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四十五章 反裝忠的老滑頭

來到時文彬府上,他在書房裡端正的坐著,看樣子就是專門在等高方平,時靜傑那小子當然是和老爹串通好了、故意去反裝忠的。

「下官時文彬,參見明府。」時文彬離開了主座,陪著高方平一起坐在客座上。

「說說,把你現在的心思說給我聽聽。」高方平道。

汗。

時文彬目測了一眼後就尋思,這事玩的就是一種感覺,如何能真的說明白。反正我也沒說要辭官威脅朝廷,我只是把官印放在那邊,今天沒去,這可以有很多解釋的。

見他低著頭,一副態度溫和卻軟對抗樣子,高方平有些頭疼,「好吧你不說我來說。你時文彬在想,我高方平從鄆城任上起就做事衝動,戾氣深重,你對我印象頗有成見。以你的性格,你也不想做誰的走狗。對我尤其如此。因為你曾經是我的老領導,現在角色轉換,加之你那保守的思維,一時難以接受。」

這些說在時文彬的心口上,不過他繼續低著頭,不否認也不承認。

高方平接著道:「此外在你的角度上,你認為咱們這些中堂此番鬥爭太不講究,雖有證據,但邏輯上處處矛盾語焉不詳,事情發生的莫名其妙。你時文彬曾經是一州之主政,長輩時彥也做過吏部天官,於是呢,不論在政治上和司法上你都是個有心得的『專業人士』,在邏輯上全是漏洞的現在,加之鄭居中身居要職,亦是皇親國戚。於是不了解內幕的你,會把這次事件看做一次大宋最嚴重的迫害,甚至是對皇家的大逆不道對嗎?」

時文彬臉頰微微抽動了一下,竟是被高方平把心思給基本說了出來。現在時文彬忽然覺得,高方平是個相當優秀的政治家,他了解一切,既然了解,那麼他清楚他自己在做什麼,也就談不上胡作非為。

時文彬低聲道:「明府是我見過最精明,最會忽悠人的人了,小兒時靜傑對您的崇拜根深蒂固,以前我始終理解不了,現在則理解了。」

高方平道:「你個傢伙壞一邊和我對著干,一邊又把時靜傑抬了出來,拿我和他的際遇說事,不想把我得罪死了對吧?」

時文彬有這個意思,但也不全是,於是老臉微紅的又低著頭,不說話。

高方平非常不爽他的軟對抗,也不想太過緊逼,於是轉移話題道:「咱們聊點其他,你對我有一定成見是肯定的,你還擔心你兒子跟著我的結局對嗎?」

時文彬便搖頭道:「此點明府過慮了,我的確對您的政見持有些保留意見,但時靜傑並不是我,他成年了,身為一方之主政父母官,有自己的一套,有自己的實踐,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他當然可以有他的政見。這亦是我大宋可貴的地方——包容。允許不同的政見存在而不至於兵戎相見。明府您得理解,政爭和黨爭不同,它應該被接受。」

高方平道:「當然知道政爭和黨爭的差別。」然後一副抓到他的樣子,指著他的鼻子道:「你這句,終於露出屁股來了。你之所以遲遲不對鄭居中動手,你就是害怕這不是查貪腐,不是政爭,而是一次黨爭事件,是一次嚴重的迫害事件。在你不了解內情,我和皇后一家走的近、鄭居中是寵妃鄭氏的兄長情況下,你害怕捲入一些對大宋不利的宮廷皇家鬥爭。其後現在我近乎於一言堂,還有過多次違規調兵遣將的舉動,於是身在樞密院要職上的鄭居中問題,就被你看的更嚴重。你時文彬甚至是看在大宋朝廷的安全、皇家安全形度上,想留一個反對我的人在樞密院對嗎?」

時文彬額頭見汗!話說他內心深處還真有些這樣的意思,當然高方平說出來的時候誇張了些,露骨了些。

於是時文彬又低著頭,沒法否認,卻也不想承認。

高方平繼續道:「再有。關於京城道士一案、林靈素被趕走,其後林攄被我們這些老奸巨猾的中堂放棄,進而背鍋的事,你一定看在了眼睛裡,且吃透了。你不想做誰的走狗,也擔心在這個事件上做了我的走狗,擼翻了鄭居中後、得罪皇帝和鄭貴妃的是你、然後你背鍋下台甚至身敗名裂對嗎?」

