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易外傳 (九)之七夕東沙傳說

七月七日陰雨綿,相隨佳人伴纏綿。

望眼欲穿三生起,五行之外似神仙。

我欲乘風同歸去,怎奈迷途不能返。

淚灑滴落心凌亂,七月七日是晴天。

轉眼到了七月七日,牛郎和織女相見的日子。

今年的七月七日彷彿與去年不一樣,同樣與許多年都不一樣,因為前面有兩個六月,兩個六月太漫長,又讓牛郎織女仇恨了一個月的相思之苦。

小時候,總記得在七月七日這天會下雨,所以老人們總是告訴我,這一天是一年之中的雨節,今年同樣不例外,依然是細雨蒙蒙,還帶著一絲絲的涼意。

後來,隨著自己慢慢長大,對這一天也有了不同的概念。

更為重要的是,就是七月七日這一天,已經不再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甚至讓我發現了很多已經埋藏在歷史深處的事情。

熟悉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的老家在東沙,在中國歷史上,這個地方並不是很有名,但這個地方卻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就近現代來講,東沙也是一個戰略要地,地勢奇特,可守可攻,四通八達,如果你隱藏在東沙,除非翻個底朝天,否則根本不可能發現你的蹤跡。

東沙向南三四公里就是著名的常山,當年蘇軾蘇東坡密州出獵的地方。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常山,常山趙子龍的常山,也算人才輩出,不然蘇軾也不會在這裡寫下「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等千古名句。

東沙向北大約五公里,便是更加著名的馬耳山。

當然,在文化底蘊上可能馬耳山要比常山名氣稍稍弱一些,但在我們東沙當地,這絕對是第一名山。

傳聞有一匹駿馬,修鍊了一千年後去玉皇大帝處討封,玉皇大帝沉默不語,卧身而眠。馬沉思良久,似乎參透了修鍊的真諦,忘卻了自己是匹渾身烈焰飛騰的駿馬,忘卻了自己的興衰、毀譽、苦樂,就此伏在地上一動不動,卧伏一千年後終修鍊成正果,全身凝固成了一座千巒起伏、奇峰秀美的山脈。

這便是馬耳山,曾幾何時,公冶長、姜子牙、張擇端、趙明誠、劉墉、竇光鼐、王盡美、王統照、臧克家、崔嵬、王願堅、李仁堂……這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都曾經在馬耳山上留下腳印。

其實,前面這些都不重要,似乎也與七月七沒有什麼關係。但看似沒有關係,其實都藕斷絲連。

今天,我著重要說的而是馬耳山上的一眼神泉。

相傳,姜子牙封神後,經常在馬耳山與眾神聚會。為了造福百姓,眾神齊力開鑿了一眼泉,據說喝了這個泉水可去除百病延年益壽。所以,後人就稱這個泉為「神泉」。

於是,就在不知道哪一年的七月七日,原本沉睡已久的神泉突然開眼,無數泉水噴涌而出,沿著馬耳山由南向北順勢而下,人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過好奇的眾人跟著這縷泉水一路狂奔,一直來到東沙這個地方。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家人,非常非常貧窮,父親帶著兩個兒子相依為命。

兩個兒子的母親死得早,是父親一把屎一口尿的將兩個兒子餵養大,那一年大病父親患疾,一路西去。

父親死後,因為沒錢,根本沒有地方埋葬,何處埋白骨?

他的兩個兒子自己動手扎了一個架子,兩個人抬著他們死去的父親,順著馬耳山道一直走,為了盡孝心,他們堅持不放下,除非綁架子的繩子斷裂,否則他們就會一直走下去。

足足走了三天三夜,在一出山巒的盡頭,在筋疲力盡之下,繩子終於斷裂。

兩個兒子知道這或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當即將父親放下,想要動手在原地將父親埋葬,但是正好在他們的正前方發現一個洞,兩個兒子當即就動手順著這個洞挖,沒有工具也只能用手挖,結果竄出一匹白狼,接著,就噴出了白花花的水,水很急很大,但等兩個兒子將父親放進去之後,水就慢慢變小了,據說,那白狼就是他們父親的化身,而且從此,東沙再也沒有缺過水。

東沙之中有一條小河,這縷泉水正好流入這條小河之中,順流而下,奔騰入海。

那一年我不足八歲,不過已經有印象,那一年恰逢天大旱,整條河水幾乎都已經乾涸了。

這縷泉水算是救了東沙數百人的性命。

老人曾經說過,東沙這條河裡出現過方圓兩三丈的神龜。

那一年大旱,原本河水之中的魚卻一條都沒有出現,怪就怪在這個地方,水乾枯了,卻沒有魚,那原本的魚去了什麼地方嗎?如果說死亡,那也得有屍體啊!

