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機婊的崛起之路

《飢餓遊戲》

票房:6.9億美元。

影響力:57。

改變後票房:4.9億美元。

改變後影響力:52。

寧勻自身:

現剩餘票房:4.23億美元。

剩餘影響力:23(覺醒艾瑪·斯通記憶和《飢餓遊戲》身份減少)

幸運值:50。

生命值:160,035。

《飢餓遊戲》成片之後,曾做過好幾次的票房預測。

關乎到獅門公司的重要戰略,公司高層對這個項目的關注很多。

改變後的這一版《飢餓遊戲》,首次內部試映後,公司高層算不上滿意。

事實上,在原來歷史上的《飢餓遊戲》試映後,不滿意的聲音更多。

和《暮光之城》的差異實在太大了。

全片都平淡無激情,代入感更是笑話,一個成年人怎麼可能理解青春期躁動不安,荷爾蒙四溢的小女生心思呢。

當然,忠實原著確實做得很好,有粉絲買賬,基本能保證不賠錢。

即使是越來越專業化的好萊塢,也無法保證電影不賠錢。

創造奇蹟當然很好,但每年那麼多影片,才有幾個創造奇蹟。

原片的主創人員,沒有任何一個能想到《飢餓遊戲》會創造北美歷史票房十一位的奇蹟。

假如能夠像《暮光之城》第一部那樣,就值得慶祝了。

誰也沒想到,原片在北美青少年中的口碑會那麼好。

改變後的版本,在成年人眼中,比原版還更有信心一些。

雖然全片大部分都平淡,但有基情,有亮點,糾結的青春期愛情也更明顯。

代入感方面,當然大大減弱了,但誰在乎呢,如果原作者都不在乎的話。

靠近《暮光之城》才最重要。

如果原片《飢餓遊戲》和《暮光之城》是兩個不同方向的青少年電影的話,改變後的《飢餓遊戲》就是這兩者的混合物。

初步的票房預測是,北美兩億美元,海外二點五億美元。

這已經是超越《暮光之城》首部的成績了。

投資七千八百萬,總票房四點五億,是一個出色的成績,絕對能夠啟動續集計畫。

其實從這裡也能看齣電影票房的不可預測性。

除非完全不可分割的電影,沒人能在上映之前,就確定續集,《飢餓遊戲》也是一樣。

原片的《飢餓遊戲》本土票房非常優秀,海外就差太多太多了。

在華國,除去那些收錢影評外,幾乎是罵聲一片。

晃動的令人噁心的鏡頭,毫無起伏、可猜後續的平淡情節。

放映的時候,影院內連討論的人都沒有,而影片結束之後,三三兩兩外出的時候,觀眾也不像看完別的電影那樣邊走邊說。

連罵都提不起勁。

眾所周知,在華國好萊塢大片的票房,受北美本土票房影響很大。

即使這樣,《飢餓遊戲》在華國還交出一份凄慘的答卷。

如果《飢餓遊戲》在北美票房也不好的話,加上宣傳上沒有亮點,在華國市場,票房過億的可能都很小。

要知道,原片《飢餓遊戲》在華國的宣傳,都用上驚悚懸疑之類的標籤了。

看過電影后,華國這邊的發行人員,也知道這片子很不符合國人口味。

改變後的《飢餓遊戲》,最後票房是,北美2.6億美元,海外2.3億美元。

超出了預估,一個非常好的成績,即使有粉絲抗議劇情改變,也無法阻止公司高層的慶祝,慶祝改編的成功。

當然,《飢餓遊戲》後續幾部計畫,在首周票房出爐後,就立刻啟動。

原版《飢餓遊戲》,首周票房1.9億美元,次周跌幅58.2%,後面幾周跌幅有所下降,總體形勢不錯,在北美總共放映了二十四周,以4.08億美元下畫。

改變後《飢餓遊戲》,首周票房1.7億美元,變化不大。次周跌幅69.7%,後面幾周的跌幅也在百分之五十附近,接近百分之六十,比起原片大多了,但基本符合粉絲電影走勢,在北美總共放映17周,以2.6億美元下畫。

