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山火彌天 第三十一章 向南

衢州府城的問題不僅僅是飢餓,關鍵在於秩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同時由於商鋪的大量查抄,富戶的一掃而空,府城的商業已經幾近停滯。

衢州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一向是商貿繁盛之所,本地的龍游商幫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十大商幫」之一,主要經營珠寶業、墾拓業、造紙業和印書業等行當,其足跡和經營區域遍布全國,甚至有著「遍地龍游商」的說法。

衢州府城裡的富戶這次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本地的商賈,陳文在確定了計畫之後,便派人向其他四個縣城的方向散布消息,歡迎本地商人回到府城恢複商業秩序,也算是小範圍的「吸引外資」。

同時,陳文還下令免除西安縣今年的秋稅和商稅,以便加速恢複府城的商業能力。

減免賦稅,這雖然可以加速恢複民生,但是對於身處清軍包圍圈之中,稅賦收入不足以養活麾下大軍的陳文而言,卻是會導致他在經濟上的崩潰。所幸,衢州各個府庫以及陳錦的總督府庫房裡積蓄頗多,他們掃平了衢州的富戶之後,這些財產大概有一小半分潤給了這些官吏,其他的則全部進了陳錦的口袋。

府城的官吏幾乎沒有能夠從明軍手中溜走的,他們也願意用一大部分家資來給自己和家人買一條活路。反倒是已經死了的陳錦,他那份的財貨卻消失了不少,而且同時消失的還有陳錦的一些親信家奴和幕僚,比如朱之錫、季振宜和李之芳就都不見了。

財貨的收穫確實不少,不過龍游商幫的特點導致了很多龍游商人的產業大多在外地,回到老家置房子買地也都是在府城、縣城之外的鄉鎮,這場兵禍對府城的損傷確實不小,但是對於龍游商幫的打擊實際上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大,而陳文的收入也同樣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

現如今,陳文已經佔據了金華的八婺、衢州的龍游、西安以及處州的縉雲,地跨三個府的十一個縣的地盤。

奈何,處州的絕大多數區域皆是山地,一向是個窮府,而陳文佔據的縉雲亦是地少民寡;金華由於金華之屠、清軍與白頭軍的交戰以及馬進寶的存在早已殘破不堪,陳文光復那裡已經一年了,也才不過是剛剛開始恢複一些元氣,距離回到明末的水平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至於衢州,這半年的拉鋸戰,以及自陳文收復金華府後就已經開始了的小規模交戰對於民生的損傷也確實不小,再加上西部的那三個縣還在幾支綠營客軍的手中,通向江南、江西和福建的商路已經斷絕,未來的稅收難以得到保障。

眼下陳文的麾下有南塘、東陽和義烏這三個戰兵營以及鎮直屬營和抽調而來的四個局的步兵隊,這些野戰部隊大多都在衢州,只有半個東陽營還在與各縣的守備部隊作為防禦和威懾的力量存在。

三個戰兵營各有四個步兵局、一支百騎的騎兵大隊和營屬的炮兵、工兵以及其他附屬人員,每個營有近兩千人的編製;鎮直屬營與戰兵營不同,它的騎兵多而步兵少,總計不到一千戰兵;抽調的那四個局步兵沒有騎兵、炮兵、工兵和附屬部隊,一共有不到一千六百人;各縣的駐軍中,除去東陽縣六百餘人、安華鎮棱堡四百餘人、永康縣兩百餘人、金華府城兩百餘人以外,其他各縣都是一個哨的步兵配上或多或少的炮組和探馬,加在一起也有兩千人。

這些軍隊加在一起已經突破了萬人的規模,如果再算上各府、縣官府、衛所的人員,即便是只算是每個月的折色,就得有二十幾萬兩銀子,而這還沒去計算本色,以及那些五花八門的軍需消耗、原材料消耗和軍用設施的建設、維持費用。

有道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現如今,大炮即便是不響,花費的銀子就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而擴大佔領區之後,也需要新建戰兵營、駐軍以及各種軍用設施,陳文先前靠著馬進寶的宦囊和在金華府的抄家行動,即便衢州的秋稅和元氣大傷的商稅不去減免也是絕對不夠的。

此番,陳文確實是從陳錦的私庫中獲取了大量的資財,也算是把即將到來的大窟窿堵上了不少,但這卻無疑是在飲鴆止渴,是以透支未來的商稅為代價的。這種事情陳文並非沒有做過,可若是說善後、征虜兩項借款是他自覺自愿喝下去的話,那衢州這一次卻是那個已經死了的陳錦強行餵給他的。

古有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今有浙閩總督陳錦,即便是死了也要給對手留下一個爛攤子。一時間,陳文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衢州的善後大借款還是會繼續執行,而那些無主的固定產陳文也打算進行發賣,只有這樣才能以商業來帶動,儘快的恢複衢州府城的元氣。