但是,還有一個更加古怪的事情,那便是在最後的一個小水坑之中,卻出現了一隻大烏龜。

其實也不能算是水坑,只能說是一個低洼處,甚至於只是一攤淤泥了。

這麼大的烏龜誰也沒有見過,大家也不敢動它,村裡的人都稱它為神龜。

最後,正是靠著這縷泉水,神龜才得以存活,最終神龜也不知去向。

後來,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們都說這是姜子牙的坐騎,姜子牙位列仙班的時候將他的坐騎留在東沙鎮壓氣運,更有傳聞當年姜子牙還留下一句話,說東沙早晚會出現一個大人物。

還有一個是關於東沙河裡的神龜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在東沙小河裡有一個神神龜,他保佑著東沙的子民,而當時東沙有兩個奇人異士,一個好一個壞,壞的奇人異士想把神龜賣給縣太爺,藉此發財,結果多次被好的奇人異士制止。

但終有一天好奇人異士被壞奇人異士給害了,晚上壞奇人異士就帶著很多壯漢來偷神龜,結果,神龜太沉,他們搬不動。

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神龜就被他們搬出了東沙小河,可是沒想到,神龜離開東沙小河之後,河水上漲飛快,把壞的奇人異士和壯漢也給吞了,浪很大,水很急。從此以後,神龜就真的不見了,無論人們怎麼打撈都找不到,東沙也從一個人傑地靈之地,慢慢衰落。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就在常山和馬耳山的中間,除了東沙有條河之外,東沙這條河上,還有一座古老的大橋。

而我今天所說的重點,就是這座大橋。

根據歷史記載,牛郎織女在七月七日這一天都會相會,所有的喜鵲都會集結,為他們搭建一座橋——鵲橋相會。

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一點,這一天的喜鵲並沒有減少,根本與平時沒有區別,但如果你非得較勁的話,那我也只能告訴你一個事實,那就是在七月七這天容易下雨,導致喜鵲也不會隨便外出。

所有事實都證明,鵲橋相會其實並不存在,或者說,所謂的鵲橋並不存在。

那麼,既然鵲橋不存在,那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也是假的咯?

不是,雖然沒有一座鵲橋來溝通他們雙方的阻礙,但在這一天,他們也會在一個地方相會,而這個真正的相會地點,正是東沙大橋。

你以為這一天下雨是因為牛郎織女相思之淚嗎?錯了,他們的眼淚,早就在除了這一天之外的三百六十四天全部都流幹了,在這一天,他們只有喜悅與激動,而不是以淚洗面。

七月七日之所以下雨,而是讓他們洗刷眼睛,將大地上所有的塵埃都洗滌清澈,讓東沙大橋出現在他們眼中,他們也好找到能夠彼此牽手的路途。

還有人傳聞,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所以牛郎織女看似每年的七月七日相會,一年一次,其實他們每天都能見一面。

其實,這就是傳言的錯誤,王母娘娘既然做出懲罰,又怎麼會讓他們如此輕鬆的天天見面呢?

其實,這也就意味著隔斷或者關押他們的地址並不在天庭,而是在人間,只有人間才是真正的一年一次,一年就是一天,而絕對不是天上一天。

再返回來說那頭神龜,東沙河裡的神龜(姜子牙的坐騎),在東沙河裡並不是什麼鎮壓氣運,而是王母娘娘授意來監視這兩個人的。

王母娘娘的意思也很清晰,相會可以,但不能做出格的事情來。

也就是說,雖然他們是每年見一次,但不能做一些快樂的事情,當年你們有了兒女也就罷了,但這都是仙家的道統,都是天庭的氣運,不允許再次泄露,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始終都沒有新的孩子誕生。

但神仙也有打盹的時候,更何況是神龜,它更加的嗜睡,有時候一睡就是千年,所以在七月七日這天,他並不一定能醒來,而有些時刻,他睡過去並沒有親眼見證牛郎織女在相會的時候做了什麼。

那麼,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呢?我想,大部分人都能猜得出來,男女那麼長時間沒有見,第一面要做什麼?而且還是一年一次?誰能忍得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