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軍民齊心抗蝗災 第四百六十八節 神奇的火

不可什麼?

官員們說不下去了,那怕是口才最好的官員也說不下去了。

不可以身犯險嗎?

這話就等於是對上天的大不敬,你在懷疑上天的嗎?

或者說,不可相信李元興,或者說不可相信上天這烈火的考驗,敢說這話的人肯定是瘋子,這話出口怕是整個大唐天下都容不下他了。

李元興則面帶微笑的站在那精鋼的檯面上。

李二也緊張,因為他就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弒兄殺弟,上天難道不會責罰自己嗎?

這時,大屏幕上的鏡頭轉到了李二臉上,李二臉上不是猶豫,而是一種堅決。

這種堅決來自於他對李元興的信任。

「皇兄,不可錯過時辰!」李元興眼看天就要大亮,趕緊催了一次。

「眾卿退下,朕自問對得起天地,對得起大唐百姓。」李二說了一句之後,看臣子們還在猶豫,立即大喊一聲:「退下,爾等在懷疑上天的公正嗎?」

李元興也趕緊說道:「閑雜人等退離三十步之外!速退,錯過時辰是大不敬。」

一眾官員小跑著跟下了,長孫皇后感覺自己的心都要跳出來,在那火焰之下真的可以活下來嗎?李二隻是一個凡人,能跟李元興這個天上的星君相比嗎?

長孫無忌,房玄齡,秦瓊等人也都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秦瓊回想當時李二受尉遲恭那一鞭之時,也遠不如此時驚險。

在李二上台的時候,李元興也準備下去。將手中的氧氣面罩在李二示意了一下:「皇兄,切記,切記。眼看火起,必須捂住嘴,只能呼吸面罩之中的氣,絕對不能失誤了。否則,就沒什麼後果了!」

李二重重的點了點頭,此時他的心才完全的放了下來。

李二相信,就算有什麼,李元興也幫他擺平了。

這時,長安大競技場外圍,圍觀的百姓也不知道是誰先開的頭,如同風吹麥流一般,一片一片的跪倒在地。

百姓們跪了,官員們也都跪下。

這是祭天,這是大禮節,就算大唐不興跪禮,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跪代表著對天地的敬畏。

還好武曌不在,大唐的人不可能看穿李元興的這個火焰,但武曌卻懂。

外部是加壓,並且有氧氣助燃的強力火焰。而除了外部這一圈之外,裡面是低溫火,也不過就是四五十度,會感覺到熱,但是不會傷人。

只是這種化學火焰有毒,所以李元興準備了氧氣面罩。

李元興下了台,距離那鋼台也有二十多步遠,轉身背對百姓們的視線,長身一禮。

瞬間,那鋼台之上火起。

李元興看的清楚,李二倒是動作不慢,快速的將氧氣面罩扣在臉上。然後從背後拿出玉璽放在手上。因為火焰的原因,其他人是看不到這個小動作的。

李元興沒有示先說過火,他就是要讓世人看到李二真實的表情。

但卻讓李二演練過扣面罩和拿玉璽出來。

這時,天空中出現一道光柱。是從天空射下的,還是從地面射上去的,自然是沒有人看得清楚,光的速度不是肉眼可以看清的。

一個閃著光芒的亮點從天空飛速的落下,因為太快,所以一閃而過。

李二的火焰比李元興的時間還長一些,大約有十八秒左右,在火焰退下之後,首先看到是一隻大盧花公雞從鋼台上飛下,然後幾隻蝗蟲不知道從那裡跳出來,那雞追上蝗蟲,幾口就將原本就被剪掉一半翅膀的蝗蟲吞下。

陸毛鋒眼尖手快,指揮早就安排好的親衛將雞將入金籠之中。

這時,大屏幕上才將鏡頭聚焦在李二的手上。

近十萬雙眼睛盯著李二手中的物品,卻見李二將那物件翻了過來,在張白布上用力一印後,將手中玉璽高高舉起。

「吾皇,受命於天,大唐盛世萬年興!」李元興運足氣高聲喊著。

巨大的屏幕上出現的就是那玉璽,然後又切換一次那塊白布,百姓們認字的不多,小篆體更是沒幾個人認識。

但士子,士族,世家,官員們卻認識。

跪了一地的官員跟著齊聲高呼:「吾皇,受命於天!」

緊接著,百姓們也跟著高呼起來,十萬人的震天高呼,整個長安都在鎮動著。

長孫皇后喜極而泣,幾乎都無法站立。秦王府的舊部們更是扯足了嗓子在喊,就是世家門閥的官員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有些激動,同樣在大喊著。

李二激動的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整個人都在發抖,只是高高的舉著那枚玉璽。

終於,名正言順了。

就在這時,當李二把感激的目光投向李元興的時候,卻看到李元興竟然沖自己作了一個鬼臉,沒等李二反應過來,就聽李元興說道:「上天認同皇兄,但也有啟示。有妖蟲作亂,上天派卯日星君降下賜福,百姓多養雞,自然可以剋制蝗災。」

李二心裡想罵人,李元興在這個時候,應該先推高皇權才對。

不過想一想,李元興就是這樣的人,心懷百姓誰能說他不好呢?

