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窗含西嶺千秋雪 第010章 默契

半年前劉體純的駐地就從巴東轉移去夷陵了,聽袁宗第說,劉體純目前也是在忙著種地,生產糧食。劉體純和袁宗第都是商洛十八騎的騎士,關係本來就很好。攻打重慶是袁宗第提出來的,因此劉體純對重慶的戰事一直很關注,屢次派人來詢問。

而袁宗第返回萬縣後,也給劉體純去信,仔細講述了一番重慶之戰的過程。除了對方兵馬眾多外,袁宗第還告訴劉體純重慶城難以攻克。和湖廣的幾座城池不同,重慶是典型的山城,城牆下面是堅固的山體,就算清軍人數稀少,明軍想進行城牆爆破也會比較困難。再說重慶位於長江和嘉陵江匯合的狹長半島上,讓地道挖掘變得更加困難。

「劉將軍前不久回信說,雖然奪取重慶最終還是要靠巷戰打敗韃子,但爆破城牆他又有了新的妙計。」袁宗第對鄧名說道:「劉將軍說他想出了能夠迅速突破城牆的辦法。」

劉體純沒有說出具體是什麼辦法,不過鄧名去武昌,中途肯定會路過夷陵,到時候一問便知。

相比武漢那邊的戰事,袁宗第對重慶更為擔憂,聽鄧名轉述了從高明瞻等人那裡聽來的情報後,袁宗第認為事態已經很嚴重了。

沉吟片刻後,袁宗第說道:「提督可以讓小老虎、劉將軍他們暫時放棄江陵;郝將軍、賀將軍也先從江漢平原退出來,集中我軍的全部兵力,我們可以在半年內湊出四、五萬披甲兵,總計二十萬大軍,差不多能夠把重慶拿下來了。」

「為什麼要放棄江漢平原和江陵?」這個提議讓鄧名感到有些吃驚,他反問道:「如果失去了這些領土,我們怎麼養活幾十萬軍民?」

「等拿下了重慶我們再回師不遲。」袁宗第道:「若是韃子在重慶又積聚起數萬兵馬,那麼再想拿下來可就困難了。」

袁宗第覺得只要重慶在清軍的手中,就會使他有芒刺在背的感覺,因此上次圍攻重慶的時候,袁宗第好幾次想強攻一下試試。雖然最後不得已退兵,但大敗李國英的追兵後,四川境內清軍和明軍的實力對比已經改變了,拿下重慶不再是一件太難的事。沒想到,清廷居然不惜代價地增援四川。

「不錯,但請問袁將軍,在重慶養活數萬兵馬的糧草,是重慶清軍能夠自己解決的嗎?」鄧名倒是比袁宗第輕鬆不少。現在的陝西早就不是秦漢時期的關中了,陝西的物力甚至無法養活甘陝的全部駐軍,而需要外界的幫助。在四川沒有因為戰亂殘破前,四川可以承擔一部分甘陝所需,但現在西安只能依靠北京運輸來的物資。

鄧名對袁宗第指出,重慶幾乎沒有自己生產物資的能力,一切都要從西安運來;而西安的物資則來自北京;至於北京的物資則要從江南、甚至是湖廣徵集。

「很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北京從武昌要了一萬石糧食,運回了北京五千石,然後轉運西安,給李國英運去了兩千石,然後李國英再一路送去重慶,等到了王明德手裡時,只剩下一千石了。」

以前吳三桂南征的時候,清廷曾經不顧一切地強行突破三峽,通過長江從江陵向重慶運輸物資,其間雖然損失慘重,但清廷依舊能夠咬牙堅持下去。但現在洞庭湖、江西、南京的清軍水師已經覆滅,而明軍的長江水師實力則增強了十倍,更把夷陵、江陵都納入了控制中,清廷已經沒有一絲一毫利用長江航運支援西部作戰的可能。就是說,為了在重慶養活一萬個士兵,湖廣這裡就要少養活十萬兵力;清廷每在西邊增加一萬兵力,東邊就要減少十萬人。如此有什麼不好?滿清正在揮霍他們的財力和人力,重慶的壓力越大,雲貴、閩浙和江陵、襄陽明軍的壓力就會越小。

袁宗第覺得未必損耗會達到十分之九,不過他也承認鄧名說得沒錯,清廷在重慶維持一支大軍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在江陵對面維持同樣規模軍隊的所需:「只是,重慶、保寧周圍並非不能開墾軍屯,一旦韃子的軍屯開發完成,就會對都府形成巨大的威脅。」

