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穿越者 第七十六章 勁草(五)

提標左營副將的將旗下,提標左營副將李榮、提標右營千總徐磊和其他的幾個軍官正策馬立於道路旁的一處高不過一米的小土丘上觀察著戰局。

作為提標右營千總,徐磊很清楚他跟著左營副將李榮來追擊大蘭山明軍余部無非就是給本營和他自己一個立功的理由,所以一路上他始終遵奉著李副將的命令,從沒有半點違逆。而他也很清楚就憑著他徐磊是中軍副將徐信的侄子,又曾經是田雄親兵的身份,李榮也絕不會慢待他。

不出所料,一路上李榮從沒有叫徐磊的部下去做那些受累不討好的事情,只是始終帶著他前去南下追擊大蘭山的明軍余部和那些官員、軍屬和百姓。

本來徐磊以為就這樣慢慢追下去了就可以了,誰知道已經移駐大蘭山的提標營中軍昨天晚上卻傳來通告,紹興綠營副將已經自嵊縣出發為新昌解圍,估計此刻已經將俞國望擊潰了。

這本是個好消息,至少李榮和徐磊都不打算去新昌,新昌沒有陷落,僅僅擊潰一群賊寇而已,實在不方便當著地方官的面強搶女子和財貨,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受這個累。此間既然紹興綠營已經趕走了俞國望,那他徐大千總就更不用去浪費時間了。

本來事情確實是這樣的,可現在的問題在於,他們所追擊的這支明軍殘部正在向新昌靠攏。如果被紹興綠營搶了擊潰大蘭山明軍殘部的功勞,他們豈不是白跑了這麼老遠的距離?

而且這支南下逃亡的隊伍中,除了那些軍屬和百姓,還有已經被俘的王翊的親生女兒,以及魯監國冊封的右副督御史、王翊的副手王江,那可是總督大人勢在必得的人物,功勞大大滴。相較之下,反倒是那個帶隊的明軍軍官根本就是個從沒聽說過的小人物,連提都沒人提一句。

今天一早,李榮就率領著這支提標營特遣追擊部隊就加緊了步伐,急行軍南下,爭取在這群明軍出山之前將其擊潰,然後帶著功勞回返。可是誰知道,這群明軍也夠膽大,竟然選擇了當道殿後。

難道他們不知道即將面對的是浙江提督標營嗎?

難道他們不知道前不久的四明湖畔,浙江提督標營以不及對手一半的兵力擊潰了四明山各部聯軍嗎?

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支浙江提督標營的戰鬥力有多麼強悍嗎?

想一想還真是無知者無畏,尤其是看見那一片的陷馬坑,徐磊更覺得這個明軍將領真是腦子有問題。既然已經慫了,那又何必堵在路口,這難道不是很矛盾嗎?

只是看到了那塊立在道邊的牌子,上面的那句「過線者死,勿謂言之不預也」的話語,雖然嘲諷意味十足,但還是讓徐磊意識到了明軍的意圖。

原來他們也急著決戰啊,是不是這支隊伍前方的探馬已經發現了紹興綠營的蹤跡,所以打算先行排除難度更大的後顧之憂,再去解決相對容易的前路之患?

這樣的可能性顯然不只是他徐磊想到了,李榮在看過這塊牌子後也肯定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存在,否則一向鎮定自若被同僚戲稱為「鐵面」的李榮,怎麼可能會被這麼粗陋的激將法激怒而趕忙發起進攻呢?

雖然處處透著詭異,但是徐磊還是陪同李榮在這塊小丘上觀察著戰局。

只不過本來他滿以為在那三投之後,這支被丟下殿後的明軍就會如同四明湖之戰的那些明軍一樣被提標營徹底壓制,可是誰知道他們竟然擺出了一個如此怪異的陣型,不僅降低了清軍的命中率,更是靠著長牌和藤牌擋住了絕大多數的攻擊。

不過,畢竟曾經在田雄帳下當過親兵,家裡又有個待他極好的叔叔現在乃是提標營中軍參將,徐磊很清楚那三次投射的目的乃是為了衝擊陣型,接下來的長槍手突擊才是真正的重點。可是這群始終縮在盾牌後面的明軍竟然再一次將他的慶幸所擊碎。

長牌手和藤牌手持盾防禦,身後的那些拿著竹竿子,甚至連枝杈都沒有修剪的竹竿子只是簡單的向前平放。就這麼簡單,本來還被徐磊寄予厚望的沖陣竟然就如此虎頭蛇尾了,明軍不只是沒有被壓制,甚至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傷亡!

