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起 第八十三章 驚變

麾下的士卒正在打掃戰場,向上游逃竄的那些餘孽陳文派出了騎兵前去追殺,戰鬥任務已經結束。

何德成死於亂軍之中,在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中,曹從龍以及其他被俘的叛軍中的大小頭目則被關進了囚車,而俘虜也被反綁著雙手,一個接著一個被繩索套著脖子,由明軍押解著前進。至於曹從龍發起叛亂的最重要的助手,呂文龍的首級在前天就隨著劉成的信使送到陳文軍前,與曹從龍接到書信的時間大概是前後腳吧。

前天送來的書信中,劉成將呂文龍帶給他的情報一一為陳文進行了詳述,並且將他設局反戈一擊的計畫也進行了說明。從一開始,曹從龍就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勝算,只是他根本不知道罷了!

然而,陳文對於劉成始終不能放下心來,即便是有呂文龍的首級已經送到了眼前也同樣是如此。所以,從一開始他便以自身的力量去和叛軍決戰,甚至始終將大隊的騎兵按在手中不肯放出去徹底壓垮叛軍,為的就是防備劉成暗算於他的可能會出現。

劉成交出了印信後,陳文便將駐軍中的兩個哨和他帶來平叛的部隊進行等量對換,同時任命了另一個軍官暫且代理東陽縣守將的職務,隨即便率軍前往東陽縣城。

那個軍官和劉成一樣都是台州人,而且還都是老南塘營甲哨最早的那幾個隊長之一,一個是第三鴛鴦陣殺手隊,而另一個則是第四鴛鴦陣殺手隊。這個軍官靠著資格老、辦事穩妥且作戰勇猛,一直在鎮直屬營里緩慢升遷,把總、千總、守備,直到現在才被任命為游擊將軍,負責一個縣的防務,遠沒有劉成那跳躍式升遷般的一路順風。

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是真的迫不得已,陳文暫且還不太清楚,但是這一次被迫附逆的軍官很是不少,此前他既然已經赦免了在府城中反正的那三個部將,只是豁奪了兵權,那麼在把劉成的事情弄明白前他就沒有必要急著做什麼,尤其是他很可能還要繼續使用這些附逆過的駐軍作戰,就更不能為了一個劉成把鬧得軍心不穩了。

可是,這個疙瘩已經在陳文的心中生成,即便是日後證明了劉成只是迫不得已,他也不打算再讓這個軍官獨立領兵了,調回老營做個訓練官冷凍起來最為放心。

隨著對於叛亂過程的了解,陳文意識到了單憑軍法官和威望看來還是不行,一元制的領導結構絕對不可取,必須在軍中設立監軍,最好再把參謀長制度進行普及,將權利進行分割,讓這些軍官形成相互制約的體制他才能儘可能保證軍隊始終掌握在手,將叛變的可能降到最低。

這些事情的細節還需要再去進行思量和準備,才能在軍中開展,最好是戰事暫緩的情況下,否則一邊打仗,一邊搞體制改革弄不好會把軍隊整垮了。

懷著這個思量,陳文重返了東陽縣城。縣城的附逆文官早已被劉成控制了起來,就連他們的家眷也沒有例外。作秀來穩定民心是必要的,但卻不是現在,因為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搞清楚,其中的一件就事關玉山鎮那些至為重要的倉儲。

「把人帶上來,快!」

聽到了陳文的命令,張俊連忙帶著一個東陽縣駐軍的軍官前去提人,等到張俊帶著幾個士兵押著一個清軍來到陳文的行轅時,他已經從劉成的口中把事情的大概情況搞清楚了。

曹從龍發動叛亂後,就把囤積在府城的倉儲開始向玉山鎮運輸,其中以糧草、軍器和銀錢為主。這些東西幾乎都是陳文來到金華府之後通過繳獲、捐贈、借款和出征時已經開始的夏稅獲得的,是的他麾下的這支大軍支撐下去的根本。而曹從龍將這些運到玉山鎮,為的就是進攻台州,同時作為魯監國集團回返浙江後的起步資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道理但凡是帶兵打過仗的都很清楚,所以劉成在接受撫標營任命後便派了兩個哨的步兵隊前往玉山鎮看守倉儲,一直到五天前的那個深夜。

張俊帶來的幾個士兵衣衫被火燒得破破爛爛,身上的冷兵器造成創傷也進行了簡單的包紮,至於那個清軍,不僅鼻青臉腫,而且顯然還受了刑,被提來時幾乎已經站不太穩了。

「本帥沒那許多耐心,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否則先前的只是開胃菜!」

聽到陳文的怒喝,那個清軍哆嗦得如同風中的枯葉一般,一邊磕頭,一邊表示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小人是台州綠營左營的馬千總隊麾下徐把總隊麾下姚果長麾下的士兵,半個月前,馬大帥下令,將左營調往天台縣城協防。到了八天前,馬大帥突然趕來,命令左營攜帶乾糧在當天晚上潛行離開縣城……」

