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穿越者 第四十六章 抗壓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猶如白駒過隙一般轉瞬即逝。

經過了近一個月的訓練,陳文所部的鴛鴦陣已經稍微有一些模樣了,起碼一眼看去擺的陣勢業已有些中規中矩的意思了,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按照陳文的規定,營中將士們每天早晨起來先要打一套軍體拳,然後吃早點,早飯後開始操練個人技藝。

除了火器隊和騎兵隊要按照李瑞鑫的方式訓練外,鴛鴦陣殺手隊的成員中狼筅手要練習六勢、藤牌手則是要和其他隊的藤牌手捉對廝殺、剩下的長牌手則和一個長槍手相互配合與鏜鈀手和另外一個長槍手雙對雙的對練。出此之外,隊長進行指揮、而火兵除了挑著裝滿的擔子跑步外,還要訓練陳文和陸老郎中一起教授的一些戰場救護知識。

睡過午覺,到了下午的時候,鴛鴦陣殺手隊開始操練陣型,從正常的行軍隊列,到戰場應變時需要變幻的陣型都要一一練習。也正是開始操練陣型之時,陳文才發現他以為可以按照網路遊戲開荒副本的方式指揮鴛鴦陣的想法有點想多了,這個東西可是比他想像的難度大得太多。

到了晚上,陳文也不再講授兵法,因為他發現給這些文盲軍官講這個實在是事倍功半,沒有識字基礎的他們哪怕今天晚上記住了,到了轉天睡醒時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他決定在讓這些軍官識字之前先暫停兵法的教授,晚上的時間則改為探討、總結訓練效果。至於識字,還是等打完這一仗再說吧,那時候會有充裕的時間來做這等事。

時間過得飛快,此時此刻已經是八月二十五的下午了,明天便是王翊定下的校場比試之期。最近的十來天,就連中營的那個守備也開始了臨陣磨槍,反倒是比試的安排者王翊現在並不在山上。

早在八月初七,王翊便帶著從人下山了,規定山上所有事務全部交由王江負責,而這也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習慣。出發之前,王翊預計的是八月二十四或者八月二十五他就會回來,所以將比試定在了二十六日的下午。

陳文很清楚王翊下山去做什麼,因為早在七月二十四成軍那天王翊就已經告訴他了。只是此去的結果如何還尚未可知,陳文很懷疑他的那些大道理能不能說服俞國望、劉翼明和陳天樞這三位領兵將領。

如果他們不願意放棄先前的計畫,那麼以王翊臨行前對此的態度估計也不會強求。到了那時,陳文就必須重新考慮一遍計畫了。畢竟按照計畫,毛明山的後營也很可能因為牽制金礪而無法參加那場針對田雄戰鬥。那樣的話,大蘭山能夠出動的戰兵也就只剩下了可憐的一千五百人,這個數字這有提標營的一半!

至於那些友軍,陳文實在不打算報什麼希望了。求人不如求己,好歹王翊在走之前已經答應了如果能夠戰而勝之,編製的事情就可以不叫事兒了。

陳文思量著,若是手裡有了一千人,哪怕其中大半是訓練不超過一個月的新兵,他也打算設法集中大蘭山的前、中、後三營和田雄碰碰。看看和田雄的提標營比起來,他的這支複製於南方抗倭時代的那支戚家軍的新營頭到底是雞蛋還是石頭。

早在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的時候,陳文本著勞逸結合的想法,給營中的將士們放了一個整天和前後兩個半天的假。他清楚的記得,當時營中的軍官和士兵們對於這個決定一致表示了十二萬分的支持,估計如果是股票的話,應該都能夠漲停板了。

只不過,從放假回來,面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將士們,陳文又開發出了一個全新的也更加折磨人的訓練項目,美其名曰:縱隊抗壓訓練。

「扔!給老子輪圓了扔!那邊那個,你特么沒吃飯咋地,使勁!」

陳文的咆哮聲響徹整個西校場,而那些被他指使得已經開始有些力不從心的役夫們則依舊在把手中的土塊輪圓了扔向擺成縱陣的鴛鴦陣殺手隊。

這些日子以來,陳文所部的鴛鴦陣殺手隊的士兵們已經開始在訓練設施的引導下開始養成了初步的條件反射,但僅僅是條件反射還不夠。陳文不記得是在什麼地方聽說過,說是習武想要打人,就要先學會挨打,而他對這個挨打的定義則理解為抗壓。

後世的戰爭之中經常會出現先以遠程兵器覆蓋打擊或是精確打擊,再以地面部隊趟平對手的作戰方式,比如海灣戰爭和其後續的伊拉克戰爭初期也都是如此。

在這個時代,軍隊正面交鋒前同樣會以投射兵器諸如弓箭、火銃和火炮互相試探和壓制對手,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是破壞掉對手的陣型,而陣型一旦被破壞,勝負的天平也就隨之傾斜了。為了應對此類狀況,陳文的計畫則是以縱陣減少傷亡,待本部接近敵人或是敵軍靠近時再通過變陣來進攻或者防禦,這種方法也是戚家軍曾經用過的。

