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9章 打造中心

接下來的幾天,也沒其它的事情了,李超每天就帶著三個美女(小欣欣也算一個),在岳母家和老人活動中心之間奔波,當然,事先要打電話清場,裡面不能有閑雜人等,來去的時候,三位美女也是經過化妝,李超就學以致用,用內氣改變容貌。

中心自從李超的「非法行醫」事件之後就出名了,不僅僅是因為李超的醫術,他能夠治療癌症的事情並沒有廣為人知,而是他在田徑上的成績,加上自己出資辦了個慈善基金,開辦老人活動中心。

中心因為李超出名了。這才有後來李超代言的幾個商家的資金注入。只是王老太太的院子太小,接待能力不足,中心的規模一直沒辦法擴大。

中心所在的區政府,本來想要把這個活動中心擴大,這可是非常好的政績。可惜實施的時候才發現,周圍的土地都已經賣給了房產商,中心能夠存在還是因為王老太太的固執,否則,這裡早成了房產商的小別院了。

李超在田徑賽場上的輝煌,沒有得到官方的支持,由於他屬於野路子,不是正規編製,被或妒忌或憤恨的人群刻意打壓。

雖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可是沒有宣傳機器的吹捧,在國內也就是圈子裡的人知道得清楚一些,平民老百姓只能從簡短的新聞里,知道我們國家出了個名叫李超的田徑高手。卻不知道他來自哪裡,連照片也沒有。

原本總局也有官員想要通過李超的帶領,提高國家隊的整體水平,讓積弱的國家田徑隊煥發活力,卻因為領隊事件,擱置了下來。國情如此,類似李超的情況也不是一件兩件。

就像咱國家女足,沒有被人打壓吧,直到突然得了個世界亞軍,國人才知道,女足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居然還能堅持下來,還能為國爭光。

那個時候,國內稍有名字的假A球員,一年的薪水,足夠女足一年的開支了。而成績呢,慘不忍睹,還經常鬧出點這樣那樣的齷齪,實在是讓人無語得緊。

李超的情況,被新聞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就連李月,在他因為非法行醫進了看守所,也只是抱打不平,沒有擺明他的身份。李超不願意成為公眾人物,李月自然要幫他隱瞞。

隨著李超登陸NBA,他的名氣就更大了,國內雖然禁止轉播開拓者的比賽,可網站並沒有禁止,開拓者官方網站上出現了李超的照片。

雖然他以前在田徑上的成就沒有在網站上公布,可是國內還是有知情人,於是李超徹底火了,連帶著他的中心也火了。

只是中心面向的群體,只是老年人,而老年人沒有追星的意識。所以,李超在中心還得以逍遙。

李超雖然出名,可是他沒有那麼多排場,在大街上也如常人一般,沒有一點明星的覺悟,不像其他明星,出門的時候興師動眾,前呼後擁。

這樣不注意,卻歪打正著,在路上看到他的人,就算在網上看到過他的照片,也因為他的平常而忽略故去,最多有記憶力好的,覺得這人長得和NBA老闆李超很像。

這和國人的潛意識關係很大,現在的明星,不管是哪個圈子,稍微有一點名氣,就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似的,架子擺了個十足。當然也可以說是為了宣傳自己,擴大影響力。

不在意這些的李超反而因此甩掉了被圍觀的命運。可以說是意外的收穫了,不過他本人沒有意識到這些。

作為田徑賽場的神話,NBA球員的身份,再加上球隊事實上的老闆,這些身份,隨便拿出一個都能讓人震驚,更何況是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

隨著這次婚禮的舉行,李超算是曝光了,這兩天,中心周圍就有不少狗仔隊出沒,還好,暫時還沒記者有明目張胆的上門。

李超頭一次出現在中心,就是昨天下午,要不是他的精神力強大,預先發現外面的情況,估計他們就被堵在中心,回不了家了。

第二天,小欣欣化裝成小男孩,似乎性子也成了男孩子,回家以後,幾乎成了泥猴子,只能先洗澡再吃飯。

本以為有了這些措施,接下來的幾天也就那樣了,可是第三天上,中心有事,李超不得不出面了。

周圍這一片地都是被一個房產商買下的,計畫是建一個大型住宅小區,這位老闆原先看中了王老太太的院子,想要買下來作為自己的別院,差點就成功了,因為李超的插手,最終無功而返。

