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八章 《飢餓遊戲》

回到虛擬空間,還沒等寧勻緩口氣,哆啦A夢就立刻道:「你已經超時了,必須立刻出發去下一部電影。」

「現實過了多少天?」寧勻有點擔心。

哆啦A夢迅速道:「一樣的三十七天,沒有二十四小時準備時間了,你有三個小時準備時間,不,兩小時五十九分鐘以後就是下一部電影世界——《飢餓遊戲》。」

太快了,寧勻沒時間感嘆,也沒時間看《殭屍世界大戰》的具體劇情改變,先退出空間看看現實情況才最重要。

一個多月消失不見,很多人都擔心了。

不比以前,就算很多事情不願意管,還有現實中必須完成的任務和計畫。

雖然能用影響力點數購買電影世界的停留時間,但下一次電影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寧勻也沒有太多把握。

先給老爹打電話報平安,然後回覆公司緊急郵件,不能電話聯繫,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然後,寧勻就看到艾瑪·羅伯茨威脅艾瑪·沃特森後沃特森的求助請求,嗯,好像不太急。

一個多月都沒事,也許都處理好了?

算了,發一段羅伯茨小姐被懲罰的視頻過去,隨便沃特森小姐怎麼用。

反正現在她也有了《殭屍世界大戰》里的記憶,嗯,充分發揮吧。

不等這些人回覆,寧勻又回到虛擬空間,查看了石頭姐的覺醒記憶點數。

很不錯,看來這一次確實記憶深刻,印象徹底,只要八點影響力就可以了,比之前的十二點好多了。

可惜寧勻不知道此時此刻,石頭姐和赫敏對不上話快要打起來了。

想了想,還要補充些物資,寧勻又退出虛擬空間。

立刻接到石頭姐好不容易借洗手間遁打來的電話,以從未有過的懇求的語氣請求寧勻立刻覺醒自己的記憶,否則就要出大事,人命關天,不,毀容近在咫尺!

赫敏小姐又不是真傻,早就有隱隱的懷疑,被佔了這種便宜,是個人就不能忍啊。

連羅伯茨小姐的挑釁都顧不上了,攘外必先安內!

這種狀況,石頭姐再聰明也是白費,細節太多,根本模糊不過去。

石頭姐千辛萬苦以我比較笨,覺醒記憶沒那麼迅速,至少還要幾個小時才行應付赫敏小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糊弄過去。

看到赫敏反應這麼大,加上不同尋常的戰鬥欲和獨佔欲,石頭姐當然懷疑有更可怕、更重要的不能放過的東西出現了。

寧勻趁此機會簽下很多不平等的口頭條約,石頭姐全都答應。

和石頭姐談話的半途當中,赫敏小姐就打電話過來想要插入談話。

但現在真不是聊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

寧勻掛斷電話關機,以最快的速度覺醒了石頭姐的記憶,先讓她們自己打去吧。

相信兩人一定會打出一片天空。

補充物資之後,還剩下一個半小時左右。

寧勻決定還是看一看上個電影的變化。

《殭屍世界大戰》

票房:5.4億美元

影響力:60

改變後票房:4.6億美元

改變後影響力:52

寧勻自身:

現剩餘票房:2.23億美元

剩餘影響力:27

幸運值:35

生命值:122,976

另寧勻有點驚訝的是,改變後的《殭屍世界大戰》,和改變之前差別很小,幾乎可以說沒什麼差別。

開始寧勻還不太明白,是有原著加成,還是導演掌控力更強。

後來帶入角度,大概就明白了一些。

這種殭屍電影,真的已經非常模式化,寧勻改變的符合邏輯,但人家根本不在乎什麼邏輯。

如果在乎邏輯,幾乎所有的殭屍電影都沒有存在的意義,也不可能發生。

所以當放棄邏輯的時候,劇情就可以完全套入好萊塢模式,起承轉合固定,商業化到底。

而寧勻的改變,不在於細節方面的差異,也不在於人物的行為,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殭屍末世的基礎。

這種顛覆基礎的改變,反而無法影響一層層編織起來的大網。

等到寧勻仔細看了資料,發現原來導演換人了。

可能是自己這種基礎性的顛覆,導致了導演思維的衝突,無法正常導演這部片子。

原本《殭屍世界大戰》的上映日期就因為某些原因拖延了,因為導演的變動,現在比之前還晚了好幾個月。

如果拖到下一年上映,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

結果非常倒霉的撞上了《地心引力》。

所以雖然看起來整個片子變化不大,但口碑和票房都下降了不少。

《地心引力》的票房和口碑完全碾壓了《殭屍世界大戰》。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變化,在寧勻的快速瀏覽下,發現多了一小段反應人性的劇情……

某個擁有私人飛艇的中東富豪,專門跑去好萊塢拯救女明星,結果不小心被變成殭屍的女明星們集體吃了,吃肉的吃!

