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如何閱讀哲學書

小孩常會問些偉大的問題:「為什麼會有人類?」、「貓為什麼會那樣做?」、「這世界最初名叫什麼?」、「上帝創造世界的理由是什麼?」這些話從孩子的口中冒出來,就算不是智慧,至少也是在尋找智慧。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哲學來自懷疑。那必然是從孩提時代就開始的疑問,只是大多數人的疑惑也就止於孩提時代。

孩子是天生的發問者。並不是因為他提出的問題很多,而是那些問題的特質,使他與成人有所區別。成人並沒有失去好奇心,好奇心似乎是人類的天生特質,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在性質上有了轉化。他們想要知道事情是否如此,而非為什麼如此。但是孩子的問題並不限於百科全書中能解答的問題。

從託兒所到大學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使孩子的問題消失了?或是使孩子變成一個比較呆板的成人,對於事實的真相不再好奇?我們的頭腦不再被好問題所刺激,也就不能理解與欣賞最好的答案的價值。要知道答案其實很容易。但是要發展出不斷追根究底的心態,提出真正有深度的問題—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為什麼孩子天生就有的心態,我們卻要努力去發展呢?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不知是什麼原因,成人便失去了孩提時代原本就有的好奇心。或許是因為學校教育使頭腦僵化了—死背的學習負荷是主因,儘管其中有大部分或許是必要的。另一個更可能的原因是父母的錯。就算有答案,我們也常告訴孩子說沒有答案,或是要他們不要再問問題了。碰到那些看來回答不了的問題時,我們覺得困窘,便想用這樣的方法掩蓋我們的不自在。所有這些都在打擊一個孩子的好奇心。他可能會以為問問題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人類的好問從來沒有被扼殺過,但卻很快地降格為大部分大學生所提的問題—他們就像接下來要變成的成人一樣,只會問一些資訊而已。

對這個問題我們沒有解決方案,當然也不會自以為是,認為我們能告訴你如何回答孩子們所提出來的深刻問題。但是我們要提醒你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最偉大的哲學家所提出來的深刻問題,正是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能夠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這些問題的意義,確實是非常稀有的能力—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也才可能對我們的思想有重大的貢獻。

我們並不一定要像孩子般地思考,才能了解存在的問題。孩子們其實並不了解,也沒法了解這樣的問題—就算真有人能了解的話。但是我們一定要能夠用赤子之心來看世界,懷疑孩子們懷疑的問題,間他們提出的問題。成人複雜的生活阻礙了尋找真理的途徑。偉大的哲學家總能釐清生活中的複雜,看出簡單的差別—只要經由他們說明過,原先困難無比的事就變得很簡單了。如果我們要學習他們,提問題的時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氣的單純—而回答時卻成熟而睿智。

※ 哲學家提出的問題

這些哲學家所提出的「孩子氣的單純」問題,到底是些什麼問題?我們寫下來的時候,這些問題看起來並不簡單,因為要回答起來是很困難的。不過,由於這些問題都很根本也很基礎,所以乍聽之下很簡單。

下面就拿「有」或「存在」這樣的問題作例子:存在與不存在的區別在哪裡?所有存在事物的共同點是什麼?每一種存在事物的特質是什麼?事物存在的方法是否各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是否某些事物只存在心中,或只為了心靈而存在?而存在於心靈之外的其他事物,是否都為我們所知,或是否可知?是否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具體的,或是在具體物質之外仍然存在著某些事物?是否所有的事都會改變,還是有什麼事是永恆不變的?是否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必要?還是我們該說:目前存在的事物不見得從來都存在?是否可能存在的領域要大於實際存在的領域?

一個哲學家想要探索存在的特質與存在的領域時,這些就是他們會提出來的典型問題。因為是問題,並不難說明或理解,但要回答,卻難上加難—事實上困難到即使是近代的哲學家,也無法作出滿意的解答。

哲學家會提的另一組問題不是存在,而是跟改變或形成有關。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會毫不遲疑地指出某些事物是存在的,但是我們也會說所有這些事物都是會改變的。它們存在過,卻又消失了。當它們存在時,大多數都會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其中有許多包括了質與量上的改變:它們會變大或變小,變重或變輕,或是像成熟的蘋果與過老的牛排,顏色會有改變。