清軍自天台縣城出發後,一路向西經過了尖山鎮直奔玉山鎮,於抵達的當晚便發動了突襲。玉山鎮只有兩個哨,兩百人的兵力,急行軍而來的台州綠營雖然疲敝,但是兵力近千,騎兵更是盡數出動。玉山鎮遭到了進攻,駐軍連忙抵抗,但是清軍兵力優勢實在太大,而且目標也不僅僅是他們,在進攻駐軍的同時更是突襲了倉庫,將其付之一炬,而那幾個士兵就是僥倖逃出來,俘獲了這個在夜裡走錯了方向的清軍。

「卑職等奉命駐守玉山鎮看守倉儲,到了五天前,台州韃子突然襲擊了我們。大夥在混亂匯總也不知道韃子來了多少人,就起身各自為戰,直到衝進倉庫的韃子點燃了倉儲,火勢很快就蔓延開來,我等實在無能為力,只得突圍而出,留下這條命便是為了將此事稟告大帥。」

馬信直奔玉山鎮而來,這裡面絕不簡單,那廝到底是怎麼得到的這個情報,陳文已經無力去思量了。因為聽完了這一切,他只覺得眼前的一切天旋地轉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將將緩過來。

軍中用度巨大,只是軍餉一項,每兵一兩五錢,大軍兵力高達九千餘人,拋去零頭,一個月下來就是一萬三千五百兩銀子,不算年節的加賞的話,一年則是十六萬兩千兩。其中軍官的軍餉更高,真正算來,加在一起翻倍都是往少裡面說的。

這,還僅僅是折色,本色還要另算!

除此之外,馬匹、兵器、火藥、甲胄、被服、其他散件與消耗,再加上行軍作戰用的艦船、車輛以及修建的大小堡寨、軍營,其中的花費都是天文數字。況且現在大軍於紹興府安華鎮和衢州府龍游縣兩線與清軍交戰,用度更是巨大。

如果再算上金華府的行政費用的話,要不是陳文厲行「善後大借款」的話,這支大軍根本撐不到夏稅。至於以後,陳文原本的計畫是拿下衢州,那裡不比在屠城、劫掠和交戰中已然殘破的金華府,衢州同樣地處金衢盆地之上,田土不缺,再加上商貿極盛,富庶自然遠勝之,供應起這麼一支大軍完全是綽綽有餘。

但是現在,衢州沒有拿下來不說,玉山鎮的倉儲也沒了。從巡撫衙門和府城各庫房的賬冊中計算,玉山鎮的倉儲數量極大,尤其是善後大借款和夏稅幾乎盡在其中,沒了這些,只靠著府城裡剩下的殘羹冷炙,陳文怕是連這個月的軍餉都發不起,更不要說是繼續收復失地了。

至於在龍游縣繳獲的馬進寶的宦囊,雖說是不無小補,然則「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尤其是這其中只有銀錢和珠寶,沒有哪怕一粒糧食,現在是亂世,糧食並不是想買就能買得到的,軍無糧則散,對於一支將兵官吏近萬尚且處於戰爭狀態的大軍來說能夠堅持多久實在難說得很。

至於計畫中急需開始和繼續的改革、擴軍、訓練、功賞、分地之類的所需更為巨大,越是想到這些陳文就越是感到呼吸困難,彷彿落入水中而不能自拔一般。

重新詢問了一遍各中細節,陳文才讓這些人下去,專門讓張俊著人看管起來,防止消息外泄。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倉儲被燒毀是一個問題,而且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地形的原因,他始終忽視了台州清軍的威脅,現在馬信把玉山鎮的倉儲燒了,這支大軍的威脅已經近在眼前。

陳文重新計算了一番,如果馬信僅僅是帶著那個營前來,他在東陽縣的軍隊便足以應付,但如果更多的話,比如馬信把台州綠營全軍都帶來的話,他就必須把陳國寶率領的平叛軍主力調過來才能將其擊潰。

金華府的地形,使得陳文必然要面對兩線作戰的困境,這是兵家大忌,如果不是有棱堡的話,他只能縮在金華,根本無力進攻衢州。可接下來若是一擊不成的話,戰事僵持下來,那麼三線作戰就只有敗亡一途了。

謝天謝地,這幾個士兵僥倖俘獲了一個台州清軍,從中得到了少許的情報,但是情報還遠遠不足,必須儘快搞清楚台州清軍的動向!

派出了大批的游騎,可是原本打算審訊曹從龍以及東陽縣文官的事情卻顧不上了,因為劉成帶來的另外一個消息,便是新昌伯俞國望已經不行了。

……

去年在台州府城臨海縣被清軍擊潰後,俞國望便在王江的勸說下前來金華與陳文匯合。俞國望的人確實是來了,但是台州那一戰死了太多的老兄弟,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鬱鬱寡歡中很快就病倒了,而大夫也只能開些溫養的葯,畢竟心病難醫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