與此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了。在訓練中,陳文並不能以火銃或者是火炮轟擊隊列周邊,就算是弓箭也不行,因為那樣很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他相信,實戰訓練並非全無意義,只是以他現在的聲望和資源還不足以支撐其進行這種可能會造成軍心不穩的訓練項目,所以只能暫時以土塊來代替。

只不過,第一次訓練時竟然還是出現了整個隊列被土塊轟擊至崩潰的現象。眼見於此,陳文只得將原定計畫中數日一次的縱隊抗壓訓練改成每日一次。直到今天已經進行了九天,效果也在一步步轉好,至少今天終於沒有再出現整隊崩潰的例子,只是依舊有部分士兵因為被砸傷或是砸的無法忍受而違反訓練紀律。

對此,陳文除了懲罰之外,也只得在原有的每天一個肉菜的基礎上托糧庫的人收購雞蛋,以增加營養攝入從而維繫軍心,促使士兵們堅持訓練下去。所幸這樣做的效果還不錯,大概是看在每天都能多吃一個雞蛋的情分,外加訓練成績開始漸漸的轉好以及在陳文新一波的洗腦攻勢的夾擊下,士兵們的怨言也開始逐漸消散。

只是與此同時,陳文的銀子也在加速減少,而他的對策也只能是等到校場比試時盡量漂亮的取勝,然後再去打一回王翊和王江這兩個土豪,誰讓他們是監軍文官呢。

「甲哨呈縱陣前進五步。」

陳文話音方落,已經開始作為備胎代理甲哨哨長之職的樓繼業便依照陳文的命令指揮本哨前進。

「長牌手壓住陣腳,緩步前進,第二殺手隊慢一點,別著急,全哨前進五步後繼續防禦。」

聽到命令,甲哨集體起身,前排的長牌手撐著長牌和藤牌手一起遮蔽全隊,防止他們被土塊輪中,而其他隊員則在隊長的指揮下繼續保持著戒備的姿態。先前五步之後,他們停下來繼續在那些役夫投出的土塊中堅持。

看著這支已經開始有些樣子了的鴛鴦陣殺手隊,陳文將指揮役夫的任務下發給吳登科,而他自己則去檢查騎兵隊和火器隊。

騎兵隊陳文只是掃了一眼,關於騎術他現在也還是先前那個坐在馬上讓馬匹慢慢走的程度,就連晚上喂馬的工作他也厚顏無恥的交給了老營派來的馬夫,以至於現在那匹白馬已經開始有些和他鬧生分了,而這也讓陳文開始懷疑「馬子」這個詞最初到底是不是從騎兵嘴裡傳出來的了。

於是乎,作為這場戀愛養成遊戲的失敗者,陳文也只是裝模作樣的視察了一下就轉去檢查他更為了解的火器隊了,畢竟射擊類遊戲可比這個省心思。

火器隊一共六十人,每十二人一隊,前兩隊各設隊長一名,副隊長一名,隊員十名。這兩個隊也是全火器隊中唯二全員列裝鳥銃的火器隊,先前王江派送的二十門火銃,再加上前些天又送來了兩門,一共二十二門。

火器隊中,隊長持旗槍指揮全隊,並且攜帶火種盒,以供戰陣紙上火繩熄滅後點燃之用。按照軍法,戰場上火器隊長攜帶的火種盒熄滅,是要被斬首的,所以在戰鬥中他們都會盡量避免火種盒有過大的震動。而隊長若是陣亡則由副隊長接掌指揮權,至於正常情況下他們則會和火器隊員一起射擊。

其實在明朝末年已經出現了不需要火繩的燧發槍,那時叫做自生火銃。只不過,此物在當時還沒有得到普,那時的火器除了五花八門的火炮外,使用最多的便是戚繼光時代開始盛行軍中的火繩鳥銃和被北方邊軍極力推崇的三眼銃。

火器隊第一小隊的隊長是一個寧波人,據他說其祖上曾經在萬曆抗倭時的戚家軍中擔任過火器隊長,是不是真的尚且兩說,他使用鳥銃的技術確實有兩把刷子。鳥銃使用是有一定之規的,每一步都要按部就班,他第一次在陳文面前操演時整個流程只少了兩步,而且沒有影響到後面的發射,其射擊的結果更加驚人,一槍命中靶心。

更可惡的是這廝還頗有些賣弄的意思,第二槍沒有打靶子,而是直接把落遠處牆上的一隻鳥打了血霧四濺。鳥銃,在他手裡還真成了鳥銃,而這也是陳文為什麼在篩選之初就把這個身材瘦弱、估計做火兵都未必夠格的漢子直接任命為火器隊長,還是第一隊的隊長的原因。

火器隊前兩個隊在這廝和第二隊那個曾經在方國安軍中用過鳥銃的隊長的教導下,進步倒是神速,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