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西南軍閥 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年中國學會

在北京,曾琦興奮的找到同鄉李璜,指著報紙上的圖片,興奮的說道:幼椿,我們這位青年督軍,出手不凡啊,大快人心啊。

曾琦,四川隆昌人,1892年生,1918年,與李大釗等人發起成立少年中國學會,後來因在蘇俄態度上不同,先後與李大釗、周恩來分道揚鑣。周在法國成立黨支部的時候,曾也發動支持國家主義的人士,成立民主黨。

民主黨曾經是僅次於國民黨、共產黨之後的第三大政黨,在國民黨政權失敗,政府遷台後,逐漸凋零。但也曾為台灣開放黨禁、實現民主做出貢獻。

但由於主要成員來自西南地區,在台灣實現選舉後,逐漸退出主流民意舞台,淪落為一個小政黨。

李璜,生於1895年,四川成都人,為少年中國會骨幹,後來與曾琦一起組織學運,頑固堅持國家主義。

兩人看著報紙,拿出與家鄉朋友通信,越看越過癮,這個楊興,堅持和諧社會,堅持強軍富國殷民民主文明。

就在這時,同為少年中國學會的領導與骨幹的李大釗、王光圻、張聞天、沈澤民、左舜天趕過來,商量如何營救進步學生。

當曾琦將報紙遞給李大釗看的時候,李大釗不以為然,笑道:昭宗,中國問題乃一世界問題,若要救中國,須參加世界革命。

昭宗,現在世界革命已經到來,中國要對外擺脫列強壓迫,對內擺脫軍閥殘酷統治,必須剷除國內一切階級,參加世界革命啊。

這個楊興,雖然非常進步,但畢竟是一個軍閥,對他,我們可以利用啊。

曾琦不以為然,雙手拿起報紙,爭辯道:將中國命運寄托在蘇俄身上,本身就靠不住啊。任何國家,都是以本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為前提。所謂的國際主義,根本不存在嘛。

李守常當即據理反駁,聲言蘇俄正在醞釀公平對華的「加拉罕宣言」

曾琦懷疑道:守常,你用腦袋好好想想,這些土地,中東鐵路,現在根本不受蘇俄控制啊,他們在做順手人情啊。

守常,你用腦袋好好想想,在未來,若是他們控制了這些土地,控制了中東鐵路,還會將這些權益交給我們嗎?

如此雙方再次發生激烈的爭論,正如曾琦與李守常多次書信往來那樣,爭論不休,一個個引經據典,反駁對方觀點。

到最後,爭論擴大化,大家都參與到爭論雙方,張聞天,沈澤民支持李守常的國際主義,李璜、左舜天支持曾琦的國家主義。

而同樣來自四川溫江的少年中國學會發起人、執行部主任的王光圻一面勸自己幼時同窗李璜等人,一面勸李大釗等人。

王光圻,四川溫江人,少年中國學會發起人之一,毛澤東、張聞天等人都是他介紹加入少年中國學會的,後來旅居德國,主要從事學術研究。

在1936年,44歲的王光圻憂勞成疾,病逝於德國波恩。毛澤東在北京的時候,兩人來往甚密。建國後,毛澤東曾兩次囑託陳毅元帥返川時探詢王光祈家屬的下落,當了解到王光祈已無親屬存世時始肯作罷。

雙方互不相讓,先是口頭爭論,後來愈演愈烈,正如方冬美回憶那樣:當時如有手槍,恐已血流成河亦。(歷史上,雙方曾經在1924年在左舜天寓所爭論)。

最後大家都筋疲力盡,紛紛離去後,看著李大釗的背影。

曾琦紛紛不平,經過半天討論,大家決定分頭行動。

由左舜天繼續留在北京,團結少年中國學會的同志,與李守常他們做鬥爭。

李璜率領幾個同志,回到四川,眼見為實。

曾琦則與幾個同志遠渡重洋,看看李守常所說的世界革命。

在一番計議之後,半個月後,李璜等人坐著火車,沿著平漢線到達武漢,準備坐船,沿江而上,到達重慶。

但一到碼頭,李璜大驚,須知1913年離開四川到上海求學,在這川江上,隔幾天才有一艘洋人的客輪,船上不但髒亂,而且異常擁擠。

想不到短短6年時間,這川江航運竟然大為改觀。6年前,這川江航運是洋人的天下,現在絕大多數船公司都是國人所開,每天直達重慶的客船竟然有三班,到荊州、到益州、到萬縣那當然更多了。

