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一十一章 果然總有刁民想害朕

熱氣球的神奇趙佶也是知道的,因高方平的尿性,研發出來的第一時間,當然是以匠作監名譽,貢獻了三個氣球給皇家嘗鮮。

聽說現在林靈素那個妖道,做夢都想把熱氣球給毀了,因為任他把道法說的天花亂墜也沒什麼卵用,真正讓趙佶飛起來的、是高方平用理科學范製造的熱氣球,而不是林靈素的修真學。

為了玩熱氣球,趙佶去神霄殿聽經的頻次當然也就少了些。

官面上的理由,熊貓號的總設計師是劉青菁。

那個婆娘,她真有些這方面的學識和天賦,也是皇城最愛玩孔明燈的一個少婦了。所以研發的全程她都參與了。當然,參與了她也不是主要人物,大多數思路還是高方平提供的。不過名譽上的總設計師,讓給了劉青菁。

因為她是皇家學院的院長,高方平需要她的名頭和職務,去強勢推廣理科學范。於是呢,這些當然也就是利用熊貓號熱氣球的一次炒作,算是《理科學范》這個學派的初露鋒芒、所交給大宋的答卷。

目下大宋的皇家攏共擁有三個熱氣球。趙佶專屬的一個,不過趙佶的乃是個很難看的「龍頭」,說是說是龍,其實看著像個大灰狼似的。

劉青菁的是熊貓號,並且她規定只有她能用熊貓。趙金奴她娘的氣球乃是「喜羊羊號」,趙大傻很喜歡喜羊羊的造型,然而榮德小蘿莉則喜歡她老爹的那頭大灰狼形象,覺得那才威猛。

所以鑒於目下的勢頭,趙佶也很關心關於熊貓號的事,便追問道:「小高卿家,朕聽聞了你臨時決定把熱氣球獻給遼國皇帝,朕擔心著這麼獨特的東西被遼國掌握不太好。關於這些你可有交代?」

高方平道:「陛下勿憂,遼國根本沒有成熟的民科體系,更沒有工藝工業的底子,十年內他們沒有仿造熱氣球的能力,就算經過一段歲月積累,仿製出來了,也沒有市場,因為他們自己人也不敢乘坐他們製造的東西飛行。這套工藝、品控等等複雜體系,在我宋人如此聰明的條件下,陛下的英明領導之下,尚且花費了六年的時間摸索積累,所以遼國在本就大幅落後於我大宋的情況下,能十年做到都已經是神跡。所以臣預測他們會在十五年後才能製造熱氣球,然而那個時候,我大宋在皇家學院的帶領下,比熱氣球牛十倍的東西都已經出來了,所以無需擔心,大宋永遠是領路人。」

「果真如此?朕的皇家學院有如此厲害?」趙佶笑道。

汗,既然叫皇家學院,那當然也是他的了。

高方平道:「可以的,任何一項工業工藝的進化,要想成長,除了有技術外,還要有市場,也就是說製造這東西的工廠必須盈利,才有動力,才能壯大,進而加大研發投資,永遠掌握住先進的核心技術。所以臣認為熱氣球不能藏私,必須要拿出來賣,這項事業才能持久。於是臣在遼國期間,和遼國首相蕭的里底達成一些貿易協議,其中就涵蓋了熱氣球的訂單。」

趙佶也不懂那麼多東西,總之聽小高說東西造出來,需要拿去賺錢,這當然沒毛病,於是他不在擔心什麼技術外泄了,笑道:「那麼此番收了多少訂單,能賺多少錢?」

「五百四十萬貫訂單,這些就是我大宋的產值,錢已經收回來了,就等著製造交付。」高方平道。

我了個去!

滿朝開始噴茶水。

是的既然不是大朝見,現在的中堂也給大家設立了坐席,準備了茶水的。其實這方面趙佶真是比較歡樂的,歷史上的這個小冰河時期氣候異常,冬季經常導致了青石地面結冰,這個時代的車馬不能正常行走,於是趙佶便下旨因為所有朝官坐轎上殿。

「五百多萬貫啊,厲害了。」

趙佶被虎的一愣一愣的,這麼大的訂單,那到底得賣多貴啊?僅僅豬肉平去了一趟遼國,借上貢的名譽顯擺科技肌肉,基本上等於概念產品的發布宣傳會,卻是就為大宋擼進了這麼大的一筆訂單來?

