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全面戰爭 第七十四節 帝國蒙難

雖然英國已經不再是往昔的「日不落帝國」,但是英國人的勇氣是值得肯定的。後來,英國將2月27日定為了英國海軍「蒙難日」,因為就是這歷史上的這一天,參加第二次英阿馬島戰爭的英國遠征艦隊遭受了第一次慘敗,也正是從此開始,英國將逐步輸掉這場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的戰爭。

當擊沉2艘45型驅逐艦,擊沉1艘23型護衛艦,並且迫使英國遠征艦隊向東撤退了數百公里的消息傳來的時候,阿根廷空軍司令部頓時沸騰了起來,作為客人的凌天翔也跟著那些參謀軍官一起歡呼了起來。半個小時後,一直在戰場外圍徘徊的預警機發回了確切的戰報之後,凌天翔這才了解到了戰鬥的經過。

空戰的過程就不用累述了,最關鍵的打擊還是在最後時刻到達的。

12架執行攻擊任務的F-10AⅡ都成功的發射了導彈,並且都安全的脫離了戰鬥。戰鬥機是在攻擊機撤退之後才返航的,因為在返航的途中還要進行一次空中加油,所以飛行員都不太注意節約使用燃料。實際上,整場空戰就打了15分鐘左右,所有戰鬥機都有足夠的燃料返航,安排空中加油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另外,射出的48枚導彈都提前裝入了目標的大概信息,不需要進行中繼制導。

見到敵人的戰鬥機撤退,英國艦隊的指揮官也暗暗鬆了口氣,可他還沒有來得及擦掉額頭上的汗水,防空警報就再次響起,而且這次是導彈告警警報,而不是敵機來襲的警報。這下,英國艦隊司令官明白為什麼敵人這次會拼了命的進攻了。在他反應過來之前,艦隊里的4艘防空驅逐艦,以及4艘護衛艦都各自進入了防空戰鬥狀態。整個防空作戰指揮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很高,而且是在戰時情況下,就算艦隊司令官還沒有下達命令,各艦上的官兵也知道此時應該做什麼了。

從理論上講,紫苑30與標準Ⅳ對亞音速飛行的反艦導彈都至少有3次攔截機會。可是要達到這個理論值是有前提條件的。一是導彈在中高空飛行,這樣戰艦上的火控雷達才能夠提前發現,並且在距離戰艦100公里處就進行第一輪攔截。如果導彈是低空飛行的話,那麼就必須要有預警機為戰艦指引目標,並且在預警機與戰艦之間需要通過最先進的高速數據鏈傳送目標信息。實際上,此時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而且攻擊機群發射導彈的時候,距離戰艦已經只有60公里左右了,所以無論如何,英國的45型防空驅逐艦都不可能對來襲導彈進行三次攔截。

不管是「桑普森」還是「宙斯盾」,對那些在距離海面20米以內飛行的導彈的發現距離都只有30到35公里左右。對速度接近音速的導彈來說,35公里只需要100秒的時間就能飛過。按照理論計算,在這個距離上,兩艘防空驅逐艦實際上只有一次區域防空攔截的機會。

紫苑30系統還要稍微好一點。「桑普森」雷達本來就是主要針對艦隊防空任務研製的,雖然其最大探測距離,以及同時探測的目標,同時跟蹤的目標數量都遠不如宙斯盾雷達,但是在對付超低空反艦導彈時,桑普森雷達的性能就要好得多了。另外,紫苑30導彈的攔截近界為500米,下界為5米,這都要比標準Ⅳ好得多。

緊急時刻,面對著導彈來襲方向的三艘驅逐艦都混身數解,導彈在自動控制系統的指揮下,以1秒為間隔陸續發射了出去。同時,在標準作戰模式下,不管是紫苑30,還是標準Ⅳ,都是2枚防空導彈對付一個目標,這樣可以使命中率提高到95%以上。可問題是,配備在這邊的三艘45型驅逐艦中,有2艘裝備的是宙斯盾與標準系統,而英國艦隊採用這一配製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宙斯盾的強大探測能力來彌補防空探測能力不足的缺陷。問題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

英國海軍裝備的標準系列導彈的攔截高度下界是50米,而所有來襲導彈的飛行高度都在20米以下。換句話說,標準導彈對那些反艦導彈根本就無能為力!