此外,坐船的費用可降低了不少,6年前從重慶到武漢,可要了15個大洋,現在可只要10個大洋了。

坐到船上,李璜更是吃驚,300噸的客輪,上面足足有500多人,可以說毫無空位,原來以為川江水運這樣發達之後,應該船位不是那樣緊張。

船上雖然還是非常擁擠,但是船上衛生比6年前乾淨多了,大家一個個滿臉堆滿笑容,看著滾滾的江水,指著身邊不時駛過的貨船。

除此之外,再不像過去那樣等級森嚴了,全船分三層,除了最上一層有部分空間給達官貴人乘坐,除了價格為普通船位的三倍以上外,其他船位都差不多。

更讓人吃驚的是,航行在這長江中上游,船隻竟然比過去多多了。

指著迎面而來的貨船,李璜大惑不解的問對面一個老頭:大爺,一路下來,不到兩個鐘頭,我們超過了兩艘貨船,迎面下來,碰到了5艘船隻,怎麼這川江上這樣忙碌呢?

這個商人模樣的指著前面這艘貨船,說道:小夥子,你大概幾年沒有回家,不知道吧?這下來的船隻,多是運送煤炭、運送摩托車、自行車、絲綢、桐油、豬鬃,運送綢緞、顏料、牙刷什麼的。小夥子,你不知道,這幾年,我們四川可是辦了好多廠呢?

李璜大驚,想不到一個小縣城,短短几年,竟然辦起幾家工廠,這確實是一個天大的喜事。繼續問道:大爺,那你說說,入川的船隻,主要運送什麼?剛才看了看那兩艘船,裝得滿滿的。

商人模樣的回答道:哦,你這個後生,大概常年在外求學,不知道我們川省情況啊。入川的船隻,大多數運送機器設備,運輸洋油什麼的。

除了正在建設合川鋼鐵聯合公司,以及幾個煤礦公司外,幾個月前,我們川省向德國人可是採購了2500萬大洋的機器設備,向美國人採購了上千萬的機器設備。

除此之外,各地商會,各地商人,為了興辦實業,也紛紛向外採購機器設備。

就拿我們縣,原來有3家工廠,主要是絲綢廠,肉聯廠,燃料廠,聽他們說,這三家廠每年賺得缽滿滿的。現在,今年就能通公路,幾十個鄉紳合股,準備再開辦兩家工廠呢。聽說光是從國外購買的機器設備,可超過60萬個大洋呢。

李璜一聽,連連恭喜,繼續問道:大爺,怎麼現在出現辦廠潮?

這個商人模樣的點點頭,笑道:是啊,督軍每次接見我們的時候,就鼓勵我們發展實業。現在鄉紳聚在一起,也常常探討開工廠事宜。

你不知道,很多工廠規模都非常大,就拿我們縣那個絲綢廠來說吧,可有一千多人,肉聯廠、染料廠都有2,3百人呢。

李璜內心不以為然,他曾在上海求學,上海紡織廠,員工都上千人呢?這個老先生,少見多怪,認為一千多人,就是非常大的廠呢?

想到洋務派曾經開辦的各個廠,多的上萬人,少的也有幾千人,如此問道:大爺,重慶自行車廠,成都自行車廠,重慶摩托車廠,合川鋼鐵廠,成都兵工廠、重慶兵工廠,規模應該更大,人數應該更多吧。

這個商人搖搖頭,笑道:你這個後生,你不知道,除了兵工廠,鋼鐵廠、自行車廠、摩托車廠外,其他的,規模都不甚大,最多千餘人。

督軍當時說了,由小變大容易,由大變小困難啊。過去洋務派,為了突出自己政績,一上來就要全國第一,亞洲第一,好高騖遠,最後往往不切實際,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督軍曾經給我們演講,要求我們從小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逐步發展。

就拿嘉陵絲綢廠,最先也不過千餘人,現在可接近6千多人。

重慶自行車廠來說,最先也不過5百多號人,但是產品逐漸創新,產品逐漸成熟,生產工藝逐漸成熟,經過5年發展,不但衍生出重慶摩托車廠,衍生出幾個小廠,而且就是重慶自行車總廠,現在已經形成年產5萬輛的生產規模。

李璜大吃一驚,瞪大眼睛問道:大爺,自行車產量如此之高?這,這太出人意料之外了。

看到眼前這個讀書人模樣的年輕後生如此驚訝,這個商人頗為賣弄似地說道:你不知道,這次從國外購買設備,督軍當時說規模不能太大了,萬事開頭難,最先需從小的做起。免得像洋務運動搞的那些工廠,一開始規模大得驚人,損失蠻大的。

除了那個拖拉機生產線外,規模最大的就數化肥廠了,在德陽、順慶各建了一個,聽說光是設備就花了2百萬大洋,督軍說讓他們分別開發氮肥、磷肥,在未來讓他們之間競爭呢,免得向過去洋務運動,各個工廠缺少競爭,一個個辦得像一個政府衙門似地。

競爭?李璜驚叫道,看見眾人驚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