我@#¥。

時文彬還真有點這個意思,卻是又被大魔王說的誇張了些。又不好否認,繼續低著頭不承認。

高方平道:「老領導,老叔,你好歹說點什麼讓我聽聽?」

時文彬這才尷尬的道:「套用明府您當時在鄆城時候頂撞我的名言:我時文彬是皇帝、大宋的臣子,對事物我有自己的見解,不是誰的走狗。」

「?」高方平一陣鬱悶。無奈當時在鄆城身為他的直接下屬,高方平也是這麼頂他的。

鬱悶少頃,高方平道:「算好我來了,否則咱們間會有非常多的誤會,必須把話說開了才行。今晚咱們進行一次有效溝通。」

時文彬翻翻白眼尋思,有些東西我咋敢和你溝通,你脾氣腦洞那麼大,戾氣又重又衝動的。

緊跟著,高方平回憶的樣子道:「要想當年我年少輕狂,剛剛做官到任鄆城,說了許多狂言大話,你對我說『話是可以說的,這是大宋規矩』。這事我一直記在心裡,現在我如數還給你,敞開說吧,我承諾今晚的話不得罪任何人,沒任何影響。」

「可明府有過許多過河拆橋、說話不算的劣跡。」時文彬尷尬的道。

「……」

一想還真是,看來口碑太壞不行啊,於是高方平狡辯道:「但你也要認識到,我對什麼人下什麼料,對君子我一定說道做到。相信你兒子的判斷吧,他不是個傻子,他願意跟著我的腳步,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我有可貴之處。」

時文彬遲疑片刻道:「好吧,下官便信了明府這次。」又道:「您說的沒錯,您剛剛提及的那些要點,下官都有一定程度的擔憂。在刑部堂官的角度看,大宋律出發,依東南系目下呈交的證據看,鄭居中當然可以抓捕定罪。但這個度在什麼地方?鄭居中這樣的事件絕不是個例,說白了就是貪腐。貪腐當然不對,但這是我大宋開朝就形成的政治氣候,甚至是默認的潛規則,並非他一個人的錯,乃百年累積而成的歷史問題。勵精圖治的想法固然可貴,但在其他人皆不罪的情況下,唯獨這麼對待國舅鄭居中,算他一個人的責任,公平何在?所以這便是下官認可司法罪名成立,但政治上仍舊有待商榷的緣故。」

高方平點頭道:「接著講,你的擔心遠不止如此。」

時文彬道:「是的下面才是正題。開了這個先列,某種程度雖然執行了國法,卻壞了我大宋一向寬鬆的政治環境。鄭居中的行為當然是罪,就看度在哪裡,若掌握不住度,則代表我大宋傳統丟失,在大多數官員皆貪腐的大環境下,所帶來的政治後遺症絕對不容小覷,甚至會導致一班子人狗急跳牆。那麼明府您覺得,那時候的朝廷還安全嗎?是否會讓整個大環境就進入了混亂?更有甚者,我擔心這是黨爭迫害的開始,在大多數官員皆有經濟問題的現在,若鄭居中以這個名譽落下重罪,會否就此形成『權臣要挾天下官員,近而隻手遮天,顛覆朝綱』的開始呢?」

高方平嘆息了一聲,他還真的咬住了這裡了。

時文彬沒直接說,但意思很顯然,在高方平口碑不好的前提下,時文彬當心:高方平就是那個用「百官見聞錄」要挾、近而顛覆天下的人。

事實上時文彬此點上屬於想多了,高方平就算要顛覆,顯然有其他更好的手段。

因為高方平的成績和權利不是依靠陰謀獲得的,而是另外的路線。但理論上,他時文彬的擔心有些道理,此點就是他們這些固執保守派的特點:已經運行成熟穩定的制度絕對不想輕易變,哪怕瑕疵很多、他們也認為可以控制,但是變的陌生、不受控制後,他們就會當心變天。

高方平摸著下巴道:「你的擔心不無道理。然而媽的你竟然把我如此忠勇的人,想的那麼齷蹉,這讓我念頭很不通達!」

時文彬急忙搖手道:「明府說過頭了,下官指的不是你,而是開了這個先例,造成士大夫會因這個問題而死的土壤後,會導致我大宋政治氣候大變,那時其他權臣會怎麼做呢?祖宗的規矩還要不要?明府你是否認真想過,當年你親手查辦張懷素案,最後時刻,《百官見聞錄》對蔡京如此有利的東西,他為什麼也燒毀了?本質就在於有了這些東西,大宋就不在是大宋了。所以一旦鄭居中因這個問題而死,在天下官員大多都貪腐的情況下,它就是另一部百官見聞錄,且無法燒毀。」

「所以結論呢?」高方平不懷好意的看著他。

「結論是……」時文彬尷尬的道:「鄭居中不能因這問題抄家,這是我刑部依太祖皇帝意志、依據祖宗們潛規則給出的建議。想殺鄭居中,您必須告訴我內幕,除非有十惡之大罪,否則刑部不違背大宋規矩查辦鄭居中。」

高方平敲著桌子道:「我之所以不告訴你原因,理由剛剛你也說了,不能說,因為公布了出來,它也能改變大宋環境,改變皇帝心態。時文彬你相信我,那個後遺症要比你用銅礦理由整死鄭居中更嚴重。一旦你了解了,作為刑部裁決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