後來這個院子改造成了老人活動中心,老闆反而很高興,因為周圍都是他的地盤,如果建成小區,這老人活動中心反而是他小區的一大亮點。

這一次他上中心,正是因為李超這個基金會的所有人,他有那麼大的名氣,而且他的基金會下屬的老人活動中心就在他的地盤中間,這事情太有利了,只要操作得好,不亞於請李超長期給他這個小區打廣告。

因為有了這個因素,老闆坐不住了,他想和李超商量一下,把這個本來計畫建成普通住宅小區的地盤,藉助李超的名氣,打造成一個高檔社區。

於是他找到管理中心的佘教練,把自己的意圖說了,並承諾,圍繞中心划出一塊地,建成花園,把中心變得更漂亮,同時也能擴大中心的規模。而這些,都是無條件附送,條件就是,他要藉助李超的名氣做一下宣傳。

這是佘教練可做不了主,只能假作打電話請示,去活動室找李超彙報。李超一聽,還有這等好事,中心現在早已經到了瓶頸,地盤太小,規模大不起來。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李超興匆匆地跑去和這個地產老闆見面。

老闆姓楊,名萬洪,本身是市建築一公司下屬的一個小工頭,以前的合同工人,後來自己出來,找了幾個工人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從單包項目,逐漸到接小工程,逐漸積累之下,最後開始了房產開發。

他趕上了好時機,房產市場剛剛起步,他就加入到其中,成功地開發了幾個樓盤之後,積累了不少資金,因為是從底層出身的,他做事很踏實,一步一個腳印,靠著質量贏得了名氣,事業越做越大。

在國家調控房產的時候,他運氣很好,那時他手裡沒有正在開發的樓盤,而前面開發的都已經成功交付,因此沒有什麼損失。接下來,全國都出現了房市低迷,他卻趁機拿下了一大塊地,就是老人活動中心的這一片。

一開始,他看中了王老太太的院子,可是老太太不願意搬走,他又採用曲線救國的策略,和老太太的子女簽訂了合約,沒想到最後還是沒有得逞。

這事一直是他的心病,拿下這塊地,佔用了不少的資金,本來打算開發成住宅小區,可中心這一塊不屬於他,還被一個來人基金給弄成了老人活動中心。

這可是備案了的,他也沒辦法用激烈的手段強行買下來,裡面都是老人,他擔不起那麼大的風險。

小區的建設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他都已經放棄這個院子了,準備任由這個院子在他的小區中間,還能作為一道風景。

這種院子本來就很不錯,加上又變成了公益事業,而且就在他新建的小區裡面,對他的小區產生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整個城市,也沒有幾個小區有老人活動中心存在。他這裡不僅有,還不用他來維持。

因為要施工,中心要受影響,前幾天,他就打算找中心的負責人商量,在哪個方向給中心留出進出通道,還有就是水電的供應問題,這裡馬上就要變成建築工地,院子的水電氣都要協調好。

因為有事耽誤,然後基金老闆是李超的消息就傳出來了,這一次,他是如獲至寶,李超的基金在他的小區里,這可是天大的噱頭。

於是他暫停了開工,把以前的設計圖紙都扔了,準備圍繞中心,把這個原本規劃成普通住宅小區的地塊打造成高檔商住小區。

會談的氣氛很融洽,寒暄過後,楊萬洪沒有客套,直接說了他的打算,並提出,今後中心的水電氣就由小區供給,不用中心出錢,更加優厚的是,他準備在院子周圍圈出一萬平方米,用來作為中心配套的活動區域。

楊萬洪的慷慨,李超也很詫異,就算是為了提高檔次,也不用這麼大一塊地方啊,一萬平米,修成房子,那得多賣多少錢啊。

看得出李超的疑惑,楊老闆解釋說:「我這次準備把這片土地打造成一個高檔的商住區,中心就是重點,把中心打造好了,才能提高社區的檔次。說實話,我原本的打算是把這裡作為普通的住宅樓,由於有了中心,我才有了把小區做成精品小區的想法。」

楊萬洪的大實話,李超非常感興趣,不過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楊老闆,您這麼做我很高興,可是這樣對你有什麼好處呢?」

「我這麼做好處就大了,首先,我的小區檔次提高了,價位也就上去了,雖然看似浪費了一萬多平米,可是通過價格的上升,不僅能夠彌補這一萬平米的損失,還能賺更多。其次,您還不知道您的名人效應吧,有了你的這個老人活動中心,我的房子肯定不愁賣的。」

李超恍然大悟,楊老闆雖然沒有請他代言,可是中心在這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