可惜這段內容並沒有上映,影院里看不見,只在藍光碟才有。

一方面是不符合全片的氛圍,雖然導演強烈要求。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布拉德·皮特的強烈要求,決不允許出現自己三分鐘不在畫面的鏡頭。

所以全片,從頭到尾都圍繞了布拉德·皮特拍攝,從不把鏡頭移開反應末世中其他的人性問題。

而寧勻影響力發揮太少的問題,也是非導演的皮特影響力太大。

……

連正常休息都沒來得及,寧勻就進入《飢餓遊戲》第一部的世界。

寧勻非常慶幸在《殭屍世界大戰》世界裡沒答應莉莉·詹姆斯的要求,否則體力堪憂啊。

這個世界當然不可能沒身份,不僅要有身份,還比較貴。

沒有太多選擇,寧勻花費兩點影響力兌換了一個十二區的身份,也就是和女主角一個區。

《飢餓遊戲》一部反烏托邦的青少年電影,每個區每年都要公開選出一對十二到十八歲的少年男女作為貢品,送至都城監管,參加所謂的飢餓遊戲。

在一小片地方里互相殺戮致死,最後只留一個,有點類似古羅馬斗獸場,不過換成了少男少女。

寧勻想過是不是要兌換其他身份,但都城的一個普通居民沒有任何意義,影響不了這個世界。

其他區也不行,沒辦法和女主角互動。

所以唯一的選擇就是十二區的少男了,沒錯,不得不裝嫩的十七歲少男。

反正看起來也差不多嘛……

片子里的女主也在裝嫩自己十六歲,比寧勻更過分。

但真正進入《飢餓遊戲》世界後,寧勻有點後悔了。

這可是一個絕對集權的毒菜世界,參加飢餓遊戲就必須殺死其他人,這和自己的理念非常不符。

這部電影寧勻當然看過,可只在外面看電影,沒什麼特別感受,反而吐槽電影的幼稚。

但進入之後的感覺不同了,那是要切身面對去殺死無辜的人,還是青少年,沒建立基礎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青少年。

這種殘酷性,只是想想都不舒服,加入進去,會越來越嚴重的影響自己。

直到此刻,寧勻才有點理解女主角的感受和選擇。

如果自己像女主一樣一直躲避,不殺人,讓別人自相殘殺,那自己的參與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讓寧勻無法接受的殘酷命運是,如果自己取代男主,豈不是最後要和詹妮佛·勞倫斯接吻!

自殺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吧!?

飢餓遊戲的規則是,最後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所以原片里的女主由大表姐詹妮佛·勞倫斯扮演的凱特尼斯和男主皮塔,假裝成一對情侶。

為了能夠一起活下來,假裝因為愛的太深,不願意獨活,所以兩人寧可一起吃有毒的漿果一起死,也不願意自相殘殺,當然都是表演。

為了收視率之類的亂七八糟的原因吧,總之最後總統下令,允許兩個人都活下來,前提是必須接吻,必須和詹妮佛·勞倫斯接吻!

還好不是上床啊!

還有就是,男主皮塔必須受傷,被女主照顧,曖昧的絮絮叨叨交流心得彙報思想。

一直以來喜歡當旁觀者的寧勻,對於親自上陣也不是特別排斥,但要分人啊,詹妮佛·勞倫斯可接受不能。

難道就這麼看著凱特尼斯和皮特按照原劇情發展下去。

這部影片能夠折騰的餘地實在太少了,尤其是第一部,十三區的反抗軍根本沒出現,完全要安既定規則來。

人可不是殭屍,這個世界的科技水平也不差,比現實世界還高級。

寧勻覺得自己要反抗,死亡是必然結局。

現實影響或許就是在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