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六合動 第1125章 泰山立

泰山封禪,軒轅家期待多年的這一幕,終於重新開始了。

根本不需要荀易邀請,各方大神自發齊聚東伯國外。嚇的無盡時空的諸神立刻搬移世界,轉移陣地,在東伯國外空出一光年之距。

英華王等先天王神不方便降臨真身,便以化身的姿態出現於虛空。這裡有荀易搭建的一座雲海天宮,軒轅家諸神便在此歇息。

遠處,一列列恢弘威嚴的天軍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他們排兵布陣,以一座座神陣的力量放出各色神光,守護在東伯國外層,慶賀泰山的歸來。

「好大的排場。」諸位王神趕來後,看著天地間這秩序井然的軍隊,有人忍不住心中泛酸。「不知道幾位長老給他添了多少好東西。」

英華王往那邊掃了一眼,便繼續打量岱陵山脈。

目前出現在這裡的天軍,並非軒轅家給荀易的配備,而是泰乙界內部的荀易嫡系。不管是他們身上的盔甲還是手中的武器,都是用泰乙界的材料打造而成。這十萬天兵天將算起來,也是一支實力不可小覷的戰軍。不過在戰場上,為烈武上帝服兵役的時候,荀易可不捨得拿出來用。

「先天神最好的一點,就是天軍無上限,隨便自己打造。這小子不求數量,只求精銳,這十萬天軍應該就是他目前準備的最強戰力吧?」

王神們熙熙攘攘聚在一起,趙瑩也在諸王神之列,在她身邊站著軒轅家歸來不久的藺相。回來之後,他作為宰相負責趙瑩的神趙。

旁邊幾個熟識的王神過來:「奇怪,依陛下之尊怎麼沒有下去參與?封禪大典中,有封天禪地之禮,你這皇兒沒有妻子,到時候不應該是你出面?」

趙瑩搖搖頭:「神趙、柏荀,終究帝統傳承並不一樣,朕不方便出面,不然有喧賓奪主之嫌。」

她本來也想要給荀易幫忙,但藺相如在來之前勸說:「神趙之中,他是皇太子。柏荀之中,你是王太后,這種情況下怎能隨便出面?」

於是,趙瑩便跟其他王神一同在天宮中觀看。

諸王神來齊後,軒轅三老以及兩位上帝紛紛降臨法駕。

這時,東伯國天瑞城郊外傳出悠揚莊嚴的鐘聲。

泰山封禪,真正開始了。

封禪之前,首先你要有泰山才行。按照古法禮樂,需要人王先入泰山祭祀泰山神金虹氏,告天之後再擇吉日上山祭祀。

金虹氏是上古泰山神,位列先天,權能莫大。歷代王神除卻帝嬴和前面那些聖皇外,後面的諸位王神大帝都必須先祭祀金虹氏。

帝嬴因為薄待金虹氏,在泰山之上引來神怒天譴,差點死於非命。還是五大夫松相救,才讓帝嬴逃過一劫,也因此這泰山老松得以封神。後來的王神一個個乖乖祭祀金虹氏。

可是現在泰山還沒建立,怎麼祭天封禪?

因此,在封禪之前,荀易還有一個必要的行動,那就是開山。

開闢泰山,塑造岱嶽。

天宮上,突然有人道:「說起來,重開泰山需要昭告皇天后土,定下靈樞和天命。荀易可以昭天,那麼誰來禱地?不會是嬴琇吧?」

趙瑩站在諸神之側,顯然不可能是她這位太后娘娘。

一位王神露出厭惡之色:「嬴琇終究沒有過門,難道他敢讓嬴琇來朝聖?我看最後的人選,應該是荀曇,畢竟他急急忙忙將妹妹找來,不就是進行這一步?」

這段時間,長公主持玉節代荀易巡視山河,禮奉諸神。所以大家認為荀易會選擇荀曇幫忙,畢竟二人一奶同胞,不是嗎?

不過開山祀地的人選,最終讓諸神大跌眼球。

並非荀曇或者嬴琇,而是地德神君的孟翰。

英華王眯著眼:「也對,畢竟這次開山借用岱陵山脈,他當然要出面。」

岱陵山脈,就是當初泰山遺骸所化,因此稱呼為岱陵,岱嶽之陵。只不過從現在的岱陵山脈看,根本看不到古泰山的風貌。

荀易和孟翰站在岱陵山腳下。五大夫松率領諸多泰山精靈來迎。

「兩位陛下,一切已經準備妥當。」

算算時辰,荀易望天一眼,頷首:「開始吧!」

兩側擂鼓響起,嬴琇站在不遠處的望月台,吩咐道:「奏樂!」

嬴琇負責禮樂,她手下三百位月女馬上開始演奏《祭山泰皇歌》。這是嬴琇專門為這次祭祀所趕工出來的譜子,全篇演奏共計兩個時辰。

先是清冷的琴聲,然後是一陣陣配樂的鐘聲,接著是朗朗笛聲回蕩在山野。

荀易里八層、外八層穿著禮祭王服,帶著儀仗隊一步步走向岱陵十八盤。十八盤上,每十八重石階有一對巫女持金燈跪在地上。清冷的山風吹過,她們身上的素服迎風起舞,如同一朵朵山間飄蕩的雲彩映襯春桃。