接戰之初沒有壓制住對手也就罷了,誰知道對手竟然在清軍前排停滯的一瞬間就完成了變陣,隨後的時光里,清軍始終被那些大竹竿子壓制。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明軍似乎對這個戰術練習過很久的樣子,顯得配合極為熟練,一點兒也不像那個降將所說的只是一群成軍不過三個月的新兵營。

此刻,戰場的前列,被狼筅干擾的已經有些惱羞成怒的清軍士兵已經放棄了突進攻擊,反而在奮力的劈砍著狼筅的枝杈,為後續攻擊做準備。相對的,明軍也沒有坐視清軍破壞己方武器的卑劣行徑,而是互相配合著向那些手忙腳亂的清軍發起進攻。

刀光飛舞,槍影交錯,徐磊怎麼說也是從軍多年的老牌軍官,即便看得並非十分真切,卻也能注意到明軍的傷亡微乎其微,而清軍則稍不留意便損失慘重。

這怎麼可能?

一群成軍不到三個月的新兵蛋子怎麼可能會始終壓著提標營這樣成軍十餘年的老營頭打?

帶著這樣的疑問,徐磊看向了旁邊的李榮,試圖從這個田雄麾下的老兄弟,提標左營副將的臉上找尋到問題的答案。可是當他轉過頭,看到的卻是讓他更為震驚的一幕。

提標左營副將李榮目瞪口呆的注視著戰場上明軍的戰陣,那張即便被敵軍追殺,或是立功受賞時也很少為之所動的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

「竟然是鴛鴦陣,竟然真的是戚繼光的鴛鴦陣。該死的王升,老子竟然真的信了你的那句鴛鴦戲水陣,等打完這一戰本帥非特么宰了你不可!」

其實此時也不能全怪王升,李榮在出發前曾經詢問過大蘭山的部分降卒陳文的南塘營的具體情況,只當是知己知彼了。只是那些文盲士兵很少有對王翊忠誠度更高的中營兵,其他營的降卒對此更是不甚了解,七嘴八舌之下顯得混亂至極,最後也只有一個降卒來了句擅長使用鳥陣給他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行在路上,雖然討厭王升此人,但是李榮還是把他叫來問話,這個出身薛嶴的降將竟然拍胸脯表示,他曾經聽馮京第說過,那個姓陳的明軍將領擅長使用的陣法叫做鴛鴦戲水陣,據說很是厲害。

從這事兒上來看,李榮顯然是被人坑的次數太少,嚴重缺乏經驗。陳文幾年的時間,打了兩千把英雄聯盟,輸了一千九百多把,才坑了不到八千個隊友;那王升短短一下午的時間,就坑了兩萬多的明軍,是陳文幾年成果的兩倍還拐彎。這樣的人所說的話,能信就奇怪了。

自從發現了事情不對勁,每每想起了那句鴛鴦戲水,李榮就忍不住的咬牙切齒一番。只不過身為主將,光咬牙切齒也沒用,必須想辦法扭轉戰局才是正途,否則這樣耗下去,清軍很可能會被擊潰的。

可就在這時,明軍陣後突然飛出了一支響箭,尖嘯著劃破天際,彷彿刺中了李榮的內心。

有道是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只在片刻之後,溪水旁的竹林里,潛伏於此的那六個隊的火銃手和弓箭手紛紛走出了樹林,在溪流旁排成兩列,在尹鉞的一聲令下,便會從側翼發起進攻。

南塘營另外的那一部分火器隊從側翼的竹林中現身,老於兵事的清軍軍官便做出了反應,只不過此時前線戰況激烈萬分,根本不可能抽調太多刀盾兵進行防禦。明軍的一輪射擊之後,傷亡竟也遠高於接戰前的效果。

側翼突然冒出一股明軍,儘管隔著兩丈寬的溪水,劉大依舊可以清晰的看到對手那迫不及待的面容。雖然已經身為什長了,但是他依舊背著刀盾進入戰場,這裡面有著他祖傳的技藝,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怎麼敢輕視之?

只不過,此刻的他卻並沒有持盾防禦,前線的戰鬥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也著實脫離了他的認知。

在他看來,提標營源自黃得功的中軍,成軍十幾年了,在這浙江估計也就杭州駐防八旗和督標營能夠稍勝一籌,去打浙東明軍那些成軍不過兩三年,至多五六年的營頭向來是手拿把攥的。

相比之下,他們此次的對手尚且不及四明湖那一戰的明軍,只是一群成軍不過三個月的新兵蛋子,怎麼可能會出現現在這樣全線被動挨打的局面?

身臨其境,劉大可比那些策馬站在遠處的將爺們更能感受到對手各兵之間的默契,這樣的配合就好像是與生俱來的一般。雖然清軍的數量比明軍要多很多,但是這些明軍卻能時刻都保持著以多打少的局面,清軍的銳士再過強悍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抗衡對手的一個隊吧!

所幸劉大所處的位置並非是最靠近溪水的那一列,只是也相去不遠,和南塘營的丁哨倒算是處在道路的一條線上。當他在那份不祥的預感籠罩之下以至於反應開始持盾的時候,清軍的帶隊軍官也立刻下達了命令,既然刀盾兵不足以防禦側翼,那麼就乾脆以著弓箭手與之對射。

由於側翼的南塘營士兵沒有披甲,火器隊在發現清軍的意圖後,立刻撤回到竹林的邊緣,試圖依託竹林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