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八百里分麾下炙 第016章 示威

在黃州等地的攻城略地毫無難度可言,地方上的守軍既無戰鬥力也無士氣,而且還有周培公這個內應暗中協助,明軍不但很清楚守軍的實力,也不用擔憂清軍前來增援騷擾。這些戰鬥都交給浙軍負責,李來亨的軍隊則充當預備隊,在戰場外觀戰——畢竟也要防備張長庚一手,雖說鄧名並不認為現在武昌還有勇氣偷襲明軍。

對幾個小城的攻擊鄧名依舊採用爆破戰術,從江南收集到的火藥對付南京未必夠用,但對付湖北的縣城卻非常富裕。鄧名之前反覆強調的戰鬥筆記再次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雖然浙軍並沒有爆破經驗,但是在鄧名和他的衛士的戰鬥筆記的幫助下,很快就掌握了爆破的技術。

和劉體純在鄖陽一樣,鄧名讓浙軍在破城後利用城牆進行練習,李來亨也派手下前來旁觀,很快明軍的穴攻和爆破技術都有了長足的提高。鄧名告訴興緻勃勃的明軍軍官們:「等回到夔東以後,可以再去向劉將軍請教,現在劉將軍肯定是夔東爆破第一人。」

百姓們一開始的時候滿懷不安,但是看到明軍攻下城後,沒有發生任何強行征丁、征糧的行為,只是在衙門周圍懸榜,號召有志氣的人蔘軍。明軍傳檄四郊,宣布任何願意跟他們回四川的平民,每個男丁都可以獲得二十畝的免費土地,女子可以得到十畝,只要耕作十年並且每十畝繳納一石糧食,就可以成為這些耕地的主人。儘管大部分人對這種好事將信將疑,而且覺得四川太遠了,但還是有一些貧農願意跟著明軍走,去碰碰運氣。

每次明軍從一座城市離開後,周培公就急急忙忙領著軍隊前去收復。這次跟著周培公從武昌趕來的還有兩千多清兵,帶領他們的都是張長庚一系的綠營軍官。報功的奏章,周培公早在收復城市前就已經寫好,每當收復一個地方,這些軍官就拿著張長庚的委任狀走馬上任。除了這些武官以外,還有一些縉紳子弟跟著一起前來,他們作為周培公的幕僚幫著贊畫軍務,這些人同樣會從收復工作中撈到一份軍功,輕而易舉地成為新的地方官吏。

根據與鄧名的約定,周培公三令五申不許騷擾百姓,這點同樣得到了軍官、幕僚們的堅決擁護。除了本土的鄉情外,他們也需要良好的軍紀來與地方縉紳結下善緣——他們都是來當官的,不是來當土匪的。

很罕見的一幅場景出現在了湖北各府的土地上:軍紀嚴明的明軍來了,又走了;然後是軍紀嚴明的清軍緊隨而至,進城之後同樣是秋毫無犯。

地方上的縉紳、百姓當然對周培公與明軍的密議一無所知,只知道周培公是個既勇敢又親民的好官,不但能毫無畏懼地跟在明軍身後,還從來不曾藉機禍害地方。

頓時周培公在湖北聲名鵲起,他帶來的文武官僚集團也得到了地方上的交口讚譽。當然,在稱讚周培公的同時,大家也不會忘記歌頌張長庚的識人之明——很多人還是真心實意的。

不久,鄧名經過精心準備,一舉攻破黃州府府城,把胡全才的舊黨差不多一網打盡。在府城中休息數日後,帶著大批繳獲的船隻和物資離開,向武昌進發。而膽色過人的周培公很快帶著五百精兵趕到,明軍前腳剛走,他就進入城中安撫人心。周培公上午進入府城衙門,中午就張榜安民,本人更馬不停蹄地拜會城中的名流。為了讓逃難的百姓儘快回城,周大人毫無顧忌地敞開四門。跟著周大人一起趕來的幕僚也盡數入城,鎮靜地在衙門裡辦公。

此舉當然大大地穩定了人心,不過縉紳和百姓們在欽佩、驚訝之餘,也為周大人捏了一把汗。幸好明軍絲毫沒有回頭的意思。得知明軍的後衛部隊頭也不回地遠去後,本城的縉紳們紛紛議論,雖然周大人玩的是空城計,但想必明軍那邊也忌憚周大人的智勇啊。

周培公對城裡的父老謙恭有禮,但對那些臨陣脫逃的官吏則稱得上是鐵面無私,很多胡黨餘孽看到清軍光復府城後,紛紛趕回來向周培公哭訴。還沒等他們說完死裡逃生的驚險過程,周培公就臉色一沉,把他們盡數拿下,革職查辦毫不含糊。無論這些犯官傾盡家產行賄,還是搬出親朋靠山都無濟於事。

