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彤雲壓城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風(中)

濟爾哈朗所指並非別人,說的就是劉成。

去歲抵達南京,劉成便被馬國柱安排住在了此地。按理說,江浙明軍少有的叛將,滿清朝廷自當要重視一二。但是他叛降時的官職太低,一個小小的訓練官而已,即便是當初的官職,也僅僅是個游擊將軍,能夠接觸到的內幕情報實在是少之又少,隨著胡全才等人在廣信府兵敗的責任得到減緩,他也就漸漸的被人所遺忘。

到了這一次鄭成功千里奔襲南京,劉成倒是被馬國柱想了起來,但卻是讓人將他看得更緊了。畢竟這是個叛將,既然能夠背叛陳文降清,誰知道他會不會在此危局選擇背叛滿清降了鄭成功呢。

「小人劉成,拜見王爺。」

劉成拜倒在地,濟爾哈朗卻並沒有讓他起來,反倒是對他冷笑道:「你的舊主,這兩年很是風光啊。」

此言一出,劉成登時便是一身的冷汗直流,咽了口唾沫他便向濟爾哈朗說道:「小人如今只知一心一意效忠大清,早已與浙匪沒有絲毫關係,還望王爺明察。」

劉成言之鑿鑿,磕頭更是觸地有聲,濟爾哈朗原本也沒有懷疑他的意思,只是嚇唬嚇唬才好擠出更多有用的東西確是如今的第一要務。

「忠誠不是靠說的,是靠做的。」

「小人明白,小人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威使到了,濟爾哈朗便讓劉成站起來回話:「那你就說說,你知道的浙匪的內情,勿有任何遺漏!」

「以小人之見,浙匪所持者,無非是其步兵方陣!」

……

濟爾哈朗趕到南京,誰也沒見,先是與馬國柱密談了片刻,便招來了那個降將劉成。至於南京一戰的功臣們——昂邦章京喀喀木、江南漢兵提督管效忠、固山額真劉良佐以及蘇松提督張天祿等人,則盡數在門房裡大眼瞪小眼。

這四大位,官職都不低,而且可以說是對於南京城防舉足輕重的人物。不過在濟爾哈朗的八旗軍抵達後,他們的作用登時也就縮水了。無他,兵力爾。

江南江寧左翼四旗剩下一兩百人,其中還算上了弓匠之流;江南的漢軍旗在鎮江一戰幾乎全軍覆沒,管效忠這個提督能直接命令的軍隊大概還不如個游擊將軍多;劉良佐的漢軍八旗是那一戰的功臣,可也只有五六百人,在面對鄭成功的殿後部隊中還損失了不少;剩下的張天祿,大軍已經趕回蘇州府協防了,帶在身邊的也就一眾親兵。

總而言之,比起濟爾哈朗帶來的這一萬多的大軍,他們的用處已經下降許多,戰戰兢兢還是免不了的。

只不過,人比人,總有個高下。張天祿是功臣,今年也沒有打敗仗,自是不慌,擔憂的也只是功賞和接下來的戰事,但其他三人卻各有各的毛病,濟爾哈朗見他們時的態度就將會決定他們的勝死!

四個人從上午進了濟爾哈朗的行轅,一直等到太陽下山。午飯時濟爾哈朗的親兵倒是讓下人給他們送來了一份,臉皮最厚也最是憂心的劉良佐大額的會票遞過去,結果只換來了句濟爾哈朗還在和劉成聊天就什麼也沒有了。再給銀錢,人家也不要了,就彷彿是這句話不給銀錢都可以告訴,但別的就算是給了有不會說似的。

太陽落山,親兵又來了,告訴他們今天晚上先住在行轅,濟爾哈朗和劉成還沒聊痛快,但什麼時候聊完也不一定,所以讓他們住在行轅里隨時等候召見。

各懷心思的四個人住進了行轅,身邊只有有限的幾個親兵,但是一整夜過去了,濟爾哈朗卻始終沒有召見他們,反倒是劉成早在他們入住時就已經離開了行轅,返回到馬國柱此前給他安排的居所。

第二天一早,劉成前往行轅。不過這一次,在門房裡等著的卻變成了他,因為濟爾哈朗還在接見那四個昨天遭逢冷遇的清軍大帥。

「張提督是此番擊退海寇的功臣,皇上已經下了旨意,要張提督的畫像送到御前以供御覽。」

「這,這可怎生是好,奴才形容粗鄙,實在入不得皇上的法眼啊。」聽到這個消息,張天祿興奮的已經不能自已,就像是個未經世事的雛兒一樣,兩隻手都不知道該往哪放了。

張天祿的這一番表現看在濟爾哈朗的眼中,後者很是滿意,對皇權的尊崇,說明此人心中滿清依舊是他效忠的對象。況且此前也曾擊退了鄭成功,在此之前更是在江南大肆屠戮過抗清義軍,依著陳文的性格,落到江浙明軍手裡也是死路一條,看來應該是個可以信得過的綠營武將。