商業的恢複和民生的治癒都還需要時間,不過陳文不打算為此停下腳步,眼下已經拿下了衢州府城,同時也打通了進攻衢州西部三縣的通路,以及保障了南下處州的後路安全。或許,回師給金礪來上一悶棍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只可惜軍事行動已經持續了半年,士卒已經開始惦記家中的妻兒老小以及田土家業,求戰之欲已經開始消退,暫且還是應該以擴大浙西南的佔領區,強化自身的實力為要。

西進衢州西部三縣,可以通過開化、常山和江山打通徽州、廣信府和建寧府的商路,對打破清軍的包圍圈有著重大意義。同時還可以藉此威脅到周邊的省份,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而南下處州,既可以擴大佔領區,還可以由此進入沿海的溫州,獲得出海口的同時對台州方面形成半包圍。而那個府雖然田土較少,稅賦收入不多,但是勝在民風彪悍。只可惜處州的山民不似金華兵那般容易編練,大概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入伍成軍。除此之外,處州的松陽擔也是東南沿海貿易連接錢塘江水系的重要運輸方式。

閩北到浙北貿易的貨物經過甌江進入處州再由松陽的挑夫挑運出山,到達衢州府的西安門碼頭,再由水路沿錢塘江南下至杭州。全程經福寧州,溫州,處州的青田、麗水、松陽、遂昌,衢州的龍游、西安,金華的蘭溪,嚴州的建德、桐廬,最後達到杭州。而另一條自武夷山進入徽州貿易的貿易路線,則是經過商隊由南平出發入龍泉,經雲和、松陽、遂昌、龍游、西安、淳安,最後到達徽州。

處州雖然窮困,但卻在閩北到浙北、皖南的商貿活動中處於一個中轉站的作用,而松陽擔更是可以理解為這個時代的一種物流方式。如果能夠插手其中,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的話,這個府可以挖掘出的能量遠比想像中的要多得多。

相比之下,根據這幾天的匯總,江南江西總督馬國柱抽調了位於皖南的部分綠營進駐開化縣,調動江西提督標營殘部外加完好的後營一同進駐常山縣,而江山縣則還是由督標營副將張國勛負責留守。除此之外,據傳聞,江西九江總兵也抽調了大部已經進入廣信府,作為這三縣清軍的後盾。

對於陳文而言,清軍在東南的兵力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他又非如鄭成功那般以海島作為大本營,憑藉水師的優勢來隔絕清軍。他身處於浙江內陸,清軍一敗再敗卻始終可以憑藉著兵力的優勢來將他的控制區包圍起來,迫使其分兵駐守各地,分薄了手中原本就極其有限的力量。

此前的那場血戰的傷亡確實不少,與長期處于軍事行動的狀態一同降低了士卒的求戰之心,作戰時的士氣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清軍有一支規模不小的機動兵力存在於側後,分兵三縣肯定不行,如果猛攻一縣,以著其他各部的清軍接到的命令,十有八九會坐視不理,由那支九江的清軍負責牽製作戰。既然如此,那就只有集中大軍先攻一縣,把九江的清軍引出來。只要能夠一舉將其擊潰的話,各縣的清軍就不過是瓮中之鱉了。

當然,為保萬全,陳文還是打算派出一支規模稍小卻足以達成目的的部隊去執行另一項任務——去試探一下據說已經到了一日三驚的程度的處州府到底還有沒有堅守下去的能力!

……

休整數日後,陳文再度動員全軍出征。

南塘營和鎮直屬營,以及那兩個分到右翼戰場的步兵局這不到四千人的大軍所組成的主力部隊,由陳文親自率領,進攻毗鄰處州府和建寧府的江山縣。

同樣的道理,那半個東陽營當時面對的是那幾個府的地方綠營,損傷甚至比起南塘營還要小,陳文決定由暫時負責指揮這支部隊的陳國寶率領其兵進處州府。

相較之下,剩下的義烏營和另外兩個由安有福指揮的步兵局當時直面王之綱和張國勛的兵鋒,尤其是那支複製鴛鴦陣的督標營憑藉著兵力優勢確實造成了不小的殺傷。於是乎,陳文決定抽調部分比較完整的步兵隊返回金華府,協助尹鉞和林忠孝防守北線,其他軍隊則由吳登科指揮留守衢州府城,防備清軍的攻擊。

根據己方和敵軍的情況,陳文兵分四路,兩支進攻,一支防守,而另一支則是回援。防守和回援的自不必說,關鍵還是在於那兩支繼續發起進攻,擴大佔領區的部隊。

江山縣的清軍乃是張國勛的督標營以及部分王之綱的部下,算是這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