於是乎,周培公的名聲變得更加響亮了,不過短短几天,黃州府上下都稱讚周大人雖然年輕,但膽大如虎、愛民如子、更是鐵面無私,簡直就是古今完人。良好的名聲,令人有安全感的智勇,又是張長庚的嫡系,很多縉紳都覺得將來黃州府的知府一職肯定逃不出周完人的手心。在這種心理影響下,大家紛紛登門拜訪周完人,送禮問安,還由黃州府的縉紳領袖牽頭,集體給武昌的張巡撫上書,要巡撫大人向朝廷保舉周大人為黃州知府——其實就是擁立之功,只不過比擁立天子的規模、價值小些而已。

除了處理公務以外,周培公還多次巡查城防,親自檢查每一處城牆的豁口。由於這是鄧名預定攻打的最後一座城市,明軍把沿途繳獲的所有火藥都用在了黃州府的城牆上,採用四處同時爆破的戰術。周培公站在豁口的邊上,撫摸著殘牆若有所思。

和其它收復的城市一樣,目擊者都報告明軍轉眼就挖塌了城牆,這和周培公在鍾祥的印象相吻合。

「在鍾祥的時候,我被俘前多次詢問過明軍到底在幹什麼,能不能一天就挖塌城牆,所有的人都告訴我絕不可能。但城牆一天就塌了,回去後我還受到不少人的挖苦諷刺,說我誇大其詞。事後我又問過很多有經驗的將佐,他們都說,穴攻沒有個十天半個月是絕對辦不到的,倒像是我在胡言亂語一般。」這次尾隨鄧名而來,周培公看到沿途的城市沒有一座能夠稍微抵抗一下,便是黃州府的府城也在兩天內便宣告陷落。固然兵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但顯然城牆在明軍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

「來人。」周培公下令動員民夫,把豁口下面的土地刨開,然後親自下去查看了一番。之前由於急著收復城市,周培公沒有功夫進行這樣的細緻檢查,但這次他把四處豁口全部察看了一遍,任何一處都沒有實施正常穴攻後應有的遺迹。

「這些城牆都是自下而上崩開的,而不是塌陷下去的。」周培公喃喃說道,這個現象和鍾祥、還有其它被鄧名攻破的城池一致。

很快,黃州府城內就傳開新消息,周大人帶著一百兵馬追趕明軍而去,據說是因為擔憂武昌。

……

明軍抵達武昌附近時,兵力已經膨脹到六萬多人,其中三萬人是原本的夔東軍和浙軍,五千人是從江南跟來的輔兵,剩下的兩萬多都是從黃州府招募到的男丁。女營人數也超過四萬,除了李來亨為部下娶來的媳婦、浙軍的家屬,還有大批黃州壯丁攜帶的家眷。

根據與鄧名的協議,武昌的兵馬已經龜縮到了城中,不過鄧名還是很小心地與李來亨商議行軍方案,準備分批通過武昌、漢陽附近的江面,警戒行軍,以防清軍突然襲擊。計畫已經制定妥當,正在敲定具體細節時,衛士報告周培公又來了。鄧名讓把周舉人請到旁邊的帳篷,等完成軍議後再去見他。

等會議結束後,天已經黑了,鄧名走進帳篷,看到帳內已經點起了蠟燭,周培公正就著燈光看書。

「周先生不在黃州府好好安撫人心,怎麼又來找我了?」鄧名有些奇怪地問道:「是不是張巡撫又有什麼事情?」

「學生剛剛趕來,還沒有回武昌。等見了提督這一面後,就要回去向巡撫大人復命了。」周培公合起書,揣入懷中。

「周先生客氣了。先生現在已經是官身了,不日就是武昌知府了,不用太謙虛了。」聽周培公又自稱學生,鄧名微笑道:「先生今日前來,又有什麼要緊的事?」

周培公首先東拉西扯地說了一番黃州府的事,稱讚鄧名言而有信、明軍軍紀嚴明,還說他一會兒回武昌後,一定會向張長庚細說鄧名的仗義,絕對不讓小人離間雙方的關係。

釋放了大量的煙霧彈後,周培公就起身告辭,像以往一樣,鄧名送他出營。眼看快走到營門邊,周培公用開玩笑的口氣隨隨便便地說道:「現在黃州府各地,都知道提督精通五雷之法,施展法術後,城牆便化為粉末。」

鄧名身後的衛士都笑而不語,鄧名哈哈大笑起來,笑過之後反問道:「原來周先生今天專程前來,是為了這件事啊。」

周培公已經隱約猜出了大概,實在忍不住,所以來試探一番。看到衛士面露笑容後,他心裡更是確定了幾分,但沒想到鄧名居然一口道破,頓時愣住了。

「周先生相信我是用法術破城的么?」鄧名笑吟吟地問道。

猶豫了很久,周培公終於微微搖頭:「子不雲亂力鬼神。」

鄧名輕輕鼓掌,笑道:「僅憑這一條,周先生便比那胡全才要強太多了。至於我是如何破城的,周先生想必已經心裡有數了吧?」

隨著這句話出口,周培公突然感到周圍的氣氛一冷,面前的衛士臉上笑意全無,都冷冷地看著他。

頓時周培公就後悔今日之行,他原本也知道刺探鄧名的軍事秘密非常危險,但實在忍不住心裡的好奇。這個謎團自從在鍾祥被俘後,一直籠罩在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