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7章 C12聯盟(二)

「星空集團的條件是什麼?」柳傳志認真地開口問道。商人不是慈善家,好吧,雖然張揚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但是商場歸商場,張揚可以拿數百億去做慈善,但是不可能拿數百億的利潤平白無故交給別人。

張揚摸著下巴考慮了一下,條件他還真沒想好,張揚之所以找上柳傳志,是不想C12聯盟那麼囂張而已,Intel不是什麼好鳥,貝瑞特還不知道使著什麼壞呢,所以張揚雖然讓陳曉薇他們不用理會C12聯盟,但是自己卻不可能無視他們的存在,使絆子誰不會?只要是正常的商業競爭,那麼誰怕誰啊?

張揚倒想看看這C12聯盟可以堅持多久。看似C12聯盟是被張揚給逼到了一起,很似堅挺,但是那個聯盟,根本就是一個氣球,一捅就破。

「我們可以提供給聯想集團更優秀的技術,不過星空集團要求以技術入股,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我們的底線,我要為眾多的股東負責。」張揚想了想,直接開口道。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看起來很多,畢竟已經是接近三分之一個聯想了,但是如果說張揚將全部的技術都拿出來支持的聯想的話,聯想專門做筆記本,恐怕能佔據全球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筆記本份額,那聯想市值的提升,恐怕就不是這三分之一能夠比的了。

「百分之三十?!」柳傳志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不可謂不狠,甚至站在柳傳志的角度來講,這個條件甚至有些黑了,因為星空集團擺明了是抓住聯想現在的處境,才會這麼黑的。但是張揚這個人……柳傳志當然研究過張揚,像是柳傳志這樣的人,全世界恐怕沒有人沒研究過張揚的。

甚至為此誕生了一大批的學者專門研究張揚,聽起來像是那種很偉大的科學家死了之後的待遇,這個一點都誇張,這些都是事實。但是以柳傳志對張揚的了解,雖然沒共過事,但是就從張揚每年肯花數百億去做慈善這個方面,柳傳志就看得出來,張揚不是那種特別黑的人。

而且從星空集團誇張的擴張步伐中來看,最誇張的無疑就是當年星空集團吞併蘋果的例子,事實上證明,蘋果的那些董事們一點都沒虧,反而賺了無數。哪怕蘋果的市值增長讓他們佔有股份的價值沒增長多少,但是其實他們都賺了N多了。

打個比方,比如你有一家市值為一百億美元的百分之一百的股份,當另外一個人用技術入股,拿走了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你只剩下了百分之二十,幾年後,這個公司的市值變為了五百億美元,也就是說,你的百分之二十和幾年前你擁有的價值是一樣的,你說你賠了嗎?

不!你沒有賠!別忘了,你所盈利的可不能這麼看!打個比方吧,一個一百億美元的公司和一個五百億美元的公司,在盈利能力上面來說,哪個更高?這個不用講了吧!這些光是股份的分紅,你獲得的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了。

更何況,蘋果當年的差距比這個更大,所以張揚提出這個股份,那麼很顯然,對方是有絕對實力,或者說對方有信心讓他們的投資值這個價格,那麼也就是意味著聯想的股東們即使少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也不會損失什麼!從星空集團以往的投資經歷就能看得出來,比如奇瑞,比如現在已經跨入世界手機生產廠商前三之列的魅影科技!

張揚沒有繼續說什麼,只是保持了自己的沉默,他手裡面的技術很多,但是談判不可能將底牌一下子掀開,那就沒意思了。現在就看柳傳志是怎麼選擇了。「這個……我們需要董事會討論通過。」這麼大的事情柳傳志自己說了不算,最後他留了餘地。

張揚點點頭道:「那麼好吧,那我期待柳先生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了,我在這裡可以柳先生交給底,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也不用談判,這個股份是底線,因為我壓根就沒多要。」

說完張揚也沒有跟柳傳志多說什麼,打了招呼之後,就掛了電話。將手裡面的電話放下,張揚就微微搖了搖頭,羅天舒那裡的技術用到電腦上面可以說是神級技能!但是這個技術對其他的領域其實影響並不是特別大,這種技術是在研究可控核聚變時候的一種附屬產物。

可控核聚變核電站的發電技術是利用高溫能量發電,也就是說利用熱量發電,而羅天舒那裡的技術就是一個附屬技術,不過用在手機以及筆記本上面簡直就是神器,但是手機太小了,目前的技術無法達到那個地步,筆記本可以實現。