正讓李二無語的一幕出現了。

李元興用濕巾擦了一下臉,竟然說道:「皇兄可以離來烈焰台,立即撤去檯子。接下來的祭天大禮請禮部王尚書接手,本王這個……」

李元興竟然還理由都沒有想好,竟然在這樣的地方還胡扯了一句:「本王要下去寫下大唐這一年的大小事務,藉由烈焰台傳上天庭,以便賞善罰惡。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有錯願悔過者,受些懲罰也是應該,但上天也會賜下改過的機會。」

李元興說話的時候,只是打眼色叫陸毛鋒這些人快速的拆走鋼台。

這個留在這裡時間越久,就算大唐的人不懂高溫火,低溫火什麼的,萬一讓看出破綻總是不好的。

當著十萬百姓的面,李元興竟然就這麼離開祭天大典了。

要知道,這祭天才剛剛開始。

「他走了,也省心!」李二這話純是自我安慰。

他今天才是最大的贏家。

李二注意到,上至皇族宗親,世家門閥,下至寒門官員,普通百姓。這些人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同了,他們的眼中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種謙卑。

李元興可以離開,但秦王妃們卻不行,只是秦王妃們對於祭天這樣的事情,懷的是對天地的敬畏,對天地的虔誠,她們認為留下就是一種榮幸。

就在李元興回到秦王莊,把鋼台以及所有的配件,包括氣瓶等物鎖進守衛最禁嚴的倉庫之時,長安城皇宮之中,李淵聽到祭天的消息之後,立即就坐不住了,趕緊更衣備車,他要親自去感謝天地。

事實是什麼,他不關心。

他現在只是知道,李二作的沒有錯,天地都沒有責怪,並且賜下自己找了十年都沒有找到的傳國玉璽。

這就代表著中華正統呀。

「陸毛鋒,本王這裡的守衛你叫可靠的人守著,祭天結束之前任何人不得打擾。你親自去長安大競技場,也順便告訴那裡戒備的各兵衛們,會場的維持一定要作好,百姓來的時候排隊進入,離開的時候也要有順序,不要出現混亂。」

陸毛鋒聽李元興吩咐,恭敬的點頭:「某明白!」

「然後悄悄的告訴秦將軍,讓他安排人,百姓們的反應,朝臣們的反應,都要留心了。」

「某明白!」陸毛鋒再次鄭重的施了一禮。

李元興這才揮了揮手:「去吧,本王需要休息並且安靜一會。」

陸毛鋒出去了,李元興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點上一支煙,泡上一杯茶,然後打開電腦戴上耳朵,放了一個電影大片,懶懶的靠在軟椅上。

李元興心想著:事情玩到這一步,其餘的問題就看李二怎麼搞了。

大唐這邊終於可以輕鬆幾天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在秦王莊里把五百噸級的衝壓機弄好,然後再加上蒸汽動力。來自現代的可以打幾百萬枚硬幣的超硬合金模具到了,就可以鑄幣了。

李元興鬆了一口氣,可祭天現場上李二卻是精神高度集中。

傳國玉璽已經擺在祭台上,李二現在要作的,就是展示自己皇帝的威嚴,這個不僅僅是對大唐,也是讓躲在人群當中,沒有被邀請觀禮的異邦使節們好好的看一看。更重要的是,李二要面對的是世家門閥。

李淵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裡,就飛馬趕到了現場。

大唐太上皇出現,更是讓祭天現場達到一個新的高潮。

可就在長安城之中,活了六十歲,經歷了半生磨難的蕭皇后卻被嚴密的封鎖著消息。這一處的宮人,太監,禁軍都是精心挑選的。

他們知道什麼可以聊,什麼不能說。

李元興不敢想,萬一這個蕭皇后說了一些不應該說的話,會如何。

先封鎖消息一年半載的,到時候她無論說什麼都沒有意義了。

而此時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