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穿越者 第二十一章 講古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完全亮,吳登科就跑來敲孫家的門,看他的樣子好像一晚上都沒睡好。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他想找孫鈺借《春秋》看看。可是他又怕孫鈺上值早,碰不上,所以才來打擾他人清夢。

在孫鈺滿心疑惑的將書房的一本《左傳》交給吳登科後,只見眼前這人竟然在他全然不可置信的目光下細細的摩挲著書皮,眼中滿是珍愛,就彷彿是在撫摸新婚妻子的肌膚一般。

這樣的色授魂與,孫鈺也曾有過。他早年家貧,每借到一本好書時都會這樣。可是他卻萬萬無法將這一切和眼前這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聯繫在一起。

在確定吳登科沒有得病之後,孫鈺便趕忙著去上值了。從來到大蘭山,他肯定是每天第一個到的,今天也不會例外。

孫鈺走後沒多久,陳文就起床了,今天還要繼續講古,所以要提前做好準備。雖然昨天的結果看樣子不是很理想,但是他相信,只有堅持下去才會成功。

見陳文出了屋門,吳登科立刻就跑了過來,張嘴就要陳文給他講解他手中的那本《左傳》。

到了這時,陳文卻顯得比孫鈺更加鎮定,畢竟昨天已經見過了吳登科的神情。他二話不說就把書放到了西屋的桌子上,然後拽著吳登科去北屋吃早點。

吃飯時,看著吳登科心不在焉,滿臉猴急的樣子,陳文竟突然有種場景錯亂的感覺。

待吃過早飯,陳文便帶著吳登科去西屋講《左傳》。

只不過,他只講了一個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就以吃多嚼不爛的名義把吳登科推出了門。臨別時還告訴他今天晚上的講古繼續,另外明天早晨再給他講下一個故事之前,他得好好談談今天這個故事的感想。

送走了吳登科,陳文回到屋子裡繼續修改先前已經做好的演講稿。

昨天晚上講過的可以先不管,今天要從收復建康開始,岳飛的故事還很長,郾城之戰和岳飛之死都是重頭戲。

除此之外,陳文又修改了下結尾,希望能夠比先前設置的更加符合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

廢寢忘食的忙了一天,吃過了晚飯,陳文帶著忐忑的心情向打穀場走去。早上聽吳登科提及,昨天陳文走之後,大夥盡皆沉默不語的散了,也都沒有說什麼,這讓他對昨天的演講效果更加質疑了。

倒是今天,孫鈺和孫銘兄弟也跟在陳文身後去聽他講古,這讓他頗有些喜憂參半。

大概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緣故吧。

走在路上,村子裡但凡看見陳文的人大多會對他指指點點,而其中的一些聲音也傳到了他的耳朵里。

「你看,那就是昨天晚上講古的陳先生,聽說他好有學問呢。」

看來還不錯嘛。

「原來就是他昨天說洪承疇睡了韃子皇太后的啊。」

媽蛋。

果然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剛過去一天,就好像地球人都知道了似的,這桃色新聞的傳播能力也太強大了吧。

待陳文和孫家兄弟走到村口,只見打穀場里竟早已經有不少人在那裡等候了,一眼望去,竟比昨天還要多。而且,無論是從村子裡,或者是從別的方向,竟然還有人不斷的往打穀場而去。

只是一點,無論已經到了的還是正在趕來的,手裡都拎著一根木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史前古惑仔集會呢。

對此,陳文的心中也只剩下了哭笑不得,只希望他們不都是來聽桃色新聞的。

似是看到了陳文的到來,吳登科立即越眾而出,一路小跑的來到陳文和孫家兄弟跟前,行了一禮,然後大聲說道:「陳兄,昨天大夥聽了您講古後,都覺得您博學多聞,絕非常人。這不,今天大夥又都來了,還叫上不少熟識的兄弟一起來聽您講古。」

陳文拱手回禮,他知道這裡肯定有不少是吳登科的功勞,而且若不是他的話,昨天自己基本上也是冷場。

走在前往昨天那個石磨的路上,不斷有人向陳文行禮,訴說著他們對陳文的仰慕。而陳文也一一回禮,唯恐失了禮數,讓他人覺得自己傲慢無禮。

這是他在現代從來沒有獲得過的禮遇,也是來到這個是時代後一次獲得如此的禮遇,而他相信,這亦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待陳文走到石磨前,吳登科示意眾人將手中的木柴堆放在人群中央的位置,並預留了空地,準備在天黑之後點燃篝火。

