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九十章 江山一隅

八月初一,晴。

大河上白帆點點,連著一條閃閃玉帶,自西北蜿蜒而東。

沿河北岸官道,車馬往來絡繹不絕,葉青乘著牛車,一路上悠哉悠哉而過,只是遇到些關卡,卻並無麻煩。

聽著旅人驚嘆,就望見視野中一座大城,在陽光下閃著純金色澤,幾乎佔據著整個地平線,巍峨壯闊的震動人心。

「這就是旭日金城,應州十八景的第一景。」

實不全是陽光反射,還有州城金黃氣浩浩凝聚,給予人的特殊感應,而自第一眼就造成了震撼。

葉青前世來這應州城幾次,算是熟悉,這時也是讚歎。

這世界的大城,除是平原中心,鍾靈毓秀利於作物,別的多興於江河湖海的水陸交匯點,水氣充沛水運充足!

應州的州城稱啟陽,城處大河與邙水交匯形成三角平原,既土地肥沃,又有附近幾個渡口,自古就是戰略要津,人貨聚集成本低,對周邊輻射平原交流頻繁,才形成三十萬人口的大城市。

和地球工業時代大都市,規模自遠不能及,但有幾十萬年積澱出的深沉厚重。

抵達了城門口,就望見了長長進城隊伍,路側短亭中,就有兩個道人,葉青經過時,懷中畫卷一亮,這時就迎了上去,稽首:「是葉秀才不?請暫往竹谷小觀!」

葉青心裡一驚,並不應著,認真看了下,兩人都身著正式道服,靈光儼然,一時間遲疑不定。

「葉秀才擔心留下污點?道院又不是監獄!」年長些的道士笑著,看出葉青還在沉吟,又說著:「或擔心錯過考試?這不是軟禁,只是對你的保護,你可知道,此時已經有刺客入城了?」

葉青心中一凜,又鎮定下來,問著:「你家主上是誰?」

「談不上主上,你還記得當日平壽縣縣宴上相識的袁世溫袁大人?他知道你出了事,立刻請我們接應,你放心,在道觀里,誰也不敢動手。」

葉青皺眉,記起了此人,這人是佟大學士的府丞,而前世記憶不差的話,這佟大學士又是六皇子的人,日後被逼自殺。

只是這派,和後來崛起南滄俞家並沒有關係……有也是隱藏的敵對。

眼見著眾人看了過來,葉青突一笑,扶了扶冠,說著:「行!」

竹谷小觀

夜幕深深而透明,水色浸潤。

葉青獨在窗邊眺望,這道觀只有一個大殿,正中矗立的是赤帝,有丈許高,有著赤紅幃帳,但這不是紅敕的意思,絲絲都用著紫色纓絡。

黑帝白帝赤帝黃帝青帝各用本色,都有紫色,而道君都用全紫幃帳,葉青踱過來倚柱而立,臉上似悲似喜。

萬家燈火點點,輝映著天際繁星,天地倒影一樣神秘深沉。

天眼中,除了赤帝不敢觀看,只見城內千坊萬家,大氣規整的棋盤格局,氣運一片金黃,入夜後,潮汐一樣平緩下來,以南北中軸為線,靜靜往城心聚著淡青氣色!

「這州城,算上前生只一共只來過五次,就算天下大亂,以我穿越者之能,也只能小小南滄郡里攪動風雨。」

「而俞帆,雖現在看來不過如此,可稱侯於應州,做過十年應州主人。」

「這很了不起,完成俞家先祖俞文賢未有過功業——應州之主和應州總督,是主人與管家區別,多少人奮鬥一生,就是為了完成這樣跨越……」

「城中十萬戶,游女似京都。」這是開朝時對應州之贊,實當時三萬戶不到,作為舊朝抵抗激烈一州,戰火廢墟重建,十室五空,百廢待興。

而在這仙道大劫前夜,卻真正發展到十萬戶人家,三十萬人,放在地球春秋戰國時代已了不起「國際都會」

——要知管仲被齊侯任命相時,自述臨淄只有「四萬二千家」,而至戰國時才達到七萬戶,二十萬人口的大都市。

這樣都城,幅射出去更全州八百萬人口。

但在此世,卻只是尋常之州罷了。

「應州雖大,不過江山一隅。」這是前世俞帆臨終悲嘆,傳至藏葉山莊時,葉青也正值大難臨頭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重生以來,無數次反思前世失敗原因,在己身,是天命大潮下避了浪鋒,一退失機,步步落後,這早早總結。

在環境是天下之大,大到以凡人壽命別說是坐穩,甚至連打天下的壽命都可能不夠,八百萬應州,才剛剛勉強有著爭霸資格。

這一年種種拼搏,又在虛擬東郡七年,經營一百萬人口,最近才漸漸體會,並且深深震怖於一個問題——天下有多大?