「本王記得,你還有個弟弟如今在陝西做總兵官?」

「正是。」

「嗯。」濟爾哈朗點了點頭,繼而拋下了一顆深水炸彈:「兄弟二人皆是忠臣良將,不錯,不錯,本王願意為你上疏皇上,許一宗室與汝子為妻。」

這顆深水炸彈卻是一下子就將張天祿給砸蒙圈了,他和他的弟弟陝西漢羌總兵張天福都是豫親王多鐸南下時抬進漢軍鑲黃旗的漢軍旗人,是八旗的自己人,滿清皇帝的奴才,與那些見了皇帝還要口稱「臣」的漢人已經有了內外之別。

但是漢軍旗說到底還是滿洲、蒙古以下的第三等八旗,雖然漢軍旗人不少,在清初的政治力量也不小,但是地位上比之另外兩者卻是相差良多。如今濟爾哈朗卻提出了要許一個宗室給他的兒子為妻,能夠與宗室結親,哪怕只是個紅帶子家的庶女也能夠極大的提升他們這一家在八旗中地位。

換做是原本的歷史,這樣的好事可是根本不會落到他這等人身上的。但是此時此刻,滿清的形勢已經大不如前,這顆糖果雖然很甜,可若是連滿清都完了,這些反倒是極大的罪狀。

濟爾哈朗如此,說是酬功,或者說是拉攏他這個良將,還不如說是將他們兄弟進一步捆上滿清的戰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張天祿張大了嘴巴,滿臉的不可置信,但是濟爾哈朗卻還是看出了這個武將並沒有徹底被這個天大的好消息砸蒙過去,反倒是在縝密的推算著其中的利弊。

眉頭一皺,濟爾哈朗重重的咳嗽了一聲,張天祿知道濟爾哈朗已經不耐煩了,連忙拜倒在地,將這樁婚事應允下來,滿臉的感激涕零。

這個選擇題,對他來說沒有一、二,有的只是「一」和「一」。他和他弟弟張天福都是漢軍旗人,而且還是漢軍鑲黃旗的旗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如今最有可能對滿清對江南統治造成威脅的只有陳文,而陳文則是眼裡從不揉沙子的角色,像他們這樣的身份,只有死路一條,既然如此,還不如拚死一搏,總還有個機會。

聊了一會兒,濟爾哈朗便讓張天祿離開,臨了還向他提及,世職的事情朝廷已經議下來了,宣詔使者正在路上,將張天祿的心徹底安下來,才讓他帶著親兵返回蘇州繼續坐鎮。

張天祿意氣風發的離開了行轅,他在濟爾哈朗的計畫中是坐鎮蘇州的中堅,抵擋住明軍自松江府發起的攻勢以及濟爾哈朗的大軍南下時配合出兵松江府以牽制明軍的側翼主帥。

只不過,張天祿並不知道,這一番談話卻讓濟爾哈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恥辱,但卻是不能不去承受的恥辱。

昨天與馬國柱和劉成的交談後,讓濟爾哈朗意識到了江浙明軍如今捲起的風潮已經讓滿清在江南的勝算變得少之又少。可若是放棄江南,北方經過了天災、流寇、官兵、貪官污吏的多重破壞,早已殘破不堪,沒了此間的財貨,滿清在關內根本撐不了多久。但真的沒了漢人,他們就算逃回遼東的老林子里只怕也沒有任何活路了。

為今之計,自當拉攏一切能夠給他提供助力的對象,張天祿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這個武將還管理了蘇松地區上萬的綠營兵,就算只說本部兵馬,也有三千之眾,並沒有遭逢過大敗,俱是積年的老兵。

順治八年,清廷曾下達詔令:「令滿、漢官民得相嫁娶。」但正常情況卻是旗人可以娶漢家女,旗人女子一般不外嫁。

但是,既然有了這麼一個詔令,就是可以說是一個政策上的漏洞,濟爾哈朗不在乎一個旗人女子的命運如何,哪怕是紅帶子的覺羅也一樣,但是將一個宗室女子嫁給漢軍旗的奴才的兒子,他還是覺得心頭的不快無法消散。

「奴才喀喀木、管效忠、劉良佐拜見王爺。」

兩個昂邦章京拜倒在地,濟爾哈朗卻是冷冷笑道:「喀喀木、管效忠,你們這兩個狗奴才很會打仗啊。」

「奴才罪該萬死。」

見濟爾哈朗如此,二人連忙拜倒在地,不足的磕頭,可換來的卻是濟爾哈朗厲聲的喝罵。

「你們這兩個廢物確實罪該萬死!」

說罷,濟爾哈朗手一擺,身邊膀大腰圓的親兵直接就將這二人拉下了堂,按倒在地上,一鞭鞭的抽在了身上。

江南江寧左翼四旗和駐防江南的漢軍旗幾乎全軍覆沒,這樣的大罪就算是拉出去斬首也不為過。

歷史上管效忠和當時的江寧巡撫蔣國柱趕走了鄭成功,但卻還是一個下辛者庫為奴,一個發本旗王爺處為奴,家產俱籍沒,只有駐防八旗的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