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七十八章 梁祝首播

「百家講壇。」

有些意外,沒想到兩人這一次請自己吃飯,為的竟然是央視百家講壇欄目。

「怎麼,黃小友,是不是對於這個邀請很驚訝?」

一邊的孔書俊喝了口茶,笑著說道。

「確實。」

黃一凡點頭:「的確是之前沒有想過,我還以為是合作電視劇什麼的呢。」

「黃教授,我們倒一直想和您合作電視劇這一塊呢。不過,剛才您也說還沒有作品出來,我們也很遺憾。」

「黃小友,什麼電視劇不電視劇,要我說,這個倒可以放在一邊。雖然這一些通俗類作品能夠獲得更多的人喜歡,不過,我想,我們大眾還需要更多具有學術色彩的作品。你已經具備這個能力,就別一直深藏不露了。」

「黃教授,孔教授說的對。我們也正是因為看了您之前的公開課,我們認為,你的這種講課風格非常適合我們百家講壇。所以,我們才向您發出了邀請。」

熊孟光也說道。

「不對,不對……以孔教授您的水平,你們應該邀請孔教授才對。對了,當時我怎麼記得好像央視有邀請過孔教授您,怎麼後面?」

黃一凡奇怪的問道。

這一問,熊孟光與趙之文都有一些尷尬。倒是孔書俊一臉的平靜:「一凡小友,我的確是在此之前接受過百家講壇的邀請,而且,我也去錄了幾期節目。但很可惜,我的幾期節目播放之後收視率非常之差,後來我有些不好意思,主動向他們央視說不錄了。」

「孔教授,您的課是極好的,我們一直都希望您能夠再錄幾期。」

趙之文解釋說道。

「小趙,算了吧,你們的心意我懂。不過,我又不是不知道你們台里的情況。百家講壇雖說是講壇,但也是一個電視節目。我不能光在那裡自己講自己的,讓你們收視暴跌吧。再者,那幾期節目我也看了網上不少人的留言,大都人評價都說聽不懂。」

「所以這一個節目也是我們央視最為頭痛的一個。」

熊孟光說道:「百家講壇節目是我們央視重點推廣的一個節目,台里以及領導對這個節目很看好,認為這個節目有意義,有深度,有藝術性……不過,也恰恰因為這個節目的學術性,卻是讓百家講壇的收視率一直做不起來。我們專門調查了一下我們百家講壇的用戶數據,發現喜歡看百家講壇節目的觀眾至少都是大學以上學歷……而比較喜歡看的甚至是碩士學歷。」

「明白了。」

黃一凡點點頭:「所以你們是希望我能即講出學術的深度,又能讓普通大眾聽得懂,而不是只是講給那一些大學生,那些碩士生聽?」

「黃教授慧眼,這也是我們推出百家講壇的真實目的。」

「這樣呀。」

黃一凡想了想,沒有一下子答應。

「黃小友,怎麼,還要考慮呀,我觀你在寫網路小說的時候,寫一些通俗作品的時候,不是很有氣勢的嘛,要是我,直接就答應,到電視台露一把臉,讓大眾也能看看你講課的風彩。」

孔書俊催促黃一凡說道。

「孔教授,看你說的。通俗作品與嚴肅文學有很多的不一樣,百家講壇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節目,這個節目面向的是全國觀眾,甚至很多都是業內的專家。我要這是上得不好,這節目一播放出來,恐怕又要惹起無數爭議。再說,我這年齡……恐怕也會有不少議論。」

「黃教授,年齡沒有任何問題,學術研究與年齡無關。而且,您之前上的公開課一眾網友反應也非常好,所以我們認為這方面不是問題。」

趙之文爭取說道。

「網上的公開課與電視節目不一樣,更何況還是貴視的重點節目,讓我先考慮一下吧。」

沒有答應,黃一凡也沒有留下吃飯,與三人喝了一會兒茶黃一凡便已離開。

「孔教授,你與黃教授比較熟,你覺得黃教授這考慮一會是真的考慮,還是拒絕?」

黃一凡離開之後,熊孟光有些不放心,問起了孔書俊。

「可能是黃小友還有一些顧慮。」

「顧慮,您指的是黃教授仍是擔心年齡問題?」

「這只是其中一方面,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別的?」

「還請孔教授指點一二。」

「這麼來說吧。」

想了想,孔書俊說道:「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黃小友最近寫的一首詩,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孔教授,看你說的,當時我還在聽課呢,這首詩我們怎麼可能不記得呢。」

趙之文搶先說道。

「那你們一定記得其中有一句我欲乘風歸去。」

「當然也記得,這句寫得太美了,寫出了仙味,有人甚至還說這與秋水先生的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相媲美。」

「是呀,但可惜,你們再想想後一句是什麼?」

「後一句?」

我欲乘風歸去後一句是什麼?

兩人都對這首詩很熟悉,只是一想便知道了,後面這一句是:「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趙之文念出了這一句說道。

只是,當他念到「高處不勝寒」時,兩人都是不再尋問。

他們似乎明白了黃一凡考慮的是什麼了。

……

「沒想到百家講壇欄目竟然會邀請我去講課。」

離開雲竹居,黃一凡小小的念叨了一句。

當然,黃一凡所說的考慮並不是說並不想去,他只是一時半會沒有想好。至於沒有想好是因為什麼,黃一凡也不太清楚。而且,最近一段時間黃一凡卻是沒有時間呢。

先不說水木一個星期一節的公開課,就說東方衛視最近也在不時找黃一凡幫忙。

不對,不是找黃一凡,而是找黃一凡的筆名凡塵。

是的。

一段時間過去,《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一部短劇就要開播了。

也不知道梁山伯與祝英台放到這個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說實話,雖然黃一凡對於這一個流傳了千年的故事很是有信心,但是,這則故事畢竟是在前世流傳了千年,在這個世界卻並沒有流傳千年。說起來,這個故事對於這個世界的人們來說,亦是第一次接觸。

他們是否能第一時間的就認為這個故事精彩?

他們是否能感受到這一個故事的魅力?

黃一凡都不敢百分之百保證。

不過,當想起《梁山伯與祝英台》最後化蝶時的結局之時,黃一凡卻是不再多想。

明天,明天就知道答案了。

看了看東方衛視節目表,黃一凡靜靜的期待明天的到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