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判斷作者的主旨

書的世界與生意的世界一樣,不但要懂得達成共識,還要懂得提案。買方或賣方的提案是一種計畫、一種報價或承諾。在誠實的交易中,一個人提案,就是聲明他準備依照某種模式來做事的意圖。成功的談判協商,除了需要誠實外,提案還要清楚,有吸引力。這樣交易的雙方才能夠達成共識。

書里的提案,也就是主旨,也是一種聲明。那是作者在表達他對某件事的判斷。他斷言某件他認為是真的事,或否定某件他判斷是假的事。他堅持這個或那個是事實。這樣的提案,是一種知識的聲明,而不是意圖的聲明。作者的意圖可能在前言的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了。就一部論說性的作品來說,通常他會承諾要指導我們做某件事。為了確定他有沒有遵守這些承諾,我們就一定要找出他的主旨(propositions)才行。

一般來說,閱讀的過程與商業上的過程正好相反。商人通常是在找出提案是什麼後,才會達成共識。但是讀者卻要先與作者達成共識,才能明白作者的主旨是什麼,以及他所聲明的是什麼樣的判斷。這也是為什麼分析閱讀的第五個規則會與文字及詞義有關,而第六個,也就是我們現在要討論的,是與句子及提案有關的規則。

第七個規則與第六個規則是息息相關的。一位作者可能借著事件、事實或知識,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通常我們也是抱著對作者的信任感來閱讀的。但是除非我們對作者的個性極端感興趣,否則只是知道他的觀點並不能滿足我們。作者的主旨如果沒有理論的支持,就只是在抒發個人想法罷了。如果是這本書、這個主題讓我們感興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麼我們不只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張是什麼,還想知道為什麼他認為我們該被說服,以接受這樣的觀點。

因此,第七個規則與各種論述(arguments)有關。一種說法總是受到許多理由、許多方法的支持。有時候我們可以強力主張真實,有時候則頂多談談某件事的可能。但不論哪種論點都要包含一些用某種方式表達的陳述。「因為」那樣,所以會說這樣。「因為」這兩個字就代表了一個理由。

表達論述時,會使用一些字眼把相關的陳述聯繫起來,像是:「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就會那樣。或「因為」如此,「所以」那樣。或「根據」這個論述,那就會如此這般。在本書較前面的章節中,也出現這種前後因果相關的句子。因為對我們這些離開學校的人來說,我們了解到,如果我們還想要繼續學習與發現,就必須知道如何能讓一本書教導我們。在那樣的情況中,「如果」我們想要繼續學習,「那麼」我們就要知道如何從書中,從一個不在我們身邊的老師那兒學習。

一個論述總是一套或一連串的敘述,提供某個結論的根據或理由。因此,在說明論點時,必須要用到一段文字,或至少一些相關的句子來闡述。一開始可能不會先說論點的前提或原則,但那卻是結論的來源。如果這個論述成立,那麼結論一定是從前提中推演出來的。不過這麼說也並不表示這個結論就一定真實,因為可能有某個或所有的前提假設都是錯的。

我們說明這些規則的順序,都是有文法與邏輯的根據的。我們從共識談到主旨,再談到論點,表達的方法是從字(與詞)到一個句子,再到一連串的句子(或段落)來作說明。我們從最簡單的組合談到複雜的組合。當然,一本書含有意義的最小單位就是「字」。但是如果說一本書就是一連串字的組合,沒有錯,卻並不恰當。書中也經常把一組組的字,或是一組組的句子來當單位。一個主動的讀者,不只會注意到字,也會注意到句子與段落。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發現一個作者的共識、主旨與論點。

我們把分析閱讀談到這裡時—目的是在詮釋作者的意圖—似乎和第一個階段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第一階段的目的是掌握結構大綱。我們原先從將一本書當作是個整體,談到書中的主要部分,再談到次要的部分。不過你可能也猜得到,這兩種方法會有交集點。書中的主要部分,與主要的段落都包含了許多主旨,通常還有許多論點。如果你繼續將一本書細分成許多部分,最後你會說:「在這一部分,導引出來了下面這些重點。」現在,每一個重點都像是主旨,而其中有一些主旨可能還組成一個論述。

因此,這兩個過程,掌握大綱與詮釋意圖,在主旨與論述的層次中互相交集了。你將一本書的各個部分細分出來,就可以找出主旨與論述。然後你再仔細分析一個論述由哪些主旨,甚至詞義而構成。等這兩個步驟你都完成時,就可以說是真的了解一本書的內容了。