那真是滿朝皆驚悚啊。

趙佶震驚了許久,喃喃道:「這麼多,那麼在這批訂單中,能賺多少利潤呢?」

「額……」

鑒於後續要開始賺宋國權貴的錢,高方平也不好意思泄底,尷尬的道:「陛下,這乃是皇家機密,這裡不是皇家內務會,不宜公開這些事。」

趙佶這才反應了過來,便沒有追問了。

熱氣球用的噱頭是理科學范,研發單位則是高方平旗下的豬場。但高方平自己不打算製造這東西,研發了這個技術後,就把全套技術打包賣給了匠作監,然後由匠作監製造生產了賺錢。

當時購買這套技術的時候,張商英覺得實在太坑了,賣的賊貴,喪心病狂。不過現在張商英念頭通達了,這一趟就擼了這麼多訂單回來,那麼當初被高方平坑的也就是值得了。這還僅僅是今年,然後還沒有正式對汴京權貴銷售的情況下。

現在的整個朝廷,節奏被帶往了「形勢一派大好」上面,全都在對出使團隊歌功頌德,於是鄭居中急了,覺得必須把節奏帶回來。

於是這邊大家高興著,鄭居中忽然出列冷言道:「陛下,祖宗規矩,軍事之運籌帷幄權在廟堂、在我樞密事。然而此番朝廷氣氛不對,竟是高方平相公的諸多出格舉動無人提及。關於高方平違反祖宗法度,臨時串謀北方宣撫司權利的事不但無人過問,也無人主動出來解釋。經由他越權一事,還一起出現了幾庄大事,一是相州之平海軍、身為我大宋禁軍,在樞密院無消息無認可之際,遭遇全體逮捕而沒有說法。其次,鄆州獨龍崗遭遇賊軍突襲,高方平到底如何得知的消息?如何會身為外交使臣的當口,忽然越權組織軍伍平亂?此處也是疑點重重。最嚴重的是,於獨龍崗事件的同時,他越權授權了在滄州的軍事行動,而我樞密院這個主管部門卻毫無消息,致使滄州地界人心惶惶,整個柴家莊被血洗,這些都不能不問。」

這一說,讓趙佶當即色變了,顯得非常不高興。

所謂的蠢蛋就是這樣煉成的。鄭居中以為是高方平在維穩,故意隱瞞著這些事。其實這種事怎麼可能瞞得住,張叔夜早已經打過預防針、非正式通報給了皇帝。

於是高方平故意不提,趙佶也故意不提,當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趙佶信任高方平,且作為大宋的皇帝、對柴家事上非常敏感,那麼以趙佶尿性當然是逃避,永遠沒人提最好。

一旦有人提及了,也等於一次變相的逼宮,肯定會讓趙佶非常的惱火。

總有刁民想害朕。

總有刁官想把朕陷於不義!

趙佶由此就鐵青著臉,進入了無限聯想中。

然而無奈鄭居中這傢伙是趙佶的大舅子。趙佶總體是講義氣的人,又不方便當場罵出來。於是不發泄出來、心病就更加深了。

現在場面就真的尷尬了,原本很逗比又歡樂的朝堂,瞬間靜止了,該低頭的低著頭,該震驚的在震驚的看著鄭居中,大家都覺得鄭居中廢了,作為高層之一,他這個樞密都承旨做到了這個地步,也是沒誰了,他竟是什麼都不知道?

看到現場這氣氛,鄭居中也面色大變,知道中計了!

實在是自上次他在神龜事件中表現的尿性,趙佶已經不怎麼信任他了。看在舅子面上升了職,進了樞密院,然而撤去資政殿學士後,在趙佶不信任他的情況下,鄭居中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所以當然也就在核心消息上存在閉塞,以至於讓他此番踩錯了雷,成為了「這壺不開專門遞給皇帝這壺」的人。

高方平什麼也不說,等著他鄭居中繼續表演。

實在是趙佶的尿性被高方平吃的太透了,有人說高方平的壞話,趙佶是肯定不高興的。反過來,如果高方平去說鄭居中的壞話,就算鄭居中已經不是寵臣,一樣會讓趙佶尷尬的。

所以有些事只能設局,讓趙佶自己去慢慢討厭某人。

能量積累到一定的時候,那就正式到了整死國舅爺的時候。否則呢,鄭居中是相當難辦的一個人。他所涉及的問題是叛國罪,大宋再護士大夫也不會在叛國罪上手軟。

然而這個過程涉及了比較敏感的裙帶政治。首先高方平手裡的部分證據的獲得過程太詭異,整個案情就存在瑕疵。加之高方平的先斬後奏辦案方式也是敏感的。作為神經大條的趙佶,他可以不在意小高任性,但若經由此帶來一場嚴厲的叛國罪名審判皇帝親戚,難免趙佶不會想多、進而去思考高方平辦的那些案子的瑕疵。

這就是小高暫時不方便彈劾鄭居中叛國的原因。不彈劾的話,在梁山滄州等等地方的作為就只被趙佶看做任性,趙佶已經習慣了高方平是個這樣的酷吏。但若緊跟著因這些,出現了國舅爺叛國的案子,興許趙佶的思維就會從「高方平任性」上面,轉入陰謀和黨爭的方向去。

到了這一步就算趙佶找不到高方平的紕漏,也就輸了,那往後做許多事就縛手縛腳,至少會進入「重點關注」黑名單。

於是呢,引而不發,就是高方平這次和鄭居中過招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