改變後的《飢餓遊戲》,宣傳方面變化不大,粉絲期待度也相同,甚至可以說有了山姆·克拉弗林的加入,還更好一點。但這隻能決定預定票房,最多是首周末票房。

在2012年,一部電影的口碑好壞,傳播速度是極快的,劇情的小幅改變,凱特尼斯的代入感大幅度下降,都對票房造成了影響。

而這些影響,在首周以後,變得更大了。這也正是後面幾周票房下降較多的原因。

本來這些改變,還不會造成次周下降那麼多,畢竟詹妮佛·勞倫斯功力在那,超過影片一半時間的表演,足夠一個演技出色的演員充分發揮,贏得觀眾的喜愛了。

何況導演加里·羅斯真的很喜歡詹妮佛·勞倫斯,總喜歡在她出境的時候給激動華麗的配樂,還總是鏡頭特寫,緩慢推進,半個屏幕上都是她的大臉。

直到一個在北美的華國留學生女孩Fei Fang,看了次日那天的《飢餓遊戲》,寫了一篇影評。

這篇文采並不出眾的影評,出乎預料的被廣泛流傳。

這個女孩開宗明義的點出,凱特尼斯·艾佛丁是個心機婊,我一眼就看出來了!

然後她從另一個角度,大段分析解讀了凱特尼斯的行為有多麼富有心機。

從小就懂得跑到皮塔家後門裝可憐,用小動物般的眼神看著皮塔,博取同情,騙取肉餅。

是的,這女孩眼神很好,一閃而過的鏡頭都被她發現了。

然後女孩詳細解釋了「辦證」梗和「辦證」含義。

如果不是這個穿幫鏡頭,女孩的文章也許還不會那麼廣泛流傳。

稍稍長大一點的凱特尼斯,又盯上了高大健壯的蓋爾,騙他幫自己打獵,扛獵物……

不僅騙取蓋爾的體力,還騙取蓋爾的食物。

電影里的鏡頭清楚明白,前面剛收下皮塔的肉餅,後面又收下蓋爾的發酵麵包。

看看她掰開麵包做出陶醉神色的表情,多麼的可恥!

為什麼可恥?

還用說!

是人就知道肉餅比麵包好吃,聞起來更香。

這種陶醉於連糖都沒有的發酵麵包表情,一定是裝出來給蓋爾看的,一定是為了騙取後續更多的麵包!

還有,讓男朋友開心嘛!心機婊最擅長這個!

為什麼我知道,那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了,不說它。

總是,我是有經驗的鑒婊專家。

所以,這難道不可恥!

嗯,我知道有人說肉餅是給妹妹的,但別告訴我她不吃!

妹妹會好意思拿到姐姐給的肉餅自己獨吞不分給姐姐吃嗎?

事實上我還懷疑凱特尼斯偷梁換柱,把肉餅換麵包呢。

對,就是自己偷偷吃掉肉餅,然後把蓋爾的麵包給妹妹,還能讓全家人覺得她有愛!

好吧,這個說法也許牽強,但她前腳收肉餅,後腳收麵包總沒錯吧,利用蓋爾和皮塔騙取食物總沒錯吧。

如果她只對一個男人這樣,行,沒問題,我承認是愛情,無論蓋爾還是皮塔都沒問題。

但這可是兩人啊,奶奶的,從十二歲就腳踩兩條船的小碧池會是一個好人?!

她不是心機婊誰敢當心機婊?

還有,她真的不喜歡殺戮嗎?

騙人的吧!

電影里可演了,明白的鏡頭。

她瞄準一隻可憐的小鹿,人家跑了她還不停的追,不殺死誓不罷休。

如果不是心地善良的蓋爾出來阻止,那隻小鹿就慘死於心機婊的箭下了!

看看她怎麼對待阻止她殺鹿的蓋爾:「Damn you,Gale!」

她在詛咒蓋爾,她名義上的男朋友。

真的愛蓋爾會這樣對他?

不說感情問題,就算她是隨口說的,可以理解。

但這個細節顯示了她的本性,想一想,她以前究竟殺死過多少可愛無辜的小動物啊!

動物保護組織者寧可死,也不願意動物受傷害。

可凱特尼斯只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就選擇殺死無數動物,太可恥了!

問問你自己,她害怕殺戮,你信嗎?

她的不喜歡殺戮,難道不是裝出來博取同情的嗎?

難道不是為了在蓋爾面前顯示她的善良和柔弱,好讓蓋爾給他更多幫助嗎?

你看,她選什麼男朋友不好,非要找一個高大健壯的。

誰都知道,在普遍窮困的地區,高達健壯才有用。

另一個曖昧對象,皮塔更是肉餅店老闆的兒子。

那麼,為什麼她不把男友的對象定位為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