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大唐大航海 第八百四十一節 再巡邊

李元興提到要把遊戲圈畫大一些,可怎麼畫大,李元興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方案。

李二追問起來之後,李元興卻反問了一句:「皇兄,邊疆如何?」

「邊疆呀,應該不錯,沒有接到任何不好的消息。」李二想了想最近看過的表章,很輕鬆的回答著。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二突然很自豪的笑了:「五郎,工部那邊研究的新型組裝屋已經可以用了,有些個地方已經用上,五郎去年新年有過巡邊,今年可以放在正月里再巡邊去看看,朕也打算借這個機會出去轉轉。」

李二去年的巡視計畫因為洪水,因為倭島而取消。

「那麼,第一站?」李元興問道。

「木河谷!」李二說的這個地名李元興完全就不知道在那裡。

還是武曌給小聲的解釋了:「就是牡丹江。」

李二有種說走就走的性格,次日就安排了飛舟準備出行,大唐不比前幾年了,現在長安城的物資豐富,可以隨時裝滿幾萬架次的飛舟,只是給十架飛舟裝上食品,衣物,書信之類的物品,只是裝的過程花時間,物資太多了。

長安城中最流行的罐頭是什麼?

秦王府特產,午餐肉!

用肥肉、打的粉碎的肉,還有澱粉、糖、鹽、香料之類加工而成。李元興不願意吃的原因是,後世製作這種午餐肉實在在添加劑太多,而且肉的來源也不好說,讓人實在是不放心。

大唐這裡卻有嚴格的標準。

分為士、軍、民、奴、異五個種不同的級別。

士這一個級別,用的是上等的精肉,細細的切成小丁。然後也是上好的板油加上澱粉的。

軍與民的兩個級別,其實差別不大。用的肉都一樣,必須是一等肉打碎的。

差別在於配料,用鹽、糖的比例,以及澱粉的比例。軍用品被要求,只能使用玉米粉,其他任何粉都是不合規矩的。

奴就是二等碎肉了。異這個級別對外沒有人知道,只有大唐的監察部門清楚這個級別的存在。說的直白一些就是往外賣的,或者給外族的奴工吃的。當然,有時候也會把奴與民兩個級別貼上漂亮的彩印標籤,然後拉到南洋去,掙南洋貴族的錢。

會不會有人作假。

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會有人鑽這個空子,想盡一切辦法為了多掙一些錢。

但代價卻是巨大的。

輕則勞役十年,重則全家為奴,更嚴重者甚至是被殺頭。而且還有連座制度,工坊之中作工的工人,明知這一家違規而不上報者,算次犯。

飛舟起飛,李嵐姍不去,武曌也不去,七位王妃也沒有一個人去。卻打發了好些個侍女陪著李元興。李嵐姍與武曌不去,是因為那裡實在太冷了,冷到讓人發瘋。七位王妃不去,因為她們要給自己的兒子多爭一些噸位出來。

飛舟速度已經有了提升,五個時辰,從長安就飛到了被李二稱為木谷的地方。

木谷,這裡原為靺鞨一族的聚集地。這裡是也是河谷盆地,因為牡丹江在此時被當地上稱為穆河,所以這裡也被稱為了木谷。

靺鞨一族的大貴族基本上都搬到中原地帶,其中幽州、雲州、沂州是首選,也有少數來到長安定居。木谷的唐人大約佔全部人口比例的三成半,如果加上駐軍,則差不多達到了四成。

一個在長安窮苦的農民,在這裡就是超級大地主。

坐在飛舟上,李二對李元興說道:「五郎說這裡遍地是寶,果真沒有錯。黑色的土地被司農寺鑒定為超一等土地,這裡去年的玉米為八百萬擔。大豆為一百二十萬擔。還有那在長安賣到天價的米,也是這裡種出來的,可惜一年只有不到二十萬擔。」

「他們走的是河運,然後在海參威出海吧!」李元興猜測著。

「對,所以玉米這類的都是當地人吃掉。然後給港口供給。這裡氣候極好,李淳風來這裡推算過,這裡是一處龍興之地。南有溫熱之氣,可擋住了北來的寒氣。不出千年,這裡必有真龍生。」

李淳風厲害呀。

可這個問題,李元興沒有多說什麼,差開話題:「這裡也是極苦的。」

「是,嶺上的哨所果真是極苦的。」李二很認同的點了點頭。

飛舟直接從木谷上方飛了過去,繼續往北,既然是巡邊,肯定要先到邊境上看一眼去。

「聖上,殿下。按唐兵部記載,翻過那道嶺,雪嶺之上就是最北的哨所。再往北,就是黑水靺鞨領下,那些不服王化的半野人。還有一些是藍眼的野人。不過聽靺鞨部首領說,那些野人騎術極好,長的也比唐人高大許多。」