見眾人重新落定,陳文便不再等待,開始今天的講古。雖然此時依舊有人趕來,但是出於時間安排的考量,也只能如此了。

只不過,不光今天新來的人要求陳文將故事重新講起,就連昨天就已經來過的熟面孔也想再聽一次。既然如此,陳文只得迎合眾意,把岳飛的故事從頭講起。

所幸的是,每次有人出現疑問想要打斷時,都會被附近已經聽過的人制止,然後低聲與其按照陳文的說法解釋,所以講述的飛快。而且,陳文也沒有再去講渾河之戰的故事。

很快,陳文就將昨天講過的故事又講了一遍。接著,他便沿著黃天盪大捷繼續講下去。

「在韓世忠和金軍相持於黃天盪的同時,岳飛已經開始率部進攻建康的金軍。」

「建炎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岳飛在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戰告捷,史載,金兵橫屍十五里。五月初,岳飛在建康南面的牛頭山紮營,在夜間以百人敢死隊騷擾金軍,金軍傷亡甚大。於是,完顏宗弼決定放棄建康,準備從建康城西北的靖安鎮向北岸的宣化鎮渡江。」

「見韃子準備逃跑,岳飛立刻帥領騎兵三百、步兵二千衝下牛頭山,大破金軍,進據新城。接著又追至靖安,消滅了未及渡江的金軍。此役,岳家軍僅斬殺真夷就超過三千,擒獲二十多名軍官。至此,建康得以收復。」

「紹興二年,岳飛平定了作亂於道州、賀州的賊寇曹成。而這一戰後,一個曹成的部將加入了岳家軍,他的名字叫做楊再興。」

「紹興四年春,岳飛上《乞復襄陽札子》提議北伐收復失地,其目標便是金人委任的傀儡,偽齊皇帝劉豫控制的襄陽六郡。對此大宋朝廷表示認可,但宋高宗又特別規定岳家軍不得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只以收復六郡為限。」

「紹興四年四月十九,岳家軍自江州起兵北伐。五月初五,岳家軍直抵郢州城下。第二日黎明時分,岳家軍向郢州發起總攻。戰鬥異常酷烈,岳飛坐在大纛下指揮,忽然有一大塊炮石飛墜在他面前,左右都為之驚避,岳飛的腳卻紋絲不動。見主將如此,士卒皆奮勇攀登雲梯,攻上城牆。此戰殺敵七千餘人。」

「郢州收復後,岳飛決定兵分兩路。由張憲領軍攻隨州,岳飛親領大軍直趨襄陽,與敵軍主將李成決戰。誰知那李成見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無勇氣據守,倉皇逃遁。五月十七,岳飛兵不血刃,凱歌入襄陽。五月十八日,牛皋與張憲合兵攻下隨州,俘虜了五千敵軍。」

「此役,年僅十六歲的岳雲,手持兩桿數十斤重的鐵錐槍,第一個衝上城頭,為收復襄陽重鎮立下了大功。所以,演義中說岳雲是用錘的,又是謬誤。」

「哈哈。」經過了前半段的重新宣講,新來的人在其他人的解釋下,也漸漸的開始相信陳文的話了,即便陳文說出一些和他們先前聽到的有所不同,也多是善意的笑笑。

「岳飛出師大捷,讓韃子委任的傀儡皇帝劉豫分外恐懼,於是那廝急忙抽調大軍,並請來了大批真夷,號稱三十萬大軍,準備奪回襄陽。可是,立刻就被岳家軍擊敗。見不能如願,敵軍只得固守鄧州,以遏制岳家軍北上的勢頭。」

「七月十五日,王貴、張憲在離鄧州三十餘里的地方,與敵軍數萬人接戰。岳飛又分遣王萬、董先軍兵突擊,敵軍大潰。俘金將領楊德勝等二百餘人,奪馬二百餘匹,衣甲不計其數。只有敵將高仲帶領殘部逃入鄧州,閉門堅守。」

「七月十七日,岳家軍收復鄧州,活捉了高仲,斬殺敵軍無算,岳雲再次率先登城。鄧州收復後,岳飛隨即派遣李道前往唐州,並於二十三日收復了唐州州城。與此同時,王貴和張憲在唐州以北三十里,再次擊敗金與偽齊聯軍,以掩護李道收復州城。同一天,信陽軍也被攻克。」

「至此,岳家軍成功收復襄陽六郡,而這也是岳飛第一次北伐中原。」

「岳家軍收復襄陽六郡是靖康之後,偏安江南的大宋第一次大規模收復失地。收復襄陽六郡後,岳飛積極恢複生產,整頓防務。很快,這裡就成為了大宋北部防線的防禦和進攻重心。而這裡一直到了一百多年後才被後來的蒙古韃子攻陷,大宋也在那不久就亡國了。」

「建炎四年,也就是岳飛正在致力於收復建康的時候,洞庭湖匪鐘相、楊幺裹挾饑民起兵反宋。大宋朝廷數次圍剿,皆鎩羽而歸。到了紹興五年二月,忍無可忍的大宋朝廷派出了岳飛統軍五萬進攻洞庭湖。」

「紹興五年四月,岳飛抵達潭州,賊眾聞聽岳爺爺至,競相投降。到了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