越行游及遠,越嘆服於這片大陸廣大,傳說中唯有仙人知道盡頭。

凡人將已知概括成天下,已遠遠超過了華夏面積,遠不是農業時代的水平所能統一。

於是分封百地,建立藩國。

使人遙想百萬年前,三國鼎立,道君高高在上,各自爭鋒。

而後五帝每每鼎革天地。

往事俱已,又是三十萬年,卻人人困頓於眼前,對於天地鼎革盛世,只能在遙遠傳說中窺得鱗爪。

在這後的青史,會發現一切固定。

皇朝處中央,天子號稱著古皇裔。

而分封子孫加入原本藩國來屏障四周,緩慢拓展邊荒。

一朝龍衰,就有藩國有德當興,行天命革新事,幾百年積累怨氣得以發泄。

五德流轉,這是上應著五帝博弈,而在朝廷,就是一圈圈往複,呈螺旋往外旋轉,青帝開朝以降,百萬年里的二千朝,大多數都沿襲於此。

這並不是完美無暇,卻是規則,在這個世界被稱之「氣數」,又有量劫,使得民間草莽中崛起龍蛇,布衣持劍,掃蕩世界。

可說每每抬升起青紫皇座,下面必墊著天下三分之一白骨,五帝五朝,煌煌純紫,都變不了血紅本質。

這又是能長生的世界,仙神與天地同壽。

大地上就只剩下人神殘喘,一生一世,要非真人還在人間行走,就幾使凡人忘記這青穹上的傳說。

但青史流傳下來,後來人捧起書,認識到天下,百萬青史,二千國朝,這是真正的萬世不易——無論是誰都感受到這不可思議的厚重深沉,使人喘不過氣來。

百萬年內,何至百萬英雄,千萬豪傑,多少運籌帷幄,多少仁人志士,都嘔心瀝血,什麼手段沒有使出來?

眾志成城,得億萬民眾支持的豪傑也不止一個。

可是,他們皆往矣,變成歷史的泡影。

最讓葉青恐怖的是,一朝太祖以民為道,花費三十年,通過各種各樣手段,使得只聞太祖,不聞道君。

而天庭卻冷眼旁觀,不加絲毫干涉,任憑蠶食。

直到盡得民心,前所未有,宣布廢除道君祭祀,宣布人道自強,與天平齊時,才一舉降下天罰,當時萬民號哭,人道之氣集於帝都,肉眼可見,可太祖連著百官在內,還是被轟殺當場。

此役,三日三夜血雨,天空星辰隕落如雨。

葉青作為穿越者,當然明白天庭也付出極大代價,但此舉卻以堂堂正正之師,詔告天地。

縱挾民意,犯吾道者,雖眾必誅!

這也許就是道門頒布青史的用意,毫不作偽,連著有人謀反,也用冷冷的筆調公正寫出他們的英姿,從不屈筆污衊!

可是這樣的英姿落在史上,卻使人連呼吸都困難。

而如果僅僅是絕對的暴力,還不至於讓葉青完全心寒,因為絕對的干涉,必使世界一池死水,垂垂老矣。

心寒的卻是二十萬年來,天庭仙神越來越受到約束,不再隨意下降干涉。

這是什麼?

這是洞察了人道興衰,運轉造化,流淌氣運,生機綿長。

有句名言「絕對的權力必導致絕對的腐化」,不管是真是假,可在這世上,若是有人,在絕對的權力(力量)下還沒有腐化,反而英明聰慧,不斷進步,這是何種恐怖的事?

想到這裡,葉青終把這思考丟下,用力甩了甩,望向了遠處的考院:「不管怎麼樣,想這太早了,還是先想想怎麼樣中舉罷!」

旅店

寇先生這才見到了俞帆,俞帆顯得有點憂鬱,臉色有點蒼白,見了,寇先生就跪拜行大禮,哽咽說著:「主公!」

聽著這聲音出於至誠,連俞帆心裡一暖,雙手一擺,說:「起來罷,我沒有哭,你卻哭了,這也不成樣子。」

「臣無能,讓主公受辱了,而且遺珠館的人也散去大半,這是臣的差事沒有辦好,請主公責罰。」

「這不關你的事,是我衝動了,至於遺珠館,父親追回了八萬兩銀子,沒有錢,自是散了。」說至此,俞帆緩緩起身,踱至庭院,眸子深沉:「不過虧我還年輕,還能改過。」

這次失敗,損失巨大,俞承恩大發雷霆,頓時剝奪了俞帆繼承人的地位,與眾子一起「平等」。

想到這裡,俞帆的血就涌到臉上,漲得通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