李二聽著有趣。

那位臉上都戴著面具,屬於帝國安全司的校尉繼續說道:「聖上,殿下,因為語言不通,他們自稱是雅庫,所以我們就叫他們為雅庫人。」

正說著,飛舟就已經到了那哨所的上方。

白雪皚皚的山頂之上,有一處用木頭圍成了兵營。

飛舟在這山頂根本就沒有辦法降落,只能用懸停的方式停在兵營上空。

護衛先下去,然後才用吊籃接李二與李元興下飛舟。可李二卻站在飛舟的門口一動不動的看著,李二是大唐皇帝,誰敢去問一句你為什麼不走,所有人只能默默的等待著,一直到李元興在旁邊輕聲說了一句:「皇兄,扶穩吊籃!」

「恩!」李二微微的點了點頭。

李元興站在剛才李二站過的位置看著,卻是沒有看到什麼特殊的東西。

下了飛舟,李元興才看到李二竟然站在往北的一個木欄旁邊。此時李元興總算明白李二看的是什麼?

是人,是一個哨兵,身上穿著白色的棉袍,然後掛了許多干樹枝的士兵。

走近一些,聽到李二在問:「身上為何要掛樹枝。」

李二已經問了三次,可那士兵卻依然一動也不動的站著。一直到這哨所的長官一身單衣狂奔著出來號叫著:「命令,回答問題。」

「是!掛樹枝是因為這裡有鷹,看到活物可能會攻擊。」

那隊長就跪在雪地里:「請聖上恕罪!」

「回去穿上衣服再出來,唐軍鐵律當職不語,軍律在前,他無錯!」李元興在旁邊揮手示意那隊長先回去,不要打擾了大唐皇帝的興緻。

李二退後幾步,盯著那張年輕的臉,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不是擺出來的,因為這裡沒有電報機,李二突然要來這裡,從木谷走到這裡也需要兩天時間,運送補給則需要三天,而且還不能是下大雪的時候。所以不會有人通知這裡的哨兵,這不是擺樣子給自己看的。

身在邊疆,還有大唐軍人的鐵律在,李二非常的滿意。

「你多大了?來這裡多久了?家是那裡的?」李二開口問了一句。

「十七。大唐皇家學院兵學院預科一年級,長官有令,不懂兵,不知兵,如何領軍。所有學員被派入各軍,嚴格按各軍條例,一年之後再可回長安繼續學習。」

似乎有這一條規矩,李二也不太清楚皇家學院是怎麼上課的。

那隊正穿整齊又出來,被帶來了李元興面前,行了一個軍禮後說道:「報告殿下,我們哨卡因為苦寒,所以半個時辰換一次崗,這會已經到換崗時間了。」

「你們要作什麼,就作什麼!不用因為聖上與本王在這裡就影響到你們,去吧。」

換崗!

李二自然是見過禁軍換崗的,但哨卡換崗是怎麼一回事,李二很有興趣。

後退了幾步之後,那位帝國安全司的軍校將一個捲軸交給了李二。

打開一看,這是軍中條例,正好就是明哨位換崗的規矩。

一個臉上帶著笑容,剛才在屋裡打算贏了錢的小子正在兩個人的幫助下套上那樹枝外套,然後戴上厚厚的手套,然後是套上那不知道是什麼製作的,很厚重的大靴子。

配刀,長槍。

當裝備齊全之時,他臉的笑容已經完全消失了,變成了一種極為嚴肅的神情。

靴子很重,一步步的走到正北的哨崗前:「十七號崗,你崗內可有異常,你可有……」

連續的問了五個問題,在得到回答之後,兩人輕輕的一擊掌,然後交換位置。接下來,那個剛才在崗上的年輕人問道:「你可保持精神,可吃過飯,你可有……」又是五個問題,無非就是你是不是可以完成這次任務之類的。

得到答覆之後,原本崗上的年輕人這才慢慢的走到屋間,讓人幫著把身上套的干樹枝拿走。這東西能不能防著鷹,李元興不知道。但李元興更相信,鷹沒事幹也不會去攻擊人吧。這種事情,李元興不會多說什麼,畢竟是這裡的傳統。

「這個要賞!」

李二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

「賞,理由是什麼?」李元興在旁邊也問了一句。

是呀,賞的理由是什麼?他們只是按軍規在作事,作的很認真。可你不能說,只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