家早就把這周邊三千里摸了一個清楚。

崔老點點頭,崔燕燕分析的他細想之後,絕對合理。

「咱們崔家的幾個娃子,所有功勛都用在了換內陸那些水草豐滿的土地上了。想要再擴土千里,那麼至少需要一位軍中的公爵家,眼下公爵級的武將沒有領封地的幾乎沒有,那只有在往下找了。」

「用錢換!」崔燕燕提議道。

想擴大封地,就要用巨額的資金去換,有人計算過,如果一下子拿出那巨額的資金來,封地就不用發展了。可如果借了錢莊的錢,算上利息的話,新增加的封地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可能收入都用來還錢了。

崔老還有些猶豫。

崔燕燕可是跟著李元興五年多,快六年了。孩子都快兩歲了,自然從李元興身上學到不少。更何況,她還專門給武曌打了一段時間的下手,也學到不少。

「叔公,如果王將軍說的不錯,每年就按二十萬噸沙丁魚計算,每噸我們製作成罐頭,少說也有十貫錢的利。二十萬噸,就是二百萬貫。這是純利。」

崔老動心了,就拿五年的沙丁魚收入換取那塊封地,再往內陸延伸千里,絕對是值當的,封地的稅不是問題,就是賠上一年兩年的也絕對是值當的。

「那某與族老們商量一下,如果可行,就辦!」

「正好,燕燕也要回家去了,出來時間太長了,殿下縱然不怪罪,也不能失了婦道。」崔燕燕就是記掛著這塊土地,所以才親自過來看看的。

現在這邊基本上已經穩定,自然是要回秦王莊去的。

李元興現在身在小島,根本就不可能離開,每十天會有專人送來所有的信件、情報、表章的抄錄件,以及大唐各州府一些新鮮有趣的事情,當然還有拜帖。李元興見與不見,得到結果也排在至少兩個月之後了。

能擁有特權,在每十天一次李元興打開小島大門的時進出的人,一隻手掌就可以數過來。

當然,家人例外。

崔燕燕回來的時候,正好遇上盧秋雨帶著孩子準備離開。

兩女面對面站在沙灘上,似乎也沒有了最初的那份親近,不是陌生人,卻明顯有著一層隔閡。還是盧秋雨先開口:「燕燕姐更喜歡封地,還是秦王莊?」

「秋雨你呢?」崔燕燕反問了一句。

盧秋雨淡然一笑:「我喜歡秦王莊,但我不得不帶著孩子回去。無論是為了我,還是我們盧家,或者是這個孩子。我都沒有得選擇。」盧秋雨說到這裡,靠近了崔燕燕一步,小聲說道:「你認為,五郎沒有實力對付我們七家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