遠在萬里之外!貝瑞特的私人別墅裡面此刻有幾個人坐在這裡,如果有媒體記者在這裡的話立刻就會認出來,這幾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C12聯盟裡面幾個重量級公司的重要負責人。

「貝瑞特先生,你覺得我們可能成功嗎?」另外一個人看著桌子上面的這份資料有些無語的問道,因為在他看來,這個成功的可能性不太大。

「不能。」貝瑞特直接搖了搖頭,這個計畫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他之所以還將這些人召集到這裡來,是有原因的。

「那您叫我們來是?」坐在剛剛說話的那個人左手邊的那個人有些好奇地開口問道。

「原因很簡單,雖然它不可能成功,但是卻可以給星空集團壓力!而且是極大的壓力!諸位想想,如果你們是星空集團的老總,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會不會有壓力?」貝瑞特敲了敲桌子上面的一份文件開口問道。

「有!當然有。」幾個人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說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別看星空集團很大,但是如果這個計畫真的能成功,那星空集團必然是輸得一方,只是這計畫成功的可能性跟彗星撞地球的概率差不多。

「所以這就對了,我們就是讓星空集團感到壓力,這樣對我們才有力,諸位可能明白,即使我們聯合起來,跟星空集團之間的勢力對比最多了也就是五五開,甚至是六四開,而且星空集團是六,我們是四!」貝瑞特表情嚴肅地說道。

「可是,即使這樣,即使星空集團有壓力,但是如果人家依然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巍然不動怎麼辦?套用中國一句古話來說,星空集團要是採用,以不變應萬變,我們到時候這個計畫也就是自我流產。」坐在下手的一個亞洲人開口道。

「松下先生,別忘了,星空集團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即使他們不會說什麼,即使最後我們失敗的消息傳出來,但是星空集團依然會很緊張,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這第一次不成功,下一次會不會成功,別忘了,現在這時期比較特殊,諸位都是金融領域的人才,當前世界的金融情勢下會發生什麼,誰也說不準,所以我們雙方之間的概率是一直在重新計算的。我們現在只要給星空集團持續而足夠的壓力就夠了。因為我們目前能做的只有這麼多。」貝瑞特臉色雖然有些無奈,但是他說的是事實。

因為C12聯盟現在的內部談判很艱難,想要跟星空集團對抗,那就是要這些公司完全的聯合起來,做到技術共享,至少是在電腦方面的技術共享。像是三星,日立這些多元化大集團還好,但是金士頓,nviDIA這些公司,如果這方面的技術共享,可以說整個公司都沒有任何秘密了,他們可能同意嗎?

可能性有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他們又不得不走到一起,這就是矛盾!他們自己內部都無法解決的矛盾,連貝瑞特現在都沒有這個辦法,只能是尋求從其他渠道給星空集團壓力,從而想要使星空集團露出破綻,或者說出一些昏招。

星空集團和C12聯盟吸引了全球不少媒體的視線,讓美國政府得以喘息,但是喘息歸喘息,一切都不會改變,經濟危機這種事情是不可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大家都在等著星空集團的反擊,但是讓所有人都有些好奇地是,星空集團居然就當是沒看見Intel召開的C12聯盟成立的新聞發布會似的,根本就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星空電腦公司的重組依然在繼續,因為星空電腦公司的大部分公司都是在美國,而美國記者的神通廣大已經超出了地球的範疇,達到火星的境界了,這些公司重組的進度根本沒有辦法抵擋媒體的調查。

根據這些媒體的追蹤報道,星空電腦公司的徹底重組在以極高的效率完成,而且很多媒體都注意到,星空集團下屬子公司星空電腦公司新建的工廠大部分幾乎都是在中國,在美國這部分雖然沒有任何改變,但是一些工廠縮小生產能力無疑是必然的,這種消息對美國現在的經濟危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美國政府又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他們沒有辦法阻止,這些公司是星空集團自己的公司,你想讓人家怎麼辦?人家別說是在另外的地方建設工廠了,就是將美國的工廠都搬走,美國政府也不能說什麼啊?如果美國政府阻撓了,那就跟美國建國基礎徹底違背了,自由!

再加上星空集團只是重組,並且建設新的工廠,所以美國政府也沒辦法說什麼,事實上他們也沒時間,沒那個精力去管了,接二連三的銀行倒閉已經將美國政府搞的焦頭爛額,處理好這些事情,想辦法救市才是最關鍵的。

所以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快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