這些人都是從泰乙界附屬的三千世界挑選而來的巫女。全都是豆蔻年華的貞潔少女,而且樣貌秀美,氣質乾淨空靈,最適合這種祭神儀式。

「單單是這些具備巫女資質的貞潔少女,就不是一般天神能拿出來的。」不少王神對比自身,不覺搖搖頭。他們雖然掌控王朝,自身位列天神,但拿出這麼多巫女來,一時間動用整個王朝的力量都不夠。趙瑩的神趙也是如此,人數方面根本湊不齊。

「這就看出先天神人和以下後天神靈的鴻溝。唯有具備先天神界,開闢三千世界的存在,才能面不改色拿出這麼多人手啊。」

不單單是荀易的登天隊,嬴琇的歌樂隊伍同樣不容小覷。這些樂師月女們都是金琴仙子專門培養,從樂道之中領悟修鍊法門的特殊人才。寥寥三百人,便可抵得上一個修仙門派的精銳。

樂道靈韻飄揚在山嶽之間,引得山中元氣噴薄,化作一處處神域。

至於孟翰一方,他以山嶺精怪混著神獸神將,也構成一組秩序井然,環繞整個岱陵的隊伍。這列隊伍分為十二部,暗指十二地支。孟翰遊走一圈後,來到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后土壇。

同一時刻,荀易登岱陵之巔,也走上早前準備的天壇。

天壇為圓,地壇為方,象徵皇天后土之意。二人各自捧起天書紫籙,地書金冊主持這一次祭天行動。

當禱文結束後,荀易將天書拋飛,交給上蒼。孟翰將地書埋入五色壇,交給大地。

這一來,天穹之上碧波萬頃,一座連綿三千峰巒的巨大山嶽倒掛而立。而大地上玄黃之氣蠢蠢欲動,將東伯國萬里江山的龍脈統統扭轉。

正是:百川歸流拜山祖,千巒俯首東嶽主。

這一條條川河乃至山嶽的精氣流入岱陵山脈,讓這座死去的「泰山」重新復甦,在諸神面前緩緩拔高。

五大夫松站在山腳下,他在岱陵中尋覓,最後來到一處荒涼的死地。這裡就是他曾經誕生的地方:「來於此,也當歸於此。」

落葉歸根,不外如是。

老松化作大樹重新紮根土壤,樹冠上拖著一卷《東嶽泰山圖》,這卷泰山圖描繪古泰山的風貌,逐漸影響岱陵向著古泰山的地形變化。

看到這一幕,幽冥上帝笑了,他對帝嚳說:「這才有點泰山的模樣。剛才那東西算什麼,棺材么?」

宙光上帝目前是帝嚳拖著半死的身軀趕來,親自見證泰山歸來的這一幕。

岱陵之山峰巒疊嶂,重重險峻雄峰高高聳起。空中泰蒼山的山魄精華如同一條碧色長河傾瀉而下,流入黃蒙蒙的岱陵山脈,為這座山脈煥發全新的生機。翠色綠意遍布泰山,各種神木靈樹肆意生長,造化瑰麗,明秀玄奇。

「原來如此。」幽冥上帝明悟道:「岱陵是泰山的殘骸,象徵死。現在再用荀易的泰蒼山賦予生之力,結合天地二神的力量,才能讓泰山真正重現。」

青光和黃氣交融,在荀易和孟翰的聯手造化下,真正的泰山露出崢嶸。

泰山山脈長達萬里,整個東伯國的山河疆域都被這一條巨大山脈所貫通。諸船百河在山中流淌,千峰萬土作為泰山的一部分。整個東伯國正是依泰山而存的王朝。

下鎮幽冥,上通天界,這才是昔年古泰山的雄風!

接著,泰山深處爆發處一陣雄渾的帝王之氣。

那是泰山之中蘊藏的王神印記。自伏祖以來,炎黃二帝,顓頊帝嚳等王神都曾經在這裡封禪。從聖皇而下,秦皇漢武等歷代王神的印記也皆在這岱宗深處湧現,於空中化作一幅幅王神封禪的景象。

泰山歸來了!

這股力量引得軒轅家諸神王氣蠢蠢欲動。

帝嚳上前一步:「諸神,將岱宗本源歸還!」

這段時間,王神們各自搜集岱宗金虹氏當年散落的本源。如今一道道流光返還泰山,也讓泰山回饋相應的王氣,純化每一位王神體內的王氣。

封禪本身,正是在泰山上藉助天地之力純化萬民願力。將駁雜的願力轉化為純粹的帝氣,這才是王神們御龍飛天的本質。

在泰山刺激下,每一位王神體內帝氣噴發,形成一條條巨龍盤旋在泰山上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