※ 句子與主旨

我們已經提到,在這一章里,我們還會討論與這個規則有關的其他的事。就像關於字與共識的問題一樣,我們也要談語言與思想的關係。句子與段落是文法的單位、語言的單位。主旨與論述是邏輯的單位,也就是思想與知識的單位。

我們在這裡要面對的問題,跟上一章要面對的問題很相似。因為語言並不是詮釋思想最完美的媒介;因為一個字可以有許多意義,而不只一個字也可能代表同一種的意義,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作者的用語與專業術語之間的關係有多複雜了。一個字可能代表多重的意思,一個意思也可能以許多字來代表。

數學家將一件上好的外套上的紐扣與紐扣洞之間,比喻成一對一的關係。每一個紐扣有一個適合的紐扣洞,每一個紐扣洞也有一個適合的紐扣。不過,重點是:字與意思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對一的。在應用這個規則時,你會犯的最大錯誤就是認為在語言及思想或知識之間,是一對一的關係。

事實上,聰明一點的做法是,即使是紐扣與紐扣洞之間的關係,也不要作太簡單的假設。男人西裝外套的袖子上面有紐扣,卻沒有紐扣洞。外套穿了一陣子,上面也可能只有洞,而沒有紐扣。

讓我們說明句子與主旨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本書中的每一句話都在談論主旨。有時候,一些句子在表達的是疑問。他們提出的是問題,而不是答案。主旨則是這些問題的答案。主旨所聲明的是知識或觀點。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表達這種聲明的句子是敘述句(declarative),而提出問題的句子是疑問句(interrogative)

o其他有些句子則在表達希望或企圖。這些句子可能會讓我們了解一些作者的意圖,卻並不傳達他想要仔細推敲的知識。

除此之外,並不是每一個敘述句都能當作是在表達一個主旨。這麼說至少有兩個理由。第一個是事實上,字都有歧義,可以用在許多不同的句子中。因此,如果字所表達的意思改變了,很可能同樣的句子卻在闡述不同的主旨。「閱讀就是學習」,這是一句簡單的陳述。但是有時候,我們說「學習」是指獲得知識,而在其他時候我們又說學習是發展理解力。因為意思並不一樣,所以主旨也都不同。但是句子卻是相同的。

另一個理由是,所有的句子並不像「閱讀就是學習」這樣單純。當一個簡單的句子使用的字都毫無歧義時,通常在表達的是一個單一的主旨。但就算用字沒有歧義,一個複合句也可能表達一個或兩個主旨。一個複合句其實是一些句子的組合,其間用一些字如「與」、「如果……就」或「不但……而且」來作連接。你可能會因而體認到,一個複合句與一小段文章段落之間的差異可能很難區分。一個複合句也可以用論述方式表達許多不同的主旨。

那樣的句子可能很難詮釋。讓我們從馬基雅維里(Niachiavelli)的《君主論》(The Prince)中找一段有趣的句子來作說明:

一個君王就算無法贏得人民的愛戴,也要避免憎恨,以喚起人民的敬畏;因為只要他不剝奪人民的財產與女人,他就不會被憎恨,也就可以長長久久地承受人民的敬畏。在文法上來說,這是一個單一的句子,不過卻十分複雜。分號與「因為」是全句的主要分段。第一個部分的主旨是君王應該要以某種方法引起人民的敬畏。

而從「因為」開始,事實上是另一句話。(這也可以用另一種獨立的敘述方式:「他之所以能長久承受人民敬畏,原因是……」等等。)這個句子至少表達了兩個主旨:(1)一個君王應該要引起人民敬畏的原因是,只要他不被憎恨,他就能長長久久地被人民敬畏著。(2)要避免被人民憎恨,他就不要去剝奪人民的財產與女人。

在一個又長又複雜的句子里,區分出不同的主旨是很重要的。不論你想要同意或不同意馬基雅維里的說法,你都要先了解他在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在這個句子中,他談到的是三件事。你可能不同意其中的一點,卻同意其他兩點。你可能認為馬基雅維里是錯的,因為他在向所有的君王推廣恐怖主義。但你可能也注意到他精明地說,最好不要讓人民在敬畏中帶有恨意。你可能也會同意不要剝奪人民的財產與女人,是避免憎恨的必要條件。除非你能在一個複雜句中辨認出不同的主旨,否則你無法判斷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