真正起到中堅作用的反而是那艘裝備了桑普森與紫苑系統的45型驅逐艦。恐怕此時英國海軍要為聽信美國的「讒言」,放棄紫苑,改用標準而後悔了。在區域防空階段,宙斯盾與標準無一建樹,相反,席爾瓦與紫苑的配合,在第一個回合中就成功的攔截了4枚反艦導彈,幾乎達到了設計指標的極限值。

這也是唯一一輪區域防空作戰,隨即就轉入了各艦的近程防空作戰階段。當然,這兩個階段實際上是沒有太明顯的界限的。也就在防空驅逐艦上的雷達還在引導區域防空導彈的時候,戰艦上的近程防空導彈就被發射了出去。

宙斯盾艦上用的是「超級海麻雀」,一個標準垂直發射器里可以容納4枚這種射程可以達到40公里,但一般用來執行近程防空任務的導彈。其容量大是其最大的特點。相對而言,「超級海麻雀」更適合執行艦隊的反導防空任務,到此時,宙斯盾艦才取得了戰果。而「超級海麻雀」並不需要戰艦上的火控雷達提供連續照射,戰艦上的火控系統只需要引導導彈靠近目標,隨即導彈上的雷達就能夠自動鎖定目標,並且發動攻擊。

桑普森艦使用的是紫苑15導彈。這種導彈的主單體與紫苑30一樣,只是助推器更小一些,因此作戰距離更近一些。另外,紫苑15採用的也是自主導引系統,在作戰時,戰艦隻需要為導彈提供目標的大概方位數據,導彈就能夠自主進行攻擊,而不需要戰艦上的雷達對目標進行持續照射。

這輪戰鬥是生死攸關的,如果讓反艦導彈繼續突擊,那麼戰艦上就只剩下了末段反導系統了。而任何一艘戰艦的末段反導系統最多一次對付3到4枚導彈,再多的話,就只能期望電子干擾能夠起到作用,不然戰艦就將束手待斃。

這也是防空作戰中最成功的一輪,三艘戰艦一共發射了40多枚「超級海麻雀」與紫苑15,總共擊落了26枚導彈。這其中,紫苑15擊落的就有10枚,雖然絕對數量要比「超級海麻雀」好,但是相對數量卻比「超級海麻雀」多出了25%。可即便如此,仍然有18枚導彈突破了第二層防空網,繼續向那幾艘戰艦殺去。

最後兩個階段的防空戰鬥幾乎是同時展開的。當英國戰艦上的「密集陣」速射炮開始轟鳴的時候,電子干擾設備也開始工作,大量的鉑條彈,熱源彈被紛紛彈射了出去,在戰艦周圍形成了密集的電子干擾雲霧。

此時,45型設計上的另外一個致命缺陷暴露了出來。其兩座末段反導系統分別設置在了戰艦兩舷的中部。換句話說,當導彈從戰艦一側襲來的時候,就只能有一座反導系統投入戰鬥,另外一座根本就沒有辦法使用。另外,英國海軍使用的仍然是「密集陣」速射炮,而不是「海拉姆」導彈。理論上,「密集陣」一次最多可以攔截3枚亞音速反艦導彈,可實戰中,能夠打下1枚就已經合格了,而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打下2枚就已經是奇蹟了。

首先遭到打擊的就是位於艦隊東南面的「龍」號。這是「果敢」級,也就是45型驅逐艦的第四艘,裝備的是宙斯盾系統。在面對襲來的6枚反艦導彈的時候,「龍」號上的「密集陣」奇蹟般的攔截下了2枚導彈,同時還用干擾系統讓另外1枚導彈偏離了目標。可最終,仍然有3枚導彈接踵而至,在不到5秒鐘之內連續命中了戰艦的艦橋後方(防空指揮中心),中部(煙囪前下方,動力艙的上面),以及直升機機庫下方艦體水線附近。這三枚導彈上重達150公斤的戰鬥部都成功起爆,最要命的是,這三枚導彈採用的都是渦輪風扇發動機,都只消耗掉了四成的燃料,另外還有六成的燃料沒有用掉,在戰鬥部引爆之後,這些燃料也被引燃了,這為後來的損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當初,「謝菲爾德」號就是因為導彈的燃料引燃了戰艦上的易燃物品,結果導致損管工作無法正常進行而最終沉沒。後來,英國海軍的所有戰艦都不再使用鋁合金製造上層建築(鋁在高溫下極易燃燒),全部改用鋼,或者是不可燃的複合材料。45型驅逐艦也不另外。只是,這次阿根廷空軍發射的反艦導彈的威力要比當年用的「飛魚」大得多,1枚就可以癱瘓一艘驅逐艦,3枚肯定能夠擊沉驅逐艦。

事實也正是如此,「龍」號只堅持了15分鐘,在艦體嚴重傾斜,且艦體內的大火失去了控制之後,艦長無奈的下達了棄艦命令,全艦近200名官兵(標準配置190人,實戰時會多幾名軍官)中,有40多人沒有來得及撤出。

緊接著遭殃的就是位於「龍」號東北面的「鑽石」號。這是「果敢」級的第三艘。該艦原本計畫裝備桑普森雷達與紫苑導彈,後來英國海軍為建造「維多利亞女王」號航母,縮減了45型驅逐艦的開支,並且從第三艘就開始裝備宙斯盾系統。而這次「鑽石」號的失敗正緣於宙斯盾系統。在最後關頭,戰艦上的末段反導系統與干擾系統只應付了兩枚反艦導彈,最終仍然有3枚導彈命中了這艘僅僅只比「龍」號早服役3個月的驅逐艦。

「鑽石」號的結局與「龍」號相差不大,遭到重創的艦體開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