「哈哈,要是清廷打算建立一條保寧到重慶的防線,那我們真是求之不得。不過關寧防線殷鑒不遠,我怕清廷不會真的這麼蠢。」

如果成都的明軍完全不加以干涉的話,眼睜睜看著李國英把嘉陵江兩岸的土地都開發出來,那麼四川的清軍確實可以擺脫對江南物資的完全依賴,但鄧名顯然不會對此作壁上觀。

鄧名說道:「想要開發保寧、重慶周圍的土地,李國英至少需要運來幾十萬民夫才成。還需要數以千計的耕牛,無數的口糧。若是他真的這麼干,那麼用來養兵的物資自然就少得很。我會在每年收穫的時候去攻打他,替李國英收穫他的糧食。如果李國英又想搞軍屯,又不肯讓我替他收穫糧食的話,那他要防守的地方就太多了。現在他要守住的只是重慶、保寧、廣元等幾個據點而已,而那個時候他要守住幾十、上百萬畝的田地,需要的軍隊至少是現在的幾倍規模吧?為了預警和保護屯丁,他要修多少碉堡、驛站、烽火台?需要的人力從哪裡來?消耗的糧食呢?就是他能把軍屯建立起來,能種得出這麼多東西么?」

現在清廷要養活的不過是幾萬守軍而已,單純建立一些軍屯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資——當然,那樣軍屯到底是給誰種就不好說了——但如果想把整個軍屯區守得密不透風,李國英需要十幾萬披甲、幾十萬屯丁,還有無數的築城建堡修路的勞力,保寧、重慶一帶就得養上幾十萬、甚至近百萬軍隊。

「軍屯沒有幾年見不到效果,在都府的騷擾下,就是十幾年都未必能出效果,這期間都要靠北京調撥物資來養活。如果在這裡養上幾十萬軍隊,那麼貴州肯定要放棄了,兩廣恐怕也空虛得像不設防一樣了。」鄧名笑道,他估計清廷很快就會意識到決策失誤,鄧名甚至有點奇怪清廷為何會突然這麼重視西南:「如果清廷想修一條保寧——重慶防線,建立一支保寧——重慶勁旅,我是很歡迎的,但恐怕清廷裡面也有明白人,頂多一兩年就會回過味來。等清廷自己放棄重慶之後,我們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地拿下。」

至於重慶眼下的威脅,鄧名認為也在可容忍的範圍內。重慶雖然重要,但重慶最大的作用是能夠給清廷的水師提供一個駐紮地。能不能控制長江,歸根結底不是重慶,而是水師。如果清廷的荊州、吳越水師逆流而上,開到重慶駐紮,那麼明軍在成都和萬縣之間的交通肯定會被切斷。可是現在江陵、夷陵都在明軍的手中,一條清軍的船也別想從下游駛入夔門,更別說重慶了。北人善馬、南人善舟,甘陝綠營造一些糧船運輸輜重,或是藉助地勢阻止明軍打進嘉陵江都沒有問題。但讓他們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水師,把明軍的長江水師打垮,他們還遠沒有這個本事。幾年後,等明軍偵察清楚嘉陵江的水文地理,說不定清軍嘉陵江水師想藉助地勢阻擋明軍都辦不到了。

袁宗第不得不承認,如果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看,清軍增兵重慶很難說清利弊,對四川明軍的壓力雖然大增,但對其他地方的明軍則是利好消息。袁宗第又看了鄧名一眼,知道這個年輕人對肩負更大的壓力從來都沒有過怨言:「或許幾年之後,李國英從中嘗到甜頭後,就捨不得放棄重慶了。」

「是,我也這麼想過。」如果清廷傾力修築保寧——重慶防線,打造保寧——重慶勁旅的話,收益最大的當然是李國英這些地方的清軍文武官員。鄧名道:「不過袁將軍應該對李國英也有所了解,雖然他肯定有私心,但並不是個被私心壓倒,完全不顧大局的人,不然也不會把王明德等人的俘虜都用牛換回去了;我和李國英、趙良棟交戰時,如果他們不是在危急關頭互相信任、齊心協力,清軍絕對沒法那麼容易脫身的。」

袁宗第也和李國英交手過多次,知道李國英的為人,雖然最後關頭會逃走,但在徹底絕望前,李國英還是會全力以赴地堅持下去。袁宗第情不自禁地點點頭,贊同道:「他確實不是袁崇煥。」

「所以李國英恐怕不會拚命向北京討要物資。如果他發現重慶有如雞肋,軍屯也難以建立起來後,他就會放棄重慶。」

「那李國英只有寄希望於北京了。」袁宗第說道。

「恐怕也指望不上。」鄧名遺憾地搖搖頭。順治雖然口稱崇禎為大哥,但順治的性格和崇禎不同,要狡猾得多:「遠的不說,就說北京對吳三桂、洪承疇的處置,就能看出北京並非不通權變。我不知道北京為什麼突然對重慶有了興趣,莫名其妙地投入很大的財力,等到北京意識到單單靠重慶無法困死我們,起碼是得不償失後,北京也會停止這種無益之舉。」

說到這裡,鄧名突然感到思維有點模糊,好像自己的分析有什麼漏洞似的,他又仔細地回顧了一遍。沒錯,順治的性格、手腕很難讓人相信他會一條路走到黑,而重慶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估計有一、兩年北京就能看得很清楚了。若是明軍在江南、湖廣鬧出更大的動靜的話,順治或許就會更早反應過來,停止向重慶這個次要戰場投入巨額的經費。

「我的分析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啊,頂多一兩年,順治就會意識到錯誤,然後糾正錯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