改變所牽涉到的是什麼呢?在每一個改變的過程中,是否有什麼堅持不變的東西?以及這個堅持不變的東西是否有哪些方面還是要遭逢改變?當你在學習以前不懂的東西時,你因為獲得了知識而在某方面有了改變,但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是同一個人。否則,你不可能說因為學習而有所改變了。是否所有的改變都是如此?譬如對於生死這樣巨大的改變—也就是存在的來臨與消失—是否也是如此?還是只對一些不太重要的改變,像某個地區內的活動、成長或某種質地上的變動來說,才如此?不同的改變到底有多少種?是否所有的改變都有同樣的基本要素或條件?是否所有這些因素或條件都會產生作用?我們說造成改變的原因是什麼意思呢?在改變中是否有不同的原因呢?造成改變—或變化的原因,跟造成存在的原因是相同的嗎?

哲學家提出這樣的問題,就是從注意事物的存在到注意事物的轉變,並試著將存在與改變的關係建立起來。再強調一次,這些問題並不難說明及理解,但要回答得清楚又完整卻極不容易。從上面兩個例子中,你都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抱持著一種多麼孩子氣的單純心態。

很遺憾,我們沒有多餘的篇幅繼續深人探討所有這些問題。我們只能列舉一些哲學家提出並想要解答的問題。那些伺題不只關於存在或改變,也包括必然性與偶然性,物質與非物質,自然與非自然,自由與不確定性(ierminacy) ,人類心智的力量與人類知識的本質及範圍,以及自由意志的問題。

就我們用來區別理論與實用領域的詞義而言,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屬於思辯性或理論性的問題。但是你知道,哲學並不只限於理論性的問題而已。

以善與惡為例。孩子特別關心好跟壞之間的差別,如果他們弄錯了,可能還會挨打。但是直到我們成人之後,對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也不會停止關心。在善與惡之間,是否有普遍被認可的區別?無論在任何情況中,是否某些事永遠是好的,某些事永遠是壞的?或是就像哈姆雷特引用蒙田的話:「沒有所謂好跟壞,端看你怎麼去想它。」

當然,善與惡跟對與錯並不相同。這兩組詞句所談的似乎是兩種不同的事。尤其是,就算我們會覺得凡是對的事情就是善的,但我們可能不覺得凡是錯的事情就一定是惡的。那麼,要如何才能清楚地區分呢?

「善」是重要的哲學字眼,也是我們日常生活重要的字眼。想要說明善的意義,是一件棘手的事。在你弄清楚以前,你已經深陷哲學的迷思中了。有許多事是善的,或像我們常用的說法,有許多善行。能將這些善行整理出條理來嗎?是不是有些善行比另一些更重要?是否有些善行要依賴另一些善行來完成?在某些情況中,是否兩種善行會互相抵觸,你必須選擇一種善行,而放棄另一種?

同樣的,我們沒有篇幅再深入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只能在這個實用領域中再列舉一些其他問題。有些問題不只是善與惡、對與錯或是善行的等級,同時是義務與責任,美德與罪行,幸福與人生的目標,人際關係與社會互動之中的公理及正義,禮儀與個人的關係,美好的社會與公平的政府與合理的經濟,戰爭與和平等問題。

我們所討論的兩種問題,區分出兩種主要不同的哲學領域。第一組,關於存在與變化的問題,與這個世界上存在與發生的事有關。這類問題在哲學領域中屬於理論或思辯型的部分。第二組,關於善與惡,好與壞的問題,和我們應該做或探尋的事有關,我們稱這是隸屬於哲學中實用的部分,更正確來說該是規範(normative)的哲學。一本教你做些什麼事的書,像烹飪書,或是教你如何做某件事,像駕駛手冊,用不著爭論你該不該做個好廚師或好駕駛,他們假設你有意願要學某件事或做某件事,只要教你如何憑著努力做成功而已。相對的,哲學規範的書基本上關心的是所有人都應該追求的目標—像過好生活,或組織一個好社會—與烹飪書或駕駛手冊不同的是,他們就應該運用什麼方法來達成目的的這一點上,卻僅僅只會提供一些最普遍的共識。

哲學家提出來的問題,也有助於哲學兩大領域中次分類的區分。如果思辯或理論型的哲學主要在探討存在的問題,那就屬於形上學。如果問題與變化有關—關於特質與種類的演變,變化的條件與原因—就是屬於自然哲學的。如果主要探討的是知識的問題—關於我們的認知,人類知識的起因、範圍與限制,確定與不確定的問題—那就屬於認識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